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7)
- 2023(3958)
- 2022(3269)
- 2021(2912)
- 2020(2390)
- 2019(5395)
- 2018(5001)
- 2017(9767)
- 2016(5602)
- 2015(6120)
- 2014(6331)
- 2013(6351)
- 2012(6024)
- 2011(5661)
- 2010(5392)
- 2009(4988)
- 2008(4861)
- 2007(4295)
- 2006(3783)
- 2005(3402)
- 学科
- 济(30967)
- 经济(30953)
- 方法(13934)
- 数学(13143)
- 数学方法(13061)
- 管理(12287)
- 地方(9397)
- 业(9252)
- 企(7267)
- 企业(7267)
- 地方经济(6614)
- 中国(5850)
- 贸(5213)
- 贸易(5209)
- 易(5047)
- 融(4982)
- 金融(4980)
- 学(4865)
- 农(4541)
- 财(4419)
- 业经(4130)
- 环境(3888)
- 银(3704)
- 银行(3695)
- 行(3596)
- 理论(3245)
- 关系(3239)
- 和(3186)
- 农业(3130)
- 制(2877)
- 机构
- 大学(81223)
- 学院(80029)
- 济(36106)
- 经济(35380)
- 研究(31369)
- 管理(27479)
- 中国(24916)
- 理学(23437)
- 理学院(23123)
- 管理学(22648)
- 管理学院(22514)
- 科学(19350)
- 京(16928)
- 所(16782)
- 财(15584)
- 研究所(15386)
- 中心(14784)
- 农(13040)
- 财经(12732)
- 经济学(12375)
- 经(11616)
- 江(11615)
- 经济学院(11358)
- 院(11228)
- 业大(11200)
- 范(10997)
- 师范(10892)
- 农业(10623)
- 北京(10529)
- 科学院(9772)
- 基金
- 项目(55793)
- 科学(43978)
- 基金(41062)
- 研究(38229)
- 家(36771)
- 国家(36550)
- 科学基金(30593)
- 社会(25551)
- 社会科(24469)
- 社会科学(24466)
- 省(21272)
- 基金项目(21139)
- 自然(19501)
- 自然科(19045)
- 自然科学(19040)
- 自然科学基金(18682)
- 划(18668)
- 资助(18079)
- 教育(17452)
- 编号(14305)
- 重点(13313)
- 部(12598)
- 发(12487)
- 成果(11543)
- 国家社会(11221)
- 创(10987)
- 科研(10819)
- 计划(10632)
- 课题(10571)
- 教育部(10566)
共检索到122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万志宏 杜勇宏 王健
在亚洲汇率合作进程中,区域篮子货币的设想最为引人注目。本文针对Ogawa等(2005)推出的亚洲货币单位(AMU)指数,运用月度数据对双边汇率变动进行说明,试图揭示影响区域货币对AMU汇率变动的主要经济因素和国别差异,评价AMU作为区域篮子货币的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各主要经济体与货币篮子之间的汇率变动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汇率表现的时间惯性基本一致,对美元汇率比较敏感,这意味着将上述指标纳入到区域汇率合作监控体系下具有现实合理性,但是影响变量的差异同时也意味着汇率合作上仍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关键词:
亚洲货币单位 汇率变动 区域货币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万志宏 陈晓莉
在亚洲汇率合作进程中,区域篮子货币的设想引人注目。本文针对Ogawa和Shimi-zu(2005)推出的亚洲货币单位(AMU)指数,使用修正后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法,寻找影响区域货币汇率变动(包括升贬值和波动性)的主要宏观经济因素,并评价AMU作为区域篮子货币的合理性。检验结果表明,AMU能部分反映区域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差异,各经济体在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状况和货币政策上的差异能解释区域内部汇率变动。这意味着将上述指标纳入区域汇率合作监控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通过在上述宏观经济变量上加强区域趋同将有助于推进亚洲汇率稳定进程。
关键词:
亚洲货币单位 汇率变动 区域汇率合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静萍
亚洲区域货币合作是目前国际经济理论界和各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五种主要模式——BBC方案、亚洲货币联盟方案、日元区方案、东亚美元本位以及以人民币为核心的货币联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BBC方案和亚洲货币联盟方案要优于其余三种方案,而BBC方案在目前最具可行性,它一方面尽量减少了汇率制度合作在政治、制度层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可以比较充分地享受区域汇率制度合作带给区域经济的诸多好处。
关键词:
货币合作模式 比较 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胜刚 黄文青
区域性货币组织的出现是国际货币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亚洲区域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亚洲地区货币合作虽然存在充分的可行性 ,但无论从经济或是政治角度来说 ,目前仍不具备组成货币区的条件 ,亚洲货币合作只能在较浅的层次上进行 ,要达到货币一体化 ,组成最优货币区还任重道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虹
2001年10月22日,第9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落下帷幕。APEC(Asia Pacific Eec-nomic Cooperation)上海会议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分享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利益、促进贸易和投资、促进地区持续的经济增长。有关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内容,将在修改《上海宪章》的基础上完成《上海共识》,成为本次领导人会议声明的重要附件。相信《上海共识》有可能成为指导APEC进程,促进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发展的重要文件,同时也必将为亚洲地区经济与金融领域的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峰
美元一直是亚洲区域内的显性货币锚和隐性货币锚,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是否会部分替代美元成为亚洲区域内货币锚呢?文章在理论上探讨人民币成为区域内货币锚可能性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东南亚国家的货币锚,得出以下结论:中期内人民币不会成为亚洲区域内的单一货币锚,可能会出现折衷的结果,即亚洲一些国家转向"混合驻锚"以人民币和美元构成的货币篮子为锚。
关键词:
人民币 美元 货币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胜刚 黄文青
区域性货币组织的出现是国际货币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亚洲 1区域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亚洲地区货币合作虽然存在充分的可行性 ,但无论从经济或是政治角度来说 ,目前仍不具备组成货币区的条件 ,亚洲货币合作只能在较浅的层次上进行 ,要达到货币一体化 ,组成最优货币区还任重道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颖 刘天鸣
