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3)
2023(11351)
2022(9736)
2021(9121)
2020(8048)
2019(18606)
2018(18461)
2017(36060)
2016(19329)
2015(21811)
2014(21880)
2013(21424)
2012(19799)
2011(17636)
2010(17377)
2009(15880)
2008(15677)
2007(13994)
2006(11470)
2005(10064)
作者
(54918)
(46556)
(46024)
(44053)
(29490)
(22469)
(21264)
(18083)
(17417)
(16426)
(15759)
(15523)
(14617)
(14424)
(14408)
(14380)
(14369)
(13708)
(13381)
(13204)
(11337)
(11231)
(11223)
(10619)
(10471)
(10387)
(10305)
(10165)
(9360)
(9228)
学科
(79932)
经济(79837)
(54255)
管理(53672)
(44666)
企业(44666)
方法(42280)
数学(38060)
数学方法(37584)
(21604)
(20470)
中国(18554)
(16376)
业经(15224)
(15157)
贸易(15153)
(14771)
(14246)
财务(14202)
财务管理(14168)
地方(13732)
企业财务(13479)
农业(13468)
(13462)
技术(11944)
(11858)
金融(11854)
理论(11730)
(11669)
(11576)
机构
大学(275208)
学院(273246)
(113375)
经济(111196)
管理(107615)
理学(94067)
理学院(93059)
管理学(91306)
管理学院(90804)
研究(89479)
中国(65879)
(56338)
科学(55491)
(50864)
(47047)
(44866)
中心(42527)
业大(42500)
财经(41704)
研究所(41271)
(39128)
(38058)
农业(37425)
经济学(35486)
(34688)
北京(34465)
师范(34292)
经济学院(32346)
(32107)
财经大学(31427)
基金
项目(190961)
科学(150819)
基金(140955)
研究(135460)
(124444)
国家(123151)
科学基金(105519)
社会(86547)
社会科(82172)
社会科学(82146)
基金项目(74942)
(73944)
自然(70234)
自然科(68644)
自然科学(68620)
自然科学基金(67410)
教育(63543)
(62958)
资助(58392)
编号(53646)
(43290)
重点(43225)
成果(42714)
(40088)
(39832)
科研(37889)
创新(37284)
教育部(37240)
课题(36331)
国家社会(36217)
期刊
(113503)
经济(113503)
研究(73064)
中国(45894)
学报(45198)
(41162)
(40921)
科学(40892)
管理(37244)
大学(34239)
学学(32559)
农业(28074)
教育(24871)
技术(24170)
(22522)
金融(22522)
财经(20412)
经济研究(18749)
业经(18006)
(17530)
(15760)
问题(15408)
统计(14021)
(13892)
技术经济(13532)
(12699)
(12679)
理论(12571)
科技(12266)
财会(12186)
共检索到382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婧  
2000年以来,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五国汇率总体呈升值趋势,相关度较高,初步具备联动特征。本文从汇率决定理论入手,分析五国汇率的影响因素,并论证五国汇率决定过程中的异同点。我们发现,上述五国虽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不尽相同,但对每一个国家,其货币供应量、GDP、利率、汇率、贸易顺差与美国对应指标的差额,能够形成协整关系,并且除日本外其他四国的短期均衡能够逐步向这种长期均衡自动收敛。据此,本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模拟出2011年至2018年各国的汇率走势,分析了五国汇率的波动情况,发现五国汇率的中心正从新加坡逐渐转向中国。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未来各国汇率实施联动的可行性,并得出初步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强  
经济增长率和政府支出是影响实际汇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通过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1980~2011年亚洲10个国家(或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政府支出、实际汇率三者之间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和长期来看,亚洲10个国家(或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对实际汇率都有正向影响,短期值在0.1712到0.4688之间,长期值在0.5572到2.0559之间。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在短期是0.1201到0.1919之间,长期值在0.1710到0.3673之间,且它们的系数显著为正。该研究不仅证实巴萨效应在亚洲10个国家(或地区)是成立的,而且认为政府支出增加也是导致实际汇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齐天翔  陈瑞  林博  
本文构建了汇率波动、资产收益率影响估值效应的理论模型,表明汇率波动、资产收益率对估值效应存在跨期的动态影响,并对亚洲13个主要国家2006-2013年相关变量采用面板VAR分析。结果表明:估值效应波动主要是由对外净资产自身的投资组合和币种配置决定的,占76.25%,且见效快;资产收益率对估值效应的作用大于汇率波动,但见效慢,两者各占20.17%、3.57%。从管理估值效应波动、减少亚洲国家财富外流的角度来看,存量估值的管理应是重中之重;同时,从现实来看,运用汇率政策来管理估值效应波动难度较大。建议亚洲国家考虑将存量估值与资产收益率结合起来管理估值效应波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长江  国世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琪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确认亚洲国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影响因素。文章基于会计环境理论,参考前人的研究,选取了经济增长、教育水平、进口渗透、文化关联和资本市场规模五个因素,对48个亚洲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采用R软件,进行了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英联邦有文化关联的亚洲国家比那些没有的亚洲国家更有可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挺  
服务贸易正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本文以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为例,对四国在服务贸易中不可操作的因素如区位、制度、文化等特征以及其所参与的国际贸易协定(可操作因素)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亚洲四国内部的服务贸易比引力模型所预测的约高出2.5倍。这可能是因为地缘接近导致四国在文化、宗教以及信仰上存在诸多相通之处,但在对四国政策框架、贸易协定、制度和文化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表明,服务贸易的国际一体化依赖于深层次的制度与文化因素。因此,即使是在完善的贸易协定组织内部,也只在具有共同文化和体制特征的国家之间才可能产生最大的利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杰  
