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9)
- 2023(7151)
- 2022(5903)
- 2021(5456)
- 2020(4500)
- 2019(10262)
- 2018(10005)
- 2017(18714)
- 2016(9805)
- 2015(11555)
- 2014(11317)
- 2013(11576)
- 2012(11468)
- 2011(10973)
- 2010(10879)
- 2009(10250)
- 2008(9929)
- 2007(8860)
- 2006(8188)
- 2005(7782)
- 学科
- 济(70200)
- 经济(70151)
- 管理(22983)
- 方法(22262)
- 数学(20168)
- 数学方法(20104)
- 业(19578)
- 中国(18434)
- 地方(16780)
- 企(13780)
- 企业(13780)
- 贸(12741)
- 贸易(12731)
- 地方经济(12518)
- 易(12383)
- 农(12312)
- 学(11495)
- 业经(11167)
- 制(9673)
- 融(9502)
- 金融(9500)
- 环境(9110)
- 财(8759)
- 银(8747)
- 银行(8740)
- 关系(8622)
- 行(8609)
- 发(8340)
- 农业(8159)
- 和(7812)
- 机构
- 大学(159072)
- 学院(155851)
- 济(86709)
- 经济(85459)
- 研究(68184)
- 管理(53650)
- 中国(52091)
- 理学(45024)
- 理学院(44445)
- 管理学(43976)
- 管理学院(43674)
- 科学(36190)
- 所(35456)
- 财(34755)
- 京(34749)
- 研究所(32123)
- 经济学(29831)
- 中心(28293)
- 财经(27867)
- 经济学院(26652)
- 经(25535)
- 院(23813)
- 农(23724)
- 北京(23350)
- 江(22000)
- 科学院(21822)
- 财经大学(20655)
- 范(20418)
- 师范(20280)
- 研究中心(18764)
- 基金
- 项目(96288)
- 科学(76387)
- 基金(72523)
- 研究(71500)
- 家(63745)
- 国家(63304)
- 科学基金(52520)
- 社会(49748)
- 社会科(47356)
- 社会科学(47347)
- 基金项目(36664)
- 省(33015)
- 教育(31362)
- 资助(30852)
- 自然(30242)
- 自然科(29538)
- 自然科学(29529)
- 划(29150)
- 自然科学基金(29056)
- 编号(25701)
- 部(23585)
- 发(23236)
- 中国(23099)
- 国家社会(22631)
- 重点(22466)
- 成果(22102)
- 教育部(20443)
- 发展(19786)
- 展(19528)
- 济(19479)
共检索到256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甘当善 曹昱
本文从需求、投资和政策组合3个方面分析了美国过去10年经济增长的原因,在此基 础上展望美国经济未来的短期和中长期走势,探讨了美国经济减速对亚洲以及中国 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美国经济走势 增长趋缓 亚洲经济 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严洪怡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中亚洲的走势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严洪怡当前,区域集团化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共同体的牌子,一体化的目标都是由来已久的,为什么只是到了80年代后期才热了起来,原来战后以共同体命名组成的集团很多,或由于战争及新建国家经济恢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胡晓伟
近年来,随着日本与欧美国家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日本被迫调整其经济结构,大幅增加了对亚太地区的直接投资,力求开拓出一个能够取代欧美的市场。在此方针指导下,日本近几年来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一个由台湾、香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6国(地区)构成的亚洲日元经济圈正在逐步形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江林
今天的亚洲经济增长体系正处于快速的分化进程中,以中国为中心的新兴经济增长体系将独立于以美国消费、东亚生产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增长体系,未来一定时期内,两大经济增长体系将共存于亚洲地区,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为强化以自身为中心的经济增长体系,中国需要推进与以往不同的深度改革开放进程,即构建全方位开放体制。当然,亚洲经济增长体系的分化也将影响到亚洲未来的合作进程,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增长体系将以一个明确的TPP合作框架为代表,而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增长体系则因其增长边界的不确定性,而难以在短时期内形成一个清晰的由中国主导的地区多边合作框架,现有的RCEP不过是中国对地区多边合作框架的一种过渡性选择。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中心 全方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基本情况(1996年)国家和地区年中人口(万人)1990—1996人口增长率(%)失业率(%)国际储备(亿美元)外债总额(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NP①(美元)中国123,2081.13.01070.391,162.82920香港特区6311...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宇燕 徐秀军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2019年亚洲经济增速出现超预期下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亚洲经济体经济活动总体上明显放缓,对外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增长动力不足,物价走势分化加大,但亚洲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收入有所改进。展望未来,金融风险特别是债务风险累积、发达经济体负利率的出现与扩散、地缘冲突与突发公共事件、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美国经济走势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有所加大。总体而言,未来几年内亚洲经济将在中低速轨道上前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祝宝良
按照联合国的预测,1998年世界经济和贸易量将分别增长2.6%和7%,比1997年的3.1%和9%低0.5和2个百分点。经济和贸易量增速放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使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联合国认为,许多国家应采取措施刺激国内需求;亚洲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恢复和活跃主要依赖于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发展;同时,全球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也非常重要,各国国内经济改革不能停滞。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宋玮
本文在研究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亚洲新兴市场强劲增长的原因及其内部经济复苏结构,并揭示了该区域未来所面临的五大短期风险。为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是亚洲新兴市场中长期的必要选择和战略发展方向,进而指出在发展层面要发展低碳经济,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内贸易,扩大内需,深化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推动金融机构的综合化和国际化进程,制定配套政策支持则是实现该战略目标的五大支柱,最后文章从六个层面分析其对中资银行进一步拓展亚洲新兴市场的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路耀华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Internet实现商务活动的国际化、信息化和无纸化,已是各国商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亚洲国家,政府部门常常起着促进和实施EDI(电子数据交换)的作用,而在西方国家,私人企业的需要对EDI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因为EDI的应用能带来效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国云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美国经济起伏不定,日本经济恢复艰难,东南亚及欧洲经济有恢复迹象,唯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中国经济自身,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内生变量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 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重视鼓励投资政策的作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有关国家为缓解金融危机和股市动荡的冲击,纷纷出台了新的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现简要介绍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等国为代表的部分亚洲发展中国家近期利用外资的政策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先满
亚洲金融危机虽已离去 ,但它留给世人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却是不能遗忘的。危机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虽然也受到较大影响 ,但依然保持了持续、稳健的运行态势。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了比较恰当的宏观调控与管理的政策措施。进入新世纪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0的紧迫形势 ,中国金融政策与金融管理仍然存在着不适应性 ,需要继续深化推进 ,其基本走向是 :(1)加快金融改革 ;(2 )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 ;(3)引导和鼓励金融创新 ;(4 )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由此实现在 2 1世纪初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持续较快发展和稳健有效的运行。
关键词:
亚洲金融危机 中国金融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