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4)
- 2023(9928)
- 2022(8906)
- 2021(8469)
- 2020(7131)
- 2019(16671)
- 2018(16687)
- 2017(32113)
- 2016(17975)
- 2015(20267)
- 2014(20252)
- 2013(20029)
- 2012(18460)
- 2011(16767)
- 2010(16688)
- 2009(15017)
- 2008(14565)
- 2007(12507)
- 2006(10921)
- 2005(9343)
- 学科
- 济(67414)
- 经济(67333)
- 管理(48134)
- 业(45479)
- 企(38058)
- 企业(38058)
- 方法(32677)
- 数学(28051)
- 数学方法(27694)
- 学(18939)
- 农(17528)
- 中国(15843)
- 财(15389)
- 业经(14623)
- 地方(13556)
- 理论(12124)
- 农业(11836)
- 和(11774)
- 贸(11629)
- 贸易(11625)
- 易(11248)
- 环境(11093)
- 技术(10608)
- 制(10498)
- 务(10096)
- 财务(10036)
- 财务管理(10019)
- 教育(9679)
- 企业财务(9493)
- 划(9419)
- 机构
- 大学(259380)
- 学院(255140)
- 管理(100219)
- 济(91831)
- 经济(89640)
- 研究(88482)
- 理学(87823)
- 理学院(86714)
- 管理学(84968)
- 管理学院(84544)
- 中国(61392)
- 科学(60741)
- 京(56096)
- 农(49037)
- 所(46592)
- 业大(44454)
- 研究所(43337)
- 财(40167)
- 农业(39156)
- 中心(38491)
- 江(36183)
- 范(35204)
- 北京(35118)
- 师范(34804)
- 财经(33223)
- 院(31906)
- 经(30262)
- 州(29703)
- 师范大学(28401)
- 技术(28293)
- 基金
- 项目(183981)
- 科学(142382)
- 基金(132271)
- 研究(128972)
- 家(117731)
- 国家(116792)
- 科学基金(98312)
- 社会(77356)
- 社会科(73092)
- 社会科学(73067)
- 省(72413)
- 基金项目(71480)
- 自然(67671)
- 自然科(66058)
- 自然科学(66037)
- 自然科学基金(64806)
- 划(62282)
- 教育(59051)
- 资助(54462)
- 编号(52374)
- 成果(42717)
- 重点(41573)
- 部(39703)
- 发(38658)
- 创(38010)
- 课题(36312)
- 计划(36072)
- 科研(35912)
- 创新(35488)
- 大学(33546)
共检索到356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景晟 张洪英 张海彬
通过富集培养筛选到6株高效利用亚硝酸钠的细菌和真菌,选择其中一株命名为S1,经初步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该菌能以亚硝酸钠为单一氮源生长。生长谱法试验表明,S1能够利用有机碳源物质:甘油、葡萄糖、蔗糖。S1能够利用多数常用的有机氮源物质和无机态氮,以蛋白胨、亚硝酸钠为氮源时生长较好。亚硝酸钠利用试验表明:S1利用亚硝酸钠最适接种菌龄是35 h左右,S1在亚硝酸钠为2 g.L-1时,10%(体积分数)左右的接种量,pH 7.0,28℃,经40 h震荡培养,亚硝酸钠被利用率可达100%。S1菌株的培养需要有较好的通气条件,培养液以装至容器体积的1/5为宜。S1能耐受多种金属离子,Ba2+、Zn2+、A...