中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有效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这种经营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分散经营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农地流转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益。中国农地制度起步较晚,体制机制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因此,借鉴亚洲其他国家土地流转制度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新时期下完善和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杰  
中国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这种经营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分散经营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农地流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益,是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必经之路。中国农地制度起步较晚,体制机制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因此,借鉴亚洲其他国家的土地流转制度,对于中国新时期完善和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果  
有关的实证研究显示,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本文借助计量经济模型,以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为研究样本,通过四组变量假设,分析了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在该地区发生的银行跨国并购活动。研究表明,传统的"引力模型"对亚洲范围内银行跨国并购的解释力有限,银行跨国并购活动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穆月英  
在分析我国稻米消费特性及消费变动的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利用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稻米消费需求对国内及亚洲其他国家产生的经济影响。消费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稻米消费具有地域差异性及品种多样性,并且近年来稻米的消费需求出现较快下降趋势。投入产出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稻米消费需求的变动,对中国农业、中国非农产业附加价值的影响较大,对亚洲水稻、亚洲农业、亚洲非农产业附加价值的影响较小。在对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产业附加价值的影响中,以对亚洲非农产业的影响为最大。此外,对于中国水稻产业的附加价值,中国农业对其影响最大,亚洲水稻产业对其影响最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亦乐  刘双芹  
根据2004-2013亚洲国家面板数据,本文按照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排名,将17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分为A、B、总体三组,从政治风险层面分析影响我国企业在亚洲国家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投资回报、宗教冲突对我国企业的直接投资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我国企业的直接投资表现出对所在国政府的稳定性、内部冲突高低和官僚机构质量有不同的投资偏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旭平  杨新松  
理论研究表明银行集中会带来两种相反作用的效应: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银行集中度提高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上升促进银行效率;相反专业化经济下降损害银行效率。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的关系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比较。实证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导致的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规模经济效应大于专业化经济效应。所以提高银行效率必须努力寻求市场竞争所导致的银行集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金全  隋建利  闫超  
本文通过将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门限模型以及运用bootstrap模拟计算临界值三种方法相结合,在扩展现有计量经济检验方法的同时,应用非线性两区制—TAR模型检验亚洲具有代表性的8个国家人均实际GDP面板数据的实际收敛性特征,进而检验亚洲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路径收敛情况以及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状况。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庄宗明  蔡洁  
当代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国际贸易对国际冲突的影响也愈发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模型考察了国际贸易影响国际冲突的机制,基本结论是:贸易可以减少发起国对目标国的冲突,同时,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贸易能更好地消减国际冲突。本文采用亚洲国家1991~2000年的面板数据所做经验分析也证明了国际贸易对国际冲突的确具有显著的消减作用,并能促进国际合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振辉  翟立强  
亚洲地区水稻生产和消费占世界比重高达90%以上,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水稻生产和消费国。在不同时期亚洲水稻消费增速有所不同,20世纪80年代前增速略高,80年代后略低。从人均消费来说,日本、韩国人均消费呈下降趋势,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均消费波动幅度较小,而其他部分国家波动幅度较大。本文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分三种假设情况预测了至2050年亚洲地区的水稻消费前景,2050年亚洲水稻消费量约在8.68亿-9.77亿吨之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