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6)
- 2023(13788)
- 2022(11877)
- 2021(11099)
- 2020(9168)
- 2019(21161)
- 2018(21128)
- 2017(40600)
- 2016(22214)
- 2015(24783)
- 2014(24900)
- 2013(24641)
- 2012(22982)
- 2011(20805)
- 2010(20989)
- 2009(18950)
- 2008(18417)
- 2007(16259)
- 2006(14411)
- 2005(12950)
- 学科
- 济(93569)
- 经济(93479)
- 管理(59789)
- 业(57970)
- 企(46778)
- 企业(46778)
- 方法(36945)
- 数学(31445)
- 数学方法(31089)
- 中国(27403)
- 农(25488)
- 地方(25052)
- 业经(21741)
- 学(20953)
- 财(20110)
- 农业(17329)
- 制(16561)
- 贸(16167)
- 贸易(16154)
- 易(15584)
- 融(15149)
- 金融(15148)
- 和(14846)
- 银(14795)
- 银行(14744)
- 理论(14696)
- 环境(14611)
- 技术(14396)
- 行(14222)
- 地方经济(13740)
- 机构
- 大学(314445)
- 学院(313118)
- 济(122188)
- 管理(121070)
- 经济(119416)
- 研究(110991)
- 理学(104063)
- 理学院(102816)
- 管理学(101025)
- 管理学院(100470)
- 中国(81500)
- 科学(70341)
- 京(68702)
- 所(56993)
- 财(54785)
- 农(53353)
- 研究所(51873)
- 中心(48993)
- 业大(47697)
- 江(46597)
- 北京(44119)
- 范(44000)
- 财经(43544)
- 师范(43536)
- 农业(41527)
- 院(40780)
- 经(39541)
- 州(38394)
- 经济学(35484)
- 师范大学(35108)
- 基金
- 项目(213004)
- 科学(166092)
- 研究(156133)
- 基金(151711)
- 家(132622)
- 国家(131453)
- 科学基金(111725)
- 社会(95991)
- 社会科(90855)
- 社会科学(90832)
- 省(84406)
- 基金项目(80825)
- 自然(72744)
- 教育(71164)
- 自然科(70994)
- 自然科学(70978)
- 划(70954)
- 自然科学基金(69694)
- 编号(64100)
- 资助(62564)
- 成果(52739)
- 发(49378)
- 重点(48166)
- 部(45992)
- 课题(45117)
- 创(43894)
- 创新(40933)
- 科研(40489)
- 项目编号(39234)
- 发展(39075)
- 期刊
- 济(141501)
- 经济(141501)
- 研究(95647)
- 中国(63275)
- 学报(51736)
- 农(49369)
- 科学(47611)
- 管理(45759)
- 教育(39568)
- 财(39125)
- 大学(38728)
- 学学(36300)
- 农业(34690)
- 融(28332)
- 金融(28332)
- 技术(27362)
- 业经(24502)
- 经济研究(22108)
- 财经(20756)
- 问题(18347)
- 图书(17961)
- 业(17698)
- 经(17652)
- 科技(16025)
- 理论(15468)
- 技术经济(14970)
- 现代(14495)
- 商业(14263)
- 实践(14249)
- 践(14249)
共检索到471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霄云 武跃通 张颖力 燕玲 韩浩 王瑞平
采取植物解剖学与发育形态学相结合,光学显微技术的方法,对纤维亚麻的韧皮纤维形态、结构与分布特征,韧皮纤维细胞个体与群体发育的情况及其与麻株生育期和茎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亚麻韧皮纤维的群体结构、纤维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因不同的生育阶段、麻株茎段而异,表现明显的遗传和位置效应;亚麻韧皮纤维细胞发育经历分生形成、伸长增粗、胞壁加厚和发育成熟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麻株韧皮纤维细胞群体发育具有与麻株生长的协同性,发育进程的阶段性。
