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98)
- 2023(20325)
- 2022(17422)
- 2021(16076)
- 2020(13709)
- 2019(31272)
- 2018(30833)
- 2017(59219)
- 2016(32457)
- 2015(36192)
- 2014(35760)
- 2013(35461)
- 2012(32200)
- 2011(28729)
- 2010(28569)
- 2009(26768)
- 2008(26659)
- 2007(23719)
- 2006(21020)
- 2005(18676)
- 学科
- 济(129420)
- 经济(129241)
- 业(113129)
- 管理(107859)
- 企(99765)
- 企业(99765)
- 方法(60399)
- 数学(50044)
- 数学方法(49429)
- 财(42612)
- 农(38812)
- 业经(36006)
- 中国(31366)
- 务(30126)
- 财务(30046)
- 财务管理(29997)
- 制(29470)
- 企业财务(28576)
- 农业(26438)
- 学(25400)
- 贸(23026)
- 贸易(23009)
- 技术(22876)
- 地方(22810)
- 理论(22795)
- 易(22332)
- 和(21652)
- 体(21084)
- 划(20625)
- 银(20365)
- 机构
- 学院(462929)
- 大学(461706)
- 济(184735)
- 管理(184250)
- 经济(180905)
- 理学(159027)
- 理学院(157321)
- 管理学(154572)
- 管理学院(153721)
- 研究(150414)
- 中国(116565)
- 京(97794)
- 科学(93736)
- 财(89518)
- 农(83508)
- 所(75957)
- 业大(73005)
- 财经(71185)
- 江(69295)
- 中心(69212)
- 研究所(68667)
- 农业(65882)
- 经(64741)
- 北京(60863)
- 州(57134)
- 范(55985)
- 经济学(55420)
- 师范(55286)
- 院(54411)
- 财经大学(52910)
- 基金
- 项目(313378)
- 科学(246246)
- 基金(228862)
- 研究(223535)
- 家(201104)
- 国家(199416)
- 科学基金(171730)
- 社会(141354)
- 社会科(134020)
- 社会科学(133983)
- 省(122831)
- 基金项目(121498)
- 自然(114485)
- 自然科(111882)
- 自然科学(111848)
- 自然科学基金(109872)
- 划(103169)
- 教育(102710)
- 资助(94461)
- 编号(89431)
- 成果(71441)
- 重点(70191)
- 部(68763)
- 创(66347)
- 发(65537)
- 创新(61637)
- 课题(61313)
- 科研(60627)
- 教育部(58753)
- 大学(58528)
- 期刊
- 济(204286)
- 经济(204286)
- 研究(132756)
- 中国(87644)
- 学报(77518)
- 农(76175)
- 财(73639)
- 管理(71863)
- 科学(69460)
- 大学(58747)
- 学学(56038)
- 农业(51783)
- 教育(43433)
- 融(43097)
- 金融(43097)
- 技术(40103)
- 财经(35933)
- 业经(34846)
- 经济研究(31452)
- 经(30729)
- 业(29161)
- 问题(26822)
- 技术经济(23273)
- 版(23122)
- 科技(22132)
- 理论(21614)
- 财会(21341)
- 现代(21296)
- 商业(20758)
- 业大(20020)
共检索到681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方红星 孙翯
基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及以前年度在内地、香港和美国三地证券市场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况,探讨了影响交叉上市公司在内地市场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并比较了不同市场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反应程度。研究发现:交叉上市公司能够受到更严格的市场监管和外部审计监督,因而能够更及时地披露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加以补救;市场对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和改进行动有所反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交叉上市 市场反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寿义 刘正阳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责任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各类企业违法违规事故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国有大型控股公司,这种现象引起了投资者、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研究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缺陷披露的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交叉上市的紫金矿业为例,采用事项研究法,检验了A股和H股市场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一系列有关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突发渗漏环保事故重要公告的市场反应,并比较了两地市场对同一公告的反应差异。研究发现:两地市场对重大事故公告均提前预知并呈负面反应,在公告前A股市场反应程度大于H股市场,公告发布后H股市场投资者更加敏感;两地市场对董事会(临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瑶 郭雪萌
基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角度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标,立足于沪市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实证证据,从外部审计、公司治理和公司基本特征这三个角度,实证检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审计师类型、审计委员会财会专业管理水平、审计委员会非财会专业管理水平、监事会规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董事会会议频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系列研究为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提供有效途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亚莉 马晓燕 胡志颖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被视为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的两个方面,二者对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具有促进作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主要表现的调查显示,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公司治理特征。通过将样本组与对照组进行配比,在控制了经营复杂性、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等公司特征后发现,当年才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大;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更频繁,重述报告的比例更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育红
本文选取了2008年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与什么样的公司特征相联系,结果发现: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规模小、业务较复杂、正经历组织变革、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较多、国有股持股比例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特征 审计委员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淑杰
