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95)
- 2023(16159)
- 2022(13772)
- 2021(12830)
- 2020(10960)
- 2019(24712)
- 2018(24719)
- 2017(47778)
- 2016(25989)
- 2015(29282)
- 2014(29221)
- 2013(29039)
- 2012(26456)
- 2011(23772)
- 2010(23965)
- 2009(22586)
- 2008(22614)
- 2007(20484)
- 2006(18310)
- 2005(16372)
- 学科
- 济(106953)
- 经济(106787)
- 业(104165)
- 管理(89049)
- 企(86070)
- 企业(86070)
- 农(48448)
- 方法(46479)
- 数学(36831)
- 数学方法(36370)
- 财(34322)
- 业经(34250)
- 农业(32256)
- 中国(26085)
- 制(25658)
- 务(24060)
- 财务(23987)
- 财务管理(23951)
- 企业财务(22690)
- 技术(20570)
- 学(19874)
- 理论(19608)
- 体(18956)
- 和(18944)
- 地方(18927)
- 贸(18257)
- 贸易(18247)
- 策(18201)
- 划(17981)
- 易(17748)
- 机构
- 学院(377645)
- 大学(373561)
- 管理(153928)
- 济(152331)
- 经济(149087)
- 理学(132620)
- 理学院(131284)
- 管理学(129248)
- 管理学院(128570)
- 研究(121415)
- 中国(94667)
- 京(79615)
- 科学(73793)
- 农(72756)
- 财(72392)
- 所(60862)
- 业大(59369)
- 江(57535)
- 财经(56833)
- 中心(55975)
- 农业(55856)
- 研究所(54738)
- 经(51495)
- 北京(49886)
- 范(46385)
- 师范(45993)
- 州(45756)
- 经济学(43983)
- 院(43566)
- 财经大学(41609)
- 基金
- 项目(250181)
- 科学(197450)
- 研究(186514)
- 基金(181553)
- 家(156504)
- 国家(155059)
- 科学基金(134573)
- 社会(117586)
- 社会科(111150)
- 社会科学(111119)
- 省(98947)
- 基金项目(96718)
- 自然(86866)
- 自然科(84821)
- 自然科学(84802)
- 教育(84069)
- 自然科学基金(83297)
- 划(81284)
- 编号(77586)
- 资助(73951)
- 成果(62514)
- 部(55389)
- 重点(54902)
- 创(53648)
- 发(53136)
- 课题(51948)
- 制(49637)
- 创新(49507)
- 业(47777)
- 国家社会(47737)
- 期刊
- 济(178754)
- 经济(178754)
- 研究(110296)
- 中国(74144)
- 农(72399)
- 管理(58594)
- 财(58269)
- 学报(56898)
- 科学(53903)
- 农业(48893)
- 大学(44361)
- 学学(42105)
- 教育(38189)
- 融(35359)
- 金融(35359)
- 技术(34115)
- 业经(34028)
- 财经(27706)
- 经济研究(25410)
- 业(25157)
- 经(23581)
- 问题(23417)
- 技术经济(20081)
- 版(18932)
- 现代(18367)
- 科技(18069)
- 理论(18060)
- 世界(17485)
- 财会(17113)
- 图书(16872)
共检索到564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玉 高明杰 高春雨 余婧婧
亚磷酸盐被证明对农作物具有增产抗病的功效,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化学制剂。本文针对国内外亚磷酸盐作为杀菌剂和功能性肥料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目前亚磷酸盐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到植物病虫害防治及植物营养领域,而我国对其相关研究及应用则较为滞后。亚磷酸盐用作杀菌剂在抑制茄属、芸薹属及其他叶菜类等卵菌纲病菌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在增加草莓、马铃薯等作物开花、产量、果实大小及可溶性物质含量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肥效。作用机制研究证实,亚磷酸态磷可在作物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双渠道运输,加快营养吸收和利用;在抗病方面
关键词:
亚磷酸盐 杀菌剂 肥料 作用机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美娟
本文通过试验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盐类及其浓度和浸泡时间对鱿鱼肉片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鱿鱼肉片的最适保水工艺条件是:食盐浓度0.5%,三聚磷酸盐0.5%,浸泡时间7-8h。
关键词:
聚磷酸盐 鱿鱼肉片 应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曹佳玮 王永强 刘芳 刘春爽 焦彤彤
针对不同水体和水质指标测定过程中全自动化学间断分析仪的参数优化问题,以市政污水造成的地表水污染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评价法,在全自动化学间断分析仪测定地表水磷酸盐过程中,对染色剂和还原剂的剂量及静置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此方法监测地表水磷酸盐时,染色剂剂量是主要影响因素,需要控制在35~50μL之内,磷酸盐的加标回收率可以达到99.62%,相对标准偏差仅为0.43%,优化后的参数对河流水体磷酸盐测定有指导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瑞昌 袁丽 于刚 冯慧 薛勇 李兆杰 薛长湖
采用离子色谱方法检测添加的焦磷酸四钠(TSPP)在新鲜碎鳙鱼肉中所发生的水解过程,并研究了焦磷酸盐水解酶(PPase)粗酶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到新鲜碎鳙鱼肉中的TSPP能被水解为单磷酸(Pi);鳙鱼肉中存在PPase,并且是水溶性蛋白。PPase粗酶水解TSPP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8.0。Mg2+、Mn2+和Co2+均可以激活PPase,但是Mg2+激活酶能力最强。Mg2+浓度为1mol.L-1时,PPase活性达到了0.023μmol.min-1.mg-1,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金属离子的激活作用。葡萄糖-6-磷酸(G-6-P)能够强烈抑制PPase活性;EDTA-Na2在浓度小于...
