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7)
2023(6119)
2022(5537)
2021(5118)
2020(4724)
2019(11109)
2018(10938)
2017(20983)
2016(12043)
2015(13927)
2014(14444)
2013(14414)
2012(13803)
2011(12695)
2010(12933)
2009(12243)
2008(12399)
2007(11527)
2006(9783)
2005(8979)
作者
(38708)
(32900)
(32768)
(31332)
(20788)
(15894)
(14990)
(12803)
(12232)
(11868)
(11417)
(10951)
(10614)
(10587)
(10575)
(10378)
(10232)
(9669)
(9639)
(9586)
(8335)
(8216)
(8120)
(7534)
(7422)
(7416)
(7368)
(7291)
(6898)
(6772)
学科
(50025)
经济(49947)
管理(31005)
(30164)
方法(25090)
(23639)
企业(23639)
数学(22398)
数学方法(22149)
(14244)
(13126)
(13032)
中国(12079)
(11023)
(9715)
贸易(9713)
(9426)
地方(9380)
农业(9026)
业经(8993)
(7810)
(7775)
银行(7775)
金融(7771)
(7720)
(7503)
财务(7479)
财务管理(7452)
(7382)
理论(7108)
机构
大学(184631)
学院(181533)
(71864)
经济(70226)
研究(66359)
管理(64718)
理学(55347)
理学院(54652)
管理学(53499)
管理学院(53162)
中国(48428)
科学(43817)
(41096)
(39744)
(36997)
(33859)
研究所(33818)
农业(33169)
业大(32835)
中心(30053)
(28953)
财经(26516)
北京(25057)
(23895)
(23779)
师范(23496)
(23211)
经济学(22530)
(22518)
(22219)
基金
项目(119341)
科学(90470)
基金(84540)
研究(81952)
(76338)
国家(75742)
科学基金(61531)
社会(49441)
(47309)
社会科(46635)
社会科学(46617)
基金项目(44820)
自然(41297)
(40553)
自然科(40292)
自然科学(40271)
自然科学基金(39554)
教育(37991)
资助(35688)
编号(33207)
成果(28157)
重点(27724)
(26563)
(25370)
计划(24250)
(23792)
科研(23772)
课题(23563)
创新(22416)
大学(21826)
期刊
(79159)
经济(79159)
研究(50620)
(37577)
学报(37117)
中国(36039)
科学(30806)
(27140)
大学(26603)
农业(25481)
学学(25302)
管理(21231)
教育(17457)
(15536)
金融(15536)
技术(14995)
(14008)
财经(13408)
业经(12318)
经济研究(12191)
(11454)
问题(11067)
(10616)
业大(10195)
技术经济(9045)
(8985)
统计(8958)
理论(8711)
农业大学(8621)
图书(8187)
共检索到270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荣改  孟令启  冯瑞光  宁文书  
以 5个粳型不育系和 5个广亲和品种为亲本 ,按 p×q交配模式配制 2 5个亚种间杂交稻组合 ,进行了子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子粒充实度差具有全穗性 ,充实度以穗的上位、中位和下位依次递减 ;子粒充实度的变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 ,其广义遗传力在 0 82以上 ,以加性效应为主 ;子粒充实度与其他性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 ,饱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和受精粒数对子粒充实度有较大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辉  官春云  陈立云  
选用 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和 8个广亲和品种 ,采用 p× q不完全双列杂交法进行配合力研究 .结果表明 ,32个两系籼粳亚种间杂种 F1 的籽粒充实度间差异显著 ;其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都达到了显著差异 ;亚种间杂种 F1 籽粒充实度的表现中 ,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作用 ,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基因型方差的 78.2 0 % ,特殊配合力方差占 2 1 .80 % .在双亲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中 ,父本即粳型广亲和品种的作用 (基因型方差为 4.86 )大于母本即籼型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的作用 (基因型方差为 2 .34 )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建昌  朱庆森  王志琴  郎有忠  张祖建  
以典型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的一些生理生化机理。结果表明:灌浆初期籽粒的生理活性(ATP酶活性、精胺、亚精胺和玉米素含量),强势粒高于弱势粒、籽粒充实度好的组合高于籽粒充实度差的组合;促进籽粒的生理活性(抽穗期喷施精胺或6-BA,籽粒充实度提高;降低籽粒的生理活性(破口期施用MGBG或Na2S),结果则相反。说明灌浆期特别是灌浆初期籽粒库的生理活性低是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左清凡  张建中  