关键词:
亚麻 形态与结构 韧皮纤维发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桂元 伍波 周静 孙焕良 周清明 贺再新
以湖南主要推广品种湘苎三号、Tri-2等为对照,对苎麻新品系R057韧皮纤维细胞的发育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苎麻新品系R057横切面韧皮纤维细胞壁厚与直径的大小具有季别差异,纤维强力与细度性状均优于对照;离析单纤维结节数较少、壁腔比、节间距离较大,明显大于其余对照;其分株能力强,有效株数多,高达22株/m2,明显优于对照,具有高产优质品种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苎麻 新品系R057 纤维细胞 发育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春耕
为了寻求苎麻栽培的科学管理依据及提高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途径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苎麻纤维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苎麻纤维细胞壁具有 6个层次 ,其中初生壁 1层 ,次生壁 5层 .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 ,发现苎麻纤维次生壁具 3个不同的螺旋层次 ,即外层、中层和内层 ,内、外层纤维素微纤丝近横向排列 ,中层微纤丝近轴向排列 ;结节处纤维素微纤丝出现断裂、缺损或附加 ,这些是影响苎麻纤维长度、强力、光泽等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苎麻 韧皮纤维 细胞壁 超微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加跃 吴明亮 吕江南 林崟 谢伟 罗海峰
为了给整骨式苎麻剥制机设计提供力学参数,利用自制夹具,在SANS-CMT6104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了苎麻韧皮纤维撕裂试验,探究撕裂角度、撕裂部位、撕裂方式(单侧与双侧撕裂)对苎麻韧皮纤维与麻骨间撕裂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撕裂角度为135°180°时,苎麻韧皮纤维与麻骨间撕裂力随撕裂角度的增大而变小,撕裂角越接近于180°,撕裂力越小;同一试样双侧反向撕裂的撕裂力约为单侧反向撕裂的2倍;同一苎麻植株不同部位的韧皮纤维撕裂力变化幅度约17%,但节点处撕裂力会急剧增大。
关键词:
苎麻 韧皮纤维 撕裂力 试验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新梅 何绍江 刘冰玉
利用亨氏厌氧技术从沤麻塘底泥等厌氧生境中分离筛选到Clostridium属的N2、Y4、Z2-83株厌氧细菌。研究结果表明,其产酶最适pH为7.0~7.4,最适温度为30℃,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豆饼粉。N2、Y4、Z2-8的果胶酶活分别为913u、973u、927u,半纤维素酶活分别为137u、140u、170u,纤维素酶活分别为0u、3u、0u,产酶高峰时间在72h左右。3个菌株混合发酵红麻皮、构皮等韧皮纤维,5d可成浆。打浆后做手抄片,红麻皮浆手抄片白度为40.5,裂断长为3529m;构皮浆手抄片白度为22.7,裂断长为2998m。
关键词:
厌氧细菌 韧皮纤维 生物制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猛 魏朔南 胡正海
漆树所产生漆是从其树干韧皮部采割而来。应用植物解剖学技术对陕西的3个漆树品种的韧皮部进行结构及其发育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个漆树品种韧皮部的基本结构无明显差别,次生韧皮部由垂直系统的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石细胞、乳汁道以及径向系统的韧皮射线组成。在当年产生的次生韧皮部中,筛管发育成熟,具输导功能,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尚处于幼嫩期,乳汁道也在分化发育中,此部分称具功能韧皮部。具功能韧皮部外侧为往年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其中的筛管萎缩,失去输导功能,称为无功能韧皮部,占据韧皮部大部分区域;无功能韧皮部薄壁细胞的体积增大,进而挤毁筛管;乳汁道发育成熟,大量分泌生漆,韧皮射线可增至3~5列细胞。此外,在...
