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46)
2023(4412)
2022(3691)
2021(3409)
2020(2635)
2019(5691)
2018(5484)
2017(10664)
2016(5695)
2015(6149)
2014(6100)
2013(6113)
2012(5758)
2011(5419)
2010(5286)
2009(4610)
2008(4344)
2007(3831)
2006(3222)
2005(2936)
作者
(15500)
(13272)
(13031)
(12430)
(8224)
(6307)
(6036)
(5046)
(4945)
(4662)
(4544)
(4455)
(4251)
(4143)
(4095)
(4046)
(4011)
(3978)
(3845)
(3810)
(3347)
(3149)
(3081)
(3075)
(2972)
(2878)
(2839)
(2771)
(2592)
(2532)
学科
(30297)
经济(30287)
管理(11391)
地方(10139)
方法(9811)
数学(9114)
数学方法(9047)
(8942)
地方经济(6855)
(6463)
(6381)
企业(6381)
中国(6276)
(5726)
贸易(5720)
(5505)
业经(4929)
关系(4604)
(4590)
金融(4588)
(4447)
农业(4392)
环境(3973)
(3822)
(3711)
理论(3559)
(3500)
银行(3496)
(3427)
(3210)
机构
学院(78612)
大学(77231)
(34311)
经济(33542)
研究(31016)
管理(26938)
中国(24220)
理学(22892)
理学院(22582)
管理学(22195)
管理学院(22066)
科学(18006)
(16036)
(15811)
研究所(14423)
中心(14055)
(13831)
(11952)
师范(11877)
(11781)
(11552)
(11462)
财经(11215)
经济学(10745)
(10236)
北京(10117)
业大(10060)
(9784)
经济学院(9784)
师范大学(9782)
基金
项目(54081)
科学(43173)
研究(40726)
基金(38843)
(34110)
国家(33873)
科学基金(28620)
社会(26123)
社会科(24868)
社会科学(24865)
(21171)
基金项目(20448)
教育(18793)
(18264)
自然(17721)
自然科(17279)
自然科学(17274)
自然科学基金(16953)
编号(16944)
资助(15734)
成果(13221)
(13089)
重点(12946)
课题(12141)
(11907)
(11259)
国家社会(10926)
发展(10814)
(10679)
创新(10624)
期刊
(39553)
经济(39553)
研究(24422)
中国(14634)
(12483)
金融(12483)
(11222)
科学(10504)
学报(10247)
教育(9522)
管理(9188)
(8693)
农业(7966)
大学(7775)
学学(7312)
技术(6726)
经济研究(6576)
业经(6257)
国际(6183)
财经(5156)
(5117)
问题(4805)
资源(4758)
世界(4578)
(4503)
(4270)
论坛(4270)
(3937)
商业(3786)
职业(3652)
共检索到121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胜刚  黄文青  
区域性货币组织的出现是国际货币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亚洲区域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亚洲地区货币合作虽然存在充分的可行性 ,但无论从经济或是政治角度来说 ,目前仍不具备组成货币区的条件 ,亚洲货币合作只能在较浅的层次上进行 ,要达到货币一体化 ,组成最优货币区还任重道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静萍  
亚洲区域货币合作是目前国际经济理论界和各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五种主要模式——BBC方案、亚洲货币联盟方案、日元区方案、东亚美元本位以及以人民币为核心的货币联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BBC方案和亚洲货币联盟方案要优于其余三种方案,而BBC方案在目前最具可行性,它一方面尽量减少了汇率制度合作在政治、制度层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可以比较充分地享受区域汇率制度合作带给区域经济的诸多好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虹  
2001年10月22日,第9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落下帷幕。APEC(Asia Pacific Eec-nomic Cooperation)上海会议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分享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利益、促进贸易和投资、促进地区持续的经济增长。有关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内容,将在修改《上海宪章》的基础上完成《上海共识》,成为本次领导人会议声明的重要附件。相信《上海共识》有可能成为指导APEC进程,促进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发展的重要文件,同时也必将为亚洲地区经济与金融领域的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胜刚  黄文青  
区域性货币组织的出现是国际货币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亚洲 1区域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亚洲地区货币合作虽然存在充分的可行性 ,但无论从经济或是政治角度来说 ,目前仍不具备组成货币区的条件 ,亚洲货币合作只能在较浅的层次上进行 ,要达到货币一体化 ,组成最优货币区还任重道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赞文  闫娅琦  
学术界普遍认为亚洲货币合作应当遵循长期合作、循序渐进、稳步推动的原则,在发展一种或多种次区域货币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历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亚洲货币合作尚未形成实质性的合作机制亚洲货币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相继延续殖民时期的货币局制度,即将本国货币牢牢钉住某种国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万志宏  杜勇宏  王健  
在亚洲汇率合作进程中,区域篮子货币的设想最为引人注目。本文针对Ogawa等(2005)推出的亚洲货币单位(AMU)指数,运用月度数据对双边汇率变动进行说明,试图揭示影响区域货币对AMU汇率变动的主要经济因素和国别差异,评价AMU作为区域篮子货币的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各主要经济体与货币篮子之间的汇率变动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汇率表现的时间惯性基本一致,对美元汇率比较敏感,这意味着将上述指标纳入到区域汇率合作监控体系下具有现实合理性,但是影响变量的差异同时也意味着汇率合作上仍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万志宏  陈晓莉  
