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9)
- 2023(8595)
- 2022(7428)
- 2021(6834)
- 2020(6063)
- 2019(14468)
- 2018(14482)
- 2017(27750)
- 2016(15748)
- 2015(17953)
- 2014(18205)
- 2013(18097)
- 2012(16842)
- 2011(15311)
- 2010(15724)
- 2009(14652)
- 2008(14711)
- 2007(13467)
- 2006(11493)
- 2005(10078)
- 学科
- 济(65473)
- 经济(65420)
- 管理(41412)
- 业(40016)
- 方法(34977)
- 企(32306)
- 企业(32306)
- 数学(31735)
- 数学方法(31142)
- 农(17244)
- 学(17198)
- 中国(14754)
- 财(14214)
- 业经(12302)
- 贸(12170)
- 贸易(12166)
- 易(11804)
- 地方(11653)
- 环境(11388)
- 农业(11191)
- 理论(10733)
- 和(10529)
- 制(10365)
- 技术(9168)
- 务(8986)
- 财务(8943)
- 财务管理(8918)
- 银(8905)
- 划(8860)
- 银行(8833)
- 机构
- 学院(232358)
- 大学(231308)
- 济(88156)
- 经济(86155)
- 管理(85404)
- 研究(80415)
- 理学(73937)
- 理学院(73086)
- 管理学(71128)
- 管理学院(70743)
- 中国(58000)
- 科学(55731)
- 农(51080)
- 京(49750)
- 所(44132)
- 业大(43550)
- 农业(40944)
- 研究所(40754)
- 财(37867)
- 中心(36724)
- 江(35424)
- 北京(31431)
- 财经(30649)
- 范(28967)
- 院(28747)
- 师范(28546)
- 州(28227)
- 技术(28127)
- 经(27661)
- 农业大学(26981)
- 基金
- 项目(159019)
- 科学(121072)
- 基金(111872)
- 研究(106857)
- 家(101167)
- 国家(100422)
- 科学基金(83264)
- 省(65033)
- 社会(63302)
- 社会科(59916)
- 社会科学(59889)
- 基金项目(58925)
- 自然(58094)
- 自然科(56699)
- 自然科学(56680)
- 自然科学基金(55616)
- 划(54854)
- 教育(50490)
- 资助(48317)
- 编号(43058)
- 重点(37074)
- 成果(34336)
- 发(34141)
- 部(33627)
- 计划(33184)
- 创(32682)
- 科研(31713)
- 课题(30941)
- 创新(30677)
- 科技(30432)
共检索到329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举扬 朱江 艾训儒 姚兰 郭秋菊 闫风辰 薛卫星
【目的】对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木本植物生物量模型进行汇编与分析,获悉基于样地调查的植物名录中生物量模型现状,为研究者开展生物量计算与评估提供参考,从而为完善该类森林木本植物生物量模型的研究提供方向,为制定统一的生物量建模标准提供借鉴。【方法】根据在鄂西南3个自然保护区和1个国有林场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的固定监测样地调查确定物种名录,检索、筛选和整理木本植物生物量模型,并对模型结构、参数和影响模型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167组665个生物量模型,涉及55科、110属、270种的植物,涵盖了物种名录中455种植物的60%,有182个物种未找到生物量模型;模型集中包含19种自变量形式(主要为胸径D、基径DB、树高H等及其不同组合,如D2H、 DB2 H)和5类函数形式(幂函数388个、线性函数121个、多项式函数73个、对数函数68个、指数函数15个);模型集中的568个模型(85.4%)标注了自变量取值范围,596个模型(89.6%)标注了建模标准木数量,样本数超过30株的生物量模型占比较低(22.3%);559个模型(84.1%)标注了相关系数或决定系数以表征模型准确性,该类系数介于0.17~0.99之间,平均值为0.91;模型自变量、样本量、函数类型、树木不同器官组分和生活型均会对模型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结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木本植物的生物量模型仍存在较大的空缺,且已有的模型存在样本量不足、统计参数不完整等问题,模型的准确性需要考虑样本量、自变量、函数类型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江 徐来仙 艾训儒
[目的]探究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阐明主要木本植物种间关系及对环境适应状况,为亚热带地区生物资源保护和森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 hm~2(300 m×200 m)标准大样地数据,从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系数、生态位重叠指数、方差比率法、χ~2检验、联结系数、Jaccard指数等方面研究了16种主要木本植物(重要值大于1%)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结果](1)2020年湖北七姊妹山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共有64科140属266种木本植物,主要有桦木科、壳斗科和金缕梅科等,物种组成逐渐复杂。(2)川陕鹅耳枥的物种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最高,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与其他主要木本植物之间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四照花、灯台树和尖叶四照花的优势地位次之。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生态位相似系数均以0.2~0.5之间为主,大部分物种对生境需求具有一定相似性、互补性。物种重要值排序与生态位宽度排序并不完全相同。(3)湖北七姊妹山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物种间总体关联性呈现显著正联结,且正负联结比值大于1。16种主要木本植物的χ~2检验、联结系数、Jaccard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结果基本一致:正关联种对数大于负关联种对数,极显著或显著正关联种对数比极显著或显著负关联种对数多,不显著关联种对数也占有重要比例。[结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丰富,群落处于演替早期至中期阶段,种间关系松散、不紧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广 艾训儒 臧润国 丁易
