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8)
- 2023(6904)
- 2022(5728)
- 2021(5380)
- 2020(4407)
- 2019(10217)
- 2018(10181)
- 2017(18878)
- 2016(10442)
- 2015(11079)
- 2014(10814)
- 2013(10445)
- 2012(9369)
- 2011(8515)
- 2010(8330)
- 2009(7643)
- 2008(7614)
- 2007(6222)
- 2006(5545)
- 2005(4905)
- 学科
- 济(40723)
- 经济(40668)
- 管理(25798)
- 业(24086)
- 企(19369)
- 企业(19369)
- 方法(16974)
- 数学(15671)
- 数学方法(15572)
- 制(11061)
- 农(10759)
- 财(10191)
- 中国(10028)
- 贸(9962)
- 贸易(9955)
- 易(9724)
- 体(9015)
- 业经(8698)
- 融(7608)
- 金融(7607)
- 银(7353)
- 银行(7321)
- 农业(7020)
- 行(7011)
- 学(6920)
- 体制(6391)
- 地方(6070)
- 关系(5987)
- 技术(5971)
- 务(5286)
- 机构
- 大学(138690)
- 学院(137159)
- 济(60793)
- 经济(59730)
- 研究(52551)
- 管理(50535)
- 理学(43869)
- 理学院(43386)
- 管理学(42702)
- 管理学院(42475)
- 中国(40585)
- 科学(31640)
- 农(30642)
- 京(28356)
- 财(27868)
- 所(27494)
- 研究所(25169)
- 农业(24216)
- 业大(24010)
- 中心(23580)
- 财经(21639)
- 经(19935)
- 江(19896)
- 经济学(19061)
- 院(18539)
- 北京(17783)
- 经济学院(17364)
- 范(16876)
- 师范(16574)
- 财经大学(16379)
- 基金
- 项目(95513)
- 科学(74546)
- 基金(70510)
- 研究(64961)
- 家(64402)
- 国家(63873)
- 科学基金(53268)
- 社会(42854)
- 社会科(40750)
- 社会科学(40739)
- 基金项目(37563)
- 省(36126)
- 自然(35530)
- 自然科(34735)
- 自然科学(34720)
- 自然科学基金(34158)
- 划(31709)
- 教育(30192)
- 资助(28355)
- 编号(24270)
- 重点(22028)
- 部(21452)
- 创(20407)
- 发(19905)
- 创新(19181)
- 成果(19081)
- 科研(18797)
- 计划(18628)
- 国家社会(18494)
- 教育部(18282)
共检索到208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斌 何帆
本文说明了亚洲货币单位的编制背景、功能以及方法和结果,并指出了编制方法中的缺陷。通过模拟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与单一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我们发现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更有助于维护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稳定。通过钉住AMU,还能够借助国际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合理定价和低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在人民币在亚洲货币单位中占据较大权重、人民币与亚洲货币单位之间保持相对灵活的平价调整规则的前提下,人民币保持与亚洲货币单位的相对稳定将有助于推进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颖 刘天鸣
本文主要讨论在亚洲货币单位视角下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价值波动的情况。介绍了亚洲货币单位的起源和构成,阐明了目前我国实际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的现实情况,从汇率稳定角度对人民币盯住单一美元和盯住亚洲货币单位进行了比较,并采用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双边汇率波动弹性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在盯住美元条件下弹性趋于增大,但幅度仍有不足。
关键词:
亚洲货币单位 一篮子货币 人民币汇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再次暴露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缺陷。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区域货币合作等问题引起普遍关注。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实力的增强,人民币能否在区域乃至世界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和亚洲货币合作,都需要深入研究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与日本的金融货币政策协调。近日,李晓、上川孝夫主编的《人民币、日元与亚洲货币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力臻 谢朝阳
本文以目前东亚货币合作格局下人民币所处的不利地位为分析的起点 ,探讨了东亚货币危机“传染性贬值”的自我实现性:当区域内某一货币贬值后 ,特别是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的日元贬值后 ,人民币继续保持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会损害国内经济的增长与稳定 ,而现行的东亚双边货币互换合作机制的自身缺陷 ,易于陷中国于窘境;论文为东亚货币合作设定了一个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合作方案 ,即建立“东亚汇率合作基金”及“钉住混合驻锚的货币篮制” ,以寻求汇率的稳定 ,规避金融危机的风险 ,平衡各国在货币合作中的成本与收益;在此基础上 ,从东亚货币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关性 ,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雅楠
人民币推行国际化以来,在国际货币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职能安排上依然欠缺。本文在人民币推行计价职能国际化的诉求下,结合中国对亚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影响力不断加强的现状,通过HP滤波分析及Granger检验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对亚洲主要国家汇率产生的影响,发现人民币对某些亚洲主要货币具有影响效应,并探讨了该效应产生的原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红枫 谭小玉 陈文博 李艳丽