关键词:
鳙 焦磷酸盐水解 焦磷酸盐水解酶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张丽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绿色环保生产方式的要求,我国纤维板行业对新型高效、无机环保型阻燃剂需求量不断扩大。本文采用镁铝水滑石和三聚氰胺磷酸盐复配了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无机复合阻燃剂,通过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分析,完成阻燃纤维板工艺参数的优选以及复合阻燃剂配比和添加量的优选。最后探索两种阻燃剂之间协效作用的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镁铝水滑石对纤维板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但是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纤维板力学强度下降。以脲醛树脂为胶黏剂,在10%阻燃剂添加量下,板材力学强度可达到国家标准GB/T 11718-2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黄梦诗 杨倩倩 张艳 姜晓瑜 赵俊 张旭志 丁东生 曲克明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在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是能够引起人类中毒的重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研究其生长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规律对科研和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温度、盐度、pH、磷酸盐、硝氮和氨氮对VP的生长影响,以探讨、评估这6种理化因子的综合作用结果。首先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 Behnken中心组合原则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再进行响应面分析,以培养基光密度(OD_(600 nm))值为生长状态参数,获得该菌的最佳培养参数:温度为34.5℃,盐度为3%,酸碱度pH为8.0。在此基础上,考察NaNO_3、NH_4Cl和Na_3PO_4对VP生长的影响并建立模型。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9217,校正系数R~2=0.8211,回归模型F=9.16, P=0.004,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实验所得实测值与模型演算理论值拟合良好,皆表明磷酸盐、硝氮和氨氮对VP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兰叶青 黄骁 胡霭堂
研究了25℃下,不同pH时磷酸盐(KH2PO4)对黄铁矿(FeS2)氧化的影响。流动态中,黄铁矿氧化服从假零级反应规律。经0.1mol/LH2O2+0.01mol/LKH2PO4混合液(pH分别为3,5和7)淋洗480min后,再经相应pH的0.1mol/LH2O2溶液淋洗400min,黄铁矿剩余百分率分别从对照的94.92%,97.52%和99.38%提高到98.15%,99.52%和99.48%,分别增加了3.23%,2.00%和0.10%。pH5和pH7时的对照和处理样品,换用pH3的0.1mol/LH2O2淋洗400min后,则对照组的剩余百分率分别为96.17%和98.16%,下降了...
关键词:
黄铁矿 酸性矿山废水 磷酸盐 氧化 抑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 林建伟 詹艳慧 印春生
采用镧氢氧化物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该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去除性能,并探讨了相关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的磷酸盐和铵具有很好的去除能力。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吸附过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平衡数据较好地满足了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铵的吸附平衡数据较好地满足了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吸附模型。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和铵的去除过程属于自发的、吸热的及熵增加的过程。当pH由3逐渐增加到10时,镧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逐渐下降;当pH由10...
