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5)
- 2023(14051)
- 2022(12346)
- 2021(11676)
- 2020(9804)
- 2019(22897)
- 2018(22620)
- 2017(44072)
- 2016(23546)
- 2015(26267)
- 2014(25932)
- 2013(25386)
- 2012(23032)
- 2011(20297)
- 2010(19881)
- 2009(17961)
- 2008(17408)
- 2007(14610)
- 2006(12440)
- 2005(10479)
- 学科
- 济(93849)
- 经济(93746)
- 管理(72141)
- 业(70126)
- 企(60592)
- 企业(60592)
- 方法(48950)
- 数学(43465)
- 数学方法(42930)
- 财(28052)
- 农(22926)
- 中国(21395)
- 务(20308)
- 财务(20239)
- 财务管理(20205)
- 业经(20121)
- 企业财务(19396)
- 学(17854)
- 地方(16573)
- 制(15634)
- 农业(15550)
- 贸(15518)
- 贸易(15513)
- 易(15054)
- 理论(14859)
- 技术(14721)
- 和(14052)
- 环境(13847)
- 划(12904)
- 融(12853)
- 机构
- 大学(326400)
- 学院(323717)
- 管理(136266)
- 济(129944)
- 经济(127374)
- 理学(120121)
- 理学院(118926)
- 管理学(116790)
- 管理学院(116202)
- 研究(99937)
- 中国(73687)
- 京(67028)
- 科学(60628)
- 财(60042)
- 财经(49732)
- 所(47666)
- 业大(47468)
- 农(46469)
- 中心(46265)
- 经(45585)
- 研究所(43592)
- 江(43277)
- 北京(41701)
- 范(40450)
- 师范(40066)
- 经济学(38866)
- 财经大学(37751)
- 院(36927)
- 农业(36398)
- 商学(36327)
- 基金
- 项目(231422)
- 科学(183835)
- 基金(171149)
- 研究(168649)
- 家(147997)
- 国家(146793)
- 科学基金(128691)
- 社会(106973)
- 社会科(101536)
- 社会科学(101507)
- 基金项目(91593)
- 省(88583)
- 自然(85532)
- 自然科(83623)
- 自然科学(83606)
- 自然科学基金(82098)
- 教育(78109)
- 划(74774)
- 资助(70869)
- 编号(68358)
- 成果(53402)
- 部(51854)
- 重点(50647)
- 创(48429)
- 发(47349)
- 教育部(45257)
- 课题(45178)
- 创新(45075)
- 科研(44745)
- 人文(44351)
- 期刊
- 济(130414)
- 经济(130414)
- 研究(90141)
- 中国(51377)
- 管理(48757)
- 学报(48510)
- 财(47140)
- 科学(44833)
- 农(40689)
- 大学(37864)
- 学学(35792)
- 教育(31863)
- 农业(28858)
- 技术(28347)
- 融(25567)
- 金融(25567)
- 财经(23838)
- 业经(21350)
- 经济研究(21085)
- 经(20155)
- 问题(16846)
- 理论(16275)
- 图书(15641)
- 技术经济(15628)
- 实践(15004)
- 践(15004)
- 科技(14939)
- 财会(14714)
- 业(14671)
- 版(14320)
共检索到445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秀良 曹凤岐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跨境交叉上市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大亮点和金融研究的一大主题。本文针对H股企业回归A股交叉上市对原上市地股价影响的考察发现:H股公司在A股市场招股之前通常有一个较大的涨幅,累计超额收益在招股日达到最大,之后逐渐下降。这一结果虽然与国际市场交叉上市有着相似的股价反应,但其背后却蕴含着不同的预期。H股投资者之所以对公司回归A股前抱有如此乐观的预期,关键之处并非源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改善,而主要是源于H股回归A股意味着高溢价发行将为公司带来更加廉价的资本,以及由此将使其所持股票的权益资产快速增加的预期,但这种回归A股高发行溢价的背后,付出的却是内地投资者投资形成的净资...
关键词:
交叉上市 H股回归 股价反应 投资者预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易荣华 俞莹 潘弘杰
本文从绑定效应和"声誉寻租"角度考察地理相近的市场间H-A逆向交叉上市公司的估值溢价,从收益率波动性视角分析H-A逆向交叉上市对内地市场的传递溢出效应。结果显示,H股回归上市受益于绑定效应可以获得显著的估值溢价,但与由境外上市时间反映的绑定信号质量无关;同时,累积效应不断下降,说明H股回归上市存在非优质公司的"声誉寻租"行为。H股回归上市对A股市场和同行业公司有显著的单向传递溢出效应,说明逆向交叉上市有助于改善新兴市场的结构和效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谭跃 夏芳
本文考虑到中国证券市场代理问题及信息不对称严重和投资者非理性状况共存的特征,将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结合起来分析两者对股价的影响,进而分析两者与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关系。通过划分平静时期和动荡时期,本文发现在不同的时期里,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导致的错误定价关系两者趋势并不总是一致;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情绪在不同时期里分别主导着股价与公司投资的关系;而且在不同时期里,融资约束和换手率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投资者情绪 上市公司投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丁岚 董秀良
本文对国外学者关于交叉上市动因的理论假说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境内A股市场交叉上市的动因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在香港主板上市的120家H股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国内A股市场过高的发行溢价导致低廉资本成本、境内外融资惯例的差异以及政府制度推动是境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表层动因,而境外上市企业控股股东追求控制权隐性收益则是推动其回归A股市场的深层动因。对此,本文提出了应该加强回归企业发行监管、改变现行的回归定价方法等保护境内投资者权益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H股回归动因 交叉上市 控制权隐性收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春霞 邓强强 刘小芳
本文采用排列熵和滑动窗口方法研究交叉上市公司A股和H股的价格行为。研究发现,交叉上市的A股和H股股票价格变化存在差异,H股股票价格变化相对规则,A股股票价格变化则相对随机;并且在金融危机后,A股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明显变大,A股的信息效率变高,而H股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有减小的趋势;A股、H股价格变化存在着较高的关联性并且在长时间尺度下A股、H股价格变化的关联性逐步增强。
关键词:
交叉上市 价格行为 排列熵 滑动窗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伟龙
本文以2004—2014年我国沪深A股的市场数据为样本,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持股比例变动以及异质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比例变动的大小与股价同步性呈现负相关关系,且该负相关关系随着机构总体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变得更显著。此外,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的角度来看,相较于投机型机构投资者,稳健型机构投资者降低同步性的效果更加明显。这说明在我国的A股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及其交易行为可以提高股价中的公司特质信息含量,缓解同涨同跌现象,且机构投资者的稳定性越高,越有利于公司特质信息进入股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蒋屏法 高礼彦
