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7)
2023(7464)
2022(6079)
2021(5481)
2020(4581)
2019(10286)
2018(9976)
2017(18709)
2016(9857)
2015(11015)
2014(10931)
2013(10545)
2012(9653)
2011(8703)
2010(9105)
2009(9207)
2008(8356)
2007(7486)
2006(6764)
2005(6528)
作者
(26432)
(22261)
(21872)
(21081)
(13976)
(10517)
(10084)
(8518)
(8255)
(7922)
(7673)
(7435)
(7163)
(7118)
(7084)
(6863)
(6541)
(6446)
(6442)
(6213)
(5701)
(5230)
(5184)
(5001)
(4998)
(4985)
(4947)
(4839)
(4388)
(4377)
学科
(37338)
经济(37262)
管理(34289)
(32257)
(28360)
企业(28360)
(26328)
金融(26326)
(23485)
银行(23479)
(22789)
中国(18265)
(16575)
(16295)
方法(12283)
中国金融(11012)
(10994)
财务(10968)
财务管理(10946)
(10669)
数学(10623)
数学方法(10539)
企业财务(10500)
业经(10416)
(9794)
体制(9381)
地方(9064)
(7482)
制度(7481)
(7124)
机构
大学(137635)
学院(136727)
(61957)
经济(60642)
管理(49856)
研究(46868)
中国(43468)
理学(41858)
理学院(41468)
管理学(40978)
管理学院(40729)
(34166)
(27711)
财经(25964)
中心(23541)
科学(23495)
(23458)
(22418)
(21458)
经济学(20961)
研究所(19718)
财经大学(19469)
(19296)
(18982)
经济学院(18889)
金融(18643)
银行(18632)
(18087)
(17533)
北京(17484)
基金
项目(86219)
科学(68739)
研究(67173)
基金(63671)
(53739)
国家(53290)
科学基金(46211)
社会(44911)
社会科(42767)
社会科学(42760)
(33131)
基金项目(32910)
教育(30633)
(27356)
编号(26969)
自然(26873)
自然科(26249)
自然科学(26244)
自然科学基金(25796)
资助(25492)
成果(23553)
(23447)
(20025)
重点(19815)
国家社会(19249)
课题(19115)
(19051)
(18854)
(18821)
教育部(18063)
期刊
(69995)
经济(69995)
研究(46790)
(32774)
金融(32774)
中国(30981)
(28557)
管理(20213)
(17876)
学报(16974)
科学(16213)
大学(14164)
教育(14149)
财经(13903)
学学(13400)
(11830)
经济研究(11158)
农业(10686)
技术(10615)
业经(9859)
问题(8763)
国际(8225)
(7939)
理论(7658)
财会(7233)
世界(6979)
实践(6773)
(6773)
会计(6454)
现代(6373)
共检索到224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纪康  殷伟  
金融银行业的开放绝不是简单的打开大门 ,对开放后的利弊得失、成本收益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金融开放的实践中 ,我们可以得到可资借鉴的教训 ,这对中国在金融开放中如何加强金融监管、降低开放成本、保持金融稳定具有理论和政策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艳红  刘洪钟  
自2003年开始,泰国迎来新一轮大规模资本流入。泰国银行为避免发生货币投机行为,引入了对投机性资本流入的管制。为创造更加平衡的资本流入状态,泰国鼓励资本流出自由化。2006年,资本流入激增和经常账户盈余对泰铢形成巨大压力,导致泰铢过度升值,泰国银行决定实施无息准备金制度抑制泰铢过快升值,这一措施基本实现了其既定目标,即资本流入减少、泰铢更加稳定、出口表现强劲、国内需求回升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亚洲金融危机向人们显示了金融开放的风险。自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社会纷纷就金融开放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了各种建议,这些建议包括提倡发展中国家限制短期资本移动和谨慎实施资本项目开放等内容。可以说国际社会就这些内容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本文将探讨这一共识形成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金融开放的一些基本教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沙治慧  
1997年7月于泰国首先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至今虽有一定程度的缓和,但其余波仍未平息,在这次被形容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的金融风波中,据统计,有1/4的世界商品贸易市场和1/5年世界服务业市场受到冲击。这起金融风暴对亚洲国家可谓是一击重创,东南亚各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立文  