关键词:
漆树 韧皮部 乳汁道 结构 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才 伊六喜 高凤云 贾霄云 张辉 张立华 任龙梅 周宇 赵小庆 斯钦巴特尔
为进一步揭示显性核不育亚麻不育分子机理,以显性核不育亚麻不育株分离的可育花蕾和不育花蕾为研究材料,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开展了G-E07-830、G-E07-330和G-E07-100这3个花蕾发育相关基因在亚麻花蕾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原位杂交中G-E07-830、G-E07-330和G-E07-100基因在亚麻可育和不育花蕾绒毡层中表达特异性信号;实时定量PCR得出在早期不育亚麻花蕾中表达量显著大于其他发育时期的花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信林 王慧 邱化蛟 邱财生 龙松华 王玉富 郭媛
利用添加了不同量(40、80 mg/kg)的外源镉(Cd)的土壤(有效Cd质量分数分别为17.40、51.50 mg/kg)进行亚麻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平Cd处理对亚麻的出苗率、株高、茎粗、叶片数、生物量及不同器官Cd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质量分数Cd(40 mg/kg)提高了亚麻的出苗率,而高质量分数Cd(80 mg/kg)则抑制了出苗;Cd处理降低了亚麻植株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及生物量,且随着Cd处理水平的提高,亚麻的各种生长指标受抑制程度均显著加重,与对照相比,高质量分数Cd处理的亚麻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等分别降低了64.1%、51.9%和58.6%;在器官水平上,亚麻的根、叶、茎中Cd质量分数依次降低;在亚细胞水平上,Cd更多的分布在细胞壁和核糖体上,且显著高于细胞核与叶绿体、线粒体的。可见,40、80mg/kg的Cd处理会抑制亚麻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而亚麻对Cd的耐受性可能是根部对Cd向上运输的限制及细胞壁和液泡对Cd的隔离所致。
关键词:
亚麻 土壤 镉 生物量 亚细胞 耐镉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信林 王慧 邱化蛟 邱财生 龙松华 王玉富 郭媛
利用添加了不同量(40、80 mg/kg)的外源镉(Cd)的土壤(有效Cd质量分数分别为17.40、51.50 mg/kg)进行亚麻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平Cd处理对亚麻的出苗率、株高、茎粗、叶片数、生物量及不同器官Cd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质量分数Cd(40 mg/kg)提高了亚麻的出苗率,而高质量分数Cd(80 mg/kg)则抑制了出苗;Cd处理降低了亚麻植株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及生物量,且随着Cd处理水平的提高,亚麻的各种生长指标受抑制程度均显著加重,与对照相比,高质量分数Cd处理的亚麻的株高、茎粗、叶片数等分别降低了64.1%、51.9%和58.6%;在器官水平上,亚麻的根、叶、茎中Cd质量分数依次降低;在亚细胞水平上,Cd更多的分布在细胞壁和核糖体上,且显著高于细胞核与叶绿体、线粒体的。可见,40、80mg/kg的Cd处理会抑制亚麻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而亚麻对Cd的耐受性可能是根部对Cd向上运输的限制及细胞壁和液泡对Cd的隔离所致。
关键词:
亚麻 土壤 镉 生物量 亚细胞 耐镉机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刚 刘其宁 吴学英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亚麻纤维断裂强力与锌、铜、硼、锰和钼肥5因素的定性定量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断裂强力与5项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断裂强力数据与所采用的二次数学模型符合,二次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对模型进行解析和模拟检验,最终在2155个组合方案中,农艺组合方案最优为667 m2喷施锌肥(X1)442.0~471.5 g、铜肥(X2)387.0~413.0 g、硼肥(X3)303.6~320.9 g、锰肥420.0~445.0 g、钼肥17.6~18.8 g,可获得较高的断裂强力。
关键词:
亚麻 微量元素 断裂强力 数学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爱军 苏华楠 王雪峰 唐科志 李中安 周常勇
目的亚洲韧皮部杆菌是柑橘黄龙病病原。通过筛选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位点,分析中国境内亚洲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的群体结构。方法根据已报道亚洲韧皮部杆菌基因组上的25个SSR位点,使用中国不同地理来源的样品,对报道的SSR位点进行筛选,找出其中适宜进行中国样品群体结构分析的位点。应用PCR的方法,对收集的中国境内的285个亚洲韧皮部杆菌相应SSR位点进行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所得电泳图导入软件Quantity One 4.5.0读取产物的碱基数。通过Pop Gen version1.31软件评估选出...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SSR 种群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甘小洪 丁雨龙
