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0)
2023(13014)
2022(11520)
2021(10956)
2020(9223)
2019(21058)
2018(21043)
2017(40560)
2016(21870)
2015(24372)
2014(23866)
2013(23335)
2012(21007)
2011(18736)
2010(18549)
2009(17257)
2008(16232)
2007(13728)
2006(11745)
2005(9908)
作者
(60370)
(50037)
(49997)
(47230)
(31886)
(23996)
(22620)
(19734)
(18981)
(17704)
(17116)
(16587)
(15761)
(15660)
(15409)
(15142)
(15097)
(14916)
(14263)
(14165)
(12379)
(12155)
(12087)
(11350)
(11205)
(11061)
(11026)
(10952)
(9994)
(9944)
学科
(83684)
经济(83590)
管理(65351)
(59794)
(51735)
企业(51735)
方法(42594)
数学(36848)
数学方法(36271)
(21195)
(20548)
中国(20266)
(18978)
业经(18957)
理论(15905)
地方(15508)
(14838)
贸易(14830)
技术(14449)
(14405)
(14313)
农业(14163)
(13782)
财务(13709)
财务管理(13685)
(13392)
环境(12971)
企业财务(12933)
(12382)
(11293)
机构
大学(300635)
学院(300441)
管理(124496)
(113564)
经济(111082)
理学(109552)
理学院(108397)
管理学(106211)
管理学院(105689)
研究(93079)
中国(67272)
(62596)
科学(59719)
(50395)
业大(45591)
(45289)
(44993)
中心(42566)
财经(41721)
研究所(41702)
(41151)
(40102)
师范(39748)
北京(38787)
(37988)
农业(35329)
(34365)
(34123)
经济学(33136)
师范大学(32022)
基金
项目(215005)
科学(169959)
研究(157400)
基金(156506)
(135849)
国家(134731)
科学基金(117041)
社会(98164)
社会科(92981)
社会科学(92961)
(84470)
基金项目(83425)
自然(77580)
自然科(75848)
自然科学(75835)
自然科学基金(74423)
教育(73343)
(70944)
编号(65425)
资助(64541)
成果(51928)
重点(47547)
(46801)
(45271)
(44639)
课题(43748)
创新(41976)
科研(41195)
项目编号(41020)
教育部(40580)
期刊
(117600)
经济(117600)
研究(82407)
中国(50184)
学报(46806)
管理(44299)
科学(43235)
(40225)
(36935)
教育(35397)
大学(35373)
学学(33166)
农业(28524)
技术(26569)
业经(20993)
(20322)
金融(20322)
经济研究(19229)
财经(19147)
图书(17835)
(16270)
科技(15277)
问题(14901)
理论(14655)
技术经济(14559)
(14265)
实践(13683)
(13683)
商业(13397)
(13365)
共检索到412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中华  赵晨  
知识型团队是为适应知识员工特点并充分发挥他们潜力而采取的团队设计模式。在知识型团队中,知识需求者和知识拥有者是团队成员在知识分享过程中扮演的两种重要角色。本研究结合这两种不同角色,基于交互过程视角,对知识型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结构进行了分析与测量。首先,通过对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获取的资料进行主题分析,初步揭示了交互过程视角下团队成员分别扮演知识需求者和知识拥有者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分享行为结构,并根据结构内涵开发了相应的测量工具;其次,通过对252份预试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对440份正式调查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获得了交互过程视角下知识分享行为的三因子结构,包括知识寻求、知识给...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郝琦  金畅  魏扣  
探索虚拟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有助于有效激发虚拟团队成员知识分享行为。整合人格特质理论、工作需求资源模型以及社会感知理论,构建三相交互调节模型,提出理论假设并利用219份有效问卷数据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责任心人格、工作技能需求以及知识分享自我效能对知识分享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工作技能需求和知识分享自我效能联合调节责任心人格与知识分享行为间的关系。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泽民  苏涛永  雷星晖  
基于交互作用视角,探讨了作为环境因素的领导-部属交换与作为个体因素的员工传统性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交互效应,并选取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员工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层次回归结果显示: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部属交换与传统性对知识分享的交互效应显著存在,即对低传统性的员工而言,他们之间呈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对高传统性的员工而言,相关关系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淑桢  叶龙  褚福磊  郭名  
作为依赖人际互动的知识转移过程,知识分享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人际关系质量(既包括上级人际关系也包括同事人际关系)的影响。基于社会关系的视角,采用来自12家企业428名知识型员工与上级领导的配对问卷调查数据,探究了人际关系在有效团队运作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领导-成员交换对知识分享具有显著正向作用;(2)职场友谊在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知识分享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权力距离对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职场友谊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4)权力距离还调节了领导-成员交换通过职场友谊影响知识分享的间接效应,当员工感知到的权力距离越高,间接效应的正向关系越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俊辉  宋雁  
目前,在组织行为学领域内,团队心理安全被认为是影响团队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对西部地区企业跨专业团队313个样本进行分析,研究跨专业团队中团队心理安全是否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知识分享来影响团队绩效。研究发现,团队心理安全四个维度显著正向影响团队绩效,知识分享的两个因素分别在团队心理安全四个因素与团队绩效之间起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因此,对于企业团队尤其是跨专业团队要重视并培养团队心理安全,跨专业团队成员只有彼此尊重信任才能更好地发挥知识分享的功效,从而提升团队绩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超  刘军  朱丽  
