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2)
- 2023(13038)
- 2022(11481)
- 2021(10745)
- 2020(8941)
- 2019(20761)
- 2018(20599)
- 2017(39034)
- 2016(21814)
- 2015(24621)
- 2014(24496)
- 2013(24309)
- 2012(22436)
- 2011(20008)
- 2010(19779)
- 2009(17607)
- 2008(16887)
- 2007(14408)
- 2006(12541)
- 2005(10603)
- 学科
- 济(86293)
- 经济(86207)
- 管理(56063)
- 业(52309)
- 企(41932)
- 企业(41932)
- 方法(38115)
- 数学(33227)
- 数学方法(32852)
- 地方(25425)
- 农(23799)
- 学(21433)
- 中国(20647)
- 业经(18404)
- 财(17960)
- 农业(16372)
- 环境(14735)
- 贸(14453)
- 贸易(14441)
- 易(13899)
- 和(13804)
- 理论(13569)
- 地方经济(13428)
- 技术(12583)
- 制(12403)
- 划(11527)
- 教育(11330)
- 务(11221)
- 财务(11162)
- 财务管理(11144)
- 机构
- 大学(299864)
- 学院(298908)
- 管理(116785)
- 济(110352)
- 经济(107784)
- 研究(103732)
- 理学(102102)
- 理学院(100790)
- 管理学(98824)
- 管理学院(98312)
- 中国(73736)
- 科学(70399)
- 京(64486)
- 农(55375)
- 所(53319)
- 业大(50574)
- 研究所(49480)
- 财(47172)
- 江(47091)
- 中心(46833)
- 农业(43794)
- 范(42572)
- 师范(42085)
- 北京(39615)
- 财经(38407)
- 院(38399)
- 州(35725)
- 经(34863)
- 师范大学(34289)
- 技术(33538)
- 基金
- 项目(217551)
- 科学(169692)
- 基金(155784)
- 研究(155024)
- 家(137917)
- 国家(136781)
- 科学基金(116141)
- 社会(94350)
- 社会科(89174)
- 社会科学(89145)
- 省(87572)
- 基金项目(84713)
- 自然(78607)
- 自然科(76616)
- 自然科学(76598)
- 自然科学基金(75171)
- 划(73663)
- 教育(70597)
- 编号(63628)
- 资助(62793)
- 成果(50471)
- 重点(49537)
- 发(47522)
- 部(46247)
- 创(44872)
- 课题(44188)
- 科研(42074)
- 创新(41901)
- 计划(41254)
- 大学(39503)
- 期刊
- 济(118759)
- 经济(118759)
- 研究(82392)
- 中国(56204)
- 学报(54151)
- 农(49065)
- 科学(48712)
- 管理(39629)
- 大学(39348)
- 学学(37029)
- 教育(34800)
- 农业(34497)
- 财(34047)
- 技术(25299)
- 融(20955)
- 金融(20955)
- 业经(19956)
- 业(17923)
- 图书(17767)
- 经济研究(17617)
- 资源(17282)
- 财经(16927)
- 科技(16016)
- 问题(15568)
- 版(15042)
- 业大(14618)
- 经(14281)
- 理论(14054)
- 技术经济(13498)
- 现代(13276)
共检索到426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魏志强 钟巍 陈永强 谭玲玲
湖沼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对地球气候环境变化敏感性强。本文以江西定南大湖湖沼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为研究对象,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总有机碳(TOC)、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中值粒径(Md)、化学蚀变指数(CIA)等相关气候代用指标,以元素组对的形式阐释不同地化元素响应不同气候环境下的地球化学行为和迁移规律。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包括Al2O3、Ti O2、Si O2、Nb、Rb、Ga、Ba、S等元素,曲线变化与CIA相似,指示湖泊流域的化学风化强度,气候暧湿,PC1含量高;第二主成分(PC2)包括Co、Zr、Hf元素,曲线变化与中值粒径较为一致,指示湖泊流域的水动力条件,气候冷干,PC2含量高;第三主成分(PC3)包括Sc、Cu、U、V元素,曲线变化与TOC、δ13Corg含量变化一致。大湖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为:在气候暧湿、流域化学风化作用强的条件下,地表径流冲刷流域周边花岗岩风化壳物质并搬运至湖盆沉积,但不排除在冷干时期,风力携带粉尘物质堆积的影响,粉尘物质可能主要源于周边的风化碎屑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俊华 周国逸 黄忠良
运用Penman蒸散力公式和理论上导出的计算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公式 ,对亚热带地带性群落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蒸散力和蒸散逐日进行计算 ,其结果表明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蒸散力年平均为987 5mm ,占同期降雨量的 4 7%。蒸散力最大的月份是 7月 ,最小的月份是 2月 ,这基本上与近地面层的气温变化规律相一致 ,而与同期的降雨量有所延迟。林外自由水面蒸发年平均为 1 1 94 5mm ,干季林内蒸散力明显小于林外自由水面的蒸发 ,而湿季两者又十分接近 ,因此 ,两者相比可用来作为该地区划分干湿季的一个参考指标。理论公式法所计算出该系统的蒸散年平均为 951 9mm ,与蒸散力相当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兆年 刘澄静 角媛梅 徐秋娥 张洪森 陶妍
