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58)
2023(21086)
2022(18117)
2021(16637)
2020(14113)
2019(32236)
2018(31566)
2017(59740)
2016(32650)
2015(36568)
2014(36075)
2013(35482)
2012(33039)
2011(29966)
2010(29953)
2009(27257)
2008(26626)
2007(23359)
2006(20797)
2005(18321)
作者
(97856)
(81812)
(81107)
(76771)
(52034)
(39197)
(36745)
(31945)
(31256)
(29116)
(27969)
(27808)
(26333)
(25754)
(25478)
(25236)
(24335)
(24241)
(23564)
(23404)
(20508)
(20168)
(19873)
(18897)
(18367)
(18105)
(18099)
(18019)
(16557)
(16207)
学科
(132695)
经济(132542)
管理(88969)
(86908)
(70402)
企业(70402)
方法(57029)
数学(49267)
数学方法(48531)
中国(37694)
(36841)
(31869)
(31554)
地方(30344)
业经(29676)
农业(25044)
(23943)
贸易(23924)
(23155)
(23062)
技术(21624)
理论(21620)
环境(20723)
(20533)
银行(20443)
(20440)
金融(20436)
(20360)
(19629)
(19304)
机构
大学(464481)
学院(460487)
(180634)
经济(176808)
管理(174898)
研究(165670)
理学(151213)
理学院(149366)
管理学(146191)
管理学院(145391)
中国(121634)
科学(107185)
(100967)
(87849)
(85853)
(81636)
研究所(78779)
业大(75493)
中心(74129)
农业(69234)
(68887)
财经(64987)
北京(63839)
(63004)
师范(62211)
(60514)
(59276)
(55296)
经济学(53975)
技术(50970)
基金
项目(319860)
科学(249770)
基金(230775)
研究(225426)
(206247)
国家(204394)
科学基金(172522)
社会(140566)
社会科(133105)
社会科学(133065)
(125614)
基金项目(121732)
自然(115316)
自然科(112633)
自然科学(112594)
自然科学基金(110554)
(107272)
教育(103954)
资助(95445)
编号(89759)
重点(73051)
成果(72750)
(70733)
(69225)
(66392)
课题(63381)
创新(62061)
科研(61975)
计划(61020)
大学(58331)
期刊
(198494)
经济(198494)
研究(134402)
中国(94360)
学报(85303)
(79667)
科学(75531)
管理(65293)
大学(63447)
(60923)
学学(59684)
农业(54885)
教育(54114)
技术(39892)
(39278)
金融(39278)
业经(32687)
经济研究(31963)
财经(31250)
(29376)
(26887)
问题(25560)
科技(24696)
图书(24596)
(23933)
业大(22840)
技术经济(21820)
理论(20864)
资源(20729)
统计(20326)
共检索到687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天星  陈晨  于鑫洋  汪剑清  
研究不同国家间的科技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比较不同国家间的科技资源配资效率、制定科技研发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利用亚洲12个一带一路国家科技研发的两投入、两产出指标测算这些国家的科技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这些国家技术进步率的提高带动了科技研发效率的上升;发展中国家科技研发表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经济规模与科技研发效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金融深化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健康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与科技研发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最后本文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岳立  杨玉春  
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沿线国家节能减排的现状,因此测算能源效率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GML指数法测度了沿线各国2006-2015年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变动趋势,并从区域差异、收入水平的角度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能源效率水平不高,只有少数国家达到效率最优,国别差异较大。从区域来看,东南亚地区能源效率最高,南亚和西亚北非次之,中东欧和中亚地区最低;其GML指数变动呈现相似的空间格局。从收入水平来看,沿线不同收入组国家的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U型关系,且近年来不同收入组国家能源效率差距存在缩小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泽  许东梅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入全面推进阶段,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的效率也引起较大的关注。本文基于2008-2014年我国对"一带一路"35个重点国家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投资效率及其变化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总体效率不高,且国别差异较大,多数国家的投资规模收益处于投资有效或递增阶段;同时,考察期内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效率呈现略有下降趋势,技术进步率是制约投资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为此,应优化投资结构与区位选择,加强投资的技术创新,构建跨国知识网络体系,深化双方产能合作,提升投资产业集聚力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翌琳  高腾  
本文利用IMD国际竞争力数据库的国家数据,分析了亚洲"一带一路"国家的国家协同创新系统在创新主体发展、创新产业辐射及创新核心能力等三个维度对其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影响,发现均衡健康发展的国家协同创新系统能够带动当地整体经济社会的进步。对亚洲"一带一路"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核心能力要素进行分位回归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科研机构的发展对协同创新起步国家影响最大,而在协同创新发展国家中更看重企业创新的力量,协同创新突破国家中科研机构影响力重回顶峰。从以上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十分必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翌琳  高腾  
本文利用IMD国际竞争力数据库的国家数据,分析了亚洲"一带一路"国家的国家协同创新系统在创新主体发展、创新产业辐射及创新核心能力等三个维度对其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影响,发现均衡健康发展的国家协同创新系统能够带动当地整体经济社会的进步。对亚洲"一带一路"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核心能力要素进行分位回归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科研机构的发展对协同创新起步国家影响最大,而在协同创新发展国家中更看重企业创新的力量,协同创新突破国家中科研机构影响力重回顶峰。从以上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十分必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剑光  张鹏  
基于各种引力模型的贸易潜力以及相应的贸易效率的估算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如测算贸易潜力时考虑实际的各种贸易阻力因素(甚至包括贸易促进因素)"平均化"作用、模型复杂计算困难、国际比较性差等。在综合考虑贸易吸引力、贸易推力和贸易阻力的APR模型分析框架下,贸易吸引力决定经济体间的贸易潜力即理论贸易量,贸易推力和贸易阻力决定经济体间的实际贸易量,由此测算的贸易效率经济意义明确、计算简单、且具有更好的国际比较性。理论贸易量的推算发现,小规模经济体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比大规模经济体的更高,并更容易形成贸易效率大于1.0的"超贸易"。根据2015年数据计算的贸易效率表明:(1)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的出口效率平均为0.1326,只有它们对世界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剑光  张鹏  
