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1)
- 2023(6231)
- 2022(4869)
- 2021(4488)
- 2020(3494)
- 2019(7462)
- 2018(6671)
- 2017(12926)
- 2016(6523)
- 2015(7136)
- 2014(6950)
- 2013(6571)
- 2012(6030)
- 2011(5492)
- 2010(5757)
- 2009(5667)
- 2008(4504)
- 2007(4105)
- 2006(3751)
- 2005(3490)
- 学科
- 济(30565)
- 经济(30543)
- 融(24494)
- 金融(24492)
- 银(21064)
- 银行(21062)
- 行(20578)
- 中国(16211)
- 业(15806)
- 管理(15492)
- 地方(13040)
- 企(12943)
- 企业(12943)
- 中国金融(10855)
- 方法(8524)
- 制(8371)
- 财(8151)
- 数学(7744)
- 数学方法(7696)
- 农(7094)
- 地方经济(7082)
- 业经(6977)
- 务(5818)
- 财务(5806)
- 财务管理(5798)
- 企业财务(5625)
- 农业(5500)
- 学(5376)
- 体(5159)
- 理论(4758)
- 机构
- 学院(88939)
- 大学(87849)
- 济(39774)
- 经济(38918)
- 研究(32578)
- 中国(31566)
- 管理(29591)
- 理学(25131)
- 理学院(24804)
- 管理学(24420)
- 管理学院(24260)
- 财(18924)
- 科学(18121)
- 京(17455)
- 中心(16880)
- 所(15722)
- 财经(15156)
- 银(14953)
- 融(14508)
- 银行(14493)
- 研究所(14341)
- 经济学(14231)
- 金融(14228)
- 经(13767)
- 行(13630)
- 江(12930)
- 经济学院(12852)
- 范(12680)
- 师范(12585)
- 人民(12285)
- 基金
- 项目(60158)
- 科学(48076)
- 研究(46657)
- 基金(43533)
- 家(37241)
- 国家(36925)
- 社会(31808)
- 科学基金(31655)
- 社会科(30205)
- 社会科学(30199)
- 省(23698)
- 基金项目(22438)
- 教育(20616)
- 划(19725)
- 编号(18921)
- 自然(17666)
- 自然科(17248)
- 自然科学(17245)
- 自然科学基金(16925)
- 资助(16720)
- 成果(15682)
- 发(14969)
- 重点(14401)
- 国家社会(13667)
- 课题(13352)
- 创(13165)
- 部(12984)
- 发展(12715)
- 性(12581)
- 展(12522)
共检索到142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孙仁柱 周莉萍
本文探讨了"合法性"与"权力"在金融区域主义方面的因果效应。当前以G7为主导的全球体制中合法性的明显缺失和国家间权力格局的变化影响了东亚的政策决策。东亚国家寻求"抗衡性"的战略,也即在保持着与以G7为中心的全球金融体制合作关系的情况下,通过发展自身的区域性制度(或其他潜在方案)以避免对前者的过度依赖。上述观察意味着,除非现存全球金融体制解决了合法性问题,并且当前(有利于东亚的)权力转移发生逆转,亚洲新兴经济体不会将应对国际金融问题的全部希望寄于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合法性 权力 金融区域主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虹
亚洲金融体系脆弱的原因之一,就是亚洲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虽然亚洲的储蓄率很高,但亚洲的储蓄一般都存入当地金融机构,再通过欧美国际金融中心转化为投资回流亚洲。因此,亚洲企业和金融机构往往依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导言由2007年8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向实体经济扩散,使得发达经济体陷入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面的经济衰退,其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中国也毫无例外地深陷其中。尽管中国相对不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中国对资本项目交易在相当程度上的管制,使得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免疫于由金融衍生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The Kok-Peng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昌镛 里·萨姆隆 沙恩·瓦鲁 杨盼盼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197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解体和随后出现的金融全球化是导致经济周期波动性增大的原因。在过去的20年中,许多国家都曾经因为金融危机而导致经济出现大幅波动,例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的欧债危机。因此,国家都越来越迫切地需要金融安全网,以保护经济体免受短期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的是全球层面的金融安全网,国家间和区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的20年间,亚洲区域贸易、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一体化也在发展。然而,亚洲国家的储蓄仍主要在区外循环,美元仍是亚洲国家的重要货币锚和融资货币,这使得亚洲区域易受外部金融冲击。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的重要使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国家之间货币政策持续分化的环境下,亚洲国家需要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共建全球金融安全网,提高清迈倡议多边机制救助贷款的适应性、灵活性以及与其他救助资源的协同性,提升东盟和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经济监控职能,建立区域货币基金,确保清迈倡议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当前,亚洲区域金融合作除在区域危机救助方面有所进展外,在亚洲债券市场、汇率机制和货币合作等方面步履维艰。由于亚洲对外贸易的最终需求主要靠欧美市场,投资也不具备明显的"本地偏好"特点,加之亚洲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使亚洲储蓄剩余不是在区内循环并转化成投资。既然区域金融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抵消参与国的政策外溢,在亚洲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相对较弱,而且区域金融资源在区外循环的情况下,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也大打折扣。
