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0)
- 2023(7876)
- 2022(6673)
- 2021(6531)
- 2020(5523)
- 2019(13164)
- 2018(12999)
- 2017(25088)
- 2016(13041)
- 2015(15131)
- 2014(15012)
- 2013(14852)
- 2012(13662)
- 2011(12471)
- 2010(12469)
- 2009(11638)
- 2008(11284)
- 2007(9550)
- 2006(8500)
- 2005(7835)
- 学科
- 济(65286)
- 经济(65235)
- 方法(32853)
- 管理(30720)
- 数学(30218)
- 数学方法(29703)
- 业(29387)
- 贸(22654)
- 贸易(22640)
- 企(22112)
- 企业(22112)
- 易(22061)
- 中国(18325)
- 农(14534)
- 地方(11844)
- 财(10989)
- 业经(10592)
- 学(10419)
- 关系(9734)
- 出(9691)
- 农业(9462)
- 制(9345)
- 融(8891)
- 金融(8889)
- 银(8683)
- 银行(8674)
- 理论(8443)
- 行(8411)
- 环境(8144)
- 口(7770)
- 机构
- 大学(189693)
- 学院(187833)
- 济(92241)
- 经济(90951)
- 管理(69976)
- 研究(69849)
- 理学(60515)
- 理学院(59883)
- 管理学(58682)
- 管理学院(58371)
- 中国(54146)
- 京(40423)
- 科学(38845)
- 财(37520)
- 所(34683)
- 研究所(31724)
- 经济学(30681)
- 财经(30443)
- 中心(29848)
- 经(28056)
- 经济学院(27787)
- 农(26801)
- 北京(26147)
- 江(25445)
- 院(25436)
- 业大(24103)
- 范(23198)
- 师范(23001)
- 财经大学(22810)
- 农业(21023)
- 基金
- 项目(124292)
- 科学(98694)
- 基金(93353)
- 研究(90134)
- 家(82012)
- 国家(81519)
- 科学基金(69228)
- 社会(60016)
- 社会科(57291)
- 社会科学(57280)
- 基金项目(47372)
- 省(44318)
- 自然(43522)
- 自然科(42641)
- 自然科学(42633)
- 自然科学基金(41896)
- 教育(41888)
- 资助(40717)
- 划(38629)
- 编号(34189)
- 部(29451)
- 重点(28624)
- 成果(27579)
- 发(27143)
- 国家社会(26435)
- 中国(26326)
- 教育部(25733)
- 创(25538)
- 课题(24205)
- 创新(24162)
共检索到284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文东伟
文章从亚洲三角贸易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贸易增长的来源,并揭示了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真相。研究发现,亚洲三角贸易模式夸大了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的规模。通过参加亚洲三角贸易模式,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通过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在中国建立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从而将其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为中国对欧美的贸易顺差,扩大了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恶化了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
关键词:
亚洲三角贸易模式 贸易增长 加工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安礼伟 杨夏
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主要扮演着加工装配地的角色,即从日本、韩国等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进口中间品,经过加工装配后再将最终产品出口至以美国、欧盟为主的发达国家或地区,从而形成了三角贸易模式。中国对美出口的快速增加与三角贸易模式的发展密切相关,文章研究表明,中间品进口的增加和三角贸易模式的发展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美出口的增加,因此中美贸易失衡主要不是一种双边贸易现象,而是一种结构性现象。
关键词:
对美出口 三角贸易 进口RCA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刚 魏蔚
考察了价格贸易条件对亚洲7国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菲律宾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都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增长。而价格贸易条件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却呈现出差异性,随着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菲律宾和土耳其(1)的价格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的国内物价水平反而会上升。VEC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当受到价格贸易条件变动冲击时,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菲律宾的经济虽然会一时偏离长期均衡状态,但通过误差修正过程影响人均实际GDP,其经济仍将恢复均衡。而印度和马来西亚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对人均实际GDP的影响并不显著。针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分析,当价格贸易条件变动造成经济不均衡时,通过误差修正过程调整物价,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经济会重新恢复均衡状态,但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并不能对中国、菲律宾和土耳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贸易条件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VEC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静 方伟
本文利用1997、2002、2005、2007年长三角三省市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进出口贸易对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此期间进(出)口含能(污)量均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出口含能(污)量的增速高于进口含能(污)量。出口含能(污)量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出口规模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不过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效率的提高带来的效率效应有效地缓解了规模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姚海华
文章利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销售额数据,借助于偏离-份额分析的空间扩展模型,对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区域的城市贸易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普遍存在贸易商品销售同构现象,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空间联动作用总体上并不明显;但上海、广州、深圳对周边城市的空间辐射作用比较突出,上海和广州分别承担着周边城市进口港的职能,深圳扮演着境内对香港出口通道的角色。
关键词:
长三角 珠三角 城市贸易 空间联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玉良 宋胜洲 温耀庆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晓蓉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计算的单要素贸易条件,是一类综合衡量技术进步、出口价格相对变动的贸易条件指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不仅包括了劳动力和资本这两种传统要素,还将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单要素贸易条件和出口考虑进来,以考察亚洲新兴经济体单要素贸易条件与出口导向型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单要素贸易条件没有导致亚洲新兴经济体陷入"贫困化增长",相反推动了大部分亚洲新兴经济体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单要素贸易条件没有对这些经济体GDP增长产生较大的破坏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曼莉 林发彬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并行不悖。在美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中,消费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效益,是政策导向的重中之重,这也必然使美国背负巨大的债务。中美贸易顺差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增长模式运行的一个部分,深受其影响。对其中的负面影响,中国需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式 中美贸易 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芸香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经济系统和社会生活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资源(包括能源)、环境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循环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实行循环经济是保障我国资源安全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因而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改变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模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对外贸易 增长模式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雯青
贸易顺差一直以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常态,它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持久性的贸易顺差却说明一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很大问题。本文从贸易顺差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中国贸易顺差的现状以及原因,然后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探讨了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内外平衡的新经济增长模式的途径。新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是内外平衡,既要重视外需市场也要重视内需市场,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政府要增强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和研发投入力度,从根本上实现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业质量、培养消费者的偏好、拉动国内需求层次的提升,才能最终实现内外平衡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内外平衡 新经济增长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湛柏明
国际贸易理论在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以一国为研究对象,考察该国经济增长对其贸易模式的决定作用,进而把经济增长区分为顺贸易型、逆贸易型、中性贸易型三种基本方式。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仅本国的经济增长决定与之对应的对外贸易模式,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也会对本国的经济增长贸易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从中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即大大地强化了美国经济增长的顺贸易模式。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美国 顺贸易模式 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福中 陈诚
在"全球平衡增长"议题下,中国要实现向内外部均衡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须致力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构建对外贸易、FD I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但FD I影响有限,在替代对外贸易的同时会"挤出"国内投资;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题仍为国内投资和人力资本。最后在"全球平衡增长"议题下,提出对外贸易、FD I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定位构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庆波 范厚明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密切,亚洲四小龙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和印度,发挥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六个国家(地区)外贸依存度演化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并对于我国如何发挥对外贸易的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Alicia Garcia-Herrero Tuuli Koivu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贸易盈余不断扩大,世界贸易不平衡持续加剧,这种失衡状态不仅成为中国,而且成为世界各国近年来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次金融危机虽然使各国经济发展步伐放缓,但世界经济的根本格局未变,在各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之后,预计世界贸易不平衡格局将进一步延续,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将不可避免。人民币汇率升值能否改变中国和亚洲国家的贸易盈余,进而改善世界贸易不平衡状况成为问题的核心。Alicia Garcia-Herrero,时任国际清算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作者用实证的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和亚洲贸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贸易平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敏感。目前中国的贸易盈余已如此庞大,汇率政策本身...
关键词:
国际经济 贸易平衡 汇率政策 人民币汇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冯帆 许亚云 韩剑
作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战略的核心环节,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区内及周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2006至2018年,省级数据,从GDP、贸易、投资以及工业增加值四个不同角度,运用双重差分以及反事实方法全面分析上海、浙江自贸区设立对长三角开放型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外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浙江自贸区建设存在显著经济增长效应,对区内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并且这种"制度红利"具有显著的长期效应;自贸区设立还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辐射作用,对江苏的溢出影响要大于浙江、安徽。本文结论为利用自贸区制度创新红利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利用其辐射能力来发展经济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