内部控制信息及其缺陷披露能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有效的积极信号,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并不能完全保证缺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文章以深交所主板上市企业为样本梳理并汇总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状况,重点采取案例方式就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和缺陷信息披露等方面问题进行实务研究,呼吁企业完善具体化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回归更加理性的真实缺陷信息的披露,以期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效率和披露质量的提升有所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孙翯
本文对我国交叉上市保险公司年度报告中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情况、公司治理自查报告及整改报告中有关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以及披露公司治理自查报告和整改报告后投资者的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交叉上市保险公司能够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合规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此类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详细程度和披露的质量与证券交易所和其他监管机构提出的要求的详细程度和严格程度是基本一致的;此类公司在披露公司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整改报告后,在证券交易所的累计非正常报酬率都有所下降。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海梅
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不足。本文以沪市主板97家上市公司2011年度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缺陷 披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田勇
本文以2009年深圳股市44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资产规模、盈利能力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显著负相关;重大重组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显著负相关,审计委员会规模、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与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海燕 赵丽萍
随着五部委关于内部控制规范与指引的一系列发布,我国上市公司逐渐进入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时代。本文随机选取2011-2012年沪深135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影响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内部重组、已上市年数、交叉上市及最终控制权性质对对上市公司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有显著性影响;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和审计单位对公司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虽然有影响,但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翠
本文以沪市涉农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治理结构和基本特征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管理层持股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但该三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社会责任报告、盈利能力、负债比例和公司成长性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李瑞敬
本文以2012、2013年按照相关规定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926家深市主板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特征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及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与披露后的经济后果结合起来分析发现,在被相关监管机构强制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情况下,研究期间样本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财务报告质量会显著影响股票市场反应,而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却不会引起市场的显著反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财务报告质量 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兰
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市场反应与融资成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则是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的视角出发,探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式的多元化,对于稳定市场反应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达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式的多元化与市场反应呈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式的多元化的提高,市场反应与融资成本的负相关性会得到弱化,即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式的多元化的提高,达到了稳定市场反应,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市场反应 融资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敏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核心,财务报表重述是内部控制缺陷识别和认定的重要迹象之一,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上述之间关系处理不当。本文以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深市财务报表重述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样本企业财务报表重述具体事项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财务报表重述上市公司应以财务重述事项作为重要的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迹象的观点,并指出了上市公司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对外披露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报表重述 内部控制缺陷 识别 认定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武朝
本文研究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执行初期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及披露。研究发现,许多重大缺陷是根据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指出的表明公司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重要迹象来认定的;其他的则通过重大缺陷的定义来认定。披露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涉及到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五要素的几乎所有内容,以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几乎所有项目。仅有部分公司披露导致交易或账户层面重大缺陷的企业层面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同时,仅有部分公司披露受账户或交易层面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影响的所有账户。本文最后分析了在美上市公司重大缺陷认定及披露对我国上市公司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