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6)
2023(14675)
2022(12394)
2021(11644)
2020(9653)
2019(22119)
2018(21869)
2017(41654)
2016(22254)
2015(25395)
2014(25347)
2013(24919)
2012(23132)
2011(20919)
2010(20510)
2009(19120)
2008(18382)
2007(16150)
2006(14162)
2005(12811)
作者
(62998)
(52938)
(52625)
(50330)
(33690)
(25241)
(23865)
(20724)
(20269)
(18622)
(18104)
(17877)
(16767)
(16764)
(16641)
(16417)
(15842)
(15268)
(15199)
(14998)
(13358)
(12784)
(12740)
(12196)
(12027)
(11812)
(11465)
(11261)
(10594)
(10402)
学科
(110487)
经济(110374)
管理(61732)
(54793)
方法(46030)
(44063)
企业(44063)
数学(41401)
数学方法(40915)
中国(27901)
(24369)
(23795)
地方(22059)
(20497)
业经(19947)
(19561)
贸易(19547)
(19061)
(18534)
(16223)
金融(16216)
农业(16056)
(16050)
银行(16023)
(15311)
(14580)
环境(14532)
理论(14514)
地方经济(14211)
(14094)
机构
大学(320245)
学院(317211)
(146105)
经济(143474)
管理(119622)
研究(113441)
理学(102124)
理学院(101059)
管理学(99236)
管理学院(98674)
中国(90017)
(67415)
(65619)
科学(64939)
(56290)
财经(52380)
中心(52290)
研究所(50882)
(49625)
(47850)
经济学(47349)
(46135)
业大(43786)
北京(42578)
经济学院(42499)
(40839)
(39631)
师范(39173)
财经大学(39049)
农业(38812)
基金
项目(210200)
科学(166540)
基金(156294)
研究(152649)
(136676)
国家(135653)
科学基金(116284)
社会(100433)
社会科(95404)
社会科学(95385)
基金项目(80958)
(78146)
自然(73686)
自然科(72018)
自然科学(71997)
自然科学基金(70725)
教育(70200)
(66792)
资助(65472)
编号(59152)
(48188)
成果(48067)
重点(47462)
(45287)
国家社会(43466)
(43002)
教育部(41909)
课题(41131)
创新(40501)
科研(40276)
期刊
(160091)
经济(160091)
研究(98770)
中国(62629)
(51707)
学报(48461)
管理(46361)
科学(45242)
(44511)
大学(38080)
学学(36184)
(34768)
金融(34768)
农业(30212)
教育(29652)
技术(29450)
经济研究(27548)
财经(27396)
(23796)
业经(21757)
问题(20817)
(19358)
国际(18105)
世界(17880)
统计(17566)
技术经济(16918)
(16556)
(15045)
(14459)
理论(14306)
共检索到486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斌  
本文计算了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以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篮子作为计价物的亚洲主要货币、美元以及澳元长期国债的真实收益率,发现美元长期国债的真实收益率在样本期内为负,低于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长期国债的真实收益率,更远低于澳大利亚长期国债的真实收益率,仅稍高于马来西亚长期国债的真实收益率。不仅如此,即便是从美元计价的名义收益率来看,美元长期国债收益率也仅稍好于日本国债,低于样本中其他经济体的国债。从实现外汇储备真实财富保值增值的角度看,中国以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的资产替代美元资产更有吸引力。这样的替代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国际货币体系的渐进改革、解决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以及推进东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志超  
当前全球正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未来一个时期内"不确定性"成为全球所共同面临的挑战。正如IMF在2019年《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尽管金融条件依然宽松,全球金融脆弱性仍继续积累"。在此背景下,亚洲金融风险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外汇储备作为开放经济体对抗金融风险和防范风险传染的重要储备资产,历来为亚洲各经济体所重视。笔者选取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和沙特等亚洲主要经济体作为代表性经济体,观察这些经济体的外汇储备总量和波动情况。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兵  靳玉英  贾松波  
本文选择11个亚洲新兴经济体,结合传统因素和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金融因素对这些经济体1990Q1-2011Q4期间的储备行为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实证分析了样本国家储备持有行为的动机,发现预防动机和重商主义动机与传统解释因素一样,而金融开放度、金融深化、金融发展等金融指标也存在显著的解释力。其次,亚洲新兴经济体普遍存在货币错配问题,增强储备持有则是这些经济体应对货币错配风险的有效手段。最后,本文从维持宏观经济和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给出政策含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志明  王大生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增长形态上近似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本文以亚洲金融危机为界线,将样本区间划分为1995-1998年和1999—2005年两个时段,就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别进行协整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仅在第二个时段1999—2005年,基础货币供给量与外汇占款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明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对于基础货币供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宏元  陈奉先  涂万春  
亚洲经济体持有的外汇储备远超出了经验值范围。亚洲经济体为何囤积外汇储备?本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剖析亚洲经济体囤积外汇储备的动机。实证结果表明,亚洲经济体外汇储备囤积行为存在着几种动机:从存量上看,交易性动机和基于预防资本外逃的预防性动机作用最大,但前者比较稳定,后者是驱动外汇储备变动的最重要因素;攀比动机和基于预防经常项目波动的预防性动机存在着上升的趋势;持储动机在不同发展程度和不同汇率制度经济体中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波  
本文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运用隐含货币锚分析框架和滚动窗口回归方法考察了2010年6月30日以来亚洲代表性经济体货币锚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这些亚洲经济体货币与人民币汇率的联动性普遍增强,已经存在事实上的亚洲人民币区。亚洲经济体与中国日益密切的经贸和金融联系是亚洲人民币区的主要驱动因素。笔者建议从增强人民币的锚属性、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金融合作三个方面继续稳步推进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普利亚达西·达什  熊爱宗  