【目的】中国亚热带季风区水稻梯田是南方山区精耕细作农业的代表,具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化其景观格局并识别主要自然因素的影响是实施合理保护并实现区域持续发展的关键。【方法】文章以地处亚热带季风山区的贵州加榜、广西龙脊、湖南紫鹊界、福建联合和云南哈尼梯田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其景观水平和垂直格局分析基础上,讨论地形、土壤和岩性等自然因素对梯田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各梯田景观中主要包括林地、梯田、建筑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其中梯田分布面积哈尼>紫鹊界>加榜>龙脊>联合,且都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各梯田景观在垂直梯度上呈明显的层级分布,其中梯田结构占比最大,林地次之,村寨最小;加榜、龙脊、紫鹊界和联合梯田都集中分布在海拔1200 m以下(>80%),坡度在5°~24°(>70%)光热条件较好的东、东南和南坡方向(>60%),而哈尼梯田主要是分布在海拔1900 m以下(>90%),地势较为平缓的东北、东、东南、西、西北方向(>60%);哈尼和紫鹊界梯田分别以蓄水性较好的片麻岩(59.04%)和花岗岩(89.65%)为主,联合梯田以保水性能中等的流纹岩(40.27%)为主,加榜梯田和龙脊梯田都是以透水性较强的砂岩(79.84%和51.74%)为主;红壤、黄壤和水稻土是哈尼、加榜、龙脊、紫鹊界和联合梯田景观的主要土壤类型,在各梯田景观中分别发育了78.2%、97.8%、71.63%、87.66%和99.9%的梯田。【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亚热带季风水稻梯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以及为今后梯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唐雪洁 魏彦强 罗栋梁 王鹏龙 王宝 高峰
科学了解茶园的空间分布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计算平台,以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地区典型丘陵山区双江县为例,利用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构建光谱、植被指数、纹理和地形特征集,结合简单非迭代聚类算法(Simple Non-Iterative Clustering,SNIC)和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实现面向对象的茶园提取,并与基于像元的提取方法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像元法,面向对象法在茶园提取上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精度;无论是基于像元还是面向对象的茶园提取,RF算法都比SVM算法更具优势;面向对象的RF方法的茶园提取精度最佳,总体精度为94.9%,茶园的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86.5%和84.2%,证明面向对象法和RF算法在茶园遥感监测和提取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优势和潜力。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区茶园识别提供参考,为当地茶树种植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智 贾玉连 彭学敏 凌光久 王鹏岭
对长江中下游彭泽定山—太平地区黄土进行元素分析,并将结果与黄土高原黄土、长江下游等地典型风成堆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元素P、Na、Ca亏损明显,Ti、Fe等为残留富集;断面上黄土脱Ca、Na过程明显,正朝着脱K去Si富Al趋势发展;元素变化率特征,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主要元素的迁移顺序如下:Ca>P>Na>Mg>Mn>K>Si>Al>Fe3+>Ti。(2)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风化强度属于中等风化强度,与其他地区风成沉积在风化强度由弱到强上构成如下序列:洛川黄土<镇江黄土<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宣城风成红土。研究区黄土风化强度略强于镇江黄土,主要是由二者地形条件决定的排水条件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金水 李勇 童成立 肖和艾 刘守龙 葛体达 周萍 沈健林 祝贞科 黄习知
稻田是我国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稻土有机碳循环既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和土壤肥力的基础,又与土壤固碳功能、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密切相关。近10年来,本研究团队以探讨水稻土固碳(肥力提升)与减排科学原理为目标,瞄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控制阀"假说与"激发效应"、水稻土固碳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机理等前沿性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遵照以典型案例(典型景观单元和长期定位试验监测)揭示区域水稻土有机碳演变基本规律与固碳潜力,借助模拟试验阐明水稻土长期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机理的整体研究思路,运用同位素示踪和生物分子技术,系统研究了亚热带水稻土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点与长期固碳效应。