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199)
- 2022(3568)
- 2021(3489)
- 2020(3090)
- 2019(7167)
- 2018(7309)
- 2017(15771)
- 2016(8329)
- 2015(9907)
- 2014(9963)
- 2013(10101)
- 2012(9627)
- 2011(8685)
- 2010(8864)
- 2009(8685)
- 2008(9147)
- 2007(8478)
- 2006(7809)
- 2005(7525)
- 2004(6774)
- 学科
- 济(38553)
- 经济(38505)
- 管理(32473)
- 业(31719)
- 企(27783)
- 企业(27783)
- 方法(20329)
- 数学(18557)
- 数学方法(18470)
- 财(16595)
- 务(12904)
- 财务(12893)
- 财务管理(12870)
- 企业财务(12506)
- 制(11592)
- 中国(11203)
- 银(8550)
- 银行(8531)
- 农(8488)
- 行(8151)
- 贸(7865)
- 贸易(7858)
- 易(7684)
- 融(7674)
- 金融(7674)
- 业经(7572)
- 体(7556)
- 体制(6736)
- 市场(6331)
- 学(5344)
- 机构
- 大学(136193)
- 学院(133431)
- 济(59168)
- 经济(58030)
- 管理(54699)
- 理学(45727)
- 理学院(45349)
- 管理学(44919)
- 管理学院(44646)
- 研究(40747)
- 中国(35917)
- 财(34360)
- 京(28666)
- 财经(27019)
- 经(24427)
- 所(20546)
- 科学(20438)
- 财经大学(20317)
- 中心(19304)
- 江(19252)
- 北京(18996)
- 经济学(18638)
- 研究所(17481)
- 经济学院(16996)
- 农(16539)
- 州(16050)
- 商学(16032)
- 商学院(15908)
- 融(15493)
- 金融(15219)
- 基金
- 项目(73340)
- 科学(57713)
- 基金(55324)
- 研究(54803)
- 家(46561)
- 国家(46248)
- 科学基金(40230)
- 社会(35286)
- 社会科(33594)
- 社会科学(33584)
- 基金项目(28968)
- 省(25803)
- 自然(25524)
- 教育(24984)
- 自然科(24946)
- 自然科学(24937)
- 自然科学基金(24563)
- 资助(24117)
- 编号(23486)
- 划(22002)
- 成果(20833)
- 部(17716)
- 项目编号(16026)
- 教育部(15762)
- 重点(15372)
- 人文(15367)
- 性(14809)
- 国家社会(14603)
- 大学(14439)
- 创(14429)
共检索到211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毕鹏
利用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交叉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交叉上市有利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股价信息含量,降低股价同步性,该结论在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模型以及相关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截面异质性检验发现,交叉上市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较低、有研报关注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交叉上市通过提高资本市场股票流动性、投资者关注度进而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研究结论丰富了交叉上市的经济后果,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吕大永 万孝园
作为双边互联制度,沪港通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不同于传统金融市场开放的影响。本文运用倍差法和面板回归探讨沪港通推出对沪股通标的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我们发现,沪港通推出降低了沪股通标的"信息含量",并且双边资金流动带来的影响并不一致:沪股通交易降低了沪股通标的"信息含量",而港股通交易活动则提高了"信息含量"。因此,在证券市场开放过程中应区别双边资金流动对股价信息含量的不同影响进行适当微调。
关键词:
沪港通 信息含量 定价效率 价格发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祖光 万迪昉 罗进辉
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应用Vuong检验研究利润表中列报综合收益是否提高了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实证结果显示:股票收益和价格更多地包含净利润信息,综合收益并未有效提高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进一步研究发现:(1)在大规模以及中、高账面市值比的公司中,股票价格所含净利润和综合收益的信息并不存在显著差异;(2)在小规模公司中,随着账面市值比增大,综合收益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由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显著负相关,账面市值比发挥调节作用。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进行分类监管,重点降低小规模公司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而投资者投资于预期净利润比较高且账面市值比较低的小规模公司能够获得较高投资收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培如 田存志
本文首次在罗尔(Roll)提出的股价非同步性测度模型中引入市场和行业的滞后因素,以沪深两市2002~2011年A股市场1879家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股价信息含量为切入点,实证研究了交叉上市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结果表明:(1)交叉上市能有效提高公司的股价信息含量;(2)提高公司股价信息含量能增加公司价值,但交叉上市降低了公司价值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敏感性。从整体上看,交叉上市仍可以通过提高公司股价信息含量进而增加公司价值。
关键词:
交叉上市 股价信息含量 公司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学胜
本文以"A+H"交叉上市公司和仅在沪深A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配对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交叉上市对我国沪深A股流动性的冲击和影响。研究发现:交叉上市对我国沪深A股的流动性冲击主要表现为交易分流效应,即交叉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显著高于相匹配的非交叉上市公司的股票。公司特质信息、机构投资者比例可以对交叉上市公司和非交叉上市公司股票之间的流动性差异提供有效解释。其他的外在环境要素,如分析师覆盖度、媒体关注度则不能解释两者之间流动性的差异。虽然媒体关注度不能解释交叉上市公司和非交叉上市公司之间的流动性差异,但是其可以发挥中介效应,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改善所持有公司股票的流动性,而机构投资者则...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宪 张驰
本文针对非法内幕交易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就整体而言,内幕信息通过买卖双向非法内幕交易使交易发生日的股价信息含量显著提高,加剧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并购重组类的内幕信息对内幕交易发生日的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最显著,而经营合作投资类的内幕信息影响最不显著;从对内幕交易监管的视角,现行实施的监管法规无法有效遏制由内幕交易造成的市场信息不对称性,且笼统的"盈罚比"监管方法无法有效遏制对公众投资者利益影响最大的内幕交易行为,监管机制有效性仍不足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钟凯 程小可 王化成 刘金钊