在亚洲汇率合作进程中,区域篮子货币的设想引人注目。本文针对Ogawa和Shimi-zu(2005)推出的亚洲货币单位(AMU)指数,使用修正后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法,寻找影响区域货币汇率变动(包括升贬值和波动性)的主要宏观经济因素,并评价AMU作为区域篮子货币的合理性。检验结果表明,AMU能部分反映区域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差异,各经济体在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状况和货币政策上的差异能解释区域内部汇率变动。这意味着将上述指标纳入区域汇率合作监控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通过在上述宏观经济变量上加强区域趋同将有助于推进亚洲汇率稳定进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来  
本文运用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下,亚洲尤其是东亚货币合作的重要意义及现存的条件。分析了亚洲货币合作的障碍。从文化、地缘关系等方面,运用网络化的思维方式从史学的角度逻辑地揭示了亚洲货币合作的光明前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晓静  
自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从提高金融风险抵御力的角度,亚洲各国各地区加快了货币合作的步伐,但在目前的国际金融环境和国际货币体系下,实行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仍有诸多限制条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亚洲货币合作的内容、方式及合作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我国在合作中的地位及应该发挥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的20年间,亚洲区域贸易、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一体化也在发展。然而,亚洲国家的储蓄仍主要在区外循环,美元仍是亚洲国家的重要货币锚和融资货币,这使得亚洲区域易受外部金融冲击。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的重要使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国家之间货币政策持续分化的环境下,亚洲国家需要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共建全球金融安全网,提高清迈倡议多边机制救助贷款的适应性、灵活性以及与其他救助资源的协同性,提升东盟和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经济监控职能,建立区域货币基金,确保清迈倡议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的20年间,亚洲区域贸易、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一体化也在发展。然而,亚洲国家的储蓄仍主要在区外循环,美元仍是亚洲国家的重要货币锚和融资货币,这使得亚洲区域易受外部金融冲击。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的重要使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国家之间货币政策持续分化的环境下,亚洲国家需要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共建全球金融安全网,提高清迈倡议多边机制救助贷款的适应性、灵活性以及与其他救助资源的协同性,提升东盟和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经济监控职能,建立区域货币基金,确保清迈倡议多边机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互补关系,以及建设区域本币债券市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萍  
欧州一体化进程的实践 ,验证了最优货币区理论。亚洲货币合作同样可行 ,亚洲货币合作可实行建立共同钉住美元的亚洲汇率机制 ,最终过渡到实现亚洲单一货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小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发展的新热点。低碳经济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将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也对加强亚洲区域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论文致力于揭示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挑战下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有利及不利因素,并针对东北亚地区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提出亚洲低碳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与目标的理论模型,力图比较准确地把握低碳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进一步对其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八字方针,进而又提出推进周边外交的两个方向,一是加强睦邻友好,二是加强区域合作。区域合作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首次与双边关系并列,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另一主要方向。亚洲周边国家是我国开展区域合作的重点对象,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我国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本文研究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和非机制化合作形式,内容涉及经济、安全、人文合作,重点集中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为我们把握我国的亚洲区域合作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导言由2007年8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向实体经济扩散,使得发达经济体陷入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面的经济衰退,其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中国也毫无例外地深陷其中。尽管中国相对不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中国对资本项目交易在相当程度上的管制,使得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免疫于由金融衍生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