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3)
2023(10513)
2022(8856)
2021(8369)
2020(6901)
2019(15423)
2018(15060)
2017(28849)
2016(15932)
2015(17471)
2014(17018)
2013(16800)
2012(15447)
2011(14269)
2010(14607)
2009(13448)
2008(13002)
2007(11744)
2006(10466)
2005(9274)
作者
(46178)
(39546)
(38915)
(37080)
(24158)
(19116)
(17453)
(15580)
(14661)
(13734)
(13410)
(13096)
(12477)
(12421)
(12269)
(11976)
(11587)
(11252)
(11098)
(11002)
(9807)
(9709)
(9623)
(9025)
(8943)
(8681)
(8559)
(8494)
(7933)
(7817)
学科
(76521)
经济(76470)
(46338)
(44159)
管理(34279)
农业(30720)
方法(30548)
数学(28286)
数学方法(27859)
(23069)
企业(23069)
地方(19176)
业经(17563)
中国(17388)
(16799)
贸易(16796)
(16404)
(15494)
(13118)
(12138)
(12044)
(11254)
农业经济(10592)
环境(10183)
(9496)
金融(9495)
(9408)
地方经济(9366)
(9217)
(9146)
机构
学院(225035)
大学(219613)
(95001)
经济(93211)
管理(83215)
研究(81614)
理学(72900)
理学院(72047)
管理学(70303)
管理学院(69953)
中国(61933)
(60275)
科学(52942)
(46076)
农业(46074)
业大(43036)
(42679)
研究所(39282)
(38207)
中心(37663)
(33937)
(30882)
师范(30615)
财经(30476)
(29514)
农业大学(28809)
北京(28520)
经济学(28362)
(27997)
(27840)
基金
项目(159067)
科学(126179)
基金(115979)
研究(113624)
(103430)
国家(102544)
科学基金(86691)
社会(73097)
社会科(68945)
社会科学(68929)
(64495)
基金项目(61603)
自然(56789)
自然科(55448)
自然科学(55438)
自然科学基金(54393)
(53285)
教育(50698)
资助(46976)
编号(46129)
重点(36686)
(36480)
成果(35190)
(34792)
(33529)
(32155)
课题(31813)
科研(30593)
国家社会(30350)
创新(30092)
期刊
(108781)
经济(108781)
(63015)
研究(62177)
中国(43832)
农业(42728)
学报(39846)
科学(37160)
大学(30771)
学学(29575)
管理(25100)
(24996)
业经(24510)
(21002)
金融(21002)
教育(20783)
(20599)
技术(18122)
问题(16232)
经济研究(15838)
资源(14033)
农业经济(13982)
农村(13770)
(13770)
财经(13655)
(13136)
世界(13088)
统计(12449)
业大(12046)
(11671)
共检索到333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越  唐代生  孟岑  李裕元  李希  宫殿林  李情  沈建林  吴金水  
流域景观特征对流域河流氮(N)磷(P)迁移输出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景观组成与配置与河流N、P输出负荷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亚热带典型农林混合流域金井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长期水文、水质定位观测数据定量估算了河流N、P输出负荷。将景观指数分类结合传统统计分析筛选出的不同景观尺度的核心景观指数,采用冗余分析(RDA)和方差分解分析(VPA)明确不同尺度景观格局特征对于河流N、P输出负荷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流域丰水期、平枯水期N、P输出负荷呈显著时空差异,丰水期流域河流TN、NH_4~+-N、NO_3~--N、TP、DIP输出负荷分别为2.61~9.03、0.34~5.34、1.26~5.03、0.15~0.50、0.09~0.23 kg/(hm~2.a);平枯水期分别为1.55~6.68、0.29~2.91、0.74~2.91、0.10~0.46、0.05~0.20 kg/(hm~2.a)。不同景观尺度水平及土地利用类型,景观特征对于N、P输出负荷的影响有所差异,但在同一尺度水平上,各类别景观指数对河流丰水期和平枯水期N、P输出负荷的影响基本一致。景观尺度上,不同类型斑块聚集度、景观多样性的增加会导致河流N、P输出负荷的增加;河流N、P输出负荷与面积大、聚集度高、连通度高的农田、居民地斑块呈显著正相关,与聚集度高、大面积的林地斑块显著负相关。丰水期、平枯水期农田斑块对河流N、P负荷主要影响指数类别分别为面积-边缘和聚集度指数。林地、居民地斑块对N、P负荷主要影响的类别指数分别为面积-边缘和聚集度。研究可从流域景观规划角度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美慧  周脚根  韩增  孟岑  杨文  焦军霞  程牧春  李裕元  吴金水  
磷素(P)在环境中的过量累积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论文以湖南省长沙县脱甲河农区小流域(52 km2)和涧山河森林-农区小流域(50 km2)为研究单元,基于入户调查资料和连续4 a的流域把口站水文水质定位观测数据,采用物质流分析法,对比研究了亚热带丘陵区典型小流域P的收支平衡及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农区小流域出口地表水总磷(TP)含量变化为0.03~0.68 mg·L-1,平均含量为0.21 mg·L-1,整体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森林-农区小流域TP含量变化范围为0.01~0.35 mg·L-1,平均为0.08 mg·L-1,整体为Ⅱ类水质,表明森林-农区小流域地表水水质明显优于农区小流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文倩   李思琪   王美慧   李勇   沈健林   刘新亮   盛良学   宫殿林   朱奇宏   吴金水  
