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3)
2023(7821)
2022(6374)
2021(6091)
2020(5003)
2019(11547)
2018(10930)
2017(21230)
2016(10838)
2015(12473)
2014(12057)
2013(12055)
2012(11410)
2011(10503)
2010(10656)
2009(10053)
2008(9115)
2007(8157)
2006(7314)
2005(6927)
作者
(28824)
(23993)
(23860)
(22861)
(15372)
(11492)
(10836)
(9361)
(9221)
(8506)
(8306)
(7951)
(7914)
(7672)
(7615)
(7562)
(7190)
(6998)
(6940)
(6438)
(6188)
(5719)
(5605)
(5517)
(5410)
(5350)
(5290)
(4987)
(4830)
(4735)
学科
(50518)
经济(50475)
(31888)
管理(29322)
(26244)
企业(26244)
(25992)
金融(25991)
中国(23995)
(23531)
银行(23528)
(22958)
方法(18900)
数学(17109)
数学方法(17013)
(13641)
(13173)
贸易(13156)
(12962)
(12700)
(12257)
中国金融(11241)
地方(10791)
业经(10711)
(9673)
农业(8748)
关系(8255)
(7974)
财务(7953)
财务管理(7942)
机构
大学(153351)
学院(152636)
(78055)
经济(76781)
研究(59136)
管理(56608)
中国(53445)
理学(47992)
理学院(47488)
管理学(47061)
管理学院(46765)
(33873)
(32502)
科学(29546)
(28552)
中心(27690)
财经(27351)
经济学(26335)
研究所(25916)
(25173)
经济学院(23781)
北京(21425)
(21026)
(20814)
(20728)
财经大学(20681)
(20647)
金融(20300)
(19066)
(18531)
基金
项目(97019)
科学(78054)
研究(74709)
基金(73710)
(63396)
国家(62942)
科学基金(53739)
社会(50787)
社会科(48551)
社会科学(48543)
基金项目(37412)
(33686)
教育(33592)
自然(31390)
资助(31070)
自然科(30743)
自然科学(30737)
自然科学基金(30256)
(29514)
编号(28892)
成果(24319)
(23666)
国家社会(22572)
中国(22472)
(22451)
重点(22299)
教育部(21136)
(20910)
课题(20385)
(20225)
期刊
(83567)
经济(83567)
研究(52155)
(32708)
金融(32708)
中国(32099)
(24402)
管理(22612)
(20145)
科学(19757)
学报(17855)
经济研究(14730)
大学(14630)
财经(14347)
教育(14292)
学学(13724)
农业(13178)
国际(13137)
(12638)
(12494)
技术(11879)
世界(11753)
业经(11270)
问题(10976)
(7857)
(7660)
论坛(7660)
技术经济(7449)
理论(7057)
现代(7009)
共检索到246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君拥  胡志浩  
亚洲实质性的区域金融合作的勃兴,起源于20世纪末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近十年来,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的金融合作日益紧密。保持亚洲金融合作的良好态势,区域内大国对合作应给予积极的主导,确保区域内金融合作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关于"亚元,"笔者并不看好,但仍主张通过区域金融合作推动国内金融体系建设。中国在亚洲金融合作进程中还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金融理念和金融机制,尽快构建完善金融体系的各种基础要件,以提高中国金融的整体竞争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元龙  田野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金融合作对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增强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和提升亚洲的国际金融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亚洲金融合作的现状来看,现有的金融合作模式程度相对较低,而且存在着诸多缺陷。尽管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深化亚洲金融合作有较多的障碍,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发挥中国在亚洲金融合作中的作用是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需要高度重视中国在参与亚洲金融合作过程中的战略选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芹  
对亚洲金融合作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是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各经济体汇率制度的变革、区内经济合作与政策协调的强化以及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美元汇率的剧烈波动而展开和深入的。本文从亚洲金融合作的背景、理论基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四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导言由2007年8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向实体经济扩散,使得发达经济体陷入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面的经济衰退,其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中国也毫无例外地深陷其中。尽管中国相对不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中国对资本项目交易在相当程度上的管制,使得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免疫于由金融衍生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婧  
围绕共同发展与增长,亚洲货币和金融合作从无到有并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体现了亚洲国家和经济体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的信心。但是,目前的合作机制在预防危机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新经济环境下,亚洲货币和金融合作的需求仍然存在。中国是亚洲货币和金融合作的主要需求者和供给者。参加合作有助于中国的经济与金融的稳定和安全,提高在亚洲的经济影响力;中国通过扩大市场,经济的领先增长,人民币汇率稳定促进合作。在合作进程中,中国应该根据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确定合作的顺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颖  胡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当前,亚洲区域金融合作除在区域危机救助方面有所进展外,在亚洲债券市场、汇率机制和货币合作等方面步履维艰。由于亚洲对外贸易的最终需求主要靠欧美市场,投资也不具备明显的"本地偏好"特点,加之亚洲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使亚洲储蓄剩余不是在区内循环并转化成投资。既然区域金融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抵消参与国的政策外溢,在亚洲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相对较弱,而且区域金融资源在区外循环的情况下,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也大打折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虹  
亚洲金融体系脆弱的原因之一,就是亚洲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虽然亚洲的储蓄率很高,但亚洲的储蓄一般都存入当地金融机构,再通过欧美国际金融中心转化为投资回流亚洲。因此,亚洲企业和金融机构往往依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友骏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不堪重负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面临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日本政府多层面、广范围地推进其亚洲经济合作战略,希望依托外部经济的拉动效应,刺激国内经济的复苏。日本实施亚洲经济合作战略,目的在于维护其在亚洲地域内重要的经济地位,同时也将影响日本与中国、韩国及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关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丽  
近几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日本一改往日"脱亚入欧"转向"回归亚洲"的经济合作新战略。对日本亚洲经济合作新战略的形成、基本思想、内容和基本目标进行剖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剖析日本对亚经济合作新战略基础上,对日本当前的具体经济战略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对当前中日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日本的亚洲经济新战略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其政治大国的目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汪巍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亚洲国家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着力打造亚洲金融峰会平台,改善亚洲开发银行的治理结构,扩大亚洲国家双边和多边货币互换规模,完善区域外汇储备库有效运行机制,推进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加强亚洲国家的汇率合作,使金融合作的模式趋于多样化。本文认为进一步深化亚洲地区的金融合作,可从着力打造亚洲金融峰会平台,努力改善亚洲开发银行的治理结构,不断扩大亚洲国家双边和多边货币互换规模,继续完善区域外汇储备库有效运行机制,推进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加强亚洲国家之间的汇率合作等方面入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仁伍  吴鹤立  
万泉河水荡清波,椰风海韵迎宾客。200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于4月24至25日在海南博鳌隆重举行。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政界、金融界、工商界的人士及专家学者出席了年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年会并作了题为《中国的发展,亚洲的机遇》的主题演讲。亚洲金融合作问题仍是本届年会的重要议题,中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相龙  
一、亚洲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东亚国家和地区创造了长达40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奇迹。从60年代开始,日本、亚洲“四小龙”及东盟相继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增长速度和延续的时间都远远超过资源丰富的拉美国家。东亚经济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对全球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立坚  
我们注意到从1998年开始启动的亚洲金融合作模式,虽然从清迈协议的双边货币互换合作框架已经拓展到了多边合作的亚洲货币基金(AMF)模式,但是,它的规模、作用和合作模式上所需要的共识,依然十分有限。不过,从周小川行长提出的超主权储备货币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