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3)
2023(8962)
2022(8104)
2021(7726)
2020(6511)
2019(15191)
2018(15326)
2017(29692)
2016(16378)
2015(18479)
2014(18466)
2013(18258)
2012(16587)
2011(14818)
2010(14598)
2009(13197)
2008(12752)
2007(10871)
2006(9233)
2005(7899)
作者
(47676)
(39320)
(39305)
(37209)
(25187)
(19012)
(17775)
(15651)
(15029)
(14094)
(13706)
(13170)
(12414)
(12335)
(12094)
(12027)
(12021)
(11786)
(11234)
(11020)
(9966)
(9592)
(9504)
(8949)
(8759)
(8757)
(8737)
(8646)
(7932)
(7806)
学科
(62381)
经济(62314)
管理(45594)
(42485)
(35994)
企业(35994)
方法(31235)
数学(27140)
数学方法(26779)
(15511)
(14994)
(14576)
中国(14513)
业经(13514)
地方(12769)
理论(10874)
(10796)
贸易(10792)
(10539)
(10473)
农业(10432)
技术(9958)
环境(9904)
(9749)
财务(9692)
财务管理(9678)
(9415)
企业财务(9083)
教育(8821)
(8692)
机构
大学(229325)
学院(226504)
管理(92751)
(83339)
经济(81353)
理学(81257)
理学院(80351)
管理学(78819)
管理学院(78439)
研究(74443)
中国(52664)
科学(49505)
(48999)
(38088)
(37766)
业大(37230)
(36287)
研究所(34878)
中心(32969)
(31266)
北京(30780)
农业(30202)
(30065)
财经(30007)
师范(29774)
(27318)
(27293)
(26028)
技术(24628)
师范大学(24191)
基金
项目(163099)
科学(126375)
研究(117220)
基金(117086)
(102449)
国家(101598)
科学基金(86691)
社会(70850)
社会科(67029)
社会科学(67010)
(64169)
基金项目(63344)
自然(58528)
自然科(57124)
自然科学(57110)
自然科学基金(56035)
(54058)
教育(53361)
资助(48541)
编号(48143)
成果(38650)
重点(36008)
(35122)
(33882)
(33729)
课题(32637)
科研(31620)
创新(31401)
大学(30210)
计划(30093)
期刊
(87537)
经济(87537)
研究(63396)
学报(39989)
中国(38059)
科学(35181)
(34347)
管理(32592)
大学(29671)
学学(27967)
(25803)
教育(25136)
农业(24832)
技术(19298)
(15447)
金融(15447)
业经(14412)
图书(13852)
财经(13456)
经济研究(13149)
科技(12201)
(12190)
理论(12114)
实践(11481)
(11481)
问题(11272)
(11200)
业大(11036)
(10854)
技术经济(10661)
共检索到315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为群  蒋忠诚  赵草著  杨富军  邓艳  
本文依据研究区石灰土的特点,采用亚硫酸法(亚法)糖厂滤泥改良石灰土对比试验,从岩溶地质过程来探讨其改良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亚法糖厂滤泥呈弱酸性,且富含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在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钙镁含量、降低pH值等方面,表现出较常规有机肥料更好的效果;滤泥腐化产生的有机酸和CO2,促进岩溶作用的正向运动,进一步降低土壤pH值和Ca、Mg元素含量,更利于土壤营养元素的释放和有效化,土壤改良效果与溶蚀速率、土壤CO2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滤泥与其它常规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区系、数量和多样性,增强了改良效果,但不同的搭配类型,土壤微生物活性、中间产物有机酸和CO2浓度差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青  王义彰  
本文探讨了亚硫酸氢钠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效果、使用模式和作用机制,並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哲森  时忠杰  许长钦  
以不同浓度NaHSO3 对油茶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 :15 0~ 2 5 0mg·L- 1 NaHSO3 可以明显抑制叶片的光呼吸 ,提高光合速率 ,增加经济产量。NaHSO3 对光呼吸的抑制与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下降及乙醇酸含量增加表现一致。同时研究表明 ,NaHSO3 对细胞内超氧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均无明显影响 ,说明不会对细胞造成伤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青  钟甫  郭金华  吴晓东  王义彰  
本文研究了NaHSO3调节C3果树光合碳代谢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于C3果树果实膨大期喷布100mg/kg和200mg/kg两种浓度的NaHSO33次,能获增产、优质、早熟的效果。作者认为,此与NaHSO3能提高C3果树光合速率,增加叶绿素含量与叶比重,促进光合产物输出,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等多重生理效应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成城  苏天明  秦芳  苏利荣  韦彩会  唐红琴  张野  李忠义  
