- 年份
- 2024(5316)
- 2023(7279)
- 2022(6046)
- 2021(5701)
- 2020(4677)
- 2019(9924)
- 2018(9977)
- 2017(17590)
- 2016(9346)
- 2015(10089)
- 2014(9216)
- 2013(8162)
- 2012(6942)
- 2011(6198)
- 2010(6287)
- 2009(6026)
- 2008(5421)
- 2007(5087)
- 2006(4212)
- 2005(3418)
- 学科
- 管理(31794)
- 业(29112)
- 企(26566)
- 企业(26566)
- 济(24605)
- 经济(24583)
- 技术(14392)
- 技术管理(11497)
- 中国(9935)
- 方法(8337)
- 业经(8235)
- 农(7760)
- 教育(7489)
- 理论(7296)
- 财(7009)
- 数学(6265)
- 数学方法(6133)
- 教学(5946)
- 制(5730)
- 工作(5308)
- 农业(5180)
- 贸(5163)
- 地方(5161)
- 贸易(5156)
- 银(5147)
- 银行(5141)
- 划(5092)
- 易(5000)
- 行(4952)
- 和(4890)
- 机构
- 大学(112614)
- 学院(112512)
- 管理(44630)
- 济(40734)
- 经济(39771)
- 理学(38440)
- 理学院(38081)
- 管理学(37344)
- 管理学院(37122)
- 研究(32483)
- 中国(23886)
- 京(22172)
- 财(19185)
- 科学(18870)
- 江(17825)
- 范(17111)
- 师范(16974)
- 中心(15473)
- 财经(14734)
- 州(14676)
- 业大(14209)
- 所(14008)
- 技术(13717)
- 北京(13528)
- 经(13264)
- 师范大学(12836)
- 研究所(12606)
- 农(12465)
- 院(12347)
- 商学(12188)
- 基金
- 项目(76912)
- 研究(63102)
- 科学(62232)
- 基金(52841)
- 家(44171)
- 国家(43730)
- 科学基金(39473)
- 社会(39410)
- 社会科(37370)
- 社会科学(37363)
- 省(33818)
- 教育(31075)
- 基金项目(28002)
- 编号(27263)
- 划(26848)
- 自然(23498)
- 创(23395)
- 自然科(23069)
- 自然科学(23065)
- 成果(22872)
- 自然科学基金(22672)
- 创新(20592)
- 课题(19677)
- 资助(19007)
- 项目编号(17698)
- 年(17521)
- 重点(17229)
- 发(17096)
- 规划(16150)
- 制(15889)
共检索到171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陶娟 严建雯
作为一种必然的学术发展趋势,交叉学科不仅已成为现代学术生长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而且也成为高校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必须直面的当代视野。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德育领域就密切关注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拓展更为广阔的德育空间。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和教育国际化背景之下,高校德育只有与时俱进,借助其他学科知识的启发和合力作用,才能更加迅速、有效地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卓 刘浪
通过讨论交叉学科发展必要性以及存在的困境,发现交叉学科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学科交叉的理念意识不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多学科背景人才缺乏等问题,并结合个案进行分析,提出组建高起点高标准交叉研究平台、构建交叉人才队伍体系、探索制度创新以及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资源配置等建设发展路径,为交叉学科融合创新发展提供模式和对策,不断推动学科发展增长点以及科研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交叉学科 科研创新 高等院校 “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游士兵 惠源 崔娅雯
协同创新思想的提出,为交叉学科发展打开了思路,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体制的建立,能够有效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交叉学科之间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相互借鉴是转变学术研究方向、提高学术水平的一个很好的手段。但是,高校在交叉学科研究方面仍然存在理念、形式和制度等方面的缺陷,严重制约了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交叉学科互动借鉴组织模式为交叉学科研究的借鉴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载体。交叉学科发展的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得到解决,基本路径和研究范式包括:厘清诉求学科的现有理论和方法的现状;寻找被诉学科类似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和研究被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的排异性;...
