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9)
- 2023(2617)
- 2022(2372)
- 2021(2257)
- 2020(2102)
- 2019(4917)
- 2018(4941)
- 2017(9696)
- 2016(5641)
- 2015(6136)
- 2014(6207)
- 2013(6289)
- 2012(6001)
- 2011(5482)
- 2010(5513)
- 2009(4974)
- 2008(5085)
- 2007(4579)
- 2006(4015)
- 2005(3666)
- 学科
- 济(23635)
- 经济(23620)
- 业(14213)
- 管理(13446)
- 企(11564)
- 企业(11564)
- 方法(10879)
- 数学(9654)
- 数学方法(9589)
- 学(7502)
- 财(6164)
- 中国(6122)
- 农(5757)
- 结构(5119)
- 制(5088)
- 地方(4972)
- 贸(4806)
- 贸易(4805)
- 易(4621)
- 产业(4379)
- 业经(4360)
- 体(4047)
- 务(3799)
- 财务(3797)
- 财务管理(3790)
- 农业(3701)
- 企业财务(3673)
- 关系(3595)
- 融(3574)
- 金融(3572)
- 机构
- 大学(82121)
- 学院(80910)
- 研究(32498)
- 济(31421)
- 经济(30718)
- 管理(27391)
- 理学(23816)
- 理学院(23437)
- 中国(22967)
- 管理学(22830)
- 管理学院(22711)
- 科学(22654)
- 农(19858)
- 所(18689)
- 京(18176)
- 研究所(17374)
- 农业(15763)
- 业大(15727)
- 财(13655)
- 中心(13457)
- 江(12322)
- 院(11836)
- 北京(11821)
- 范(11035)
- 财经(11009)
- 师范(10854)
- 省(10735)
- 科学院(10358)
- 经(10064)
- 农业大学(9863)
- 基金
- 项目(56005)
- 科学(42647)
- 基金(39727)
- 家(36938)
- 国家(36623)
- 研究(36128)
- 科学基金(29558)
- 省(21987)
- 社会(21701)
- 基金项目(21139)
- 自然(21031)
- 自然科(20532)
- 自然科学(20523)
- 社会科(20509)
- 社会科学(20504)
- 自然科学基金(20192)
- 划(19248)
- 资助(17183)
- 教育(17005)
- 重点(13461)
- 编号(13313)
- 部(12344)
- 发(12252)
- 计划(12098)
- 科技(11362)
- 科研(11242)
- 创(11070)
- 成果(11061)
- 创新(10430)
- 课题(10333)
共检索到120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上官方京 赵明水 张博纳 汤璐瑶 钱海蓉 谢江波 王忠媛
【目的】植物水力系统需要对不断变化的水分环境做出适应性调整,因此,量化植物水力性状与木质部解剖结构在不同水分状况下的关系,将有助于理解植物的适应策略。【方法】以亚热带7种裸子植物和7种被子植物为研究材料,对比分析不同生境中(自然生境和人工生境)植物的栓塞抗性(植物导水率损失50%的水势)、输水效率和解剖结构的性状差异,探究植物水力性状与木质部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1)在不同生境下,自然生境植物的输水效率(K_s)较大,栓塞抗性(P_(50))较小,且植物解剖结构性状对不同生境植物水力性状具有一定指示性。(2)相关性分析表明:被子植物的导管水力直径、导管密度与K_s、P_(50)呈显著相关(P<0.05),但相关性在不同生境下呈相反趋势;裸子植物的管胞水力直径、管胞密度与K_s、P_(50)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生境中具有相同趋势。【结论】在湿润区内,植物通过增加输水效率以适应相对干旱环境的生存策略可能较为普遍。木质部结构与功能的差异可能是同一生境下植物水分策略存在差异的原因。图6表2参43
关键词:
输水效率 栓塞抗性 木质部解剖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洪田 徐永福 田径 吴诗霞 喻勋林 曹福祥
2009年对湘南7县的植物进行了调查。目前共鉴定统计出16种湖南省的新记录植物,这些新记录种都属于南亚热带植物。它们是:尖脉木姜子Litsea acutivena、网脉琼楠Beilschmiedia tsangii、光荚含羞草Mimosa sepiaria、紫玉盘柯Lithocarpus uvariifolius、岭南青冈Cyclobalanopsis championii、福建野鸦椿Euscaphis fuk-ienensis、小叶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败酱叶菊芹Erechthites valerianaefolia、毛麝香A...
