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2)
2023(7505)
2022(6631)
2021(6152)
2020(5583)
2019(13042)
2018(12896)
2017(25389)
2016(14071)
2015(15633)
2014(15921)
2013(15928)
2012(15023)
2011(13798)
2010(13804)
2009(12969)
2008(13038)
2007(11966)
2006(10352)
2005(9338)
作者
(43001)
(36313)
(36179)
(34663)
(22736)
(17665)
(16513)
(14157)
(13360)
(12833)
(12383)
(12201)
(11669)
(11453)
(11404)
(11349)
(11331)
(10834)
(10730)
(10556)
(9149)
(9138)
(8795)
(8402)
(8237)
(8175)
(8001)
(7978)
(7282)
(7227)
学科
(61090)
经济(61043)
(34646)
管理(34342)
方法(30256)
(27540)
企业(27540)
数学(25965)
数学方法(25725)
(16126)
(14582)
(14478)
中国(13871)
地方(12369)
业经(12038)
(11589)
贸易(11585)
(11217)
农业(10840)
(10791)
理论(9536)
(9272)
财务(9252)
财务管理(9229)
(9034)
企业财务(8742)
(8190)
银行(8161)
(8133)
金融(8130)
机构
大学(209554)
学院(207899)
(82009)
经济(80164)
管理(77041)
研究(73523)
理学(66411)
理学院(65513)
管理学(64123)
管理学院(63721)
中国(53978)
科学(48631)
(44841)
(38886)
(38624)
(37112)
研究所(35839)
中心(33720)
业大(32632)
(31725)
农业(30714)
(30536)
师范(30204)
财经(30046)
北京(28507)
(27193)
(26332)
经济学(25332)
(25327)
师范大学(24568)
基金
项目(138543)
科学(108485)
基金(100956)
研究(96265)
(89738)
国家(89084)
科学基金(74932)
社会(60061)
社会科(56967)
社会科学(56946)
基金项目(54494)
(54214)
自然(50542)
自然科(49308)
自然科学(49292)
自然科学基金(48438)
(46269)
教育(44490)
资助(42400)
编号(38569)
重点(32107)
成果(31238)
(30676)
(30608)
(27653)
科研(27413)
计划(26693)
课题(26642)
创新(25945)
教育部(25571)
期刊
(89523)
经济(89523)
研究(56337)
学报(36330)
中国(35514)
(33835)
科学(33660)
(28086)
大学(26260)
学学(24763)
管理(24424)
农业(22867)
教育(18821)
技术(16287)
(15529)
金融(15529)
业经(14891)
财经(14335)
经济研究(14148)
(12883)
问题(12408)
(12322)
资源(10639)
(10597)
统计(10287)
技术经济(10198)
图书(10129)
商业(10070)
(9906)
(9672)
共检索到299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金莹  吴晋峰  唐澜  杨新菊  
亚洲入境旅游市场是中国最重要的入境旅游市场,研究亚洲各国入境中国的旅游流在全国的分布和流动规律对于巩固和拓展亚洲入境旅游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亚洲各国入境中国的旅游流的空间分布、转移及网络结构特征,并对旅游目的地城市在网络中的位置特征、网络关系互惠性、子群内外部联系等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①亚洲入境中国的游客中以男性为主,散客居多,青少年比例较高,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大学及以上学历,同时具有重访率高、停留时间长、选择相同的城市出入境等特点;②亚洲入境旅游流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密西疏"的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域集群现象,集群内目的地城市间旅游流联系更紧密,集群间旅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新菊  吴晋峰  王金莹  唐澜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城市采集入境游客信息;运用地图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旅华外国团队旅游流的地理分布和网络结构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为:①外国团队旅游流以北京和上海为主要出入境口岸,流动地区集中在中国人口线东南部;②外国团队旅游流的有向流动符合"二八定律",即80%的有向流动产生在20%的城市对之间;③外国团队旅游流网络为核心-边缘网络,核心区包括北京、西安、上海等13个节点;④旅行社设计的线路对外国团客出入境口岸选择、团队旅游流的地理分布和流动均具有决定性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网络结构、拓展中国入境旅游外国市场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瑞萍  吴晋峰  王奕祺  韩立宁  
从旅游城市之间的入境旅游流关系角度,通过绘制旅华美国旅游流分布图,构建旅华美国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旅华美国旅游流的流向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旅华美国游客主要从北京和上海出入境中国;旅华美国旅游流分布范围较广,以长三角地区最为密集,其中有11个节点城市、4个城市对和5条旅游线路最受游客青睐;旅华美国旅游流网络为"核心-边缘"结构,网络密度低,其中核心节点11个,边缘节点44个;核心节点在网络中承担着扩散中心、集聚中心和中转中心等不同的角色功能,并对边缘节点具有控制作用;网络中存在10个派系,各派系成员个数均较少,口岸节点在派系中多次出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新菊  吴晋峰  唐澜  王金莹  