度量流域碳中和程度的年度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是二氧化碳(CO_2)、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CO_2当量总和,其中的CO_2净排放量大小由流域碳平衡计量。因此,为实现在2030年之前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即“双碳”目标),以流域为尺度单元全面了解其碳平衡情况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走访调查数据、MODIS数据集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参考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农业小流域——金井河流域的碳平衡进行估算研究。结果显示,2011—2020年该流域的碳吸收量(以纯碳计)范围为1.289万~1.982万 t/a,其中森林、茶园和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83.4%、2.6%和14.0%。流域的碳排放量范围为0.373万~1.342万 t/a,主要排放贡献源是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分别占总碳排放量的57.1%和28.8%。金井河流域碳平衡指数小于1,表明该流域为碳汇。本研究为以流域尺度的碳源汇清查提供了典型案例,并为研究区域制定“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文倩   李思琪   王美慧   李勇   沈健林   刘新亮   盛良学   宫殿林   朱奇宏   吴金水  
度量流域碳中和程度的年度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是二氧化碳(CO_2)、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CO_2当量总和,其中的CO_2净排放量大小由流域碳平衡计量。因此,为实现在2030年之前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即“双碳”目标),以流域为尺度单元全面了解其碳平衡情况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走访调查数据、MODIS数据集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参考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农业小流域——金井河流域的碳平衡进行估算研究。结果显示,2011—2020年该流域的碳吸收量(以纯碳计)范围为1.289万~1.982万 t/a,其中森林、茶园和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83.4%、2.6%和14.0%。流域的碳排放量范围为0.373万~1.342万 t/a,主要排放贡献源是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分别占总碳排放量的57.1%和28.8%。金井河流域碳平衡指数小于1,表明该流域为碳汇。本研究为以流域尺度的碳源汇清查提供了典型案例,并为研究区域制定“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桂梅  刘宏斌  胡万里  付斌  翟丽梅  段宗颜  李文超  鲁耀  潘艳华  杜彩艳  
对凤羽河流域2013年3次典型降雨全过程进行了连续监测,测定了径流量及降雨径流过程中氮磷(N、P)的形态、浓度与通量变化。结果表明,N、P各形态浓度变化曲线与流量曲线趋势大致相同,总氮(TN)浓度随降雨量增减迅速,硝态氮(NN)浓度变化平稳,铵态氮(AN)浓度较低且峰值出现均晚于其它氮素形态峰值,颗粒态氮(PN)与颗粒态磷(PP)浓度在径流过程中迅速达到峰值后陡然下降。暴雨径流前期氮素迁移以PN为主,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受降雨强度影响;后期以NN为主,来源于土壤硝酸盐随壤中流淋失。磷素主要以地表径流迁移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学君  肖舜祯  王伟峰  张旭东  
基于样地实测法和森林固碳计量理论,分析杉阔混交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碳储量及分配特征,揭示经营杉阔混交林在固碳增汇方面的潜力优势。结果表明:杉阔混交林从幼龄林到近熟林乔木层碳储量增加了64.97 t/hm~2;土壤碳储量增加了18.23 t/hm~2。在林龄、密度、立地等相近的情况下,杉阔混交林较杉木纯林的固碳潜力大。杉阔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碳储量差异显著(P<0.05),杉阔混交林在水土保持功能、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积累等方面更具优势。通过选择合适的混交树种、混交比例和造林密度可以明显增加植被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杉阔混交林经营是实现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梦霞  周脚根  黄新  谢可军  李冀  吕殿青  李裕元  
化学需氧量(COD)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方面。以湖南省长沙县9个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5 a(2011-2015)的定位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亚热带典型小流域COD浓度与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近5 a来COD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31-42.63 mg/L,平均值为12.95 mg/L。不同类型小流域COD平均浓度的变化顺序为:种养>养殖>森林-种植>森林,从季节变化来看,COD浓度夏秋季节较高,而冬季与春季相对较低;从年际变化来看,从2011年到2015年COD浓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梦霞  周脚根  黄新  谢可军  李冀  吕殿青  李裕元  
化学需氧量(COD)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方面。以湖南省长沙县9个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5 a(2011-2015)的定位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亚热带典型小流域COD浓度与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近5 a来COD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31-42.63 mg/L,平均值为12.95 mg/L。不同类型小流域COD平均浓度的变化顺序为:种养>养殖>森林-种植>森林,从季节变化来看,COD浓度夏秋季节较高,而冬季与春季相对较低;从年际变化来看,从2011年到2015年COD浓度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2)COD月负荷的变化范围为3.15-1 086.6 kg/hm~2,研究区平均值为152.06 kg/hm2,不同类型小流域COD负荷时空变化规律与浓度基本一致。3)COD浓度主要与畜禽养殖密度及人口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6(P<0.05)和0.69(P<0.05);COD负荷则与养殖密度、种植比例、径流深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P<0.05)、0.69(P<0.05)和0.54(P<0.05)。适当控制畜禽养殖密度、加强小流域生活污水治理以及促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控制亚热带小流域COD排放的关键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庄崇洋  黄清麟  马志波  郑群瑞  王宏  
