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1)
- 2023(1439)
- 2022(1221)
- 2021(1130)
- 2020(1051)
- 2019(2442)
- 2018(2395)
- 2017(4263)
- 2016(2725)
- 2015(3055)
- 2014(2975)
- 2013(2992)
- 2012(2887)
- 2011(2683)
- 2010(2693)
- 2009(2360)
- 2008(2524)
- 2007(2212)
- 2006(1959)
- 2005(1708)
- 学科
- 济(8289)
- 经济(8267)
- 业(5613)
- 管理(5110)
- 学(4927)
- 企(4437)
- 企业(4437)
- 方法(3414)
- 数学(2876)
- 数学方法(2844)
- 农(2698)
- 财(2217)
- 物(2082)
- 植(2019)
- 植物(1981)
- 农业(1851)
- 中国(1673)
- 生态(1661)
- 关系(1633)
- 务(1628)
- 财务(1625)
- 和(1621)
- 财务管理(1621)
- 贸(1575)
- 贸易(1574)
- 业经(1570)
- 企业财务(1564)
- 教育(1453)
- 易(1420)
- 理论(1417)
- 机构
- 大学(40079)
- 学院(39666)
- 研究(18717)
- 农(15049)
- 科学(14619)
- 中国(12157)
- 农业(12011)
- 济(11854)
- 所(11819)
- 经济(11526)
- 研究所(11005)
- 管理(10783)
- 业大(10653)
- 京(9360)
- 理学(9071)
- 理学院(8912)
- 管理学(8619)
- 管理学院(8560)
- 省(7807)
- 农业大学(7667)
- 中心(7388)
- 室(7243)
- 院(6843)
- 科学院(6819)
- 实验(6750)
- 业(6646)
- 江(6569)
- 实验室(6456)
- 重点(6156)
- 北京(6154)
共检索到60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高智慧 陈顺伟 蒋妙定 康志雄 史忠礼
通过设立径流小区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 对亚热带岩质海岸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林木处于幼龄阶段, 不同植被类型的地表径流量削减率较小, 平均比对照降低9-05 % ; 侵蚀模数比对照平均削减39-29 % 。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含水率比对照提高17-94 % ; 土壤含水率除了与植被类型有关外, 还与土壤物理特性有较密切的关系; 影响土壤含水率的土壤物理因子主要为土壤容重, 其次为非毛管孔隙度与总孔隙度之比和非毛管孔隙度。影响土壤含水率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土壤物理特性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大于对侵蚀模数的影响。表4 参1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昌哲 刘创民
对研究区植被组成的区系特点、植物生活型特点及22个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定量评价了22个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并根据水土保持效益的大小划分成Ⅰ,Ⅱ,Ⅲ,Ⅳ,Ⅴ共5个级别,结果表明,本区植被区系特征为偏旱型,应营造人工-天然复合植被型的水土保持林,充分利用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次生植被.不同植被类型的贮水公益效能约为119~560t/hm~2.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水土保持效益 定量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志伟 朱捍华
本研究以砂页岩紫色土为对象,研究不同坡度下生态措施对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与相应的裸露荒地相比,坡度5°时,坡改梯、横坡种植、杨梅林地和恢复草地的土壤侵蚀模数分别降低10%、18%、37%和94%;10°时,坡改梯、刺槐、枫树和枣树林的地表径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分别降低7%-60%和15%-86%,而林间除草的藤茶林增加30%和77%;15°时,草地恢复结合谷坊工程的地表径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降低了30%和40%。坡改梯、横坡种植、经果林和水保林可在较低坡度(≤10°)降低水土流失,但须减少土壤扰动、增加林间或林下植被覆盖;人工或自然植被恢复结合谷坊工程可在较大坡度(1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茅超颖 王云琦 马瑞 夏妍 王婕 向靓杰 张守红
植被过滤带是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研究于2016年8月在鹫峰人工降雨大厅通过土槽植草冲刷试验,观测不同宽度和坡度的植被过滤带(高羊茅)对地表径流、总悬浮物(TSS)以及污染物(TN、TP、K)的削减效果,定量分析植被过滤带宽度、坡度及入流流量大小等因素对植被过滤带径流拦蓄、TSS拦截和水质净化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过滤带的宽度对径流拦蓄效益影响较大,宽度为1、3和5 m植被过滤带的径流削减率分别为25.9%、79.6%、79.7%;污染物(TN、TP、K)削减率随着宽度逐渐增大,分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承标 梁宏温
1991~1996年,通过建立径流小区的方法,对广西桂平市不同整地马尾松工程幼林地的水、土、肥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整地马尾松工程幼林地的年平均液体径流量为全垦(134850t/hm2)>带垦(113839t/hm2)>穴垦(109491t/hm2);年土壤流失量为全垦(9313t/hm2)>带垦(4090t/hm2)>穴垦(1917t/hm2);年平均水土养分流失量为全垦(16617kg/hm2)>带垦(7627kg/hm2)>穴垦(3982kg/hm2),分别是灌草坡(2014kg/hm2)的8251%、3787%和1977%。不同整地造林后第6年时...