利用多种方法和技术,从壁厚、腔径、壁腔比、结晶度和细胞壁层次等方面对毛竹茎秆纤维细胞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年之中纤维细胞壁的积累主要集中在3-6月份;随着年龄的增加,纤维细胞壁将逐渐加厚,在前3年其加厚趋势明显,以后细胞壁的厚度逐渐趋于稳定;纤维细胞壁多层结构的形成具有类似于树木年轮的生长规律;而结晶度的变化反映了纤维细胞次生壁形成过程中各种成分的沉积规律。
关键词:
毛竹 纤维 次生壁 结晶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大凤 刘永胜 常青 陈四清 赵捷杰 边力 葛建龙 刘长琳
为了探究真蛸(Octopus vulgaris)早期幼体生长发育特征,在室内水泥池育苗条件下,研究了孵化后1~100日龄真蛸的形态变化特征,并对1~49日龄真蛸的全长、腕长、胴长、胴宽、体重及最长腕的吸盘个数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在盐度为30~32,水温为18.6℃~26.0℃条件下,初孵仔蛸平均全长为(3.05±0.11)mm,大部分初孵仔蛸外卵黄囊在出膜前已吸收完毕,1日龄仔蛸已开口摄食,17日龄稚蛸开始摄食糠虾,35日龄稚蛸开始营底栖生活,60日龄体色由透明发育为乳白色,80日龄体色已与成体相同,100日龄除性腺外,各器官发育成熟,形态特征与成体基本一致。研究表明,真蛸早期(1~49日龄)发育过程中,体重与全长呈立方函数关系,为y=5×10~(–5)x~3–0.0009x~2+0.0072x–0.0132;全长与腕长呈立方函数关系,为y=–0.0012x~3+0.0492x~2+0.0243x+0.2179;全长、体重、腕长、胴长、胴宽分别与日龄呈立方函数关系,为y=–0.0001x~3+0.0105x~2–0.0122x+3.0562、y=–2×10–7x~3+4×10~(–5)x~2–0.0004x+0.0034、y=–0.0004x~3+0.0247x~2–0.1037x+0.8214、y=–0.0004x~3+0.0124x~2+0.0749x+1.4757、y=–3×10~(–5)x~3+0.0025x~2+0.0354x+1.4026。依据营养类型、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等参数,将真蛸早期发育分为仔蛸期、稚蛸浮游期、稚蛸底栖期和幼蛸期4个时期。
关键词:
真蛸 早期发育 形态特征 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增芳 樊汝汶
观察次生韧皮部筛管分子发育过程中原生质组分的变化,对于研究筛管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美洲黑杨为实验材料,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了次生韧皮部筛管发育过程.根据筛管细胞结构和原生质组分的系列变化,可将筛管发育过程划分为未成熟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未成熟期是指筛管液泡膜破裂之前筛管的发育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出现了细胞的径向扩展、壁的增厚以及筛管质体和P--蛋白质的产生.成熟期是筛管原生质组分发生选择性自溶,形成成熟筛管的阶段,以液胞膜的裂解作为分化开始的标志.在此时期内,筛管内的游离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核等细胞器迅速解体消失.细胞核的降解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①核膜早期降解,核质呈弥...
关键词:
美洲黑杨 筛管 发育 原生质 选择性自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闫瀛丹 周丽 王曙光
[目的 ]揭示青皮竹自然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花器官的形态及其雌、雄配子体的解剖结构特征。[方法 ]采用形态解剖及石蜡制片的方法对青皮竹花器官的各部分外观形态特征以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与描述。[结果 ]青皮竹小穗为无限花序,下部的小花先发育,但因小穗基部具有潜伏芽,因此又具有有限花序的特征。每个小穗约有8~10朵小花,顶端小花不育,小穗基部含有2~3枚黄棕色苞片。每朵小花均有内、外稃各1枚,浆片3枚,雄蕊6枚,雌蕊1枚。雌雄异熟,异花授粉。子房呈花瓶状,下部光滑不具棱,上部有绒毛。子房1室,侧膜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短花柱长柱头,花柱具绒毛,三分枝羽状柱头。花药呈黄色,4药室。未成熟的花药的花药壁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为腺质型,花药成熟后绒毡层退化,仅剩表皮和纤维层。花粉成熟后2或3核花粉粒,花药壁纵裂散粉。[结论 ]青皮竹花器官形态与解剖结构发育正常,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出现多种败育情况,可能是青皮竹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青皮竹 雄蕊 雌蕊 败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