基于"回报-未来盈余",即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的视角,探讨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是否有助于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研究发现:标的股票在允许进行融资融券交易之后,"回报-未来盈余"、"回报-未来盈余变动"以及"回报-未来现金流"敏感性增强,表明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使得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增加,即股票回报能够反映更多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信息,股价信息含量提升。进一步基于基金持股、管理层持股的分析发现,标的公司在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实施之后,基金持股与管理层持股公司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更高,表明融资融券制度一方面能够发挥理性投资者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卖空机制的治理效应,促进管理层持股协同效应的发挥,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研究表明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提升了股价信息含量,对于促进资本市场理性交易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钟凯 程小可 王化成 刘金钊
基于"回报-未来盈余",即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的视角,探讨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是否有助于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研究发现:标的股票在允许进行融资融券交易之后,"回报-未来盈余"、"回报-未来盈余变动"以及"回报-未来现金流"敏感性增强,表明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使得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增加,即股票回报能够反映更多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信息,股价信息含量提升。进一步基于基金持股、管理层持股的分析发现,标的公司在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实施之后,基金持股与管理层持股公司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更高,表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丁岚 董秀良
本文对国外学者关于交叉上市动因的理论假说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境内A股市场交叉上市的动因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在香港主板上市的120家H股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国内A股市场过高的发行溢价导致低廉资本成本、境内外融资惯例的差异以及政府制度推动是境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表层动因,而境外上市企业控股股东追求控制权隐性收益则是推动其回归A股市场的深层动因。对此,本文提出了应该加强回归企业发行监管、改变现行的回归定价方法等保护境内投资者权益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H股回归动因 交叉上市 控制权隐性收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敏红
本文以2006年-2013年仅发行A股的深沪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机构持股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以及机构带来的股价信息含量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机构持股比例与股价信息含量呈倒U型关系;机构持股所带来的股价特质信息含量对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控制了融资约束和代理因素后,经理人会利用机构向股价中传递的信息降低投资不足的程度,而对于投资过度没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机构持股 股价信息含量 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敏红
本文以2006年-2013年仅发行A股的深沪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机构持股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以及机构带来的股价信息含量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机构持股比例与股价信息含量呈倒U型关系;机构持股所带来的股价特质信息含量对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控制了融资约束和代理因素后,经理人会利用机构向股价中传递的信息降低投资不足的程度,而对于投资过度没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机构持股 股价信息含量 投资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亚星 叶玲 杨立
本文基于A股和H股市场信息环境的差异,以同时在A股和H股市场上市交易的公司作为交叉上市公司的样本,研究交叉上市的经济后果,考察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的变化,并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信息环境变化对交叉上市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交叉上市改善了信息环境,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在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中起到积极作用。交叉上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价值,但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在交叉上市估值效应中并未产生直接影响。
关键词:
交叉上市 信息环境 资本成本 企业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进辉 蔡地
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范围日益广泛,内容也日益深入。那么,媒体报道究竟对股票市场运行效率产生了何种作用呢?本文试图以股价信息含量为着眼点,考察媒体报道对中国股票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11年5608个年度观察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媒体报道能够显著提升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信息含量,即上市公司受到媒体的报道越多,基于R2度量的股价信息含量就越高。在控制了内生性、其他可能的替代解释等问题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仍然稳健成立。这说明,媒体报道对中国股票市场运行效率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莎
在知识经济时代,各方对信息的需求日渐上升,企业披露的非财务信息、股价信息含量与股市效率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以2012—2018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社会责任报告来度量非财务信息披露,研究非财务信息披露对股价信息含量与股市效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途径。实证结果显示:非财务信息披露能促进股价信息含量与股市效率的提高,非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促进作用越显著;证券分析师作为信息的中介与提供者,并不会扭曲市场中的信息、削弱非财务信息的正面影响,且通过证券分析师这一间接途径,非财务信息披露对股价信息含量和股市效率的影响更加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非财务信息对股价信息含量与股市效率的正向作用在自愿披露、低机构持股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关键词:
信息披露 股价信息 股市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秀良 曹凤岐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跨境交叉上市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大亮点和金融研究的一大主题。本文针对H股企业回归A股交叉上市对原上市地股价影响的考察发现:H股公司在A股市场招股之前通常有一个较大的涨幅,累计超额收益在招股日达到最大,之后逐渐下降。这一结果虽然与国际市场交叉上市有着相似的股价反应,但其背后却蕴含着不同的预期。H股投资者之所以对公司回归A股前抱有如此乐观的预期,关键之处并非源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改善,而主要是源于H股回归A股意味着高溢价发行将为公司带来更加廉价的资本,以及由此将使其所持股票的权益资产快速增加的预期,但这种回归A股高发行溢价的背后,付出的却是内地投资者投资形成的净资...
关键词:
交叉上市 H股回归 股价反应 投资者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