利用 4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籼粳型品系及 1个粳型广亲和品种与籼型光温敏不育系配组杂交 ,对籽粒充实度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偏籼型品系G2 12 3、G2 4 17- 1和偏粳型品系G30 0 5 - 4 - 1的杂种F1籽粒充实度表现正常 ,而粳型品系G2 6 15及粳型广亲和品种 0 2 4 2 8的杂种F1籽粒充实度未达正常水平。G2 4 17- 1、G30 0 5 - 4 - 1以及G2 12 3具有较好的籽粒充实度一般配合力 ,而籽粒充实度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多数源于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 ,利用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可以克服杂种后代的籽粒充实不良现象。籽粒充实度的遗传力较高 ,且以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萧浪涛  王若仲  丁君辉  严钦泉  
为探明内源激素与亚种间杂交稻籽粒灌浆的关系 ,以不同籽粒充实度的亚种间杂交稻为材料 ,研究了其籽粒灌浆特征参数以及发育过程中 IAA,GA3,Z和 ABA4种主要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籽粒充实度低的亚种间杂交稻“两段灌浆”表现明显 ,经相关统计分析表明 ,孕穗期至开花期 IAA和 Z含量与起始灌浆势 (R0 )、平均灌浆速率 (Fmean)和籽粒充实率 (GFP)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开花期至花后 15 d这一期间 IAA ,Z和 ABA含量与 R0 ,Fmean和 GFP呈显著正相关 .在孕穗期至花后 10 d期间 ,IAA与 Z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灌浆期 IAA与GA...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庄宝华  
综述了近 1 0 a来我国亚种间特别是两系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 (主要包括干物质生产、分配和运转 ,库源关系 ,结实特性等内在生理及其对环境条件的反应 )的研究进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荣改  
众所周知,籼粳交F_1表现极明显的优势,但结实率低.广亲和基因的发现.使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成为可能.袁隆平据此提出了利用广亲和基因培育亚种间杂交稻超高产育种的见解.我们研究了用广亲和品种配制的杂种F_1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重要性及各性状的优势表现.旨在为广亲和品种用于配制亚种间杂交稻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广亲和品种为培矮64(籼), CPSLO17(爪哇型),CPSLO(爪哇型),02428(粳).不育系有台中65A,秋光A,黎明A,农虎26A,京越A,黄金A,中作59A,537A,72-75A,垦六人,六南早A,珍籼97A(籼),V20A(籼),29南1号...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强  梁康迳  郑秀平  吴志源  周天理  周元昌  
以6个籼稻不育系为母本和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早籼杂交稻粒形与产量性状进行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谷粒长、谷粒宽、谷粒长宽比、谷粒长厚比、穗实粒数、穗空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控制,谷粒宽厚比、穗数、单株产量主要受显性基因控制,穗总粒数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2)穗空粒数与谷粒长、谷粒长厚比,穗总粒数与谷粒厚,结实率与谷粒长、谷粒宽厚比、谷粒长厚比,千粒重与谷粒厚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正值或负值已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3)各个性状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磊  白俊杰  李胜杰  陈昆慈  樊佳佳  马冬梅  
用18对微卫星引物对大口黑鲈北方亚种(Micropterus salmoides salmoides,N)、佛罗里达亚种(M.salmoides floridanus,F)及其正交子代(N♀×F♂)和反交子代(F♀×N♂)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8对引物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0。检测到6对(Jzl48、Jzl68、Jzl84、MiSaTPW76、Msal21、Mdo6和Mdo7)亚种间特异性引物,其中有2对引物(Jzl48和Mdo7)可以用来鉴别大口黑鲈北方亚种、佛罗里达亚种和其杂交子代。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均为杂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步洪  奚岭林  杨建昌  王志琴  朱庆森  张洪熙  
