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4)
2023(14151)
2022(12135)
2021(11558)
2020(9445)
2019(22087)
2018(22332)
2017(42504)
2016(22962)
2015(25864)
2014(25709)
2013(25003)
2012(22524)
2011(20416)
2010(20684)
2009(18715)
2008(18086)
2007(15944)
2006(14058)
2005(12153)
作者
(64614)
(54106)
(53328)
(50896)
(33954)
(25799)
(24039)
(21317)
(20417)
(19019)
(18315)
(17999)
(16883)
(16807)
(16423)
(16319)
(16092)
(15778)
(15329)
(15182)
(13404)
(13176)
(13102)
(12508)
(12152)
(11950)
(11933)
(11778)
(10879)
(10598)
学科
(94989)
经济(94894)
(68755)
管理(60942)
(50878)
(47636)
企业(47636)
方法(42921)
数学(37803)
数学方法(37127)
农业(33883)
业经(26527)
中国(23563)
(19908)
地方(19177)
(18741)
(17392)
(15693)
贸易(15685)
理论(15577)
(15282)
技术(14203)
(13940)
(13453)
环境(13438)
(13369)
(12901)
银行(12866)
(12719)
农业经济(12589)
机构
学院(322400)
大学(318863)
管理(132036)
(125226)
经济(122460)
理学(115843)
理学院(114683)
管理学(112441)
管理学院(111894)
研究(103038)
中国(77504)
(67840)
(67114)
科学(65101)
业大(54401)
(53472)
农业(51766)
(50489)
中心(48250)
研究所(46210)
(45967)
财经(43348)
(42636)
师范(42301)
北京(41771)
(39583)
(37566)
(36871)
经济管理(36067)
经济学(35378)
基金
项目(225226)
科学(177153)
研究(167126)
基金(162538)
(140822)
国家(139561)
科学基金(120668)
社会(104455)
社会科(98544)
社会科学(98515)
(89351)
基金项目(86468)
自然(78192)
自然科(76379)
自然科学(76364)
教育(76259)
自然科学基金(74967)
(73767)
编号(70680)
资助(66583)
成果(56174)
重点(49746)
(49256)
(48033)
课题(47338)
(46709)
创新(43422)
科研(42574)
国家社会(42242)
教育部(41983)
期刊
(139218)
经济(139218)
研究(88882)
(70163)
中国(60559)
学报(50829)
农业(48041)
科学(47879)
管理(44151)
大学(39778)
(37734)
学学(37696)
教育(36637)
业经(29219)
技术(29083)
(26969)
金融(26969)
(22196)
经济研究(19725)
财经(19530)
问题(19058)
(17683)
(16506)
图书(16492)
科技(16185)
技术经济(15945)
理论(15218)
农业经济(15101)
业大(15015)
现代(14731)
共检索到457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明  刘义强  
互联网在中国农村社会的普及与应用意味着一场深刻的治理变革。这场变革的关键在于互联网重塑了农村治理的社会基础、结构与形态,中国开始进入农村治理的互联网时代。在这一时代,以交互性和群结构性为特征的交互式群治理模式,将实现以群为核心的复合群组关系结构取代传统以家户为核心单一线性关系结构。这一模式以"想法流—权力流"为内部运行机制,以技术平台、新社会规范、一般性治理构件、正式群组、非正式群组、回应机制等为外部结构,通过动态的群组模块将分散、碎片化以及静态的个体重新连接成利益共同体,进而解决中国农村治理积习已久的参与之困,实现有效治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互联网时代,农村协同治理存在"公开—监督"、"互动—协商"与"开放—共治"三种模式。"公开—监督"模式多以门户网站为依托,注重信息公开与公共监督,规范基层权力,化解社会矛盾;"互动—协商"模式以"微政务"平台为依托,注重对话与协商,化解社会分歧,提供个性服务;"开放—共治"模式以各类移动终端为依托,注重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式治理,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三种协同治理模式是信息技术发展、社会实际需求与国家推动力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信息技术发展是必要条件,社会实际需求与国家推动力度是充分条件。在农村治理现实中,要充分考虑上述三种条件合理选择相应的协同治理模式,促进乡村治理有效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爱红  
随着互联网的推广,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农村的发展尤为显著,并且信息化的发展也逐渐和世界处于一个层面。而且中国属于全球级别的农业大国,那么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信息化技术的推动和应用。而且对于农村财务发展,信息化技术也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同时帮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达成,并且其具有战略作用。所以要提升对于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分析和探讨,主要包括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且努力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洋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对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掣肘问题。因此,深化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行机制改革,创新金融监管对策,制定适合农村互联网金融监管准则,制定差别化监管方式势在必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贾立  汤敏  
农村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移动技术、云计算、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针对农村地区的相关主体,实现资金融通、移动支付、信息传递等功能的金融形式,是一种"互联网+金融+农村市场"的新模式。依据参与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主体不同,本文将农村互联网金融归纳为四类模式并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仍处于初级形态,即涉农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既竞争,又合作,但是更多表现为重新分割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随着二者的深度融合,农村互联网金融将呈现跨界战略联盟形式的高级形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齐文浩  齐秀琳  杨兴龙  