基于各种引力模型的贸易潜力以及相应的贸易效率的估算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如测算贸易潜力时考虑实际的各种贸易阻力因素(甚至包括贸易促进因素)"平均化"作用、模型复杂计算困难、国际比较性差等。在综合考虑贸易吸引力、贸易推力和贸易阻力的APR模型分析框架下,贸易吸引力决定经济体间的贸易潜力即理论贸易量,贸易推力和贸易阻力决定经济体间的实际贸易量,由此测算的贸易效率经济意义明确、计算简单、且具有更好的国际比较性。理论贸易量的推算发现,小规模经济体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比大规模经济体的更高,并更容易形成贸易效率大于1.0的"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飞  汤蕴懿  
数字技术推动的数字化服务在贸易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对全球经贸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化服务水平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引力扩展模型对数字化服务水平对沿线国家出口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根据国家收入水平的差异进行分类实证回归发现: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之间数字鸿沟明显,贸易双方的数字化服务水平提升都有助于双方贸易出口额的增长,但是数字化服务水平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出口影响是不同的。此外,FTA和ICT进口都与数字化服务水平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贸易发展。本文建议,"一带一路"沿线高收入国家应该注重数字关键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数字监管规则的制定,沿线中低收入国家应该注重提升数字化基础设施普及率和数字联通性水平,以提升沿线国家数字化服务水平,促进其贸易快速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作用不断凸显。文章基于引力扩展模型,聚焦于"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其区域内贸易量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一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通信基础设施的作用会越来越显著;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之间的进口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求不同,其中高等收入水平国家从中低等收入水平国家进口更加注重出口国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中低等收入水平国家从高等收入水平国家进口更加注重出口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中低等收入水平国家之间的进口取决于出口国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但是通信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强于交通基础设施。此外,相对于一国基础设施建设对进口贸易的影响,经济自由度对中低等收入水平国家的进口贸易也同样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龙  杜德斌  
文章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网络,分别从全局和局域层面考察投资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关系模式,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从内生结构效应、行动者-关系效应和协变量网络效应剖析投资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投资网络全局结构呈现"东亚和东南亚密集、中东欧隔断和中亚游离"的格局,投资活跃度整体偏低,高介数节点集中于少数核心国家。(2)模体分析体现了互惠性在沿线国家投资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该区域投资集团化特征不显著,中国和印度、新加坡和波兰具有相似的投资模式,俄罗斯主要以吸引外商投资为主。(3)国家的经济水平是影响投资网络形成的关键因子,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间投资行为差异显著,高经济水平国家之间具有相互投资倾向,高经济水平和中等经济水平的国家具有对外投资倾向。(4)资源寻求型投资和技术寻求型投资是具有网络形成的重要推力,然而市场寻求型投资的驱动力较弱,且不存在劳动力寻求型投资;空间邻近、共同语言和投资协定的签订是该区域投资网络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生力量。因此,中国要发挥在网络中的枢纽优势,遵循适度均衡化的原则,重塑沿途国家投资格局,引领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向经济一体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艳  印梅  
基于1996—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经验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效率及影响出口贸易的非效率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出口效率得到提升,这主要得益于贸易双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和人口规模的增长;此外,针对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潜力,对贸易阻力非效率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萍  
本文将随机前沿分析引入贸易引力模型,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的决定因素,测算贸易潜力,评估贸易效率;通过构建贸易非效率模型,从关税水平、贸易便利化水平、运输便利化水平、经济自由化程度、是否建立自由贸易区等5个维度进一步探究贸易非效率的构成因素,找出贸易阻力,并提出提升贸易效率、释放贸易潜力的可行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泽  程飞  梁伟  
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生态效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及Tobit模型对2011-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区的工业生态效率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生态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呈现"东南区域>东北区域>西南区域>西北区域"的分布特点;区域整体工业生态效率呈良好改善态势,技术进步是工业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西南区域在工业生态效率改善方面呈现明显的"追赶效应",东北区域的效率提升呈现后劲不足态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翊烜  扈钟方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的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首先运用均值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十七个亚洲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之后基于拓展的引力模型,探究其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的影响。本文通过具体实证发现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显著,除贸易便利化外,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也有显著促进作用;税负水平、距离成本呈现出显著的负向效应。本文认为,中国在稳定贸易便利化程度较高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同时,需要推动中亚、西亚和南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促进贸易增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赢  冯宗宪  
基于199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3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US-SBM模型与ML指数对各国低碳发展效率进行测评。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低碳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低碳发展效率在考察期内整体偏低,纯技术效率是引致各国低碳发展效率差异的主因;(2)技术进步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低碳发展技术效率增长的重要因素,规模效率则是一大阻力;(3)资本投入、能源消费、碳排放及产业结构等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低碳发展效率表现出显著抑制力,而经济发展、技术投入、劳动力投入及对外开放则促进低碳发展效率的提升。据此,提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低碳发展技术效率提升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