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7)
- 2023(7646)
- 2022(6505)
- 2021(6151)
- 2020(5375)
- 2019(12536)
- 2018(12137)
- 2017(24139)
- 2016(13325)
- 2015(15284)
- 2014(15616)
- 2013(15717)
- 2012(14615)
- 2011(13006)
- 2010(13196)
- 2009(12443)
- 2008(12922)
- 2007(11848)
- 2006(10064)
- 2005(9042)
- 学科
- 济(55138)
- 经济(55082)
- 管理(39422)
- 业(36735)
- 企(29906)
- 企业(29906)
- 方法(28827)
- 财(27929)
- 数学(26039)
- 数学方法(25853)
- 制(16692)
- 银(15344)
- 银行(15322)
- 农(14613)
- 中国(14491)
- 行(14254)
- 务(13497)
- 财务(13482)
- 财务管理(13429)
- 财政(13004)
- 企业财务(12770)
- 地方(11447)
- 度(11430)
- 制度(11425)
- 学(10840)
- 融(10727)
- 金融(10725)
- 贸(10638)
- 贸易(10635)
- 政(10631)
- 机构
- 大学(190959)
- 学院(188707)
- 济(81153)
- 经济(79457)
- 管理(72424)
- 研究(62682)
- 理学(61698)
- 理学院(61059)
- 管理学(60143)
- 管理学院(59794)
- 中国(52834)
- 财(47007)
- 京(39477)
- 科学(37727)
- 农(34527)
- 财经(33519)
- 所(32860)
- 经(30312)
- 中心(30231)
- 江(29510)
- 研究所(29416)
- 业大(27728)
- 农业(27528)
- 经济学(26218)
- 北京(24853)
- 财经大学(24739)
- 经济学院(24065)
- 州(23080)
- 范(22760)
- 师范(22533)
- 基金
- 项目(121098)
- 科学(94019)
- 基金(88020)
- 研究(87281)
- 家(76172)
- 国家(75557)
- 科学基金(64259)
- 社会(55299)
- 社会科(52523)
- 社会科学(52503)
- 基金项目(46944)
- 省(46889)
- 自然(41194)
- 教育(40584)
- 自然科(40263)
- 自然科学(40249)
- 自然科学基金(39539)
- 划(39300)
- 资助(36873)
- 编号(35136)
- 成果(28890)
- 部(27867)
- 重点(27194)
- 发(25280)
- 创(24752)
- 科研(24026)
- 课题(23935)
- 教育部(23906)
- 创新(23249)
- 大学(23161)
共检索到290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亚行以技术援助、提供贷款等方式,大力推动PPP项目在我国的发展。鉴于过去发展PPP的相关经验,亚行指出,成功的PPP项目能够带来积极的财政效应,如产生财政红利、促进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等。但PPP项目也蕴含着一些潜在的风险,一些质量不高的PPP项目还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政府部门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一、PPP对于财政的积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星 包雅钧
当前在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下,PPP模式对于缓解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的财政压力、放大经济转型升级中的财政政策乘数效应、提高财政可持续性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大量PPP项目推进的进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机构、规范性的政策操作指南及系统的风控体系,政策变迁、投资过剩、地方债务等因素都可能对PPP项目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加大财政风险。为充分发挥PPP模式的杠杆作用,降低PPP模式在运行中的财政风险,应当运用PPP的理念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与方法,同时完善PPP项目的监管体系,统一管理机构,加强制度
关键词:
PPP模式 财政效应 财政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星 包雅钧
当前在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下,PPP模式对于缓解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的财政压力、放大经济转型升级中的财政政策乘数效应、提高财政可持续性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大量PPP项目推进的进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机构、规范性的政策操作指南及系统的风控体系,政策变迁、投资过剩、地方债务等因素都可能对PPP项目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加大财政风险。为充分发挥PPP模式的杠杆作用,降低PPP模式在运行中的财政风险,应当运用PPP的理念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与方法,同时完善PPP项目的监管体系,统一管理机构,加强制度建设,控制投资规模,合理设计PPP模式的风险收益分担与共享机制,运用大数据思维提升项目管控能力。
关键词:
PPP模式 财政效应 财政风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牧扬 卢小琴 汪峰
本文使用了2010-2018年财政部PPP项目库中所有已发起PPP项目的数据,计算了2019-2033年每一年各地级市全市财政所需承担的PPP财政支出责任,并分别以4%、6%和8%的增长率来估算地级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从而对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带来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进行测算。在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由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带来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总体可控。在以4%、6%和8%的增长率来估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时,超10%"红线"的地级市分别为20、13和11个,西部地区超10%"红线"的城市数量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因此,在管理得当的前提下,大多数城市仍然有较充足的PPP项目的财政承受能力空间。
关键词:
PPP 地方财政 支出责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国玲 胡贤辉 杨钢桥
由于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财权缩小而事权范围扩大,因此地方政府想到了以地生财,产生了"土地财政"。"土地财政"虽然实现了地方政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业绩,但是"土地财政"也产生了负外部效应,使一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地方政府"届际"之间的不公平等问题,影响经济的持久健康发展。因此要消除"土地财政"负外部效应,使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对等,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支范围;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允许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土地出让金逐年征收;逐年制定征用农地和批租的指标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负外部效应 内部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中华 谢升峰
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财政投资在引致消费、流动资产投资及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具有一定需求效应 (小于私人投资的效应) ;在财政投资的供给效应方面 ,以供给总量及资本产出效益来衡量的数量效应是下降的 ,以投资产值结构比衡量的结构效应还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
关键词:
财政投资 需求效 应供给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志耘 吕冰洋
本文在界定了财政投资外溢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财政投资外溢效应的生产函数和计量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我国财政投资的外溢效应比较明显,且呈逐渐增强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财政投资逐渐从竞争性行业转向基础设施领域,而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正需要基础设施这种"沉淀资本",提高了民间部门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
财政投资 市场拥挤 外溢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吉洁 国世平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同样作为国际多边开发金融机构,本文将三者在职能定位、组织结构、资金来源、主要业务以及其他方面做出比较,从而借鉴亚行和世界银行的成功经验,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运行提供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嘉
笔者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并未有效促进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财政分权对经济性支出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对社会性支出也有正向影响,但对转移性支出影响不明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丽花 王喆
在分析亚投行覆盖区域私人资本参与PPP项目特征事实的基础上,对影响私人资本参与PPP项目的因素做出了理论假设,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多边开发银行有助于促进私人资本参与PPP项目;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政府因素不是影响私人资本参与PPP项目的主要因素,但表现出一些动态特征。同时这些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收入国家、不同投资领域以及金融危机前后表现出差异性。这些特征可以为亚投行的运营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
多边开发银行 PPP模式 私人资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红恒
笔者采用我国实际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过低的重要原因。今后只有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利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加大政府对居民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将以前的投资型财政转变为消费型财政,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从而使经济步入依靠消费拉动的均衡增长路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高安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岳增刚 王玉凤 王春艳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一直是相关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此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应。本文基于1997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4季度的季度经济数据,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进一步论证了我国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这与国内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一致,并且结果显示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居民消费 SVA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