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8)
2023(12713)
2022(10602)
2021(9669)
2020(8249)
2019(18253)
2018(17922)
2017(35411)
2016(18774)
2015(20760)
2014(19987)
2013(19896)
2012(18026)
2011(15696)
2010(16052)
2009(15597)
2008(15513)
2007(14009)
2006(12367)
2005(11366)
作者
(49504)
(41548)
(41237)
(39214)
(26776)
(19737)
(18830)
(15741)
(15564)
(14984)
(14074)
(13963)
(13289)
(12845)
(12720)
(12637)
(12234)
(12175)
(12121)
(11970)
(10080)
(10035)
(10010)
(9595)
(9290)
(9283)
(9236)
(9113)
(8105)
(8096)
学科
(92043)
(86613)
经济(86502)
(85118)
企业(85118)
管理(78218)
方法(42050)
数学(33514)
数学方法(33314)
(32975)
业经(29458)
(27198)
(25843)
财务(25826)
财务管理(25790)
企业财务(24650)
农业(19752)
中国(18753)
(18378)
技术(18107)
(15719)
(15448)
理论(15080)
(15033)
贸易(15024)
(14590)
(14130)
(13789)
地方(12858)
经营(12793)
机构
学院(271065)
大学(264483)
(119149)
经济(117148)
管理(116264)
理学(100467)
理学院(99684)
管理学(98621)
管理学院(98114)
研究(74386)
中国(62824)
(59870)
(52238)
财经(47782)
(43339)
(41630)
科学(38644)
(37544)
中心(36393)
经济学(36133)
财经大学(35207)
商学(34397)
(34227)
商学院(34102)
业大(33853)
(32962)
经济学院(32926)
北京(32051)
经济管理(31066)
研究所(29834)
基金
项目(171409)
科学(139716)
研究(131011)
基金(129004)
(107753)
国家(106718)
科学基金(96760)
社会(88251)
社会科(83893)
社会科学(83876)
基金项目(67931)
(66852)
教育(60793)
自然(60699)
自然科(59386)
自然科学(59373)
自然科学基金(58432)
(53795)
编号(53186)
资助(52392)
成果(41846)
(39463)
(39063)
(37763)
重点(36826)
国家社会(36614)
人文(36171)
(35871)
教育部(35686)
(35590)
期刊
(134911)
经济(134911)
研究(78539)
(52311)
管理(48269)
中国(47049)
(34858)
科学(31471)
学报(29724)
(28831)
金融(28831)
业经(25253)
财经(25047)
大学(24770)
技术(24507)
学学(23580)
农业(23564)
教育(23107)
(21512)
经济研究(21233)
问题(17617)
财会(16298)
技术经济(16212)
商业(14921)
(14845)
(14581)
现代(13869)
会计(13655)
世界(12610)
国际(12315)
共检索到401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安灵  邱德旺  张倩倩  
本文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从企业的资本配置行为入手,结合交叉上市前后企业所面临法律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深入分析交叉上市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H"股交叉上市企业相较于单纯A股上市企业,其过度投资程度较低;交叉上市不仅与过度投资程度负相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自由现金流富余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但现阶段效果还不显著。实证研究结果不仅支持了绑定假说,而且从企业资本配置效用的角度为交叉上市对投资者保护程度的提升作用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实证依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丹  张力上  陈卫  
本文基于约束假说理论,对在香港交叉上市①的内地A股上市公司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由于受到发达资本市场严格的法律制度、证券法规的约束,受到更高的信息披露标准制约,降低了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保护,使企业价值增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威  宁博  
企业通过交叉上市引入多个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关注,可能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影响,然而少有研究从该视角切入。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PSM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投资者关注视角探究交叉上市与企业创新行为间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1)相比仅在A股上市的企业,交叉上市企业更加注重创新投入,该结论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在区分了交叉上市类型后发现,交叉上市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A+H股交叉上市公司;(3)以境内外投资者持股比例测度投资者关注的异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广  陈建国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2009年度)数据,研究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以及机构投资者是否能有效制约过度投资行为。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机构投资者能有效制约过度投资行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颖斐  倪源媛  
本文从独立性和稳定性交叉视角检验了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绩效越好;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不显著。同时,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稳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稳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独立性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能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且其投资的稳定性标志着企业绩效的提高。因此,监管部门应鼓励发展独立机构投资者,并引导其进行稳定投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新夫  李瑾  钱臻浩  
近年来随着政府扩大内需政策出台,许多企业都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有些过度投资行为造成严重产能过剩和极大浪费,甚至引起经济过热。本文以我国A股1 5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组织分权、市场竞争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组织分权模式下,分权程度越高、子公司自由现金流越充足的企业越容易发生过度投资,并由此得出组织分权与过度投资呈正相关性。进一步,本文发现市场竞争程度可以缓解组织分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相宁  李月  
