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4)
2023(12046)
2022(10363)
2021(9490)
2020(8267)
2019(19152)
2018(18895)
2017(37050)
2016(19740)
2015(22463)
2014(22635)
2013(22543)
2012(20930)
2011(19142)
2010(18935)
2009(17548)
2008(17002)
2007(15009)
2006(12858)
2005(11487)
作者
(56383)
(47839)
(47496)
(45467)
(30206)
(22847)
(21823)
(18718)
(17966)
(16830)
(16172)
(16029)
(15085)
(14995)
(14937)
(14685)
(14302)
(14245)
(13792)
(13705)
(11810)
(11622)
(11529)
(11043)
(11024)
(10745)
(10410)
(10203)
(9596)
(9326)
学科
(105641)
经济(105557)
管理(55167)
(51114)
方法(45031)
(41937)
企业(41937)
数学(40673)
数学方法(40229)
地方(21932)
(21859)
中国(21515)
(21065)
业经(18690)
(18343)
(16726)
贸易(16716)
(16170)
(15109)
农业(14562)
地方经济(14086)
(13289)
金融(13284)
(13227)
财务(13183)
(13164)
财务管理(13151)
环境(12941)
理论(12806)
(12523)
机构
大学(288749)
学院(288452)
(132331)
经济(129866)
管理(112213)
研究(97717)
理学(96953)
理学院(95976)
管理学(94371)
管理学院(93852)
中国(74138)
(58519)
科学(57019)
(56851)
(48797)
财经(46220)
中心(45685)
(45345)
研究所(44306)
经济学(42218)
(41949)
(41922)
业大(41077)
经济学院(37937)
北京(36397)
(35571)
农业(35544)
师范(35216)
(34568)
财经大学(34355)
基金
项目(191707)
科学(151679)
基金(141207)
研究(138732)
(122279)
国家(121345)
科学基金(104826)
社会(90112)
社会科(85634)
社会科学(85613)
基金项目(74594)
(74149)
自然(67488)
自然科(65956)
自然科学(65937)
自然科学基金(64766)
教育(64414)
(62225)
资助(58918)
编号(55209)
成果(44032)
(43569)
重点(43216)
(41596)
(39662)
教育部(37901)
国家社会(37796)
课题(37663)
科研(37270)
创新(37231)
期刊
(143825)
经济(143825)
研究(84273)
中国(49317)
(44908)
学报(41550)
管理(40610)
(40074)
科学(39031)
大学(32028)
学学(30542)
(28598)
金融(28598)
技术(27315)
农业(26921)
经济研究(24169)
教育(23774)
财经(23669)
业经(20912)
(20437)
问题(18852)
技术经济(16332)
统计(16275)
(15524)
(14289)
(14264)
世界(14117)
国际(14099)
理论(13726)
商业(13402)
共检索到422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素芹  
近年来亚洲金融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尽管亚洲各国各地区已经就开展货币金融合作达成共识,但是由于亚洲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和复杂的历史问题,使得人们对亚洲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可行性提出诸多疑问。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对亚洲地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可行性进行考察。通过进一步研究亚洲各经济体面临冲击的对称性以及对冲击的不同反应,分析亚洲开展区域性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彤娟  孙瑾  
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和VAR模型,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角度,考察了中国与东盟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中国-东盟各国在经济开放度、经济周期同步性、通货膨胀相似性等方面具备货币合作基础。中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6国的供给冲击对称性较高,货币冲击次之,需求冲击最差。中国-东盟具有深入开展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但未来还需克服政治障碍和外来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娱  
本文运用贝叶斯结构向量自回归(Bayesian SVAR)模型,检验了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6个具有不同汇率制度的亚洲经济体的传导渠道。与此前该领域进行的实证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探索性地运用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方法,以提高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度。在"浮动恐惧"(Fear of Floating)的背景下,对大部分亚洲经济体而言,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在汇率渠道上的反应是相对微弱的,而通过利率渠道和外汇储备渠道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研究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长时间维持的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可能有助于增加亚洲经济产出,但会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热钱流入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宏波  宋小宁  熊爱宗  
本文利用最优货币区指数模型就1983-2007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在此基础上采用1996年和2007年的截面数据计算并比较东亚地区各主要经济体的双边OCA指数,以期纵向分析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东亚经济一体化水平较亚洲金融危机前有所提高,货币合作成本降低,同时其内部已经形成以东南亚国家为主体的小型经济区,在区内先行开展货币合作具有较强可行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梅波  熊爱宗  
经济冲击的对称性程度,是判断一组经济体是否可以进行货币合作的一个良好指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经济冲击的分解变量进行了重新选择,将东亚9个经济体的经济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货币冲击。静态与动态实证结果都显示东亚目前的冲击对称性程度还不高。未来东亚货币合作的方向,除了在整体上继续推动东亚各经济体在各领域的合作外,重点是要推进大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协调。
[期刊] 预测  [作者] 安辉  赵清  
每次金融危机爆发都会引起人们对区域货币合作的高度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石即以清迈倡议(CMI)为代表的区域救助机制,而此次危机后形成的标志性合作成果则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CMIM)。本文正是基于上述事实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比较东亚地区过去30年和近10年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差异,以考察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基础的新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东亚地区小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一直很高,并继续呈上升趋势;而近年来,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以中日为代表的大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的显著提高,因而为东亚更深层次的货币合作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认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应适时调整为以"亚洲共同繁荣"为目标,由过去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劲波  张伟进  张江洋  