国际资本流动的剧烈变动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原因 ,而预期则是引起国际资本在该地区剧烈变动的关键性因素。 Corsetti、 Pesenti and Roubini的货币危机模型把当事国强烈的政府干预所形成的道德风险视为外生变量并使预期内生化 ,描述了由道德风险确定预期并诱导国际资本剧烈变动的金融危机爆发模式。该模型充分表明 :在小国经济中 ,依靠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信念而形成的经济泡沫在国际资本流动的复杂变化中是不堪一击的 ;而危机当事国所推行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强化了危机。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 ,本文提出在中长期内我国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政策取向应是 :在考虑国际资本流动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循...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伟深  
亚洲金融风暴使区内的银行体系备受关注。有学者指出,亚洲国家的银行体系不健全是金融风暴的主因。如麻省理工的克鲁明(PaulKrugman)教授认为亚洲危机的起因缘于金融中介机构(FinancialIntermediaries)的“道德危险”问题(Mor...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跃生  
亚洲金融危机与亚洲企业的融资制度王跃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青木昌彦等人不久前提出了“关系型融资制度”的概念,把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国家银行向企业融资的特点称为关系型融资,并认为长期盛行于日本的“主银行制度”不过是关系型融资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是正视亚洲现实的时候了几十年来,东亚一批国家以“雁行”方式展翅冲天。日本作为其中的领头雁,不但开创了一条新路,而且向紧随其后创造新的“经济奇迹”的东亚国家传送财富、工业品和经验。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韩国和台湾,它们起先生产鞋类和成衣,进而发展重工业和电...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燕之  
资本账户开放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但同时也为一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提出了挑战。亚洲金融危机所暴露的重要问题在于:宏观经济管理和制度安排没有跟上资本账户开放的需要。开放资本账户本身既不是发展经济的捷径,也不是引发危机的必然因素,但开放资本账户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前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礼明  
亚洲金融动荡留给了人们许多思考。其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以"本币打击本币"是国际投机者冲击一国货币汇率的关键性条件,"金融市场接触传染"又成为传导和加剧动荡的媒介。我国作为亚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场动荡必然对我国的外贸格局、利用外资、外汇储备等方面造成各种间接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富藏  
一风暴的共同成因1过度追求经济成长而忽略了经济结构平衡问题。2过度重视总体经济而忽略了产业及企业的辅导与协助。3过度重视成长易于形成过度投资,容易遭受不景气的打击。4经济发展到了后工业时期不知防止泡沫经济的形成。5鼓励投资导致企业财务结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芹  
对亚洲金融合作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是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各经济体汇率制度的变革、区内经济合作与政策协调的强化以及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美元汇率的剧烈波动而展开和深入的。本文从亚洲金融合作的背景、理论基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四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传敏  
目前,在亚洲“四小”和东盟国家正在进行一场深入的“金融革命”。这场“金融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上述亚洲国家(地区)企业,银行金融灵活性的提高,但是,与之相伴随的是,他们的经营风险也日益加大。 一 当今正在发生的这场“金融革命”是80年代以来亚洲各国(地区,下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伴生物。这场“金融革命”,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相龙  
一、亚洲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东亚国家和地区创造了长达40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奇迹。从60年代开始,日本、亚洲“四小龙”及东盟相继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增长速度和延续的时间都远远超过资源丰富的拉美国家。东亚经济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对全球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娇健  
亚洲金融动荡及启示赵娇健8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飞速发展,其中东南亚国家年平均增长率都在6%以上,使该地区一些国家成为令人羡慕的“亚洲小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也高达9.3%,创造了经济奇迹。世界各国经济人士都看好亚洲,甚至认为21世纪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