关键词:
马尾松,工程幼林,整地方式,水土保持效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伟 杨吉华 张永涛
在GIS的支持下,通过对安口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指标的实地测定,科学地估算了该流域水土保持效益,得到了各树种水土保持效益指标。结果表明:经过了近几年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安口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正在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治理过程是比较成功的。
关键词:
GIS 安口小流域 水土保持效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华 刘家玲
为研究黄土区切沟治理效益 ,在山西吉县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 .研究表明 :治理切沟的防洪减沙效益十分明显 ,降雨量为 70 .4mm ,30min最大雨强 0 .92mm min .未治理切沟土壤侵蚀量达 2 389t km2 ,而治理切沟水沙尚未出沟 .同时对治理切沟不同部位的不同林分土壤含水量、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了研究 ,发现切沟内塌积土上林木生长、理化性质均优于其它地形部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杰 刘文兆 张勋昌 张北赢 王兵 杨玉玲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幼林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方法】以草地为对照,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油松、沙棘、侧柏纯林及其混交林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情况、土壤水分状况及各树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造林初期,各树种及其不同造林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均比较差,处于水土保持功能低下阶段,土壤侵蚀的差异主要是由植被的不同覆盖度引起的,二者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当覆盖度达53%时土壤侵蚀较为轻微。草地和各树种林下0~25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大,其中以刺槐消耗土壤水分最多,其次是侧柏,油松、沙棘和草地之间差异不明显;刺槐纯林与其混交林下土壤水分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其他树种不同造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岳新建 叶功富 陈梦瑶 高伟 李蝶 邹燕惠
以福建省东山县海岸沙地4种人工林分(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卷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尾巨桉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及天然次生林Secondary Forest)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研究了南亚热带海岸沙地表层(0~10 cm)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及多样性特征,分析了不同树种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差异及相关性。结表果明:1)不同林分对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与人工林分相比,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效磷、全碳、速效钾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均较高,而4种人工林分之间差异不明显;2)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与人工林分相比,天然次生林有较独特的碳源利用方式和较高的活性;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胺类是滨海沙土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3)土壤微生物功能指数与土壤pH、有效磷、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较低的有机碳、有效磷含量可能是限制滨海沙土微生物功能发挥的关键制约因素。4)在防护林更新改造过程中可通过套种乡土阔叶树种、增施磷肥等措施,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机碳及有效磷含量,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促进沙土质量的持续改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克林
4月中旬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国家水利部将建设成熟、成效突出的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站(广西环江县)等24个园区命名为第二批"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鹤健
在探析以长汀为代表的我国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脆弱区生态恢复过程内在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生态恢复策略。该策略以人地关系和谐论为指导,其含义为:顺乎天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界的再生能力;调控坡面径流,化地害为地利;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构建物质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土地和谐利用模式。在实践这个策略过程中,必须实现在观念、策略、技术上的转变以及技术瓶颈、空间局限和体制障碍的突破。
关键词:
生态恢复 生态系统脆弱区 长汀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敏华 王棣 李任敏
在封山区以山地植被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坡为对照,分别从(1)地上部分截持降雨的作用;(2)土壤物理性状及储水能力;(3)土壤的渗透性;(4)土壤中水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动态;(5)不同植被下土壤抗蚀性;(6)不同植被对径流及侵蚀的影响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封山区植被在涵养水源、改善土壤结构、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明显效益.
