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5)
2023(11316)
2022(9355)
2021(8488)
2020(6816)
2019(15187)
2018(14517)
2017(27635)
2016(14266)
2015(15756)
2014(15290)
2013(15068)
2012(14311)
2011(13009)
2010(13629)
2009(12922)
2008(11988)
2007(11095)
2006(10139)
2005(9658)
作者
(40292)
(33420)
(33318)
(31245)
(21492)
(15940)
(14940)
(12971)
(12666)
(12086)
(11434)
(11361)
(10832)
(10705)
(10487)
(10416)
(9724)
(9724)
(9699)
(9212)
(8482)
(8049)
(7970)
(7753)
(7643)
(7481)
(7447)
(7418)
(6732)
(6616)
学科
(64704)
经济(64653)
(47530)
管理(43732)
(39373)
企业(39373)
中国(27674)
(27598)
金融(27597)
(25341)
银行(25328)
(24733)
地方(21698)
方法(18473)
技术(18186)
(18003)
业经(17303)
(15662)
数学(15415)
数学方法(15313)
(14996)
技术管理(13002)
农业(12531)
(11782)
贸易(11761)
中国金融(11348)
(11319)
地方经济(11110)
(10917)
理论(10166)
机构
学院(201297)
大学(197681)
(90305)
经济(88451)
管理(76294)
研究(73448)
中国(63747)
理学(63506)
理学院(62824)
管理学(62069)
管理学院(61678)
(42812)
(42289)
科学(39798)
(36441)
中心(35065)
财经(32673)
(32601)
研究所(32269)
(29877)
(29549)
经济学(27982)
北京(27705)
(27160)
(26469)
(26460)
师范(26215)
经济学院(24972)
业大(24313)
(24294)
基金
项目(124432)
科学(99759)
研究(96764)
基金(88546)
(75497)
国家(74768)
科学基金(65195)
社会(62889)
社会科(59907)
社会科学(59894)
(51112)
基金项目(46210)
教育(43360)
(41620)
自然(38837)
编号(38783)
自然科(38025)
自然科学(38019)
自然科学基金(37380)
资助(35034)
(33561)
(32724)
成果(31762)
创新(29569)
课题(28549)
重点(28338)
发展(27886)
(27402)
(26748)
国家社会(25828)
期刊
(110554)
经济(110554)
研究(69946)
中国(50652)
(40027)
金融(40027)
管理(33509)
(32245)
(29278)
教育(26010)
科学(25597)
学报(24065)
大学(19334)
农业(19302)
业经(19027)
技术(18922)
学学(17983)
经济研究(17782)
财经(16894)
(14647)
问题(13360)
科技(11398)
技术经济(11347)
国际(11286)
(11251)
(10821)
论坛(10821)
(10792)
世界(10620)
商业(10548)
共检索到340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昌镛  
金融业薄弱是亚洲实现长期增长的主要障碍。资本市场的发展并非易事,亚洲的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如何在政府主导型增长模式的环境下发展资本市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进行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创立有关金融市场的新原则。逐步实现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和扩大化,分散财政行业的风险,符合亚洲各国政府的利益,但同时必须对金融市场上的重大创新进行适当监管。亚洲决策者应鼓励和管理好金融市场的发展,避免阻碍创新,当务之急是"更好地"加强金融监管,而不必"更多地"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颖  胡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志  俞卓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相龙  
一、亚洲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东亚国家和地区创造了长达40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奇迹。从60年代开始,日本、亚洲“四小龙”及东盟相继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增长速度和延续的时间都远远超过资源丰富的拉美国家。东亚经济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对全球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巴曙松  矫静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在给亚洲的金融体系造成重创的同时,也促使亚洲各国认识到开展区域内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亚洲债券基金就是金融合作的种种尝试之一。亚洲债券基金的成立,标志着亚洲金融合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在结合亚洲金融合作的大趋势背景下,介绍了亚洲债券的最新发展、现实意义、发展方向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曜  
读史使人睿智。在新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回顾百年风云长卷令人浮思万千。思考历史,会使人于未来行动时变得更加聪明。 1997年发难于泰国、迅速波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尚达曼  钟帅  
资本向新兴市场国家流动已经不完全是一种周期性现象,而正在成为一种长期现象最近的金融概况全球金融正处于一个新阶段。早在十多年前,信贷泡沫开始膨胀,2007年,信贷泡沫破灭后,全球金融开始了漫长的去杠杆化进程,可以预见,这一进程还将持续数年,直到杠杆水平降至一个可持续的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中正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市场恐慌情绪不断蔓延,增长前景悲观情绪弥漫,亚洲地区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汇率市场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剧烈波动。世界经济正面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疫情何时得到有效遏制,将直接影响到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和增长前景。当前金融市场发展一是股票指数普现暴跌。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及快速蔓延,给包括亚洲地区的世界各国股市带来猛烈冲击。涵盖全球主要股市的MSCI全球指数在2020年第一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争平  
自80年代金融市场国际化加快发展以来,发展中国家已多次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尤其是1997年以来亚洲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使亚洲地区经济受到了重创,而且使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危害远远超出了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这使得人们对一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对于东亚奇迹,无论是昔日的赞扬还是今日的批评,都把目光聚焦于金融体系的角色。当东亚经济强劲增长时,国民收入上升、识字率提高、贫困人口减少,对此学者们高度赞扬东亚各国政府,因为正是政府创造并管理着金融体系,而金融体系一方面促进储蓄,另一方面又对储蓄进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建明  李宏  朱学彬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新一轮全球失衡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成为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角。同时,大量FDI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进而形成了发达的全球生产体系。基于全球失衡的上述特点以及在Antràs和Caballero(2007)水平分工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垂直分工模型,可以从国际分工视角为全球失衡问题提供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同时,模型把社会生产划分为创新和生产两个环节,并指出与生产活动相比,创新活动更加依赖外部融资,因此,金融发展程度更高的国家在创新活动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则在生产活动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在进行国际交换时,创新成果和生产成果通常反映在国际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段利利  
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争夺高科技领域话语权的新时期,如何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来更好的服务创新市场的培育成为各国在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创新的两种基本类型——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详细介绍说明了不同的创新模式需要的融资方式存在着差异。金融市场要想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企业,势必要对不同的创新类型提供不同的支持方式。因此,文章接着分析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对这两种融资方式的作用优劣,并对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秋希  章忠诚  
八十年代初期以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亚太地区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的中心。七十年代,日本的经济实力超过了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八十年代,"亚洲四小"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已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行列;从1986年开始,东盟诸国积极吸引外资,增加产品出口,以缩小同"亚洲四小"之间的经济差距,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到目前为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已逾十年,通过吸收外国资本,扩大对外出口,不断深化内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建忠  方雅茜  
中国金融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存款投资化、贷款证券化"即"金融市场化"的变革,而产品创新是这场变革的灵魂。在这场变革的冲击下,以利率市场化为主线,以银行间市场为依托,中国金融市场涌现出许多富有特色的新产品。这些产品在满足市场融资需求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