在Brown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重点考察领地行为的"边界"特征。基于认同理论,本文分析两种不同团队领地行为——团队成员对团队内其他成员的领地行为(对内领地行为)以及团队成员一致对外的领地行为(对外领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内领地行为负向影响团队认同与知识分享行为,且团队认同在对内领地行为与知识分享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2)对外领地行为正向影响个体的角色认同,且角色认同缓解了对内领地行为与知识分享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3)在低角色认同的情况下,对内领地行为通过团队认同影响知识分享行为的中介效应更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冬松  吴玉浩  毕达天  
微信作为即时通信的社交媒体平台,近年来移动学习的功能日益凸显。建立在人际互动基础之上的微信知识链接,具有鲜明的碎片化、情感性、互动性、个性化、亲社会性特征,是实现微信用户间进行知识导入与共享的基本形式。文章聚焦于微信视阈下知识链接的分享行为,以Triandis人际行为理论模型为基础,探讨微信用户间知识链接分享行为的作用机制,构建知识链接分享行为研究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为微信情境下用户的非正式学习提出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钱春海  
文章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对团队内成员间的知识分享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团队成员间的共享心智模式能够引导成员在所需的情境中与其它成员进行互动,因此对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而这种影响效果,会受到成员性格特征的调节影响。对于敬业性的参与者而言,当知识传递者与知识接收者同时具有高敬业性格时,研究共享心智模式对于知识分享的影响效果;对于外向性的参与者而言,当知识传递者具有高外向性格,而知识接收者具有低外向性格时,共享心智模式对于知识分享反而具有显著的影响效果。所以,在团队运作过程中,团队领导者若能通过详细的任务说明以及增进成员的互动等方式,让不同性格的团队成员具有相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瑞萍  楼旭明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国内许多企业面临的难题。团队是学习型组织中的重要主体,提升团队创新绩效有赖于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本研究通过对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从知识共享与团队学习的视角,在探讨知识共享方式对于团队创新绩效影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团队学习能力在知识共享方式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间所产生的干扰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陆玉梅  高鹏  高杰  刘素霞  
采用博弈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团队协作效应下企业员工责任投入对知识型员工团队激励机制的影响,分析了团队规模、员工风险成本因子等影响因素与员工责任投入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并与无责任投入的情形进行了详细比较。研究表明,企业员工责任投入与员工风险成本因子负相关,与初始协作效应和团队规模均正相关;企业投入员工责任能显著提升员工的两类努力以及知识型员工的个人单位绩效奖励强度,但不会提高团队单位绩效强度;无论于企业还是员工,投入员工责任均有利于其经济价值的实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宝生  张庆普  
知识型组织成员的知识隐藏行为会破坏成员心理契约,给成员合作造成障碍,最终影响组织绩效。对成员知识隐藏行为的前因进行研究,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这一现象发生。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进行研究得出,知识型组织成员隐藏知识的前因是成员主体(内生性因素)、知识和任务客体(调节性因素)、互动媒介(中介性因素)、组织环境(外部性因素)4个维度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深入分析,提出防御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腾飞  田艳辉  刘瑞瑞  王明辉  
通过对330名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知识型员工资质过高感知与知识分享行为和情感承诺的关系,并检验了组织支持感在其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资质过高感知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分享行为,显著负向预测知识型员工的情感承诺;2组织支持感在知识型员工资质过高感知和知识分享行为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在资质过高感知和情感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震怡  张鹏翼  
[目的/意义]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对专业要求的提高,团队协作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学习与工作的一种常态,这不仅有助于个体知识的增长,也有助于推动团队知识的构建。本研究分别从团队角度和个体角度出发,探究团队知识构建过程中不同态度的成员如何协商。[方法/过程]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对19个团队的讨论与协作过程进行录音、文字转录和定性编码,构建团队知识构建的编码框架,对团队的知识构建过程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探究团队态度分化程度对知识构建协商过程的影响。[结果/结论 ]在团队的协作行为方面,态度不一致的团队有更多的提问、解释、辩护、解决/搁置冲突类型的交互。在团队的协作模式方面,初始态度一致的团队一般在讨论前期阶段就达成一致,但其讨论内容同质化较高。初始态度差异较小的团队在讨论的中后期也可以达成共识,协作过程较为顺利。在初始态度差异较大或个人对自我观点持较强认可的团队中则较难达成共识。从个人层面来看,中立角色在团队中会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培琪  刘兵  李嫄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结合对312名知识型员工的调查问卷,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了授权型领导对员工知识分享意愿的影响,以及心理安全感和过度胜任感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分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在授权型领导与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分享意愿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型员工的资质过高感知负向调节心理安全感在授权型领导与知识分享意愿间的中介作用,形成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秀娥  任园园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团队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知识团队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对知识型团队的管理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得知知识型团队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而结合最新研究动态得出知识型团队的高效管理途径,以期对我国企业的知识型团队有效管理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