关键词:
石灰岩山地 山地植被 水土保持功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秀兰 张洪江 王礼先
该文对大面积水源保护林的水源涵养与防止土壤侵蚀效益进行了研究,并找到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定量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密云水库上游密云县境内13.11万hm2水源保护林的水源涵养与防止土壤侵蚀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水源保护林具有较强的水源涵养能力和防止土壤侵蚀能力.与无林荒地相比,在50年一遇场暴雨情况下,有林地可使地表径流量减少38.8%,土壤侵蚀量减少53.8%,年土壤侵蚀量减少83.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雨潭 陈金磊 李雷达 辜翔 刘兆丹 苏元博 方晰
[目的]探究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林地凋落物层现存量及其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的差异,为亚热带地区退化林地的植被恢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位于亚热带丘陵区的湖南省长沙县选取地域相邻、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的4种处于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林地:檵木-南烛-杜鹃灌草丛(LVR)、檵木-杉木-白栎灌木林(LCQ)、马尾松-柯(又名石栎)-檵木针阔混交林(PLL)、柯-红淡比-青冈常绿阔叶林(LAG)作为一个恢复序列,设置固定样地,按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采集凋落物层分析样品,测定凋落物层现存量以及不同分解层凋落物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结果]1)凋落物层及其各分解层凋落物的现存量总体上随着植被恢复而增加,同一林地不同分解层表现为:已分解层>半分解层>未分解层,不同分解层之间的差异随着植被恢复而增大。2)凋落物层C含量以PLL最高,LCQ最低,而N、P含量总体上随着植被恢复而增高;C、N、P含量随着凋落物的分解而下降。3)无论是整个凋落物层C储量还是各分解层凋落物C储量,均以PLL最高,其次是LAG,LVR最低,而N、P储量随着植被恢复而增高。4)整个凋落物层以及各分解层凋落物的C/N比值均表现为:PLL>LVR>LCQ>LAG,而C/P、N/P比值总体上随着植被恢复呈下降趋势;C/N、C/P、N/P比值基本上随着凋落物的分解而下降。[结论]随着植被恢复,凋落物层现存量及其N、P含量增加,C/N、C/P、N/P比值下降,体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随着植被恢复逐渐优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宣 肖洒 朱鹏 杜婷 李济宏 洪宗文 袁春阳 兰婷 李晗 谭波 徐振锋 张健 游成铭
【目的】探究不同林分的生物量及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为营建亚热带人工林筛选适生的珍贵乡土阔叶树种。【方法】以四川农业大学崇州基地同质园试验中大叶樟Cinnamomum platyphyllum、油樟C. longepaniculatum、天竺桂C.japonicum、樟树C. camphora、桤木Alnus cremastogyne、香椿Toona sinensis、红椿T. ciliata等7个阔叶树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树种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林下植被多样性等指标,量化树种对生物量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树种全株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叶樟的生物量最高,其次是桤木和红椿,天竺桂最低。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根、枝>叶,并且大叶樟各器官生物量均最高,天竺桂各器官生物量均最低。各器官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比例在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树种大小排序无一致性规律。不同功能群之间的全株、叶、枝及干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但常绿树种的根生物量、根生物量占比和根冠比显著高于落叶树种(P<0.05),枝和干生物量占比则相反。落叶树种林分林下草本多样性显著高于常绿树种林分(P<0.05),并且红椿、桤木和香椿林分林下草本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天竺桂、樟树、大叶樟和油樟林分,红椿林分的林下草本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其他6个林分(P<0.05)。【结论】研究区区培育落叶树种有利于人工林的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并且相较于其他乡土树种,选择桤木和红椿作为培育树种更有利于亚热带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图6表2参3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