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2)
- 2023(9364)
- 2022(7679)
- 2021(7028)
- 2020(5517)
- 2019(12185)
- 2018(11695)
- 2017(22040)
- 2016(11562)
- 2015(12756)
- 2014(12604)
- 2013(12457)
- 2012(12049)
- 2011(11049)
- 2010(11614)
- 2009(10833)
- 2008(9836)
- 2007(8899)
- 2006(8162)
- 2005(7875)
- 学科
- 济(53747)
- 经济(53703)
- 业(30595)
- 管理(27849)
- 融(26095)
- 金融(26094)
- 中国(24826)
- 银(23592)
- 银行(23579)
- 行(23077)
- 企(22749)
- 企业(22749)
- 地方(20844)
- 农(16473)
- 业经(14018)
- 制(13247)
- 方法(11888)
- 农业(11866)
- 财(11473)
- 中国金融(11083)
- 地方经济(10663)
- 发(10361)
- 贸(9942)
- 贸易(9923)
- 数学(9811)
- 数学方法(9708)
- 易(9528)
- 学(9314)
- 体(9111)
- 环境(8287)
- 机构
- 学院(161576)
- 大学(156586)
- 济(69007)
- 经济(67375)
- 研究(63789)
- 管理(54921)
- 中国(54755)
- 理学(45184)
- 理学院(44565)
- 管理学(43895)
- 管理学院(43600)
- 科学(37019)
- 京(34897)
- 所(32806)
- 财(32220)
- 中心(30233)
- 研究所(29419)
- 农(28565)
- 江(26185)
- 财经(24279)
- 范(23413)
- 院(23228)
- 师范(23165)
- 北京(23057)
- 州(22301)
- 经(21882)
- 农业(21750)
- 业大(21494)
- 经济学(21088)
- 银(20949)
- 基金
- 项目(100349)
- 科学(78641)
- 研究(77743)
- 基金(69533)
- 家(60254)
- 国家(59660)
- 科学基金(50153)
- 社会(48494)
- 社会科(46070)
- 社会科学(46061)
- 省(41173)
- 基金项目(36089)
- 教育(34532)
- 划(34072)
- 编号(32705)
- 自然(29815)
- 自然科(29083)
- 自然科学(29078)
- 发(29068)
- 自然科学基金(28529)
- 资助(28010)
- 成果(27122)
- 课题(24110)
- 发展(23816)
- 重点(23536)
- 展(23415)
- 创(21616)
- 部(21013)
- 创新(20243)
- 性(20218)
共检索到275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余永定 何帆 李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小峰
中非金融合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合作潜力巨大;合作具有明显的"功能性"特点,尚不具备高层次货币金融合作条件。随着中非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强,非洲国家深刻反省自身发展路径且与中国合作愿望增强,金融合作空间广阔。未来中非金融机构之间在金融业务、信息交流和监管合作等方面将朝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其中更是以开发性金融合作为重点展开。中非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双方主要以银行业间合作为主。今后双方将积极推进在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的合作,继而实现宏观金融合作。
关键词:
中非金融合作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翁东玲 汤莉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币已在全球贸易融资货币中位列第三、在全球支付货币和外汇交易货币中均位列第五。但自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总体上趋于贬值,这动摇了市场对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信心。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可从夯实金融基础、加强对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发挥货币互换在贸易投资中的功能、构建人民币"体外循环"、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小坤
本文分析了亚洲债券基金产生的必要性,认为发展亚洲债券市场是降低亚洲金融脆弱性的有效途径,一个高效、有深度和流动性良好的亚洲债券市场将成为亚洲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亚洲债券基金的主要目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亚洲债券基金的最新进展及其前景做一些评述。
关键词:
亚洲债券基金 亚洲债券市场 目标 进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一平
2011年11月23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29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热点问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朱一平博士指出,欧债危机现在处于关键阶段,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能否承担危机救助责任存在疑问,同时欧洲央行内部对于危机救助存在着意见分歧。目前来看,唯一的解决方案是走共同财政政策的道路,发行统一的欧元债券。鉴于目前欧债发展态势,建议中国增加从欧洲的进口,同时增加对欧直接投资,并在欧盟推出统一欧元债券基础上,增持欧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杨 柏晓蕾
目前,中国正处于金融制度转轨时期,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如何顺利改革,又该如何应对金融业完全开放后的高度竞争,这些都需要理论的阐释与指导。本文从最新的金融中介理论着手,探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的优势所在,并以功能观为导向,提出了一些有关构建中国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的看法。最后,得出了一些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中介 风险管理 参与成本 价值增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截至目前,亚洲金融合作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66-1997)是日本和美国主导下、以减贫为主的金融支持阶段;第二阶段(1997-2007)是金融危机驱动下的合作起步阶段;第三阶段(2008年以来)是合作深化阶段。然而,对美元流动性的高度依赖、区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合作向心力不强等因素仍制约着亚洲金融合作步伐。本文从风险防范、治理结构、市场结构、合作机制等方面对深化亚洲金融合作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对香港的独特作用以及商业银行如何促进亚洲金融合作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隋清江
1 997年以来 ,珲春的开发开放取得了新的进展 ,不仅表现为“量”的扩大 ,而且也体现了“质”的提高。从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的前景看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投资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图们江地区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我国即将加入 WTO;以及珲春已经历了 1 0年的开放历程 ,具备了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这些有利的因素必将为珲春暨图们江地区的开发开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 ,应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 ,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 ,把珲春暨图们江地区的开放开发推向前进。
关键词:
珲春 图们江地区开发 进展 前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睿
近年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主要从两方面获得了拓展:项目融资渠道拓宽;本币结算合作扩大,推动中俄本币国际化。然而,目前金融合作仍然是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经济结构互补性差、资金不足等不利因素,为上合组织成员国金融合作提出了诸多挑战。中短期来看,上海合作组织应尽快探求多渠道资金来源、突破内向化的局限、减少区域内政策博弈,并着力扭转双边和次区域合作占主导的格局,逐步推进多边金融合作;与此同时,在欧美债务危机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也应着力加强制度化建设。共同抵御外部风险,摆脱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局面。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金融合作 银联体 本币结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松林
1简要回顾水产生物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以水产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水产业应用为目的,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为主体的综合性技术体系。水产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
关键词:
水产生物技术 回顾 现状 最新进展 展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董哲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是区域金融非政府组织,其性质与国际金融协会较为相似。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对"一带一路"区域融资体系构建、区域金融市场发展、区域乃至全球金融稳定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将通过构建区域金融沟通协调平台、制定区域金融标准与规范、提供区域金融产品或服务等策略实现。然而,其性质以及制度框架使其作用的发挥面临一定困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艳婷
从空间模式而言,城市群的本质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在更大范围城市地域实体内的集聚。在这一集聚体内,原乡村地区密集参与着工业化、经济发展。在国内外经典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将城市群这一特征概括为分散性区域集聚,并认为分散性区域集聚是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经济全球化空间选择的结果,也是中国政策制度背景的产物。作为全球制造业生产平台和协调控制中心在空间上的独特反映,这一根本属性使得城市群区别于传统区域,在空间上并不遍在;其分散性的发展特征使得它同时代表着最为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值得特别关注。从分散性的地域单元入手的规划策略较目前的城市群整体战略而言,可能较易实施和取得效果。同时,随着中国内需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城市群发生发展的国内外背景正在发生重要转变。分散性区域集聚的空间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所有区域,在进行规划管理时,必须审慎对待这一客观事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