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7)
2023(11580)
2022(10032)
2021(9123)
2020(7673)
2019(17751)
2018(17517)
2017(33316)
2016(18451)
2015(21112)
2014(21841)
2013(21732)
2012(21045)
2011(19211)
2010(19688)
2009(18116)
2008(18290)
2007(16912)
2006(14987)
2005(13900)
作者
(56723)
(47438)
(47430)
(45045)
(30163)
(22883)
(21816)
(18441)
(17934)
(17372)
(16221)
(15909)
(15448)
(15137)
(14991)
(14756)
(14518)
(13942)
(13740)
(13718)
(12098)
(11836)
(11589)
(10970)
(10815)
(10704)
(10655)
(10642)
(9746)
(9610)
学科
(87458)
经济(87373)
(48090)
管理(47214)
(36687)
企业(36687)
方法(31738)
数学(27159)
数学方法(26886)
地方(26210)
(25755)
中国(25582)
业经(20237)
(18068)
(17515)
农业(17401)
(15750)
贸易(15732)
(15657)
(15116)
地方经济(14706)
(14221)
银行(14189)
(14050)
金融(14047)
(13681)
(13039)
(12974)
技术(12775)
环境(12725)
机构
学院(272914)
大学(269441)
(113048)
经济(110426)
研究(99951)
管理(97436)
理学(81445)
理学院(80393)
管理学(78964)
管理学院(78437)
中国(76104)
科学(61930)
(59417)
(53313)
(51631)
(51149)
研究所(47783)
(45676)
中心(45558)
业大(40846)
农业(39976)
财经(39463)
(38568)
北京(38376)
师范(38166)
(36670)
(35667)
(35395)
经济学(34357)
(33392)
基金
项目(168986)
科学(130049)
研究(126245)
基金(116403)
(101235)
国家(100302)
科学基金(83594)
社会(76877)
社会科(72787)
社会科学(72766)
(69556)
基金项目(61473)
教育(57701)
(57437)
编号(53433)
自然(51772)
自然科(50447)
自然科学(50431)
自然科学基金(49483)
资助(47956)
成果(44374)
(43226)
重点(38945)
课题(38681)
(36261)
(35140)
发展(34908)
(34314)
创新(32874)
(32006)
期刊
(138605)
经济(138605)
研究(84984)
中国(63493)
(48306)
学报(42649)
(40647)
科学(38876)
管理(36367)
教育(35559)
农业(32420)
大学(31339)
学学(29114)
(28499)
金融(28499)
技术(26355)
业经(24426)
经济研究(21365)
财经(19288)
问题(18550)
(18126)
(16813)
图书(14926)
技术经济(14536)
(14416)
商业(14040)
(13310)
论坛(13310)
(13056)
世界(12947)
共检索到437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闵谊  
当今,被称之为亚洲“四小”的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韩国所以创造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原因之一,就是其高度发展的第三产业。 一、新加坡、香港第三产业高度发达 按国际通用标准,第三产业是指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劳务部门,主要包括四大部类: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智  
四川第三产业发展与小康进程相关分析四川统计科研所陈智到本世纪末,中国要达到小康社会。小康的实现将使人民大众跨入一个丰衣足食、安然度日的新时期。本文就四}!D省第三产业发展与实现小康之间的关系作些初步分析,以期加快全省小康目标的早日实现。一、四}:I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奇  
第三产业(服务产业)的发展及其与第一(农业)、第二(工业)之间的结构合理化是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课题。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多年来,重生产、轻服务的观念根深蒂固,对第三产业的研究也十分缺乏。本文从四川十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入手,以大量的数据对比,实证分析了四川第三产业发展的得失,并进而详细地剖析了制约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因素,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思考,最后还提出了在今后一个时期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对策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庆均  
本文从优化三峡库区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三峡库区第三产业,提高商贸流通业现代化水平,全方位拓展三峡旅游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化调整库区网点与业态,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口支援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构建功能完备各具特色的三峡库区城镇市政设施系统和社会事业发展系统,落实优惠扶持政策等方面,探析了三峡库区第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功能恢复重建及完善提升的基本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第三产业对吸纳就业、保护环境和支撑传统制造业升级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国际经济前景不乐观、外需减弱的大环境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应要求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尽快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份额。当务之急是要创造有利环境,支持第三产业持续加快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志娟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了定量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要发展第三产业市场化,这有助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才能使第三产业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润滑剂”,成为加速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催化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炼利  
本文比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要求,对1998年至今第三产业10个行业门类的经营效益和投资效果进行了全面剖析,得出我国第三产业与“可持续发展”渐行渐远的基本结论,并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得失做出深刻思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东芳  
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一员,烟台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利用SWOT分析发现析发现,烟台市第三产业既有自己传统的优势优势,也存在结构性缺点点;既有蓝色经济背景下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机遇,也面临周围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烟台市需要从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优化投资环境、创新发展旅游经济、承接国际第三产业转移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来努力力,提升第三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绍虞  
白银市第三产业发展问题探讨郭绍虞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无论是产值比重,还是从业人数比重都在60-70%左右。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产生的推力相当大,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中70%以上是靠第三产业实现的。一种以产品为基础的经济(农业,工业)正在向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立胜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如何使第三产业围绕服务社会化大生产拓宽空间,加快发展县域第三产业,并以此有效地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有大量的问题要解决。本文结合青州的实际,就第三产业发展谈几点看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晓菊  郭倩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加快农村城镇化、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必须走发展非农产业即第三产业服务业的道路。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联系,这为解决我国现今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庞柏林  
农村第三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无法满足我国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地要求,所以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及加大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才能满足农民消费需求中的生活服务需求和农村一二产业发展中的内涵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的生产服务需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述英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性,一是指发展总量不足,结构演进迟缓,严重落后于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指我国第三产业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而且明显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滞后不等于不发展,发展中仍然滞后。研究和探讨我国第三产业的滞后性及其原因,是制定和实施中央规划的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加快发展目标和确立第三产业发展模式的前提。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分析和探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作磊  
通过国际比较,本文对我国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对劳动力保持了较强的吸收能力并且其吸收劳动力的潜力很大,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今后我国的劳动力将主要转向第三产业,而传统的商贸餐饮业和新兴的服务行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