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亟待改革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基于全球经济格局和中国当前的国情,人民币国际化采取从区域到全球的推进路径可能是货币当局更为明智的战略选择。文章选取"10+3"国家作为人民币区域化的辐射范围,利用带傅里叶变换的SURADF面板单位根检验法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进而研究人民币成为区域关键货币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已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日元仍是亚洲地区占据重要地位的货币,人民币还无法与之抗衡。然而,从人民币在亚洲地区影响力逐渐增强的趋势来看,人民币极具成为区域关键货币乃至国际货币的潜力。
关键词:
区域货币合作 人民币区域化 SURADF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曲
综合运用隐含货币锚分析框架和滚动回归分析(rolling)方法,以我国三次汇率制度改革为背景,从静态的变化和动态过程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推进中,人民币对东亚货币的影响力逐渐提升,联动性加强。人民币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过程中,东亚地区的货币与人民币的相关性也由最初的降低到不断提升,这是人民币自身影响力加强的重要体现。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需要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并加强区域汇率机制的协调,更需要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国力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刚
东亚经济体货币汇率联动态势检验表明,东亚货币之间存在非正式的汇率合作机制。金融危机前,大多数东亚货币汇率呈现出较为一致的联动态势;金融危机期间,其联动态势相比危机前有所加强;人民币二次汇改后,这种联动态势反而有所减弱。同时,进一步选取2005年7月25日至2012年12月2日的名义汇率的周度数据,分阶段实证检验人民币对东亚货币的影响力。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后,东亚仍旧是事实上的美元区,美元的地位仍难以撼动,但人民币对部分东亚货币的影响力已超过了美元,对美元地位构成了挑战。可以预计的是,人民币在东亚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发挥亚洲支柱货币作用。
关键词:
人民币 东亚货币 汇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杨飞
近年来采用参照篮子货币设定汇率波动的经济体在增加,这反映了全球区域各经济体汇率倾向于管理浮动和相对独立的势头(即区域汇率独立板块)。人民币也是如此,在汇改后参照美元比重显著减小,而区域货币权重逐步增大。虽然这延续着有效汇率研究的发展方向,但是它更加表现为一种市场力量的选择。区域内某些货币相互联动的增加,反映了这一组货币汇率波动的独立性。本研究通过回归发现,人民币与港币、林吉特、韩元和台币联动走得越来越近,在集体降低对美元的参照比重之后,这几种货币互相间参照比重上升。而在它们后面又有互动的其他货币。这种货币联动的方差和持续性模式是亚洲未来货币独立板块形成的雏形。中国汇改后在对亚洲货币集体降低美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亚洲区域货币合作都进展甚微,而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不俗成绩。事实上,在亚洲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政府应该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加强区域货币合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真实需求为基础的,从周边到区域、从区域到全球的可持续货币国际化之路。具体政策建议包括加快国内结构性改革、发展国内金融市场、消除潜在金融风险隐患、鼓励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以及东盟国家的流通与使用、大力发展区域性熊猫债券市场、鼓励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计价与结算、利用新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时期来推动新一轮亚洲货币合作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珺 周雯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凸现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变量GARCH模型研究了人民币与日元、韩元、港元、台币、新加坡元、泰铢、印尼盾、吉林特等东亚地区8种货币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人民币与东亚地区其他货币之间汇率合作基础不同,现阶段港元、台币、泰铢是人民币最佳的汇率合作伙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娜 万志宏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大大加快。2008年12月24日,中国政府宣布在大陆部分地区和港澳、东盟之间进行货物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我国还先后与韩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签订了本币双边互换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祥云 贡慧
文章使用GARCH模型对2005年7月以后东亚货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汇率对林吉特、韩元、新加坡元和新台币四种货币的汇率影响显著,而金融危机后,菲律宾比索对美元汇率也受到了人民币的影响,同时人民币对大部分货币的影响系数在增强。这说明人民币正在成为东亚地区重要的"锚货币",而这种"锚"作用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式是引导其他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但VIX指数的影响一直比较显著,这凸显了人民币作为区域货币锚的不稳定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庭东
本文述评了迄目前为止已经出现的有关亚洲货币合作的几种思路,指出亚洲货币合作深受亚洲区域主义特点的影响,区域内多层次次区域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多重货币联盟的货币一体化路径在亚洲更具有现实性,人民币货币区与东盟货币区将首先融合,并可能最终统一亚洲货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赞文 闫娅琦
学术界普遍认为亚洲货币合作应当遵循长期合作、循序渐进、稳步推动的原则,在发展一种或多种次区域货币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历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亚洲货币合作尚未形成实质性的合作机制亚洲货币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相继延续殖民时期的货币局制度,即将本国货币牢牢钉住某种国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