研究表明,过去30年间,水稻土有机碳处于持续增加状态,增幅达60%,年平均固碳速率为0.28 t/hm~2,具有明显固碳效应;且水稻同化"新碳"的输入抑制了水稻土原有有机碳的矿化,表现出明显的负激发效应,证实了亚热带水稻土的"阻滞效应"。量化了水稻生长期间光合碳对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的贡献及其对氮素的响应特征;发现水稻光合碳向土壤微生物快速转移,同化根际碳的微生物主要为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发现稻田土壤具有微生物光合同化大气CO_2并将其转化为土壤有机碳的能力;农田土壤固碳功能种群主要包括固碳细菌和藻类。阐明了稻田土壤有机质周转过程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揭示了"水稻—微生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养分调控机理,以及土壤C、N、P等元素耦合的微生物计量学调控机制。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构建土壤芯片并实现了土壤微界面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动态模拟和监测。提出基于丘陵区稻草"易地还土"和稻田施用生物质炭的固碳减排新措施。研究成果为亚热带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生产力提升和农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志 袁颖丹 张学玲 牛德奎 张文元 胡冬南 郭晓敏
【目的】以武功山不同海拔和干扰程度的山地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为退化山地草甸恢复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ASI法)测定各处理区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运用SPSS21.0及SigmaPlot12.5进行多元统计及绘图,分析土壤pH、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的分布特征。【结果】土壤pH值呈强酸性,均值为4.56,有机质含量丰富,平均含量为3.11%;土壤速效氮(AN)含量中等,平均含量为38.96 mg/L;速效磷(AP)平均含量为5.01 mg/L;速效钾(AK)平均含量为46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速效性养分 海拔 干扰 土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文倩 李思琪 王美慧 李勇 沈健林 刘新亮 盛良学 宫殿林 朱奇宏 吴金水
度量流域碳中和程度的年度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是二氧化碳(CO_2)、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CO_2当量总和,其中的CO_2净排放量大小由流域碳平衡计量。因此,为实现在2030年之前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即“双碳”目标),以流域为尺度单元全面了解其碳平衡情况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走访调查数据、MODIS数据集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参考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农业小流域——金井河流域的碳平衡进行估算研究。结果显示,2011—2020年该流域的碳吸收量(以纯碳计)范围为1.289万~1.982万 t/a,其中森林、茶园和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83.4%、2.6%和14.0%。流域的碳排放量范围为0.373万~1.342万 t/a,主要排放贡献源是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分别占总碳排放量的57.1%和28.8%。金井河流域碳平衡指数小于1,表明该流域为碳汇。本研究为以流域尺度的碳源汇清查提供了典型案例,并为研究区域制定“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文倩 李思琪 王美慧 李勇 沈健林 刘新亮 盛良学 宫殿林 朱奇宏 吴金水
度量流域碳中和程度的年度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是二氧化碳(CO_2)、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CO_2当量总和,其中的CO_2净排放量大小由流域碳平衡计量。因此,为实现在2030年之前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即“双碳”目标),以流域为尺度单元全面了解其碳平衡情况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走访调查数据、MODIS数据集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参考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农业小流域——金井河流域的碳平衡进行估算研究。结果显示,2011—2020年该流域的碳吸收量(以纯碳计)范围为1.289万~1.982万 t/a,其中森林、茶园和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83.4%、2.6%和14.0%。流域的碳排放量范围为0.373万~1.342万 t/a,主要排放贡献源是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分别占总碳排放量的57.1%和28.8%。金井河流域碳平衡指数小于1,表明该流域为碳汇。本研究为以流域尺度的碳源汇清查提供了典型案例,并为研究区域制定“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先瑞