[目的]研究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包括全林分和各亚层)主要测树因子的特征,特别是各林层树高和蓄积的关系,探讨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蓄积的估计方法。[方法]通过计算各林层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分析各亚层株数和蓄积占全林分的比重,采用亚层平均高H_s和亚层中值高H_z代替林木树高H计算林分蓄积,并对结果进行相对误差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与全林分相比,分层后各亚层胸径和树高的变异系数明显变小,各亚层之间胸径的变异系数随亚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第Ⅰ、Ⅱ亚层树高的变异系数基本一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楚珺尧  王晶苑  王绍强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是土壤有机碳库的活性组分,DOC降解影响土壤有机碳的迁移转化过程、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和微生物的能源供给。当前大气氮沉降的增加是影响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碳固定过程的重要因素,已引起各方广泛关注。论文基于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三种人工针叶林过去5 a的施肥试验,重点分析了不同树种土壤DOC季节及0~30 cm土壤垂直剖面上的动态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施肥对于不同人工林土壤DOC的影响。研究发现:1 DOC浓度季节变化:湿地松林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马尾松林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杉木林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DOC浓度剖面变化特征如下:湿地松林为10 cm>20 cm>...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仲川泰则  李昌华  岩坪五郎  
对中国南部一个常绿阔叶林的溶质输入量、输出量和积存量进行了评价。输入量和输出量随季节而变化,并与水量的变化密切相关。春季至初夏水量增大,溶质的输出量,特别是盐基阳离子,HCO_3~-和 Si 也随之增加。积累于流域中的硫(723eq/hm~2·a)可能是来源于中国西南部城市和工业区的大气污染。由于内部循环,氮主要保存于土壤中(409eq/hm~2·a)。钾的损失受到内部循环的抑制。钠在生态系中则保持不强。镁在植被中的含量很高,但由风化的产出量也多。大气的钙输人量导致高的钙输出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志波  黄清麟  庄崇洋  郑群瑞  王宏  
【目的】研究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群落的空间格局和关联性,以期更深入地了解群落构建机制和空间结构与群落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以典型群落为样板的近自然经营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在福建省万木林保护区内近原始林群落地段设5块50 m×50 m样地,采用最大受光面法划分乔木层,使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乔木层及其各亚层的空间格局和关联性。【结果】调查样地的乔木层都可以划分为受光层和非受光层2个亚层,即第Ⅰ,Ⅱ亚层;各样地乔木层的第Ⅰ,Ⅱ亚层在025 m尺度内都主要为随机格局,在不服从随机格局的个别尺度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春生  刘苑秋  魏晓华  李晓东  刘亮英  欧阳勋志  郭晓敏  张文元  莫其锋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地区的江西省内不同森林类型、林分类型林内倒木的生物量、碳储量及其数量特征分布格局,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积累基础数据。[方法]以亚热带典型森林133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法对样方内直径≧1 cm,长度≧1 m的倒木逐一测量其中央直径和长度,并记录其分解程度和树种组成。[结果]表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倒木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0.684 t·hm~(-2)、0.279 tc·hm~(-2)和0.553 t·hm~(-2)、0.207 tc·hm~(-2),常绿阔叶林和次生常绿阔叶林分别为11.293 t·hm~(-2)、4.781 tc·hm~(-2)和1.888 t·...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玲  肖和艾  苏以荣  黄道友  吴金水  
【目的】在亚热带典型景观尺度上系统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溶解有机碳(DOC)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广西肯福和湖南盘塘作为亚热带红壤低山与红壤丘陵典型景观单元,对两个景观单元进行密集采样(0~20cm)分析。【结果】红壤低山和红壤丘陵景观单元土壤DO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9.2±75.8)mg·kg-1和(90.0±35.4)mg·kg-1,其中低含量样本均以稻田土壤为主,其平均值分别为(46.7±14.9)mg·kg-1和(68.0±23.1)mg·kg-1。高含量样本以旱地、果园和林地土壤为主,红壤低山景观单元旱地、果园和林地土壤DOC含量分别比稻田土壤高271%、278%和31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庄崇洋  黄清麟  马志波  郑群瑞  王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