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
- 2023(1080)
- 2022(918)
- 2021(891)
- 2020(724)
- 2019(1648)
- 2018(1574)
- 2017(3616)
- 2016(1788)
- 2015(2152)
- 2014(2069)
- 2013(2061)
- 2012(1916)
- 2011(1724)
- 2010(1665)
- 2009(1484)
- 2008(1571)
- 2007(1318)
- 2006(1132)
- 2005(930)
- 学科
- 济(11364)
- 经济(11342)
- 业(9209)
- 企(8489)
- 企业(8489)
- 方法(8373)
- 管理(8346)
- 数学(8114)
- 数学方法(8109)
- 财(5356)
- 务(4505)
- 财务(4505)
- 财务管理(4501)
- 企业财务(4427)
- 制(2062)
- 中国(1989)
- 贸(1732)
- 贸易(1732)
- 易(1717)
- 体(1694)
- 公司(1616)
- 体制(1588)
- 技术(1539)
- 业经(1483)
- 农(1389)
- 融(1355)
- 金融(1355)
- 银(1275)
- 银行(1275)
- 划(1236)
- 机构
- 大学(29185)
- 学院(28103)
- 济(15514)
- 经济(15411)
- 管理(12728)
- 理学(11597)
- 理学院(11530)
- 管理学(11495)
- 管理学院(11439)
- 财(8174)
- 研究(7414)
- 财经(6959)
- 经(6568)
- 中国(5955)
- 经济学(5853)
- 财经大学(5528)
- 经济学院(5448)
- 京(5149)
- 商学(4559)
- 商学院(4536)
- 融(4152)
- 金融(4082)
- 经济管理(3471)
- 中心(3438)
- 北京(3226)
- 会计(3009)
- 江(2918)
- 工商(2913)
- 所(2838)
- 贸(2823)
共检索到35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孔宁宁 闫希
本文以1993~2006年间我国"A+H"股交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交叉上市对公司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实现交叉上市后,可以将获取的低成本外源融资投资于盈利项目,从而实现更快的外源融资成长。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资本市场对交叉上市短期利弊争论的误区,对指导交叉上市公司作出正确决策和证券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交叉上市 外源融资 公司成长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董秀良 吴仁水
交叉上市股票由于其对应于同一标的资产但却有着不同的价格表现,因此吸引了大量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内地和香港股市交叉上市的"A+H"股票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各自的综合指数代表两市的价格水平,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多元GARCH模型对A股和H股价格发现进行了多层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内地A股和香港H股价格走势虽然表现各异,但它们之间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显著地受此长期均衡关系的调整;当股价偏离均衡状态时,H股和A股向均衡方向调整速度非常接近,不过,在收益率的引导关系上H股占有优势;在波动溢出关系上,主要表现为H股向A股的溢出效应。这些实证结果说明虽然A股和H股在价格发现功能上都扮演着重...
关键词:
A股市场 H股市场 交叉上市 价格发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亚星 叶玲 杨立
本文基于A股和H股市场信息环境的差异,以同时在A股和H股市场上市交易的公司作为交叉上市公司的样本,研究交叉上市的经济后果,考察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的变化,并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信息环境变化对交叉上市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交叉上市改善了信息环境,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在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中起到积极作用。交叉上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价值,但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在交叉上市估值效应中并未产生直接影响。
关键词:
交叉上市 信息环境 资本成本 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安灵 张倩倩 邱德旺
本文从投资者保护角度出发,通过比较我国2010-2012年A+H股公司与纯A股公司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差异,研究交叉上市对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交叉上市能够有效地抑制企业管理层操纵会计盈余,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改善投资者保护水平。在国际市场严格的市场监督和健全法制体系下,交叉上市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稳健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交叉上市 会计信息透明度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田高良 张睿 司毅 李星
以2007—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A+H股交叉上市并接受双重审计对境内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非交叉上市或非双重审计公司相比,交叉上市且接受双重审计的公司的境内审计费用更高,境内审计质量更高。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控制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和审计师特征的影响后,主要结论依然成立;在处于双重审计强制要求取消后时段的子样本中,结论也是稳健的;另外,境内审计师是否为国际"四大"对交叉上市并接受双重审计与境内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负向影响,但并没有影响交叉上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田高良 张睿 司毅 李星
以2007—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A+H股交叉上市并接受双重审计对境内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非交叉上市或非双重审计公司相比,交叉上市且接受双重审计的公司的境内审计费用更高,境内审计质量更高。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控制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和审计师特征的影响后,主要结论依然成立;在处于双重审计强制要求取消后时段的子样本中,结论也是稳健的;另外,境内审计师是否为国际"四大"对交叉上市并接受双重审计与境内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负向影响,但并没有影响交叉上市并接受双重审计与境内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费青青 王博 逯东
基于"紧密-松散"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两个文化维度,研究了上市地文化对中国海外或H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紧密型文化"抑制应计盈余管理而促进真实盈余管理,而"个人主义文化"则增加应计盈余管理而减少真实盈余管理,证实了文化迎合现象的存在;(2)当上市地文化与中国大陆文化差异较大时,这种文化迎合行为更为显著;(3)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市地文化对中国海外或H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逐步减弱。从文化迎合视角讨论了某类文化对起源于不同文化的公司行为的影响,丰富和拓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并为中国大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如何应对异国或异地文化差异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经验证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国进 王磊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日益成为金融界一个倍受瞩目的现象,其动因问题也一直为理论界所关注。通过以2000-2003年间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为样本来检验境外上市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我们发现上市后公司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敏感程度下降,说明境外上市有利于放松公司的融资约束。通过对匹配A股的公司投资对内部现金流敏感性的比较分析,以及H股公司上市前后财务保障比率变化的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论。