当资本市场处于分割状态时,交叉上市的同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通常存在着同股不同价现象。针对此价差的问题,本研究将探讨若以此价差作为投资策略基础,在不考虑交易成本及市场上无放空限制的情境下,是否可以产生套利机会。实证结果显示利用两股价的价差问题作投资策略,确实可以得到套利利润。
关键词:
交叉上市 价格差异 投资策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威 宁博
企业通过交叉上市引入多个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关注,可能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影响,然而少有研究从该视角切入。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PSM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投资者关注视角探究交叉上市与企业创新行为间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1)相比仅在A股上市的企业,交叉上市企业更加注重创新投入,该结论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在区分了交叉上市类型后发现,交叉上市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A+H股交叉上市公司;(3)以境内外投资者持股比例测度投资者关注的异质性,
关键词:
交叉上市 投资者关注 创新投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孔宁宁 闫希
本文以1993~2006年间我国"A+H"股交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交叉上市对公司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实现交叉上市后,可以将获取的低成本外源融资投资于盈利项目,从而实现更快的外源融资成长。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资本市场对交叉上市短期利弊争论的误区,对指导交叉上市公司作出正确决策和证券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交叉上市 外源融资 公司成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威 宋敏 冯科
本文以近年来兴起的并购重组市场为背景,探讨投资者是否会对并购过度反应从而引发股价的泡沫与崩盘。由于商誉仅源于上市公司并购时支付的溢价,本文以商誉作为并购的年度代理指标,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识别了并购引发的股价泡沫与崩盘。研究发现:商誉加剧股价崩盘风险且两者的关系主要源于商誉较高的样本,初步证明高商誉的公司股价具有一定程度的泡沫;商誉提升了公司业绩,投资者对并购过度反应从而使股价积累了泡沫;并购后业绩下滑可视为股价高估的信号,此时商誉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更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当投资者持股期限较短、公司估值较高和市场行情较好时,商誉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更为明显。此外,高商誉公司高管的减持规模显著高于低商誉或无商誉的公司,表明管理层利用并购引发的股价泡沫实现了财富转移。本文丰富了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经济后果的研究,体现了转型经济国家并购市场发展初期的独特性质,对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并购 泡沫 股价崩盘风险 过度反应 商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卫东 王瑞君 胡啸兵
股票价格暴涨暴跌会对国家金融秩序稳定造成严重冲击。本文基于1992年5月22日至2016年6月30日间沪市价格数据样本,引入总体经验模式分解(EEMD)方法,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动态分析发现:(1)上证价格波动存在由高频分量、低频分量和趋势项分量组成的复杂的内在频率结构;(2)上证价格异常随机大幅波动由高频分量变动引起,其主要受投资者信心影响;(3)针对价格波动高频分量,加大投资者信心管理,形成合理预期,是当前抑制价格暴涨暴跌、稳定市场运行秩序的有效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勇 干胜道 杜军
以2003~2006年642家亏损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影响亏损上市公司股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预期卖壳的可能性、预期重构收益、预期关联方交易收益、预期重组收益、预期政府补贴或税收优惠、债务展期或债务和解、大股东占用资金和对外担保等题材面因素均与亏损公司股票价格之间呈显著的线性相关性,说明这些"表外信息"是影响亏损上市公司股价的重要因素;亏损公司股票价格与每股清算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折线(分段线性)相关关系,这证实了"清算期权(或放弃期权)会增加亏损上市公司价值"的观点。
关键词:
卖壳预期 亏损逆转 盈余反应系数 非线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共荣 覃黎
企业交叉上市由于面临着更为严苛的信息披露与法律监管,能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水平与外部治理环境。通过2008—2012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交叉上市能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进一步从股权结构的视角考察交叉上市对非效率投资的治理作用发现:企业的股权性质与股权集中度均能对交叉上市的治理效应产生影响。与国有企业相比,交叉上市对非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与国有相对控股企业相比,交叉上市对国有绝对控股企业投资不足行为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安灵 张倩倩 邱德旺
本文从投资者保护角度出发,通过比较我国2010-2012年A+H股公司与纯A股公司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差异,研究交叉上市对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交叉上市能够有效地抑制企业管理层操纵会计盈余,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改善投资者保护水平。在国际市场严格的市场监督和健全法制体系下,交叉上市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稳健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交叉上市 会计信息透明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毕鹏
利用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交叉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交叉上市有利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股价信息含量,降低股价同步性,该结论在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模型以及相关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截面异质性检验发现,交叉上市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较低、有研报关注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交叉上市通过提高资本市场股票流动性、投资者关注度进而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研究结论丰富了交叉上市的经济后果,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