【目的】探明复合肥和甘蔗糖厂滤泥有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菜心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甘蔗糖厂滤泥有机肥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不施肥(Ⅰ)、复合肥(Ⅱ)、75%复合肥+25%有机肥(Ⅲ)、50%复合肥+50%有机肥(Ⅳ)、25%复合肥+75%有机肥(Ⅴ)共5个处理,开展大田栽培试验,测定菜心在不同施肥处理后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等指标。【结果】在生长前期,菜心的各农艺性状指标值均在25%复合肥+75%有机肥处理组表现为最佳。收获前的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随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菜心株高、叶长及叶宽有增加的趋势,而茎粗和叶片数则相反。50%复合肥+50%有机肥处理下的菜心产量、经济效益及纯收入均为最高。随着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菜心的可溶性糖含量、总糖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结论】综合产量及效益,50%复合肥+50%有机肥为种植菜的最佳配施比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斯琴  魏磊  田自华  邵金旺  李国荣  史树德  
为了探讨外施低浓度亚硫酸氢钠和碳酸氢钾对甜菜光合碳代谢与块根产质量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前景,以甜菜品种农大甜研4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喷洒亚硫酸氢钠(200 mg/L)和碳酸氢钾(700 mg/L)对甜菜叶片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相关酶以及块根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HSO3和KHCO3喷施甜菜叶片,可显著提高甜菜叶片净光合速率、PEPCase和Rubisco酶活性(P<0.01);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表现为前期升高后期下降的趋势,表明后期光合速率间的差异是非气孔因素占主导地位;收获期块根重量及含糖率分别较对照增加7.1%~23.2%和10.5%~20.3%。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蒋秋怡  何黎明  马跃  钱新标  
用模拟酸雨对红壤和红色石灰土的原状土柱进行连续淋溶,探讨土壤盐基的淋溶强度、容量以及土壤pH和交换性盐基的变化规律。结果指出,酸雨对红色石灰土的盐基淋溶强度和容量大于红壤。交换性盐基的淋溶速率也有同样趋势;土层厚度的增加能大大降低酸雨对盐基的淋溶强度、容量和淋溶速度;红壤的pH对酸雨淋溶较敏感。而红色石灰土的交换性盐基对酸雨的反应较敏感。所以就土壤酸化速率而言,以土壤pH为指标时,则红壤大于红色石灰土;但以盐基淋失量为指标时则相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承孝  吴平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石灰和硫酸镁肥均显著地提高供试土壤上油菜的产量;施用石灰提高了土壤pH值,使油菜苗期植株和苔期叶片Mn含量及苗期植株Fe含量下降,这可能是施石灰增产的主要原因;施硫酸镁肥提高油菜苗期植株及苔期叶片Mg及N,P,K,Zn等元素含量,并使苔期叶片Mn含量下降,因此,镁不足是供试土壤油菜的障碍因子,而锰毒害则是苗期油菜生长不良的因素之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冀世锋  巢晨骅  高春梅  邢云青  吴晓菲  李迎  胡茂刚  
膜污染一直以来是制约膜生物反应器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人们用投加添加剂调控混合液的方法来减缓膜污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实验主要研究氯化镧和硫酸铈作为添加剂对膜污染的影响,通过膜阻力分布和污泥比阻的测定,分析在最佳投加量下两种稀土化合物对改善污泥混合液过滤性能、减缓膜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添加剂都可以降低膜的过滤总阻力及沉积层阻力以减缓膜污染;在最佳投加量下,沉积层阻力降低了40.93%(氯化镧)和49.16%(硫酸铈),污染阻力降低了96.20%(氯化镧)和96.94%(硫酸铈);污泥比阻降低了79.54%(氯化镧)和76.29%(硫酸铈);两者效果相似,但氯化镧可以改善污泥的压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颖畅  郝建军  于洋  康宗利  付淑杰  
以"辽茄5号"(Solanum melongena L.)幼苗为试材,研究KHCO3和NaHSO3处理对茄子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KHCO3、NaHSO3及其复合能提高茄子幼苗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CO2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降低光补偿点和CO2补偿点。茄子幼苗叶片中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KHCO3提高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的羧化活性,NaHSO3使Rubisco的羧化活性、加氧活性、羧化活性和加氧活性的比值都提高。NaHSO3促进PSⅠ,PSⅡ和全链的电子传递,KHCO3对光合电子传递也有促进作用,但相对NaHSO3促进效...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琳   赵玲   孙慧慧   刘淇   张朝辉   曹荣  