关键词:
湖南省 南亚热带植物 新记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小平 赵平 蔡锡安 饶兴权 刘惠 马玲 李长洪
该文研究了南亚热带不同生活型植物的耐阴性,为城市绿化植物选择配置提供实验依据.选取25种南亚热带植物的盆栽幼苗作为试验材料,其种类包括目前正在推广的园林植物和采自森林的灌木和地被植物,用LI62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等仪器测定各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特征、光合作用和光合光响应曲线,包括叶片厚度(LT)、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含水量(LWC)、叶绿素含量(Chl)、叶绿素ab值(Chlab)、光合速率(Pn)、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Φ)等生理指标,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比较分析植物的耐阴程度.结果表明,25种植物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 李波 黎柳萍 韦靖 姜明国 周燕
[目的]本文旨在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多种促生性能的菌株,并明确其促生特性和抗病效果。[方法]采用选择培养方法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固氮、产氨、溶磷、解钾、分泌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 IAA)、产铁载体和产蛋白酶等特性的菌株,通过16S rRNA对菌株分类学鉴定。测定其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小麦冠腐病菌(Fusarium gramiuearum)、黄瓜织球壳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探究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的促生效果。[结果]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191株,固氮及产氨菌171株,解有机磷菌66株,解无机磷菌62株,解钾菌28株,产铁载体菌98株,产IAA菌41株,产蛋白酶菌45株。抑菌试验表明贝莱斯芽胞杆菌C32对6种致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均在50%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株IAA高产菌株川大肠杆菌0208对番茄和玉米植株促生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玉米盆栽株高、茎粗、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分别增加21.49%、19.35%、42.98%、19.58%和56.67%,番茄盆栽分别增加53.51%、14.90%、12.28%、43.12%和48.62%。[结论]从广西亚热带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到多株具有高效促生和防病功能的菌株,为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提供优质菌种资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森 陆世通 李彦 谢江波 叶琳峰 王忠媛
【目的】研究湿润地区杉科Taxodiacea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池杉T.distichum var.imbricatum木质部水分运输、解剖结构和机械强度的定量关系,探讨木质部解剖结构与功能在器官和物种水平的权衡。【方法】以浙江省天目山北美红杉、落羽杉、池杉为研究对象,用空气注入法测量3种植物枝/根的比导率(K_s)和栓塞抗性(P_(50)),测量管胞壁厚度(T_t)、纹孔膜面积(A_(pm))、纹孔口面积(A_(pa))、纹孔膜直径(P_d)、纹孔口直径(A_d)、水力直径(D_h)、管胞密度(N_t)、纹孔开口比(R_(ap))、纹孔密度(N_(pm))等指标与水分运输有关的解剖结构,以及木质部密度(D_w)、厚度跨度比(T_(tob))等与机械强度相关的指标,同时分析了水力功能与结构的关系。【结果】3种植物根的输水效率高于枝,栓塞抗性低于枝;北美红杉枝和根、落羽杉根以及池杉枝和根的K_s与P_(50)均为正相关,落羽杉枝的K_s与P_(50)有微弱的负相关,差异不显著(R~2=0.03,P=0.35),因此,3种植物在种内水平上没有效率-安全权衡;在跨物种间,K_s与P_(50)存在权衡,遵循指数为-2.23的负幂函数关系(R~2=0.91,P<0.01)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3种植物枝与根的木质部安全性和效率均较低,在种内水平上没有效率-安全权衡,这是因为3种植物对高安全性和高效率的结构需求不同,即效率-安全权衡的结构基础并不存在。图7表1参48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森 陆世通 李彦 谢江波 叶琳峰 王忠媛