本文主要讨论在亚洲货币单位视角下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价值波动的情况。介绍了亚洲货币单位的起源和构成,阐明了目前我国实际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的现实情况,从汇率稳定角度对人民币盯住单一美元和盯住亚洲货币单位进行了比较,并采用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双边汇率波动弹性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在盯住美元条件下弹性趋于增大,但幅度仍有不足。
关键词:
亚洲货币单位 一篮子货币 人民币汇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祝恩扬 侯铁珊
本文利用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3个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从1991-2003年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比率、净外币头寸对M2比率与经济总量的模型分析得出: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比率,净外币头寸对M2比率对经济的反方向影响有一年的滞后期,且对前一年的影响要大于当年;模型由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较大。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货币错配是引起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缺乏有效的债务管理的情况下,长期增高的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比率和净外币头寸对M2比率能增加金融危机发生的机率;当发生危机时,经济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恢复。
关键词:
货币错配 新兴市场 短期外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再勇
本文分析了亚洲货币单位(AMU)和亚洲货币单位偏离指标(AMUDI)的编制目的、计算方法、以及两者的扩展和缺陷,研究发现,AMU、AMUDI和东亚大部分国家的名义有效汇率(NEER)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表明这些东亚国家通过监控AMU和AMUDI,可以有效地稳定NEER,进一步模拟"东盟+3"国家货币共同盯住AMU,发现共同盯住AMU都能更有效地稳定各国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在当前东亚各国缺乏汇率协调的政治意愿的情况下,可以先基于AMU和AMUDI监控指标建立"10+3"框架内的多边汇率政策对话机制,在汇率协调的政治意愿逐渐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然后进一步探讨东亚汇率协调相关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虹
亚洲金融体系脆弱的原因之一,就是亚洲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虽然亚洲的储蓄率很高,但亚洲的储蓄一般都存入当地金融机构,再通过欧美国际金融中心转化为投资回流亚洲。因此,亚洲企业和金融机构往往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斌 何帆
本文说明了亚洲货币单位的编制背景、功能以及方法和结果,并指出了编制方法中的缺陷。通过模拟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与单一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我们发现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更有助于维护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稳定。通过钉住AMU,还能够借助国际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合理定价和低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在人民币在亚洲货币单位中占据较大权重、人民币与亚洲货币单位之间保持相对灵活的平价调整规则的前提下,人民币保持与亚洲货币单位的相对稳定将有助于推进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俞乔
本文认为 ,亚洲货币基金是亚洲社会唯一可行的防范未来国际金融风险的制度选择。亚洲货币基金作为区域性的宏观导向机构 ,至少可在四个方面发挥功能作用 :( 1)建立监测金融市场异常变化的早期预警系统 ,为成员国提出及时和深入的分析、判断与建议 ;( 2 )对各成员经济体按照严格的国际标准进行信息披露、企业审计、金融体制监管等方面的监督 ;( 3 )通过集中成员国的部分外汇储备以及从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取得较充足的流动性 ,以便应付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 4)对已陷入困境的成员国安排及时与有效的紧急援助。作者提出 ,为保护与扩展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应积极参与筹组亚洲货币基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剑平 谌卫学
当真实汇率运动实际上是非线性过程,而假设它为线性时,那么检验购买力评价理论的标准单位根检验通常是低效力的。文章运用带有单位根的门限自回归模型模拟了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亚洲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兑美元的真实汇率,发现它们都具有较强的非线性,说明了传统的线性方法不再具备模拟真实汇率的能力,且除人民币以外的其他5种货币的真实汇率都表现出了平稳非线性特征,在异动时期具有均值回归的趋势。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是导致中国以外的其他5个国家货币的真实汇率出现异动的主要因素。人民币真实汇率的非线性行为则表现出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导致它出现异动的主要因素为人民币对内和对外价格的相互背离,人民币真实汇率没有表现出向均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海红 陈晓莉
论文选择了若干亚洲地区经济体(中国、日本、香港特区、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印度),考察其在1975~2002年间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关系,以及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与经济增长有关。我们的主要发现是:(1)经济增长是否在长期内对实际汇率产生决定性影响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制度特征有关;(2)除了菲律宾,其他样本经济体中实际汇率错位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没有决定性的影响;(3)我们对Huang和Malhotra(2004)有关亚洲汇率制度是否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进行扩展性分析后发现,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的市场以及价格体系的完善程...
关键词:
实际汇率 经济增长 汇率制度 亚洲经济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