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储备管理居于亚洲各国政策制定的中心位置,而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则为评估亚洲业已建立的危机解决机制提供了平台。与20世纪90年代的危机不同,本次金融危机暴露了西方成熟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以及现行全球金融体制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地区合作的重点应由发掘新的合作领域转向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志明  
国外对亚洲外汇储备高增长的研究通过计量模型与经验法则两种方法进行。Robert Flood & Nacy Marion缓冲存货扩展模型、Joshua Aizenman & Nacy Marion模型和Hali Edison & Emily Conover多元回归模型是计量模型的主要代表,经验法则由储备/短期外债比率法、储备/广义货币供应量比率法、BHK法以及Guidotti-Greenspan规则等构成。消除亚洲外汇储备高增长消极影响的对策有:发行“全球美钞”、管理“国家流动性”、开发区域互换网络和建立流动性层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嬿  丁剑平  
本文使用1999—2014年的数据,分析亚洲国家外汇储备普遍增长现象。将亚洲各国彼此之间的联系大致分为金融、贸易和地理三大类,构建八个空间权重矩阵,应用空间计量杜宾模型对外汇储备的空间依赖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亚洲地区外汇储备水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证实了亚洲国家持有外汇储备同预防性动机有关,同平稳汇率动机无关;否定了其持有外汇储备同竞争性动机相关。中国作为亚洲国家,通过三大联系同其他国家紧密相连,本文为分析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现象提供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兵权  柳思维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承接了发达国家移出的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函数,经济实力逐年增强,在世界贸易中份额上升,出口增长,贸易顺差增多。亚洲"四小龙"经济运行的良好表现,亦吸引了国际资本的流入,进而造成了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本文基于新加坡数据的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产业,使新加坡制造业出口迅猛发展,从而导致经常项目顺差,引发其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在今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内,亚洲"四小龙"外汇储备还将处于高水平并仍将继续增加,这是亚洲"四小龙"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必经的一个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现在或者不久的将来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再勇  
人民币初步具备了区域性货币的条件,但由于其现有国际货币地位低下、影响力不足,人民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处于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弱势地位,要使人民币成为亚洲主要储备性货币,我国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轻济实力,这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其次,必须考虑和亚洲尤其是东亚形成更紧密经贸关系,在东亚金融合作中,我国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最后,必须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结构,形成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及利率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孟楠  王雯  
近年来,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迅速膨胀,引起了理论界和政策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目前,讨论的焦点已从外汇储备适度规模问题逐渐转移到外汇储备的有效管理和投资上。中国已累积了15000多亿元的外汇储备,如何有效管理这笔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合理利用超出适度规模的那部分超额储备是一大挑战,亚洲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或许可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权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东亚新兴经济体逐渐累积了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国际储备理论研究的重心由最优外汇储备理论转向东亚新兴经济体持有超大规模外汇储备的动机。在关于东亚经济体持有超额外汇储备的动机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差异极大的各种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亦有学者对"东亚经济体过度持有外汇储备的动机"这一命题本身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伪命题说"。东亚经济体持有大规模外汇储备反映了其所处的国际金融环境及自身金融发展状况均面临极其不利的严酷现实。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海青  
对亚洲货币合作进程的具体设想是现阶段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中期目标是通过建立“华元圈”和“人民币———日元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长期目标是实现以人民币和日元为核心的单一货币。中国应为这一进程创造良好的自身条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娱  
本文运用贝叶斯结构向量自回归(Bayesian SVAR)模型,检验了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6个具有不同汇率制度的亚洲经济体的传导渠道。与此前该领域进行的实证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探索性地运用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方法,以提高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度。在"浮动恐惧"(Fear of Floating)的背景下,对大部分亚洲经济体而言,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在汇率渠道上的反应是相对微弱的,而通过利率渠道和外汇储备渠道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研究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长时间维持的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可能有助于增加亚洲经济产出,但会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热钱流入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