过度自信是行为金融学中的一个重要假说。本文以证券市场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估计线性回归模型并结合格兰杰因果检验、指数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EGARCH)等对中国证券投资者过度自信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投资者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且这种心理偏差对其投资行为产生了明显影响;与美国等成熟证券市场不同,中国投资者过度自信程度在牛市和熊市中并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黎来芳  程雨  张伟华  
通过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投资者保护能否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并影响企业融投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水平与融资规模显著正相关;而地区的投资者保护水平显著抑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在投资者保护水平较高的地区,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与融资规模的正向关系显著下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韧  马红旗  
本文引入微观法与金融学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从投资者保护不足,到企业投融资行为扭曲,最终衍生为破坏性成长的理论解释框架,并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和国内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内投资者保护程度明显不足,由此造成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效率低下引发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的背离,也就是所谓的破坏性成长。因此,经济转型也需要关注微观层面的制度校正,通过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最终约束微观主体的投融资行为,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建新  王珏玮  
不同国家投资者保护程度差异对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并购收益具有重大影响。以2004—2013年发生的国内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的海外并购为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公司所在地的投资者保护程度对并购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目标公司位于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则国内上市公司所获得的并购收益随之增加,并且差异越大并购收益越大。由投资者保护程度差异所带来的并购收益只存在于国有上市公司中。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琳  易家权  
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资本市场需要突破“市场壁垒”,参与碳交易市场建设,以“碳中和”促改革、谋发展。本文基于2013年8月8日~2021年11月9日中国八大碳交易市场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碳交易市场收益率非平衡性,并运用ARCH模型族对各地方碳交易市场进行异质性分析。通过对碳交易市场进行全市场、多维度研究发现:中国碳交易市场整体具有明显非平衡性特征;碳交易市场在碳价、市场规模、应对外部冲击等方面具有显著异质性;此外,投资者关注对碳交易市场收益有显著影响,将投资者引入碳交易市场有助于激发碳交易市场活力。研究旨在分析中国碳交易市场整体发展特征,为全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提供理论借鉴;同时深入剖析各个碳交易市场发展特点,更具针对性、客观性、前瞻性地指导地方碳交易市场发展,有效推动地方减碳工作开展,最终形成以全国碳交易市场为中心,地方碳交易市场为基本点的“一个中心,多个基本点”碳交易市场发展格局,助力“双碳”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如期完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澍之  
本文以机构投资者行为与企业的投资活动相关性作为研究视角,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关假设并对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企业投资效率显著正相关、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时间与企业投资效率非显性相关的研究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英丽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到了全流通时代,资本竞争越来越激烈,投资者对于企业的价值发现与创造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与企业价值正相关,投资者愿意为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高的公司支付溢价,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动速度。但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管理水平总体偏低,影响了投资者关系管理(IRM)的企业价值效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云鹤  李湛  
通过建立企业生命周期新的划分指标,从企业发展的动态层面研究管理者代理行为与公司过度投资之间关系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演变,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代理行为随企业生命周期动态变化,其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随企业生命周期发展不断减弱。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治理效果随企业生命周期也发生变化,其中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在成长阶段能够有效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而独立董事在成熟阶段及大股东在衰退阶段均显著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成长阶段中的公司监事会能够对代理行为引致的过度投资起到显著的监督作用,而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则显著加剧代理行为引致的过度投资,成长阶段中管理层持股、成熟阶段中...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晓红  魏文静  
机构投资者作为内部股东与外部中小投资者之间的第三方力量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费用粘性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而在交叉上市的公司中,由于受到严格的外部监管环境的约束,机构投资者对费用粘性的增强作用消失。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费用粘性的增强作用是由境内机构投资者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产生的,而境外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费用粘性的影响不显著。以上结论说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效应受外部监管环境和其自身特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规范机构投资者行为,发挥机构投资者的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