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4)
2023(11788)
2022(10006)
2021(9013)
2020(7781)
2019(17514)
2018(16983)
2017(32350)
2016(17749)
2015(19857)
2014(20088)
2013(20121)
2012(19109)
2011(17705)
2010(18165)
2009(17290)
2008(16437)
2007(14858)
2006(13077)
2005(11722)
作者
(56903)
(47926)
(47913)
(45591)
(30346)
(23208)
(21636)
(18739)
(17927)
(16867)
(16512)
(15734)
(15491)
(15126)
(15079)
(14835)
(14687)
(14163)
(13903)
(13673)
(12123)
(11781)
(11617)
(11003)
(10901)
(10612)
(10482)
(10457)
(9768)
(9446)
学科
(94571)
经济(94483)
管理(49823)
(46321)
方法(37177)
(36637)
企业(36637)
数学(33143)
数学方法(32852)
地方(21494)
(20951)
中国(20507)
(20087)
(19330)
业经(17328)
(15762)
贸易(15755)
(15242)
(14473)
农业(14260)
地方经济(14016)
(12955)
金融(12952)
环境(12728)
(12209)
银行(12156)
(12033)
(11587)
(11574)
财务(11567)
机构
大学(272506)
学院(270743)
(120721)
经济(118446)
管理(99466)
研究(99071)
理学(85720)
理学院(84692)
管理学(83185)
管理学院(82695)
中国(73128)
科学(62533)
(56749)
(55181)
(52803)
(51469)
研究所(48311)
业大(45128)
中心(44073)
农业(44066)
(41382)
财经(41353)
经济学(38325)
(37451)
北京(35450)
(34619)
经济学院(34503)
(34085)
师范(33618)
(31855)
基金
项目(179029)
科学(138817)
基金(130211)
研究(122305)
(116738)
国家(115795)
科学基金(96700)
社会(79457)
社会科(75373)
社会科学(75346)
(69953)
基金项目(69339)
自然(63812)
自然科(62328)
自然科学(62301)
自然科学基金(61202)
(59438)
教育(55309)
资助(53058)
编号(46978)
重点(41161)
(39573)
(39258)
成果(37412)
(36701)
科研(35145)
计划(35051)
创新(34505)
国家社会(33354)
教育部(32981)
期刊
(136336)
经济(136336)
研究(78779)
学报(50906)
中国(49682)
(49287)
科学(43726)
(40422)
大学(36838)
管理(35435)
学学(35343)
农业(32744)
(24296)
金融(24296)
经济研究(23082)
技术(22185)
财经(21444)
教育(20320)
业经(19972)
(18565)
问题(18049)
(17998)
技术经济(15435)
(14633)
(14338)
统计(13975)
国际(13207)
商业(13188)
世界(13172)
业大(12838)
共检索到404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陆寒寅  
作为工业经济运行的血液,石油显然是一种战略商品,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占有极其重要和独特的地位;而作为一种基础能源产品,石油目前约占全球能源消费的40%,它的价格变化牵动着经济领域的每一个方面,事实上,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尤其是持续上涨一直被视为能够显著影响全球通胀和经济发展的一种负面因素。作为正在崛起的亚洲,其内部的石油供需矛盾尤显突出,既有的应对策略和合作框架已无法应对持续高油价的现实,因此,对于亚洲能源需求大国而言,建立能源合作机制,参与博弈来代替完全的市场定价接受者地位至关重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迈克尔·J·格林  尼古拉斯·塞切尼  刘兴坤  
2014年,在麦克阿瑟基金会、日本《朝日新闻》、韩国《中央日报》和台湾地区《中国时报》的资助与支持下,CSIS与美国民意动态集团(Opinion Dynamics Corporation)联合进行了一项关于亚洲实力和秩序的调查。CSIS的亚洲专家选取美国、日本、中国大陆、韩国、澳大利亚、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台湾地区和泰国共11个亚太经济体的"战略精英"~([1])作为调查对象,并与美国民意动态集团共同设计了在线调查模板。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3月24日-4月22日,最终共收回402份问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万胜  
以亚洲危机的发生为背景 ,日本政府的对亚援助政策出现了活用民间资金援助框架、以实施经济结构改革的援助条件、介入受援国的国内社会问题等新变化 ,其中蕴藏着促进日本经济复苏、推进日元国际化及争夺援助主导权的战略目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新和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世界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也促使亚洲各国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利弊。本文对东西方文化与经济模式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从亚洲经济模式的特点中找出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比较重要的原因是,亚洲经济模式与“信息社会”的要求不相符合,以及亚洲银行承受了过多的额外压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洪平凡  祝宝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俊生  
亚洲安全秩序构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美两国的秩序观是影响亚洲安全秩序构建的关键因素。在亚洲安全秩序观上,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美国提出“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美秩序观的区别在于,美国主张单边安全,中国主张合作安全;美国奉行霸权政治,中国奉行亚洲协商;美国旨在推动阵营对抗,中国旨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亚洲地区国家普遍支持中国秩序观,对美国秩序观怀有疑虑,只有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等极少数国家支持美国秩序观。结合亚洲安全环境特点,并借鉴其他相关大国有关做法,中国推进亚洲安全秩序构建应坚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和平”再保证;综合运用“经济”“安全”手段,既要继续以经济促安全,又要增加安全资源投入;精耕细作,分区域、分国别逐步推进,平衡处理好俄罗斯因素与美国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东  
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攀升,一年多的时间里涨幅超过了50%。在目前中东局势持续恶化的影响下,国际石油价格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维持在较高的价位。当前国际石油市场油价的坚挺,不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增大,而且对国际石油安全机制的影响也进一步突出,尤其是对亚洲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培德  
泰铢贬值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已发生1年多了。此次危机对亚洲造成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尤其是曾被誉为亚洲五小虎的东南亚地区到处是劫后之余的一派狼藉。货币大幅贬值,股市持续下跌,工厂倒闭,生活水平下降,印尼苏哈托,韩国金泳三,日本桥本政府相继因此而倒台。如此强烈的金融风暴,原因是什么?它对我国纺织类出口的影响如何?本文拟对此作些粗浅的探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任重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现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表面战役已经结束。前一时期,人们关注的重点主要是这次危机爆发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这种危机。随着香港股市在四月份重新跃上万点大关,不少人认为这次危机已经进入谷底。然而,危机的爆发过程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危机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俊芳  喻薇  
1997年7月,泰国发生金融动荡,并最终引发了东 南亚金融危机。首波受难者是东南亚国家,随后台湾、香港、韩国和日本等国(地区)也都遭受了这场金融风暴的袭 击,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金融危机使亚洲国 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进而引发了相关国家的社会 和政治动荡。危机过后,亚洲国家和地区当局采取了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郝云宏  雷原  
1997年国际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就是亚洲金融危机。无论这次危机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对这次危机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部分地归因于这次危机发生在我们的邻国,而且和我们发展水平相近,文化背景相近,经济联系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仁良  缪钧伟  
从八十年代初到最近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国家的经济,主要是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经历了由繁荣到泡沫形成再到目前的通货紧缩的过程。 东南亚国家由八十代初开始推行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