【目的】研究湿润地区柏科Cupressacea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池杉T.distichum var. imbricatum木质部水分运输、解剖结构和机械强度的定量关系,探讨木质部解剖结构与功能在器官和物种水平的权衡。【方法】以浙江省天目山北美红杉、落羽杉、池杉为研究对象,用空气注入法测量3种植物枝/根的比导率(K_s)和栓塞抗性(P_(50)),测量管胞壁厚度(T_t)、纹孔膜面积(A_(pm))、纹孔口面积(A_(pa))、纹孔膜直径(P_d)、纹孔口直径(A_d)、水力直径(D_h)、管胞密度(N_t)、纹孔开口比(R_(ap))、纹孔密度(N_(pm))等指标与水分运输有关的解剖结构,以及木质部密度(D_w)、厚度跨度比(T_(tob))等与机械强度相关的指标,同时分析了水力功能与结构的关系。【结果】3种植物根的输水效率高于枝,栓塞抗性低于枝;北美红杉枝和根、落羽杉根以及池杉枝和根的K_s与P_(50)均为正相关,落羽杉枝的K_s与P_(50)有微弱的负相关,差异不显著(R~2=0.03,P=0.35),因此,3种植物在种内水平上没有效率-安全权衡;在跨物种间,K_s与P_(50)存在权衡,遵循指数为-2.23的负幂函数关系(R~2=0.91,P<0.01)。【结论】3种植物枝与根的木质部安全性和效率均较低,在种内水平上没有效率-安全权衡,这是因为3种植物对高安全性和高效率的结构需求不同,即效率-安全权衡的结构基础并不存在。图7表1参4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木巴热克·阿尤普 伊丽米努尔 荆卫民
本研究借助木质部导水率及栓塞测量系统,分别对多枝柽柳、刚毛柽柳和紫杆柽柳扦插幼株的木质部水力特性对不同土壤水分处理的响应进行分析。以光学、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各柽柳幼株茎和根(2.5 m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淑敏 江泽慧 任海青 古川郁夫
从生态学角度对沙棘和沙枣的木材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两树种具有的共同特点为:生长轮明显,半环孔材,具单穿孔,导管间纹孔交互排列,无分隔木纤维,导管较窄,环管管胞和纤维状管胞具螺纹加厚,轴向薄壁组织缺失或很少。所选树种明显区别是射线类型、宽度和叠生排列方式:沙棘射线,轴向薄壁组织细胞和导管分子具有明显的叠生排列方式,但沙枣的叠生排列不规则;沙棘射线为异型,1~2列,沙枣射线为同型,2~5列;并且二者之间数量化指标有差异,沙棘导管频率较大,导管分子较短及导管管孔较小,因此V和M值也较小,更能适应干旱环境。两树种导管分子长和纤维长的水平变动不规律,并且树种间和同一树种个体间差异显著。本文最后对该树种的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管东生 罗琳
分析了海南 80种植物 (青梅、坡垒、黄杞、荷木、海南蒲桃、琼南柿、油丹、琼楠、陆均松、海南油杉、橡胶、木麻黄等 )叶片 1 5个元素的含量 ,探讨这些元素在不同植被和植物生活型的变化及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植物叶片的元素含量在种间和元素间的变化范围都较大 ,植被类型和植物生活型对叶片元素含量有显著影响。海南大多数植被的N P比率较小 ,属于N含量制约的植被类型。元素比值和元素相关分析结果说明植物体内必需的营养元素具有一定的比例组成和协调关系
关键词:
热带植物 叶片 化学元素 海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辉 朱敏 余再鹏 万晓华 傅彦榕 王思荣 邹秉章 黄志群
【目的】测定亚热带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凋落叶质量、凋落物量和周转期,揭示叶片性状对凋落物量和周转的影响,为杉木采伐后如何选择造林树种以改善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二代杉木林采伐迹地营造的17种亚热带树种,测定其在3年生未成林造林地的凋落物量和周转期,同时测定各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干物质含量、氮含量等)和凋落叶质量(碳氮比、单宁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建立叶片性状与凋落物量和周转期的回归关系。【结果】17种树种中,米老排凋落物量最高(6.67 t·hm~(-2)a~(-1)),杉木凋落物量最低(0 t·hm~(-2)a~(-1));江南桤木凋落叶周转期最短(0.09年);深山含笑凋落叶周转期最长(1.09年)。凋落物量随比叶面积增加而增加,随叶氮含量增加而降低;凋落叶周转期随凋落叶碳氮比和单宁含量增加而增加,随凋落叶最大持水率增加而降低。【结论】在亚热带未成林造林地中,凋落物量受比叶面积和叶氮含量的影响,凋落叶周转期受凋落叶碳氮比、单宁含量和最大持水率的影响;杉木在未成林造林地阶段的凋落物归还量极少。经营亚热带人工林时,要考虑种植比叶面积和凋落叶最大持水能力较高、凋落叶单宁含量和碳氮比较低的树种,以提高林地凋落物归还量和周转速率,改善退化人工林的土壤肥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帅 郑景明 刘艳红 刘忠华