 选用不同类型的两系杂交稻品种,研究了结实期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灌浆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在抽穗后的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三系杂交稻;茎鞘物质的输出率与结实率、充实率、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各品种以下部茎鞘物质积累多、转运率高;茎鞘物质转运启动时间早、运转强度大,其转运率高、结实率高、充实度好,表明早期转运对籽粒灌浆充实的重要性;抽穗期提高糖花比,同时在灌浆始期促进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库运转,有利于激发库的活性,启动和促进更多的籽粒灌浆,减少空秕粒的产生,增加籽粒充实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杰  朱永昌  龚学书  黄宁远  
核质不同的杂交稻亲本抗瘟性遗传分析@朱杰@朱永昌@龚学书@黄宁远¥四川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稻瘟病,抗病性,遗传,杂交水稻核质不同的杂交稻亲本抗瘟性遗传分析朱杰朱永昌龚学书黄宁远InheritanceAnalysisofBlastResistanceofD...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冷欢  郭印山  苏凯  石广丽  赵玉辉  宋俊杰  刘镇东  李坤  郭修武  
以欧亚种红地球与山葡萄双优杂交组合149株后代群体及欧亚种霞多丽与山欧杂种北冰红杂交组合130株后代群体为试材,采用室内离体叶盘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杂交群体各单株对霜霉病的抗性并分析其遗传特征。结果表明:群体后代表型表现出免疫、高抗、中抗、感病和高感共5个级别。其中红地球×双优组合亲本的病情指数分别为84.44和2.96,红地球表现出高感,双优出表现高抗,杂交后代高抗级别以上的单株占60.41%,感病和高感级别的单株占23.49%,后代群体中产生了较多的抗霜霉病单株;霞多丽×北冰红组合亲本的病情指数分别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戎  何光华  杨正林  左永树  李道荣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比较了重穗型亚亚种组合K17A/N45与汕优63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组合生育期相当,K17A/N45产量为8.3t/ha,比汕优63增产9.2%;在最高分蘖期和成熟期,茎叶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汕优63;抽穗期,叶鞘干物质积累量明显低于汕优63。两组合抽穗期贮藏物质对产量的贡献分别为28.3%和39.4%,K17A/N45属后期干物质积累型,汕优63抽穗前后的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同等重要。K17A/N45的高产机理:在大穗基础上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高产的主要原因;生物产量高,特别是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高是高产的物质基础;抽穗后功能叶衰减慢,群体光合势、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元华  张洪程  韦还和  赵可  许俊伟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郭保卫  
【目的】旨在明确稻麦两熟制地区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不同冠层叶形组合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方法】2011—2012年,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江苏常熟、扬州)选用甬优系列冠叶适中型组合A26/F9250、A16/F9250、甬优12、甬优13与冠叶过长型组合A43/F8585、A41/F8585、甬优15、甬优11为试验材料,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二者产量构成因素特征、茎鞘物质积累与转运机制、叶片光合特性和强、弱势粒灌浆特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两年、两点的试验均表明,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冠叶适中型产量明显高于冠叶过长型组合,2011年常熟、2011年扬州、2012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玉龙  邓应德  周飞捷  邓晓娟  肖层林  
以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培矮64S/R292"、"Y58S/R292"为材料,并以籼籼交超级杂交稻"丰源优299"为对照,研究了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供试组合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量与稻谷产量相关性不显著,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及产量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的积累量与同期叶面积指数显著相关。"培矮64S/R292"、"Y58S/R292"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速率显著大于"丰源优299",茎杆物质输出速率低于"丰源优299"。因此,亚种间杂交组合在保证后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前提下,提高干物质的转化率,改善"流"的畅通程度,是进一步提高亚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