研究不同群落类型的土壤特征是了解植被-环境关系的基础,也是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论文以鄂西南两个自然保护区内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个不同类型群落的土壤为对象,在测定10个理化指标的基础上,对不同群落类型的土壤特征及其差异性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全磷是影响鄂西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特征变异的主导因子。研究区土壤除了全磷和有效磷不足以外,其余养分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和亚热带其他类型森林相比养分十分丰富。不同群落类型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相关性均存在差异,与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存在紧密的联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廷丽 安明态 张广奇 戚玉娇
【目的】研究幼苗更新动态,为揭示群落更新机制和植被斑块分布格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托于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28 hm2固定样地,对样地内128个1 m×1 m样方中胸径
关键词:
喀斯特森林 物种组成 幼苗分布 年际动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林开淼
缺乏阔叶树种生物量模型是影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碳库估测精度的重要原因,过去采用其他地区生物量模型估测亚热带常见阔叶林生物碳库,但其是否适用于本地区的阔叶林生物碳库估计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在三明米槠林样地采用标准木结合相对生长方程法建立31株树的生物量模型,收集亚热带其他地区136株阔叶树生物量数据建立亚热带区域生物量模型,并与其他地区生物量模型比较。结果表明:亚热带区域阔叶林生物量模型为ln(AGB)=-1.982+1.209ln(D2)和ln(AGB)=-2.907+0.932ln(D2H),树高和胸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广 艾训儒 姚兰 刘峻城 黄永涛 林勇
【目的】比较环境与空间因素在群落恢复与构建中的作用,分析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此类森林的自然恢复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老龄林、35年天然次生林(1980年采伐)和20年天然次生林(1995年采伐)中各随机选取10块森林动态固定样地(20 m×20 m),对不同恢复阶段森林群落木本植物多度、胸高断面积、物种丰富度、稀疏物种丰富度(以100个树木个体为基数)进行比较,采用冗余分析(RDA)对30块样地进行排序。将空间(PCNm)和环境变量(土壤与地形)一同作为解释变量对不同恢复群落物种组成进行方差分解,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兰 艾训儒 易咏梅 黄永涛 冯广 刘峻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丹 刘检明 徐耀粘 江明喜 谷志容 廖春林
以湖南八大公山25 hm~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动态监测样地中24个常见物种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生长阶段(H_1:5≤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崇华 樊伟 崔珺 李婧 朱永一 徐小牛
【目的】灌木是森林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北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林下灌木生长模型,为森林生物量及其碳储量估算奠定基础。【方法】在安徽南部查湾自然保护区,选取4种常见林下灌木树种(老鼠矢、乌药、朱砂根和香桂),通过野外实测获得地径(D)、树高(H)、地径平方乘树高(D2 H)、冠径树高乘积(CH)、植冠面积(AC)和植冠体积(VC)等模型参数,拟合生物量模型,基于独立检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获得生物量最优模型。【结果】各灌木树种单器官及全株生物量模型以D2 H和CH为自变量都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0.815
关键词:
灌木 生物量模型 通用模型 亚热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虎
3月10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启动了我国亚热带地区第一块"25公顷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森林动态监测大样地"的建设。大样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的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该保护区是我国生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良锦 姚兰 易咏梅 艾训儒 冯广 刘峻城 陈斯 黄伟 丁易 臧润国