关键词:
亚洲金融 对外贸易 区域合作 发展趋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的20年间,亚洲区域贸易、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一体化也在发展。然而,亚洲国家的储蓄仍主要在区外循环,美元仍是亚洲国家的重要货币锚和融资货币,这使得亚洲区域易受外部金融冲击。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的重要使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国家之间货币政策持续分化的环境下,亚洲国家需要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共建全球金融安全网,提高清迈倡议多边机制救助贷款的适应性、灵活性以及与其他救助资源的协同性,提升东盟和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经济监控职能,建立区域货币基金,确保清迈倡议多边机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互补关系,以及建设区域本币债券市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 张楚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权力"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对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行政权力如何影响学术权力进行了大量研究。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前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热议更是将高校"去行政化"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使能真正能祛除"行政化",仅依赖于学术权力,学术系统就一定能保证进入一种良好运作状态吗?换言之,学术权力的运作是否也存有某种隐秘的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钟伟
为了抵御金融资本全球化的风险,亚洲国家需要形成一个开放型的国家体系,实施亚洲金融区域化。本文论述了亚洲金融区域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指出亚洲国家和地区应正视自身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努力设法纠正,使其金融体系更加富有竞争力,以迎接金融资本全球化的挑战。
关键词:
金融资本 全球化 亚洲金融 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茂光 雷家骕 冯涛 沈悦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本文阐释了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构建了测度指标体系,使用2011—2021年的省级数据以熵值TOPSIS法测度了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β收敛、障碍度诊断模型等方法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探究。研究表明: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服务实体经济为落脚点、以金融结构优化为体现、以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不断提升为手段、以金融安全为保障的,金融功能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可持续发展。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动态提升。金融高质量发展总体基尼系数主要由区域间基尼系数贡献。金融高质量发展总体上存在较弱的σ收敛,存在β收敛,整体差距在逐步收敛。金融高质量发展受到金融公平维度因子掣肘较多,金融资源配置应当更加注重公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伟深
亚洲金融风暴使区内的银行体系备受关注。有学者指出,亚洲国家的银行体系不健全是金融风暴的主因。如麻省理工的克鲁明(PaulKrugman)教授认为亚洲危机的起因缘于金融中介机构(FinancialIntermediaries)的“道德危险”问题(Mor...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丁慧平 申金升 冯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肖可砾
金融深化是由于产业分化引起交易深化、引起财富货币化进程,是资产转换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拓展的过程;金融创新的本质是对各类资产转换及收益风险分配建立起工具、技术和机制。而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由于价值的跨时间转移而形成,本质上都是一份涉及未来权益的契约。由于财富转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风险,催生出一系列中介机构、一系列信用增强机构、一系列监管机构,也催生出一大批金融家人才。他们是金融市场上的食利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发现套利机会,善于运用杠杆。
关键词:
金融家 金融套利 金融杠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近几年,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广泛开展了普惠金融实践。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制度的目标是让广大贫困群众以不高于平均水平的价格或费用更方便地获得信贷等金融产品以及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普惠金融业务遇到了相互矛盾的三方面问题:一是较低价格和收费,使得普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