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交易不同于传统的模式,深刻理解这些模式的选择和演进有助于推动农产品交易的进一步繁荣。互联网时代农产品交易包括线下交易、网站交易和社群交易三种基本模式,这些模式在现实中的选择和演进遵循交易费用最小化的逻辑。农产品交易模式的改变既可能来自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也可能来自人们认知的扩展。进一步推动农产品交易的繁荣,政策的着力点应在于以市场规律决定交易模式的选择、营造更完善的网络交易环境和推动人们对新型交易模式的认知扩展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齐文浩  齐秀琳  杨兴龙  
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交易不同于传统的模式,深刻理解这些模式的选择和演进有助于推动农产品交易的进一步繁荣。互联网时代农产品交易包括线下交易、网站交易和社群交易三种基本模式,这些模式在现实中的选择和演进遵循交易费用最小化的逻辑。农产品交易模式的改变既可能来自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也可能来自人们认知的扩展。进一步推动农产品交易的繁荣,政策的着力点应在于以市场规律决定交易模式的选择、营造更完善的网络交易环境和推动人们对新型交易模式的认知扩展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保玲  王绪广  
"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既取决于企业转身触网的内在动力,也受到政府策动与农民需求拉动的影响,三者缺一不可。网上供销社模式的问题是供销合作社内在动力不足,政府越位担当主导者;田田圈模式的问题是政府缺位,未扮演好推动者角色。本文提出应从定位政府角色与明确企业功能两方面着力完善"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阚立娜  王晓星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凭借低成本、高效率、促进信息互通等优势成为解决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创新途径。P2P借贷、电商平台全产业链及众筹成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典型模式,论文结合"宜农贷""云农场"和"大家种"三个案例对三种新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总结出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和法律监督体系、加强农村网络安全等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安佳  王丽巍  田苏俊  
本文讨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农村信贷风控模式,意在探讨互联网金融是否能够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难题。本文选取的互联网农村金融样本有:三农服务的村村乐、电商平台的蚂蚁金服以及P2P平台的宜信;传统金融机构则是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比较的结论是:互联网金融农村信贷风控模式虽仍然采用传统金融信贷风控模式,没有使用技术金融的基础和迹象,但增加了农村的金融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莉芳  
农村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村金融相结合的新型业态,具有普惠金融、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提升农村金融运作效率的作用,对统筹城乡发展及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支农、惠农作用不断加强,但仍存在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金融人才匮乏以及金融监管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要尽快丰富农村金融基础数据、健全并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加快深化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行机制改革,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保玲  王绪广  
"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既取决于企业转身触网的内在动力,也受到政府策动与农民需求拉动的影响,三者缺一不可。网上供销社模式的问题是供销合作社内在动力不足,政府越位担当主导者;田田圈模式的问题是政府缺位,未扮演好推动者角色。本文提出应从定位政府角色与明确企业功能两方面着力完善"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伟  韦杰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相关研究日益丰富。叶万全等学者所著的《农村互联网金融》一书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相关问题进行有益探索,提出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田东模式",总结破解农村互联网金融难题的五大对策。第一,构建农村互联网金融六大服务体系。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支付环境不佳、征信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昕竹  陈剑  
互联网骨干网的互联与结算问题是影响我国互联网发展和用户体验的深层次矛盾。文章通过比较分析骨干网互联与结算的中外治理模式,剖析不同的进入制度、互联架构,以及结算制度对不同类型骨干网竞争力的影响,指出造成我国宽带市场价格高、用户体验差、骨干网互联互通一直陷于困境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互联网骨干网治理框架不合理。文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改革及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启文  张兴凯  
"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农村地区推广并实施是解决当前农村金融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让农民自愿接受并主动尝试应用是推广农村互联网金融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农村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出发,简要阐述了当前几种主流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基于农村电商视角提出了"政府+金融机构+自主研发农村电商平台"模式和"自营式农村电商平台+金融机构"模式两种新型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并针对农村地区推广这两种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