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1)
2023(9277)
2022(7351)
2021(7123)
2020(5609)
2019(12790)
2018(12886)
2017(22831)
2016(13632)
2015(15751)
2014(15835)
2013(14605)
2012(13600)
2011(12445)
2010(12459)
2009(11207)
2008(10995)
2007(9752)
2006(8752)
2005(8395)
作者
(34677)
(28831)
(28812)
(27662)
(18549)
(13762)
(13259)
(11337)
(11154)
(10289)
(9886)
(9755)
(9297)
(9217)
(9099)
(9037)
(8605)
(8346)
(8327)
(8165)
(7648)
(6983)
(6853)
(6561)
(6535)
(6482)
(6433)
(6342)
(5880)
(5762)
学科
(51142)
经济(51078)
管理(26934)
(25824)
中国(24970)
教育(19741)
方法(18422)
(18073)
企业(18073)
数学(16339)
数学方法(16206)
(15857)
业经(11369)
(11298)
贸易(11287)
(11120)
(11101)
(11083)
(10819)
农业(10460)
(10435)
理论(9994)
发展(9311)
地方(9264)
(9189)
(8973)
金融(8972)
(8704)
银行(8694)
(8470)
机构
大学(186320)
学院(178974)
(78057)
经济(76611)
研究(75183)
管理(57194)
中国(52342)
理学(48275)
理学院(47566)
管理学(46784)
管理学院(46410)
(42178)
科学(40827)
(37816)
(35245)
(34536)
师范(34358)
研究所(34332)
教育(31786)
中心(31030)
师范大学(28722)
北京(28339)
财经(27757)
(26747)
(26577)
经济学(26405)
(26217)
(25755)
经济学院(23812)
业大(21027)
基金
项目(113413)
研究(92504)
科学(91456)
基金(81338)
(70560)
国家(69906)
社会(59173)
科学基金(57947)
社会科(55818)
社会科学(55804)
教育(49641)
(41239)
基金项目(40766)
编号(38395)
(38030)
成果(35153)
资助(33057)
自然(32620)
自然科(31901)
自然科学(31893)
自然科学基金(31367)
课题(30336)
(28860)
重点(27878)
(26767)
教育部(25706)
中国(25491)
(25153)
国家社会(25135)
(25051)
期刊
(86524)
经济(86524)
研究(69898)
教育(52510)
中国(48088)
(25678)
(25322)
学报(24730)
科学(24166)
管理(21971)
大学(20351)
农业(18037)
技术(17672)
学学(17324)
(17216)
金融(17216)
经济研究(15146)
财经(14535)
职业(13186)
世界(13005)
(12823)
(12398)
国际(12035)
问题(11667)
(11535)
业经(10989)
(10724)
论坛(10724)
技术教育(8766)
职业技术(8766)
共检索到293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亚洲“四小龙”办教兴邦的基本经验以及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示冯增俊战后,亚太地区新独立国家为了推动国家发展,纷纷学习发达国家办教兴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和实验,努力在实践发达国家近三百年教育改革的经验中创立自身教育体系,其中,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肖日新  
从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从本国本地区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外部提供的良机佳遇,确定了坚持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并相应地采取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战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实例。而我国沿海各省市的情况在许多方面同韩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省、新加坡等亚洲“四小”具有类似的特点。两者之间显著的共同点就在于:把内部的各种有利因素和外部的历史机遇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特定的国际环境中谋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傅江景  
亚洲“四小龙”利用外资的模式及其启示傅江景回顾亚洲“四小龙”利用外资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把其模式归纳为三类:一是以借款为主的模式,如韩国I二是利用借款和外国直接投资并重的模式,如台湾省;三是以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为主的模式,如香港和新加坡。各国或地区采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卫东  
"中等收入陷阱"是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迈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巨大障碍。本文分析了亚洲"四小龙"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最后提出提升职业教育结构、加大对中下人群技能型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晓辉  
亚洲“四小龙”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及其启示中南财经大学国际投资研究所郑晓辉本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趋势的带动下,亚洲"四小龙"纷纷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基本上实现了金融业的国际化,为经济的飞速发展注入了强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颖  
通过对亚洲"四小龙"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分析,得出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四个国家或地区主要从政府支持、配套设施、人才集聚三类要素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意企业发展的环境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阐述了亚洲"四小龙"创意产业的实践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毕斗斗  
近30年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政策的着力点及经验证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在于:政府要重视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于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要着力创造适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增大市场竞争范围;尽量放松和减少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行政管制的内容和范围,推进垄断性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祖望  
为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七十年代末以来亚洲“四小龙”调整教育发展战略,侧重发展高等教育。采取的相应策略是,加强政府统筹规划、适时调整高教结构、面向国际办学、改善办学条件、致力提高教育质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海珍  
战后,尤其是60年代以后,亚洲的新加坡、香港、韩国和台湾这四个国家和地区,都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即使在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的1987年,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没有放慢,仍然保持了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速度。在这一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为8.6%,韩国为12.2%,香港为12%,台湾为11%。从1960年到1985年,它们的国民总产疽八年翻一番。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79年发表的年度报告中,首次给它们送上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美称,后来人们更为形象地给它们戴上了亚洲“四小龙”的桂冠,以认同它们在如此短的时期内创造的经济奇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联生  
“亚洲四小龙”会计比较吴联生在“亚洲四小龙”中,新加坡人口最少,但会计职业规模最大。新加坡会计师协会(TheSinga-poreSocietyofAccountants)于1963年依法成立,1987年被新加坡公共注册会计师协会(TheInstitu...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景云  
所谓“亚洲四小龙”,是对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俗语,即指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这几个国家和地区,自6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陷入危机的70年代,通过实行积极的外向型开发战略和开放体制,造成良好投资环境和法律环境,大力引进国外资本、先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洁珍  
亚洲“四小龙”普及义务教育概况曾洁珍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四个国家和地区,其人口、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之快令全世界所瞩目。从1987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来看,1965—1985年21年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桂川  
近十年来,香港、台湾、新加坡及南朝鲜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但其出口额占世界市场的7.4%,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占发展中国家出口量的6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袁锐锷  吴超林  
亚洲“四小龙’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上,选择了由经济发展对人力需求引导高等教育对人力供给的适度发展模式,并以无可争辩的事实验证了它的正确性,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一、亚洲“四小龙”模式的实证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因有政治与宗教、文化与科学及经济等方面.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看,自1862年美国的“毛雷尔法案”签署以后,高等教育发展最根本的动因便归结到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的不同质的阶段性水平决定着不同质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经济水平既是高等教育的供给函教,也是需求函数(樊安群,1992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神勇  
正确评价贸易结构的转变以及相应的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对外贸易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出口商品结构看,由1985年到1988年,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从45.8%增加到64.4%,机电产品的比重也从8.5%增加到14.3%。但是我国出口商品档次低,质量不稳定,市场竞争以低价取胜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出口额的增长主要来自出口数量的扩大。评价出口商品结构的层次高低不仅要看分类商品出口额比重结构,还要考察商品的质量、档次。一般地说,商品价格是产品质量、层次、加工度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是考察商品结构层次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