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8)
2023(2063)
2022(1767)
2021(1671)
2020(1417)
2019(2934)
2018(2906)
2017(5212)
2016(2967)
2015(3221)
2014(3061)
2013(2905)
2012(2823)
2011(2588)
2010(2606)
2009(2336)
2008(2249)
2007(2139)
2006(1850)
2005(1749)
作者
(8609)
(7572)
(7463)
(7209)
(4802)
(3683)
(3452)
(2904)
(2823)
(2778)
(2625)
(2555)
(2518)
(2451)
(2435)
(2411)
(2324)
(2191)
(2168)
(2155)
(1900)
(1879)
(1779)
(1702)
(1687)
(1667)
(1646)
(1640)
(1591)
(1585)
学科
(8737)
经济(8731)
(5005)
管理(4933)
(3702)
(3251)
企业(3251)
中国(2890)
(2729)
(2716)
贸易(2714)
(2643)
关系(2542)
地方(2413)
农业(2404)
业经(2308)
方法(1863)
(1838)
(1755)
金融(1753)
教育(1742)
(1678)
理论(1640)
(1546)
银行(1541)
经济关系(1538)
(1507)
环境(1492)
(1456)
教学(1455)
机构
学院(39424)
大学(38171)
研究(17466)
(12964)
经济(12539)
中国(12003)
科学(11506)
管理(11338)
(10076)
理学(9315)
研究所(9315)
(9231)
理学院(9154)
管理学(8901)
(8893)
管理学院(8839)
中心(7458)
农业(7411)
(6825)
业大(6767)
师范(6749)
(6580)
(6525)
北京(5851)
技术(5688)
科学院(5564)
(5424)
师范大学(5387)
(5379)
(5314)
基金
项目(26148)
研究(19626)
科学(19180)
基金(16554)
(15453)
国家(15276)
科学基金(11607)
(10962)
社会(10379)
社会科(9702)
社会科学(9699)
(9672)
教育(9314)
编号(8843)
基金项目(8615)
自然(7676)
自然科(7467)
自然科学(7464)
成果(7379)
自然科学基金(7321)
课题(6828)
资助(6760)
(6445)
重点(6424)
(5908)
(5366)
计划(5363)
(5330)
(5141)
项目编号(5122)
期刊
(17894)
经济(17894)
研究(11646)
(9095)
中国(8666)
学报(7780)
教育(7176)
农业(6765)
科学(6544)
大学(5365)
学学(4953)
管理(3868)
(3735)
(3656)
金融(3656)
业经(3440)
(3440)
国际(3096)
技术(3011)
世界(2962)
经济研究(2707)
(2668)
论坛(2668)
(2491)
职业(2415)
图书(2381)
业大(2215)
资源(2119)
林业(2065)
(2037)
共检索到63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蔡鹏鸿  
80年代中期以来,亚洲的兴起及其发展前景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亚洲的兴起,同亚洲地区经济的持续高涨有密切关系。本文拟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特别是中长期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一比较分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邓鑫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分别对亚洲货币与金融合作的启动和深化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本文分别从亚洲区域内各经济体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和跨境金融资产与银行信贷流动情况这两大方面,总结了近年来亚洲金融一体化的最新进程,并着重分析了推动亚洲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四方面重要因素:区域经贸合作、欧债危机经验、金融发展水平与金融开放度以及货币竞争。从现实约束出发,对亚洲金融一体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保罗·川内  
2008年10月14日至16日,第22届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年会在天津召开,本次年会由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承办。本届年会共有七个主题演讲,这些主题演讲建议和主张我们在建构和运行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开放与远程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变革。从中可得出五点结论:①为了质量保证,考试应外包给一些跨机构的考试和认证机构;②开放教育资源应该是免费的,而且更容易为全球所获取;③获取远程教育的途径必须更加灵活,以应付不断变化的人口统计数据和预期增长的年长的、身体受损的学生数量;④在课程设计中不应只提供给学生二手信息,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经验的主要来源;⑤AAOU应该做更多的工作,以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的跨文化交...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路耀华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Internet实现商务活动的国际化、信息化和无纸化,已是各国商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亚洲国家,政府部门常常起着促进和实施EDI(电子数据交换)的作用,而在西方国家,私人企业的需要对EDI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因为EDI的应用能带来效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赞文  闫娅琦  
学术界普遍认为亚洲货币合作应当遵循长期合作、循序渐进、稳步推动的原则,在发展一种或多种次区域货币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历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亚洲货币合作尚未形成实质性的合作机制亚洲货币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相继延续殖民时期的货币局制度,即将本国货币牢牢钉住某种国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滢  
有机农业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和保证人类食品安全的生产方式,是传统农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本文从有机农业耕地面积、有机农业耕地占比、非农业用地有机面积、有机农业生产者数量、有机农业产值、年人均消费量和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会员机构数量7个方面分析了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并从有机农业耕地面积、销售额和种植结构分析了近年来亚洲有机农业的发展。最后,通过对亚洲地区多个国家有机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侨玲  
改革开放20年,我国的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93年开始连续5年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资本流入国。对于引进外资,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利曾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技能、储蓄和外汇等方面的制约,一国无法实行“自我维持增长”。在此情况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华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东亚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在改革金融体制的同时,加快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经过几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东亚各国已现“新经济”曙光。本文论述了东亚“新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并对东亚发展“新经济”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东亚“新经济”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萍  
欧州一体化进程的实践 ,验证了最优货币区理论。亚洲货币合作同样可行 ,亚洲货币合作可实行建立共同钉住美元的亚洲汇率机制 ,最终过渡到实现亚洲单一货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稻田晃久   曾繁香  
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ASEAN(东南亚联盟)各国结束了惯例的外交部长和外交部长扩大会议,迎来了十月的经济内阁会议和来年一月的首脑会议与“经济季节”.主要课题是作为核心的ASEAN应尽快决定是否着手区域经济合作.围绕这个问题,马来西亚提出了东亚经济集团构想(EAEG构想),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各自提出了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等构想. 对于广泛的太平洋地区的一角来说,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胜刚  黄文青  
区域性货币组织的出现是国际货币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亚洲区域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亚洲地区货币合作虽然存在充分的可行性 ,但无论从经济或是政治角度来说 ,目前仍不具备组成货币区的条件 ,亚洲货币合作只能在较浅的层次上进行 ,要达到货币一体化 ,组成最优货币区还任重道远。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唐以今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亚洲地区经济体的贸易投资合作有坚实的基础 ,中国与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次区域性互补投资关系密切。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已经启动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将以优势互补、平等互惠为基础 ,实现共赢。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逯新红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加大、全球经济由缓慢复苏进入到恢复性增长期、全球结构性调整成效分化的背景下,2017年亚洲经济前景如何?亚洲经济增长仍处于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尽管亚洲出口贸易前景不容乐观,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将加大亚洲经济的不确定性风险,亚洲资本外流加剧亚洲货币贬值压力和债务风险,但是受潜在经济发展前景影响,亚洲仍将成为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未来亚洲各国应携手合作,共渡难关。中国应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一带一路"为亚洲企业提供新机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晓静  
自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从提高金融风险抵御力的角度,亚洲各国各地区加快了货币合作的步伐,但在目前的国际金融环境和国际货币体系下,实行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仍有诸多限制条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亚洲货币合作的内容、方式及合作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我国在合作中的地位及应该发挥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