【目的】分析湖北七姊妹山6 hm~2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次生林动态监测样地中优势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阐明群落恢复过程中物种共存机制,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空间点格局分析法,将川陕鹅耳枥和多脉青冈按胸径(DBH)划分4个径级:幼树(1 cm≤DBH <0.05)向无显著相关性的递减趋势,成年树对幼树表现出由无明显相关性向显著负相关性(P<0.05)递减的趋势,小树对幼树、中树对小树、成年树对中树、成年树对小树均表现出显著(P<0.05)正相关;多脉青冈各径级个体间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性(P<0.05),且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减弱;不同径级的川陕鹅耳枥对多脉青冈各径级个体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性(P<0.05),并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减弱;随空间尺度增大,较大径级(中树和成年树)的多脉青冈个体对川陕鹅耳枥幼树和小树表现出由无明显相关性向显著负相关(P<0.05)的变化趋势,并且径级差距越大,负相关性越强。【结论】湖北七姊妹山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次生林中优势种(川陕鹅耳枥与多脉青冈)具有相似的生境偏好,演替后期种(多脉青冈)对前期种(川陕鹅耳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前期种促进后期种的定居与生长。随着群落恢复,次生林样地将逐步成为后期种占优势的森林群落。本研究结果通过展现物种间关联性的变化也表明,物种关联性的变化过程驱动森林群落构建过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成圆 江洪 牛晓栋 陈晓峰 孙恒
为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平衡关系,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仪器的观测结果,分析了2014年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长季的能量通量变化特征,并计算了波文比及其能量闭合度.结果表明:生长季净辐射总量为1 810.2MJ·M~(-2),潜热通量、显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分别为1 033.0、727.7和53.8 MJ·M~(-2),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57%,显热通量占净辐射的40%,土壤热通量占净辐射的3%;生长季能量闭合度为1.002,月平均能量闭合度为0.99.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翠环 余树全 周国模
回顾了在具有影响的几种演替理论指导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恢复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括群落结构研究 :群落的发育、波动、更新和演替 ;种群的特征、结构和竞争压力以及物种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在群落进展演替中的变化。土壤动态变化研究 :土壤的理化性质、肥力、有机质含量在与群落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植被恢复研究方法 :数学模型在时间序列和生态序列研究方法中的应用。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增设固定样地 ,加强定位研究以及加强群落演替过程中树种遗传机理方面的探索 ,优化次生演替数学模型等。参 67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植被恢复 演替 亚热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燕南 吴惠俐
我国亚热带地区森林类型多样、组成结构复杂、碳吸存能力高,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碳库。然而,关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估算方法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选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3个优势树种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豹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和木荷sChima superba为研究对象,构建以胸径(dbh)为自变量的树种各器官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结果表明:3个常绿阔叶树种各器官生物量估算相对生长方程具有显著相关性(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萍 叶吉 吴钢
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森林大样地的基础上,研究阔叶红松林木本植物组成,同时应用徐振邦等关于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的干、枝、叶生物量与其胸径的相关关系公式以及地上地下的生物量关系,直接推算阔叶红松林中红松、紫椴、蒙古栎、水曲柳、色木槭的生物量,进而得到单位面积的生物量.结果表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共51个种,59 158个活的个体.5种主要树种的生物量以紫椴最高,为101 039.489kg/hm2;红松次之,为81 012.335 kg/hm2.水曲柳为54 767.362 kg/hm2,蒙古栎为35 035.157 kg/hm2,色木槭最低,为22...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大样地 木本植物组成 生物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