由于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 ,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均可称之为“季风文化”。这种文化源远流长 ,延绵不绝。东亚季风的形成是中国环境演变的关键事件 ,它是随着沧海桑田的变化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起而形成和强化的。在长江流域 ,随着东亚季风的建立 ,原有行星风系的环流形势被季风环流所取代 ,从而避免了全年受单一副热带高压的持续控制。因此 ,当地球相同纬度位置上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备受“副高”沙漠的袭击、使其古老文明遭到枯萎或夭折时 ,长江流域却因夏季风的吹拂 ,获得了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从而显得生机勃勃 ,其古老文明虽历经沧桑 ,仍不断发扬光大 ,且高峰迭起 ,一直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季风形成 季风文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定诚
采用层次递减法对那湾小流域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温度对早玉米、甘蔗产量的制约均较大;水分对晚稻产量的制约最大,其次是旱作;气候年际变化与灾害性气候因素是制约光温水生产潜力的首要限制因素。那湾小流域当前的作物产量水平与高产典型和气候生产潜力之间的差距表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作物栽培技术是挖掘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南江 张仁开
本文在调查研究广东农业观光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湛江南亚热带农业观光带建设的发展方针、模式和重点,就项目选择与布局、宣传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实施措施。
关键词:
农业观光 亚热带 湛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琴 陈家宽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途径。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已有较高认可度,但省级自然保护区仍处于易被忽略的等级。特别是中国中亚热带湿润森林区的独特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区域密布了一批重要类似的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具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选择江西乐安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典型案例,研究了该保护区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及其与保护的冲突;基于已有数据,分析了中亚热带湿润森林区自然保护区的特征。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中亚热带湿润森林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启示及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季宏兵,王立军,董云社,王世杰,罗建美,孙媛媛
本文对稀土元素在农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土壤、水体和植物中的分布、迁移与归宿特征作一系统总结,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说明。随着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中稀土元素的增加,进而产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是生态环境效应和生物利用性的的重要参量。目前的实验结果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剖面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不尽相同,推测主要与其母质的组成及所处气候等环境条件相关。最近国际上已对稀土元素的水化学过程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水体中稀土分布受水体的化学参量(如pH,有机质等)和水化学过程影响,含量高低与人为活动有直接关系。植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通常与土壤中稀土的含量多少相一致,在外施稀土的条件下,在施用后短期内稀土在各器官分布与施用部位密切相关,目前对植物体内稀土元素存在位置和赋存状态的实验结果差别明显,对植物中稀土元素的超富集机理不清等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生物地球化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采浦·哈拉尔特 张斌 景元书 唐家良
In this paper, the hydrology of Sun Jia Catchment, a small catchment with mixed agriculture in Subtropical Southeast, China, is studied. The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is to characterize the catchment flows in an agricultural catchment with an irrigation system in Subtropical China and to estimate c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