关键词:
镧改性沸石 磷酸盐 铵 去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文龙 曹一平 张福锁
用化学浸提法研究了有机酸对不同合成磷酸盐 (Ca2 -P、Ca8-P、Ca10 -P、Fe -P和Al-P)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 :柠檬酸、草酸、酒石酸和苹果酸能明显促进不同磷酸盐中磷的释放 ;有机酸对磷酸盐的活化与有机酸种类、浓度和磷酸盐种类关系密切 ,磷酸盐的活化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不同有机酸活化磷酸盐能力从大到小的次序为柠檬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 ,不同磷酸盐活化的难易程度是Ca2 -P >Ca8-P >FePO4 >Ca10 -P >AlPO4 。
关键词:
低分子量有机酸 磷酸盐 磷活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醒 曲东
【目的】探讨微生物Fe(Ⅲ)还原过程与磷酸盐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6种不同来源(吉林永吉、黑龙江东宁、天津宝坻、天津塘沽、四川邛崃和江西南昌)的水稻土为材料,对水稻土浸提液和泥浆进行厌氧培养试验,向培养体系中添加磷酸盐后,使土壤浸提液中磷酸盐质量浓度分别为30.97,61.94,123.88,247.66和 371.64 mg/L,泥浆培养体系中最终磷含量分别为52,103,206,413和619 mg/kg,均以不添加磷酸盐为对照,测定培养期间土壤浸提液和泥浆中Fe(Ⅱ)、有效磷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土壤浸提液培养试验中,添加30.97 mg/L的磷酸盐对微生物Fe(Ⅲ)还原过程有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聚法 赵俊 过锋 曲克明 崔正国 孙雪梅 朱建新 丁东生 刘传霞
渤海封闭性强,水动力条件和自净能力较弱,其生态系统较为敏感和脆弱。2011年位于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发生重大溢油事故,对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和掌握该起溢油污染事故发生后渔业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分别于2012-2014年在渤海中部海域进行了9个航次的生态环境跟踪调查。利用其中部分调查资料,作者对渤海中部活性磷酸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1)2012-2014年春季和夏季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秋、冬季部分海域已受到活性磷酸盐的污染。(2)不同季节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的平面分布趋势各异,垂直分布也存在季节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勇庆 屠焰 张乃锋 刘国华 唐德富 王宗勇 钟昊 李耀基 马林
【目的】磷是动物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之一,在动物生长、发育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动物生产中磷利用效率通常较低,大量未被利用的磷随粪尿排出体外,使得环境中磷不断富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污染。饲料磷水平、磷酸盐的添加量与磷利用效率及粪尿磷排放量密切相关。论文旨在研究中国饲料磷水平及磷酸盐应用现状,为合理利用饲料磷资源和降低粪尿磷的环境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析中国与美国常见畜禽饲养标准,比较不同饲养标准推荐的总磷和非植酸磷需要量的差异;通过对饲料企业调研和饲料样品测定,分析不同饲料中采用的磷酸
关键词:
饲料 饲养标准 磷 磷酸盐 环境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积强 李登煜 张小平 陈强 梁如玉
硅酸盐细菌能释放由硅酸盐组成的岩石矿物中的磷、钾、硅等元素, 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利用, 同时亦具有固氮能力。这为挖掘土壤潜在肥力、发展可持续农业提供了诱人的前景。硅酸盐细菌的特殊生理功能与适应能力必然由特殊的基因所操纵,因而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本文从形态学、解钾机理、解钾效果、解钾条件、分类地位和实际应用等6个方面对国内外近几十年来硅酸盐细菌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并提出其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月 王云龙 欧阳珑玲
为探究不同初始磷酸盐浓度对浮游虫黄藻(Symbiodinium sp.)生长及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PA)的影响,以磷酸二氢钠为磷源,设计短期(7 d)和长期(55 d)培养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磷酸盐浓度对藻细胞生长有显著影响,初始浓度为35.00μmol·L~(-1)试验组藻细胞生长量最大,10.00μmol·L~(-1)和20.00μmol·L~(-1)组其次,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0.15μmol·L~(-1)组最小,说明环境中磷酸盐水平的提高可促进浮游虫黄藻的生长。在高磷酸盐初始浓度(35.00μmol·L~(-1))的长期培养下,随着磷酸盐的大量消耗,藻细胞比生长速率(μ)、叶绿素a含量和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F_q′/F_m′)均下降,表明磷限制可影响虫黄藻的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同时发现,各试验组磷酸盐浓度与其APA呈负相关,表明浮游虫黄藻可以通过提高APA水解有机磷获得无机磷,从而缓解低磷胁迫以维持生长。
关键词:
浮游虫黄藻 无机磷 碱性磷酸酶 光合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