散客旅游是全球主流旅游方式,入境散客市场在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文章主要采用问卷法采集数据,研究样本总量1451份,运用地图分析法研究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的分布和扩散规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旅华外国散客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散客以北京、广州和上海为主要出入境口岸,以香港为辅助口岸,旅游线路以单目的地、短线为主,平均到访目的地数量较少;北京和广州是单目的地散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多点散客旅游流集中分布在中国人口线东南部,以"北京—西安"之间的流量最大,并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川滇3个区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查晓莉  徐雨晨  陆林  赵海溶  
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作为都市旅游发展新要素,具有强烈旅游辐射效应。从旅游者视角研究上海迪士尼旅游流空间分布与流动对于主题公园类旅游者空间行为及流动提供理论认识,对合理有效地组织城市内部和跨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旅游线路开发提供实践借鉴。文章基于实地调研获得旅游活动空间数据,研究上海迪士尼旅游者在上海市、长三角区域和全国不同尺度目的地内的空间分布形态和旅游流流动特征。研究表明:(1)上海迪士尼国内旅游者在沪内有向高禀赋旅游景区集聚趋势,沪内旅游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2)旅游者在长三角区域内较多活跃于江浙省份的热门旅游城市,在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嘉兴核心旅游城市间进行旅游客流的集聚和扩散。(3)旅游者在全国范围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性,旅游流集散有明显的"东部指向性"和"大中城市指向性"特征。热点区主要位于长三角区域,旅游者在沪外的目的地选择呈现明显的"近沪性"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慧玲  许春晓  
文章利用百度指数,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探索调控策略,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重大。立足于"点""线""面"三个方面,对网络进行点强度、点度、异质性、互惠性、模块性、紧密性、集聚性、通达性和层级性分析后可知,中国城市旅游信息流空间网络主要是由我国东南半壁有关城市所编织,连接上具有空间跳跃性、多中心极核、层级明显、结构相对稳定的复杂网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金伟  王国权  刘乙  雷婷  孙洁  王欣  
旅游流是红色旅游目的地产业运行的重要监测指标,对旅游地规划和经营管理具有显著的指针意义。基于网络游记数据,利用ArcGIS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井冈山旅游流的时空分布及网络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井冈山旅游流形成了以"茨坪—黄洋界"为中心的双核多点空间格局,而时间分布上则呈现出周期性循环的季节差异。(2)井冈山旅游流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层级结构,形成了西北—东南走向的"龙市—杜鹃山"密集流动区,其中黄洋界、龙潭、茨坪三个景区占据旅游集散枢纽的核心地位。(3)井冈山旅游流网络中的11个节点(景区)可划分为扩散型、平衡型和集聚型三类,其中"茨坪→黄洋界""黄洋界→龙潭"构成了核心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颖   侯国林   刘润佳   潘晓青  
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网络游记和照片,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南京市不同类型亲子旅游流的时空分异及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市不同类型的亲子游时序特征受到不同主导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明显差异。(2)历史文化型节点呈“大聚簇”分布格局,休闲娱乐型和自然生态型节点则表现为零星分散的“小斑块”格局。(3)节点的空间等级由高到低、集聚和扩散能力由强到弱均依次为历史文化型、休闲娱乐型、自然生态型。(4)整体网络发育尚不成熟,核心-边缘结构显著。其中,位于核心区的历史文化型亲子游网络发育完善,休闲娱乐型亲子游网络次之,边缘区的自然生态型亲子游网络发展落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晋峰  任瑞萍  韩立宁  王奕琪  
国际旅游对航空运输高度依赖,入境旅游流网络与航空网络有密切关系。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中国大陆城市与国境外城市间的国际航班信息,对由45个大陆城市与4个境外城市、110个外国城市组成的中国航空国际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结论:①中国航空国际网络是核心—边缘网络;网络中核心节点数量偏少且主要是出入境口岸城市,香港、北京、上海、广州、首尔、新加坡等城市是核心节点;边缘节点数量偏多,许多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客源地城市在中国航空国际网络中的地位不够重要。②中国航空国际网络对入境旅游具有决定性影响,不仅决定其空间组织模式,而且决定入境客源国结构,还影响旅游城市的入境旅游接待规模。③从拓展中国入境旅游外国市场和扩大规模的角度看,中国航空国际网络结构亟待改善:首先,要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际枢纽机场建立更多的国际航班联系;其次,要提升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等机场在国际航空网络中的枢纽地位;第三,要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培育国际枢纽机场,改变枢纽机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第四,要充分发挥香港的枢纽作用,拓展入境旅游外国市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娟  胡静  贾垚焱  刘大均  许贤棠  朱磊  