亚热带地区是外来种入侵的活跃区,林改后人类活动增加可能会加大外来种入侵风险。对地处我国亚热带北缘地区的九江、星子两县不同生境的外来植物种组成丰富度和区系起源等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森林、林缘、田边、路缘4类生境中共计调查发现外来植物28种,因为光照条件和人为干扰状况的不同,基于种数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外来植物种种数在林内、林缘、农田边缘和路边呈依次增高的趋势;盖度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外来植物种数在林内、林缘、道边、农田边缘呈增高趋势,支持干扰促进外来种发生的假说。对各个生境内部本地种和外来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本上各个生境内部本地种种数和外来种种数呈显著的负相关;而本地种盖度和外来种盖度呈负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志华 臧润国 奇文清 余让才
金佛山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个体数极少 ,仅见于南川金佛山及附近的稀疏马尾松林下 ,并只与其亲缘种金兰生长在一起。在温室内 ,模拟研究了金佛山兰和金兰对不同强度变化光环境的响应与适应。结果表明 :①在强光下利用便携式光合仪长时间观测植物的光合速率时 ,由于温度的影响 ,应使用温控系统才能获得更准确结果。②对于PAR 80 0到 2 0 0 μmolphotons·m- 2 s- 1 之间任何强度的光照变化 ,金佛山兰和金兰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 浓度、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均保持相对稳定 ,表现出对大幅度变化光环境较好的适应性 ;对于逐渐遮荫至 10 0 μmolphotons·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强 蔡燕茹 曾焕忱 徐明锋 苏志尧
【目的】研究林下植物在不同林冠开度梯度下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为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案例,并为野生植物的引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广东省银瓶山自然保护区2hm2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将林冠开度(CO)划分为第1梯度(CO<10%)、第2梯度(10%≤CO≤20%)和第3梯度(20%<CO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安锋 蔡靖 姜在民 张远迎 兰国玉 张硕新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内生长良好的耐旱树种刺槐(R obin ia p seud oacacia L.)、元宝枫(A certrunca tum Bge.)、沙棘(H ipp ophae rham noid es L.)、白榆(U lm us pum ila L.)、油松(P inus tabu laef orm is C arr.)、白皮松(P inus bung eana Zucc.ex End l.)及中生树种女贞(L igustrum lucidum A it.)和柳树(S a lix m a tsud ana K o idz.f.p endu la Schne id)为研究对象,用压...
关键词:
木质部栓塞 栓塞恢复 PV曲线水分参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令珍 郭志文 郑景明
测定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13种常见乔木树种的木质部密度、胸径生长速率和树高、冠幅等形态指标,探讨种内种间水平上各性状的变异程度,以及在物种和个体水平上各性状与生长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木质部密度与生长速率种内变异大于种间变异;(2)在种间水平上树高、胸径、冠幅以及木质部密度与生长速率显著相关,水平木质部密度与生长速率显著负相关,仅分别有2个树种的树高和胸径与生长速率显著相关,冠幅在个体水平上与生长速率没有显著相关性;(3)在种内、种间水平上木质部密度与生长速率均有显著相关性,且两者的相关性不受个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