关键词:
境外上市 公司投资 融资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丹 陈俊涛
本文分析审计师的有限理性经济人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以A+H股公司的审计师为例,对比分析其审计的A+H股公司与A股公司的审计质量。为克服事务所选择的内生性问题,引入市场环境、市场集中度指标及企业性质作为外生的工具变量。研究结果显示相对A股公司,经审计师审计的A+H股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更低,表明审计师对A+H股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高于A股公司。进一步地,无论是四大审计师还是本土审计师,这种审计质量差异都存在。这意味着审计师具有有限理性经济人特征,面对不同的制度环境约束,审计服务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提高审计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相关制度约束,增加审计师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压力和动力,从而抑制审计师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应千伟
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融资可以作为银行信贷的一种有效替代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从而在企业的经营和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成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尤其是对于受融资约束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地还发现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商业信用对企业成长,尤其是民营企业成长的作用相对较大。随着金融改革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企业成长对商业信用融资的依赖将逐渐减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越 戴亦一
香港上市公司回归内地资本市场双重上市,已成为当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令人瞩目的新现象。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中身份特殊的"A+H"双重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双重上市行为对公司融资约束程度所产生的影响,为有关双重上市的内在动因是否出于突破再融资困局考虑的理论假设提供实证证据。研究结果显示,H股公司在返回内地市场前存在严重的融资约束,实现双重上市之后公司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融资约束得以有效放松,公司从外部资本市场再融资的频率和金额都显著增加。这一结论对于中国H股上市公司的所有利益相关方以及证券监管部门的决策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双重上市 投资—现金流敏感度 融资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青原 彭飞 彭小微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公开财务报表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流动性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资产流动性显著负相关;公司资本结构与其盈利能力以及公司规模显著负相关;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所得税费用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与公司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资产流动性 资本结构 面板回归模型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韩少真 潘颖 张晓明
本文构建了代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指数,以2009年至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水平越高,经营业绩越好;与国有企业相比,产权性质为民营企业时,公司治理对经营业绩的正向影响更大;公司处于市场化程度高环境中时,公司治理对经营业绩正向影响更大。公司治理整体水平对改善经营业绩有积极影响,但此影响因企业产权性质和地区市场化程度不同有所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治理和股东治理是影响经营业绩的重要因素,而董事会治理和会议治理未发挥改善经营业绩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产权性质 市场化程度 经营业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钰凯 胡本源 岳俊侠
本文基于2016年A+H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但对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审计质量样本组中,相比于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总量;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和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通过影响异常现金流量和异常生产成本,进而抑制了真实盈余总量,但对异常酌量性费用没有影响。结论表明,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对两类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高良 韩洁 李留闯
本文以社会镶嵌理论为基础,选择2000-2011年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均是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主要探索并购双方的连锁董事关系是否会影响并购绩效。研究发现,并购双方的连锁董事关系会减损并购公司、目标公司以及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并购后实体的并购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并购公司的公司治理质量较高时,这种减损作用会降低。当并购双方存在连锁董事关系时,目标公司更易接受股票作为并购支付方式。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解释我国证券市场的"并购损益之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资产误定价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社会联结与并购绩效——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交叉上市对现金持有与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类型与过度投资关系——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交叉上市、跨国并购成败与并购绩效——来自A股市场的证据
股票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再考量:内生化视角——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效应研究——来自A股的经验证据
公司治理与债务成本——来自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与券商相互持股问题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沪市A股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