关键词:
亚硝酸钠 利用 荧光假单胞菌 生物特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谭树华 罗少安 梁芳 严芳 何典翼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亚硝酸钠浓度(0.5mg/L、1.0mg/L、2.0mg/L和3.0mg/L)处理不同时间后对鲫鱼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后24h,各浓度处理组的CAT活性增加;当处理时间延长时,2.0mg/L和3.0mg/L处理组CAT活性受到抑制,抑制程度与其剂量高低和暴露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表现出显著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而0.5mg/L和1.0mg/L处理组CAT活性在暴露后48h显著升高,在96h时下降至稍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CAT活性对亚硝酸钠胁迫较为敏感,提示有可能成为水体中亚硝酸盐氮浓度升高的一个合适的生物指示剂。
关键词:
鲫鱼肝脏 过氧化氢酶 亚硝酸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玉廷 刘文舒 杨天俊 郭小泽 陈彦良 唐艳强 肖海红 黎德兵 李思明
为获得高效降解亚硝酸盐菌,从鄱阳湖水域筛选出1株新型反硝化细菌,命名为X10。本实验对菌株进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生化指标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研究了亚硝酸盐浓度、pH值、温度、接种量对其生长及脱氮能力的影响,以及菌株对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的降解能力。结果显示,X10鉴定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温度30°C、pH 7.0、接种量3%,经48 h培养后菌株对筛选培养基中亚硝酸盐(浓度300 mg/L)的降解率最高,达99.8%;将该菌液(2×10~8 CFU/mL)按1%的接种量加入人工养殖池塘水中(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为0.45 mg/L,pH为6.7),28°C水温下经96 h后亚硝酸盐降解率达82.6%;安全性评价实验显示,X10菌落周围无溶血现象,并且高浓度菌液(5×10~8 CFU/mL)对斑马鱼无致死作用。研究表明X10在水产养殖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志杰 胡修贵 刘旭雅 宋晓玲 马甡 黄倢
从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池排水渠中分离出一株对亚硝酸盐具有高效去除能力的菌株(201107290102),16S r 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美丽盐单胞菌(Halomonas venusta)的相似度高达99%,初步鉴定为美丽盐单胞菌。其去除亚硝酸盐最适条件为碳氮比(C/N)=15、温度37℃、初始p H 10.0、盐度40,最高去除率达91.7%。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能高效利用亚硝酸盐,可改良生物絮团养殖环境。
关键词:
亚硝酸盐 去除 盐单胞菌 生物絮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应碧 昌晓宇 刘志文 周通 陈瑶 钟平安 徐波
【目的】研究亚硝酸盐胁迫下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WU14亚硝酸盐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Nir S)的作用机制,为发酵食品中应用乳酸菌纯种培养技术降解亚硝酸盐奠定基础。【方法】在37℃培养条件下,测定含0.02%—0.16%Na NO2的MRS培养液中L.plantarum WU14 24 h的生长密度、p H及Na NO2降解量。通过PCR扩增和TA克隆得到Nir S,并克隆到乳酸乳球菌食品级细胞内高效诱导表达载体p RNA48中,获得重组菌L.lactis NZ9000/p RNA48-Nir S。重组菌经30 ng·m L-1 n...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敏 宁文 陈红菊 季相山 赵燕
为得到稳定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益生菌,通过菌株富集分离培养、菌株鉴定、发酵培养基优化等实验对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对菌株降亚硝酸盐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克隆了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结果显示,从养殖池塘、污水处理厂等5处混合水体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菌株,命名为JY-1。菌株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 JY-1是大山芽孢杆菌(Bacillus gaemokensis);发酵培养基优化显示, JY-1的最适氮源和碳源分别是蛋白胨和葡萄糖。JY-1降亚硝酸盐效果分析显示, 3 h JY-1可将水体中0.6 mg/L的亚硝酸盐降到0.0 mg/L。安全性评价检测显示,菌株JY-1菌落周围无溶血环出现,且高浓度JY-1 (10~9 CFU/mL)灌服尼罗罗非鱼对其无明显影响。克隆获得了JY-1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结合JY-1对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总氮等的影响实验,初步推测JY-1是通过酶降解途径把亚硝酸氮还原后将其移出水体的。本研究为制备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微生态制剂产品提供了重要原料。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梅 王衍强 彭帅 崔艺久 王悦
从水体中分离能够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参照《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对分离出的wyq-1、wyq-2和wyq-3株菌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16SrRNA序列分析,参照国家标准方法GB/T 5009.33-2008中的格里斯比色法测定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结果表明:3株菌均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wyq-1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wyq-2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wyq-3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3株菌在添加血红素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和猪...
关键词:
乳酸菌 鉴定 降解 亚硝酸盐 肉制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雪梅 曾顺德 唐偲雨 高飞虎 张玲
选用3株常用乳酸菌作为发酵剂,对其发酵性能进行测试,将其接种到萝卜泡菜中,研究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根据动态变化确定最优接种发酵剂。结果表明:3株乳酸菌均能在8%的食盐浓度中生长,其降亚硝酸盐能力为短乳杆菌>肠膜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在白萝卜泡菜中,肠膜明串珠菌和短乳杆菌组合优于单菌株及其他混菌组合,两者配比为1∶3时最佳。
关键词:
萝卜泡菜 乳酸菌 亚硝酸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蓉 许春苹 梁运祥
为了解乳酸菌去除养殖水体亚硝酸盐的作用机理,实验研究了一株干酪乳杆菌L821a(Lactobacillus casei)对淡水鱼养殖水体亚硝酸盐的去除状况,通过对菌体、酶及代谢产物的实验,证明其去除亚硝酸盐的机理包括胞内酶作用、代谢产物乳酸的直接化学反应2H++3NO2-=NO3-+2NO↑+H2O作用和间接促进微生物反硝化作用3种作用机理。在养殖水体中主要以间接作用方式发挥作用。分析认为乳酸促进反硝化作用的原因在于为反硝化微生物提供了易于利用的有机碳源(能量物质)。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乳酸 亚硝酸盐 反硝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燮京 李华明
用硝酸根电极法间接测定亚硝酸盐氮并与硝酸盐测定的经典方法——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比较, 结果表明: ①该方法对亚硝酸盐氮标准系列样品测定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8以上; ②该法对稀释的NO3- - N标液中加入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8.0% ~103.2% , 平均为101.0% , 优于二磺酸酚法; ③该法对野外地下水样加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4.0% ~110.0% , 总体平均回收率为102.6% 。硝酸根电极法是野外测定地下水亚硝酸盐氮的较好方法。对该方法中尚存在的读数稳定性、氧化剂的选择、亚铁离子干扰的排除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硝酸根电极法 地下水 亚硝酸盐氮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郭增华 王秋燕
用常规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分别在不同盐度和pH下进行了亚硝酸盐氮对壳高为0.5cm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a)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对亚硝酸盐氮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其24hLC50、48hLC50、72hLC50和96hLC50,在盐度28时均显著高于盐度18和23时,(P<0.05),盐度越高亚硝酸盐氮毒性越弱。其半致死浓度在pH8.5时显著高于pH6.5和7.5时,(P0.05),低的pH对亚硝酸盐氮毒性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熊焰 刘力源 罗睿 朱欢
从养殖水体中筛选出1株对亚硝酸盐具有高效降解能力、增殖速度快、稳定和安全的优良菌株,经细菌学常规检测和16SrRNA序列分析确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并命名为SZ-3。对SZ-3菌株降解条件的单因素实验发现,其最佳降解条件是:pH7.0,温度33℃,降解所需的最低葡萄糖含量为0.01mg/L,在24h内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达69.58%。在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为5mg/L的100L污染水体养殖实验中,添加1000mL含量为1×108CFU/mL的SZ-3培养菌液离心后的纯菌体,在28℃的水温条件下经96h,SZ-3菌株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可达91.78%。表明该菌株...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韦永春 程顺 贾永义 迟美丽 刘士力 郑建波 李飞 刘一诺 顾志敏
以越冬红螯螯虾为对象,探讨其在不同亚硝酸盐浓度下的生理指标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得到亚硝酸盐胁迫下红螯螯虾的96 h半致死浓度为22.0 mg/L,安全浓度为2.2 mg/L。设置4个实验组,分别为A组(0 mg/L)、B组(0.5 mg/L)、C组(2.3 mg/L)和D组(5.0 mg/L),胁迫6周后取样检测。结果表明:各组成活率、肥满度、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D组成活率、体质量增加率、体长增加率最低。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肝小管排列趋于混乱且大小出现差异,肝小管间结缔组织随之减少,产生空泡化,在D组中变化尤为明显。SOD活性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降低,在肝胰腺中,A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D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在肌肉中,A组显著高于C、D组(P<0.05),D组显著低于A、B组(P0.05);在肌肉中,A组显著低于C、D组(P<0.05)。免疫相关指标均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降低,在肝胰腺中,4组ACP、AKP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最高,D组最低;在肌肉中,A组AC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4组AKP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能量代谢指标TG活性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降低,A组显著高于D组(P<0.05)。亚硝酸盐胁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比例,且菌群多样性D组最低,A组最高,亚硝酸盐导致了肠道菌群多样性的下降。
关键词:
红螯螯虾 亚硝酸盐 生理指标 肠道菌群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胡修贵 赵培 李玉宏 宋晓玲 马甡 黄倢
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纯化等微生物学手段,从对虾养殖池的生物絮团中筛选出两株对氨氮具有高转化率的菌株。16SrRNA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两株菌均属于盐单胞菌属,菌株2011072708与食物盐单胞菌Halomonas alimentaria有99%的同源性,而菌株2011072709与胜利盐单胞菌H.shengliensis有100%的同源性。比较研究了两株菌在不同温度、盐度、pH、碳氮比条件下对氨氮的转化率,菌株2011072708在温度37℃、盐度30~40、pH 8、碳氮比28的条件下对氨氮的转化率最高;菌株2011072709在温度27~42℃、盐度40~50、pH 6、碳氮比2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海侠 孙海涛 刘晓强 周宏超
选取120尾体重为(5.0±0.058)g鲤(Cyprinus carpio)鱼种,观察鲤亚硝酸盐氮中毒后的症状和死亡情况,测定各浓度组中毒鲤的红细胞数量(RBC)和血红蛋白(Hb)含量,并对中毒死亡鲤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亚硝酸盐氮(NO2-N)对鲤48、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6895 mg/L和9.3111 mg/L;安全浓度为0.8308 mg/L。亚硝态氮的浓度和血细胞数量呈负相关性,而与血红蛋白的含量不相关。高浓度的亚硝酸盐使得试验鱼的鳃和肝胰脏组织产生异常变化,出现血管扩张,充血或淤血以及细胞变性等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而低浓度组的组织发生的变化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