笔者着重分析了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亚6国的货币一体化发展,并以卢布为参照对象,判断人民币成为该地区锚货币的可行性。最优货币区理论是探讨某个地区货币一体化程度的主要理论依据,笔者以该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DMP模型作为理论创新的基础,简化DMP模型为一个静态的两国模型,新模型从大国和小国两个角度更好地诠释了组建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与收益。在新模型的基础上,笔者以名义汇率的变动、通货膨胀率以及实际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为实证指标,对中国与其他7个国家进行了计量检定,以期透彻地分析该地区现阶段货币一体化的程度,为人民币在该地区的推广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晓洁  
区域货币联盟以及区域货币合作是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颇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关于它的研究对于防范金融危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VAR模型分析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东亚国家与地区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的对称性,并通过与欧洲经验数据的比较,判断东亚实现区域货币联盟的可行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蔡宏波  
本文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了东亚地区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并将冲击对称性分析结果与20世纪80年代的欧盟国家进行横向比较,以揭示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所处水平,从而判断该地区进行深入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及可行性。研究发现,与欧元流通前欧洲经济一体化水平相比,当前东亚地区无论在冲击相关性、冲击幅度,还是应对冲击的调整速度上均优于欧洲当时水平,该地区已经具备开展诸如双边汇率机制等较高层次货币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颜华国  蔡宏波  林舒  
本文以两大主流货币合作假说为理论背景,着重借鉴了Frankel-Rose内生性假说的分析框架,研究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动态特征对于该地区货币合作,即货币统一进程的制约与影响。主要结论表明,随着东亚地区各国间贸易联系的日益密切以及经济趋同性的进一步提高,最优货币区标准会在其建立之后得到自发优化。东亚货币合作内生性假说的成立势必会降低在该地区开展货币合作的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金平  万志宏  
货币一体化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欧元的诞生标志着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入最高阶段,即欧洲货币与经济联盟。货币金融合作是亚太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亚太地区范围大、情况复杂,一般认为该区域的货币金融合作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本文具体分析了亚太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亚太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具体设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戴金平  
东亚经济货币金融合作问题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引起该地区的高度关注。本文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现状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对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前景——即该地区能否进入货币合作的第二阶段——进行了政治和经济的分析。论文的结论是,第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现处于初级阶段,即准备阶段;第二,从静态上分析,该区域还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但是却具备了最优货币区的第一个动态标准;第三,该地区建立货币区的政治基础还很薄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欣  
东亚各国目前在货币领域的合作严重滞后于贸易合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亚货币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传统的OCA标准,目前东亚各国内部经济条件差异较大,而且这种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进行深层次货币合作的成本较高。基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中日韩三国货币冲击的对称性较高,但是在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方面存在非对称性,而且这种非对称性在短期更为明显。与日韩相比,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冲击的对称程度相对较高,具备一定的合作优势。因此中国应以贸易合作为基础,加强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往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蕾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双方关系的实质性提升,也必将促进双方在货币金融上的进一步合作。本文运用SVAR模型和相关性分析,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角度,考察了中国与东盟10国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10国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年的建设期内得到了很大提高,其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东盟5国最适宜成为未来中国货币合作的备选对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欣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对东亚汇率制度进行重新思考,东亚地区货币合作也因此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VAR模型和面板VAR模型,从供给冲击、需求冲击以及货币冲击三方面考察东亚各国经济冲击的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东亚各国内部经济条件差异较大,而且基本没有随时间逐渐缩小的趋势。东亚货币冲击的对称性较高,但是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对称性较低,从而制约了货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因此中国应加强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往来,夯实合作的经济基础,引领东亚货币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