为评价焦亚硫酸钠在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黑变控制中的效果并对处理工艺进行优化,检测了南极磷虾经不同浓度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和浸泡时间处理后二氧化硫(SO_(2))残留量和酚氧化酶(PO)活力变化,并对其在冷藏和冻藏过程中的黑变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焦亚硫酸钠处理能够有效抑制南极磷虾PO活性,其中,1 g/L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300 s和2 g/L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30 s后,PO相对酶活分别为21.2%和34.5%,同时,虾体内的SO_(2)残留量分别为0.094 g/kg和0.096 g/kg,符合GB 2760中SO_(2)残留量≤0.1 g/kg的限量要求。与对照组相比,焦亚硫酸钠处理延缓了南极磷虾在冷藏和冻藏过程中的黑变进程,且2 g/L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30 s处理组的防黑效果更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夏宗良  武轲  王永霞  周朋  丁俊强  吴建宇  
【目的】克隆玉米中的亚硫酸氧化酶(Sulfite Oxidase,SO)基因,明确其在SO2胁迫下的表达,为今后利用SO进行玉米抗环境污染(SO2、酸雨等)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SO基因,并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其在SO2胁迫下的表达。【结果】从玉米自交系Q9中分离到SO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FJ436404),命名为ZmSO。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194bp,编码397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结构预测分析表明,ZmSO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番茄、水稻中的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达到72%、74%和89%,且包含1个钼辅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雁飞   钟蕙镁   刘淑仪   熊柳梅   聂雄峰   陈韦韦   刘斌  
【目的】研究桂西北岩溶区Cd污染棕色石灰土母质稻田土壤团聚体Cd赋存形态特性,为区域内该类型Cd污染稻田稻米安全生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湿筛法将采样土壤团聚体分离成>2.000 mm、1.000~2.000 mm、0.250~1.000 mm、0.074~0.250 mm和<0.074 mm 5个粒级的团聚体,研究桂西北岩溶区0~20 cm、20~30 cm、30~50 cm和50~80 cm剖面深度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不同粒径团聚体Cd含量及其主要赋存形态。【结果】各层剖面0.250-1.000 mm粒径团聚体占比较为稳定,均在30.00%以上,各层剖面间无显著差异(P>0.05)。0~20 cm剖面(耕作层)中>2.000 mm粒径团聚体占比最大(40.20%),随着剖面深度增加,>2.000 mm粒径团聚体占比迅速降低,<0.250 mm粒径团聚体占比呈逐渐增加趋势。不同粒径团聚体Cd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0~20 cm、20~30 cm和30~50 cm剖面中,Cd主要富集在>2.000 mm粒径团聚体中,Cd含量分别高达到2.22、1.66和0.95 mg/kg,在50~80 cm剖面中,Cd主要富集在1.000~2.000 mm粒径团聚体中。>2.000 mm粒径团聚体在0~30 cm土层中对全土Cd含量的贡献率最大。不同剖面深度团聚体中Cd赋存形态存在明显差异,0~20 cm剖面各粒径团聚体中Cd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可交换态Cd占比最小(<0.074 mm粒径团聚体除外),随着剖面深度增加,团聚体中可交换态Cd占比明显增加,当剖面深度增加至30 cm以下时,团聚体中Cd主要以碳酸结合态存在,残渣态含量最小。【结论】桂西北岩溶区Cd污染棕色石灰土母质稻田Cd主要富集在>2.000 mm和1.000~2.000 mm粒径的团聚体中;0~20 cm耕作层各粒径团聚体中的Cd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可交换态占比最小,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可交换态Cd占比明显增加,稳定形态Cd占比明显降低。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土壤大粒径团聚体含量,避免过度精耕和深翻,减少耕层土壤可交换态Cd含量,降低水稻生产过程中稻米Cd超标的风险。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小林  刘婧  马晓娟  曹石林  陈礼辉  黄六莲  
采用中性亚硫酸盐对蔗渣进行预处理,研究了脱木素率对蔗渣中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木素率越高,纤维素酶水解的转化率也越高;较优的脱木素率为45%,其对应的葡萄糖回收率约为80%.糖化后葡萄糖的回收率与脱木素率和预处理后固体基质得率的对应变化趋势均呈Boltzmann函数关系.达到相同葡萄糖回收率时,初始亚硫酸钠用量越大,预处理液中残余硫化物的浓度也越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秀敏  纪淑娟  
利用品红亚硫酸钠检测甲醛时,该试剂的配制和使用条件对试剂本身的稳定性及检测的灵敏度均有影响。试验对试剂的适宜配制和使用条件进行了筛选研究,并通过测定甲醛标样与试剂反应的开始变色时间、初始颜色、初始吸光度、稳定时间、稳定颜色和稳定吸光度,建立了比色色列。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制试剂过程中,溶解品红的适宜水温为80℃,在100mL溶液中添加2mL9.8%硫酸有利于提高试剂的稳定性;在检测样品中甲醛残留过程中,品红亚硫酸钠试剂的使用温度应低于55℃,反应环境适宜pH为1.5~6.4。检测过程中主要干扰物为乙醛,在2mL待测液中加入1滴0.98%硫酸处理可排除该干扰。不同浓度甲醛标样与品红亚硫酸钠显色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