基于网络游记中时空信息的提取、整理和挖掘,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归纳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结构特征和流动方式特征。研究表明:1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主体由户部巷、武汉大学等13个节点组成。2空间上,流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包括两江交汇区域、汉口沿长江一线以及东湖西南侧一带。3时间上,客流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是武汉自助游的热点时段。4节点结构特征方面,网络转移和扩散的通畅程度差异明显,旅游节点大多需要通过户部巷、黄鹤楼等8个精华节点来发生联结,户部巷是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集散中心。5整体结构特征方面,网络整体密度较低,存在8个凝聚子群,其中3个内部联系较为紧密。6流动方式方面,自助游客主要依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步行和公交是最主要的流动方式,步行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慧玲  许春晓  
对湖南旅游流空间网络进行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凝聚子群和块模型等分析后发现,该网络具有集聚性、优势子结构有区域指向并具跨越之势、节点的功能各异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南旅游空间政策的制订策略:重视旅游流空间网络的良性发育;发挥凤凰、张家界武陵源和天门山的引领作用;有序推进旅游流空间网络的治理;关注非邻接地区的合作;有针对性地打造城市旅游形象;科学规划旅游交通线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程雪兰  方叶林  苏雪晴  李经龙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是旅游流深化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论文基于网络爬虫技术抓取携程旅行网上的中国东部沿海5大城市群旅游线路相关数据,构建城市群旅游流网络,进一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节点结构特征、网络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特征、结构洞等方面揭示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主要结论有:中国东部沿海5大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具有层级性和位序—规模特征;各凝聚子群内部联系较为紧密,但各子群之间的互动较少;核心区均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节点对边缘节点的"涓滴效应"有限;北京、厦门、青岛、广州、中山、杭州等城市在旅游流网络中的结构洞优势较为明显。大数据视角下的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揭示,对于深入认知"流空间"的内涵以及优化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绪华  李新  
基于流空间理论,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中国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效应,并刻画其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第一,流空间视角下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在地区积累具有积极的动态性和连续性,政府和市场作为两类支配主体,均对其空间分布具有影响;第二,根据政府权力和市场权力对地级市类型进行划分,发现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倾向于分布在“强政府+强市场”类型的地级市;第三,地级市间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流动愈发紧密,“强政府+强市场”类型的地级市是劳动力流入的重要节点,同时“劳动力流动”空间联系网络存在三类板块,分别为以“强政府+强市场”类型地级市为主的“净收益板块Ⅰ”,以“弱政府+强市场”类型地级市为主的“经纪人板块Ⅱ”,以“弱政府+强市场”类型地级市为主的“双向溢出板块Ⅲ”和以“弱政府+弱市场”类型地级市为主的“双向溢出板块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志慧  马耀峰  刘宪锋  高楠  
2011年6月,中国旅游总评榜组委会公布了中国旅游业第一份百强景区排行榜,这100个景区代表了中国旅游景区的最高水平,也是游客最青睐的景区,因此成为网络空间最受关注的旅游搜索对象。文章选取前47个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指数搜索平台,获取了47个景区201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逐日网络空间关注度数据,对其周内分布和季节性分布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以下特征:①以周时段考察呈现波动态势,表现为平日高、周末低,周三最高,周六最低,南方景区网络空间关注度高于北方景区;②季节性表现为4月和9月高的"双峰"特征,旺季是4、6、7、8、9、10、11月,平季是3、5、1...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裕祺  许艳  李冬花  蒋伟峰  吴锶梦  陆林  
该文以安徽省黄山市为案例地,通过网络获得黄山市团队游与自助游旅游流数据,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时间距离划分长途游客与短途游客,对比分析了黄山市团队游与自助游两种类型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黄山市团队游与自助游网络呈现不同特征。团队游短途旅游规模小且分散,长途旅游规模小而集中。自助游短途旅游规模广而密,长途旅游规模广而分散。2)黄山市旅游流具有比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与边缘区联系不紧密,且团队游分层特征强于自助游。3)团队游更加依赖与核心节点,而自助游中各景点联系紧密且均衡。基于此,从目的地管理角度分别对黄山市内外部旅游网络结构优化提出建议。黄山市旅游流网络结构基本稳定,且与高级别、强吸引力的“标志性”城市旅游资源区位之间存在着强稳定的空间关联关系,未来这应该也是判断一个旅游目的地是否是成熟型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