关键词:
高校 协同创新 交叉学科研究 学科排异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涛
高校跨学科在知识生产、服务经济社会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重要性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但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国外普遍认同的“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与本土化语境下的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概念关系尚不明确;二是实践中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之间的区分模糊,任意交叉现象明显;三是学科交叉演变为交叉学科的过程,尚未与国外的跨学科分类研究相对应。高校跨学科过程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基于整合程度的不同,在瞬时性上体现为不同的类型。学科性是高校跨学科演变的关键维度,也是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演变的本质区分。因此,基于学科性维度,探讨了“Interdisciplinary”与“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概念及其在分类上的对应关系,以加强国内外在跨学科研究上的沟通对话,促进高校跨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
跨学科 学科交叉 交叉学科 学科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仕平 徐慧 李丽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研究出现了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大趋势。近代和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常常是在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问称为交叉学科,其学科的有机综合,已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主流,它提高了知识创新的速度和密度。以知识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的研究生教育,在当代交叉学科发展中将起重要作用。我们认为,从事交叉学科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有利于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能力结构,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灵感,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之德
该文阐明了交叉学科具有的七种特性及其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总结了分离科学研究室用交叉学科方式培养硕士、博士生创造性的六种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志升 李静 范丽英
在分析交叉学科的发展需求与交叉学科的人才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基于项目驱动下的创新学生团队的培养实践,重点从基于项目的交叉学科的课程建设、授课方式,以及项目学习机制、管理机制、创新平台建立等方面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交叉学科 项目驱动 创新培养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廷奇
学科交叉已成为知识创新、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不仅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传统管理体制及"单科制"组织体系的"惯性",使我国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不少困境和障碍。当务之急是树立大学科意识,积极推进学科交叉的制度创新,整合不同学科资源,实现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人才培养的互动和协同。
关键词:
交叉学科 拔尖创新人才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建飞 吴太山 吴书光 尹承梅
通过阐述交叉学科的特性,分析交叉学科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探讨交叉学科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构建问题。
关键词:
交叉学科 研究生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红兵 闫卫华
学科的交叉融合应当是21世纪高校追求高质量、大品牌、快发展的一大主题。笔者就交叉学科的概念、分类、特征,以及我国高校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做了深层探索,并提出发展交叉学科要充分解放思想,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信息共享,科学高效管理。
关键词:
高校发展 交叉学科 有效 竞争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冬梅
随着学科教育弊端和不足的日益显露,有关交叉学科教育的探讨和实践范围不断扩大,受到各国高校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美国高校交叉学科教育的发展、概念与实践问题进行梳理,以为有关研究做一初步工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海燕
为了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发展,2004年,由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研究理事会等四大学术权威单位组成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协会经过全面系统调研,发表了《促进学科交叉研究》(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通过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定义、特征和推动力的研究,分析了美国研究生阶段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现状,并且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促进交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秀兰 尹向毅
美国高校交叉学科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主模式,追求独立学科的地位,在组织形式、人事与课程上享有自主权。另一种是依赖模式,保持多学科研究领域的特征,在组织形式、人事与课程上没有自主权,依赖多个学系教师的合作。从美国研究可以看出,美国高校交叉学科发展经历了从依赖模式到自主模式的渐进变革,其发展趋势是两种模式的融合。这一变迁过程说明,交叉学科不同发展模式各有所长,可以并存发展,但最佳的发展模式是融合两者的优势。我国交叉学科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发展时要保持开放性;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依据大学的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同时需要在课程计划、教师的聘任与评价制度上有所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德吉夫
通过对高校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的分析,研究高校支撑交叉学科的相关门类和一级学科间的关联特征。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支撑学科分布不平衡,交叉学科设置数量与学科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校设置交叉学科主要集中在近缘学科之间。支撑交叉学科较多的学科中,应用学科较多,基础学科较少。归纳了高校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三种支撑学科关联模式:中心模式、分散模式、多重集聚模式。提出高校应重视和厚植学科基础,明确和深化交叉学科内涵,尊重交叉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学科交叉。
关键词:
交叉学科 关联特征 学科交叉 关联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真荣
建设国际一流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是服务我国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根本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新期盼的迫切需要,是推动高等教育和整个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体现。要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根本在于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使高校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