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1)
2023(7202)
2022(5856)
2021(5606)
2020(4611)
2019(10560)
2018(10518)
2017(19616)
2016(10653)
2015(11643)
2014(11957)
2013(11092)
2012(10097)
2011(9228)
2010(9600)
2009(9479)
2008(8632)
2007(7645)
2006(7263)
2005(6931)
作者
(28806)
(23896)
(23477)
(22879)
(15031)
(11199)
(10979)
(9436)
(9085)
(8721)
(8131)
(8087)
(7908)
(7803)
(7719)
(7420)
(7024)
(6864)
(6834)
(6597)
(6247)
(5909)
(5597)
(5524)
(5428)
(5416)
(5285)
(5194)
(4940)
(4830)
学科
(33437)
经济(33378)
(30017)
银行(29997)
(28779)
(28240)
金融(28233)
管理(24606)
(23353)
(20525)
企业(20525)
(19920)
中国(19290)
(12773)
(11577)
(11336)
制度(11335)
中国金融(11315)
方法(10006)
业务(9824)
(9365)
地方(9253)
业经(9158)
体制(8968)
理论(8773)
银行制(8557)
数学(8346)
数学方法(8247)
(7820)
(7784)
机构
大学(132673)
学院(132106)
(53468)
经济(51982)
研究(51080)
中国(50523)
管理(43657)
理学(35029)
理学院(34590)
管理学(33980)
管理学院(33717)
(31134)
(29208)
科学(28358)
(27138)
(26472)
银行(26201)
中心(25714)
(25017)
(24630)
研究所(23641)
(22856)
财经(22689)
(20534)
(20369)
金融(20011)
农业(19480)
北京(19195)
人民(18868)
(18684)
基金
项目(80169)
研究(62411)
科学(61324)
基金(55285)
(48080)
国家(47597)
科学基金(39338)
社会(37646)
社会科(35632)
社会科学(35624)
(32168)
教育(29392)
基金项目(28065)
(26964)
编号(26300)
成果(23840)
自然(23254)
资助(23012)
自然科(22694)
自然科学(22684)
自然科学基金(22265)
课题(19826)
重点(18740)
(17979)
(17475)
(17469)
(17276)
(16651)
项目编号(16446)
创新(16167)
期刊
(64117)
经济(64117)
研究(50199)
(42363)
金融(42363)
中国(36662)
(25234)
(23408)
教育(22824)
学报(21087)
科学(17700)
管理(17427)
大学(16283)
学学(14946)
农业(13379)
财经(11997)
技术(11060)
经济研究(10319)
(10234)
业经(9194)
理论(8015)
国际(7746)
问题(7474)
(7392)
论坛(7392)
实践(7242)
(7242)
(7075)
世界(7059)
农村(7037)
共检索到238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靖三  
中国作为亚投行的最大股东,开始承担大国经济责任,机遇和挑战是共存的;亚投行的出现对世界金融体系的固有成分必然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应利用亚投行在提高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同时,谋求进一步对世界金融体系的完善,推动世界经济良性发展以及国际间金融秩序的改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颖  
本文首先分析和评述了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系变革及其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进一步深化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并提出决定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深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耿楠  
在现有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存在弊端和不足,并且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存在较大缺口的背景下,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建是多边开发金融体系的重大创新和有益补充,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功能和治理机制等方面。同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面临内外部的风险与挑战。为了实现优势互补,为全球发展问题做出更大贡献,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金融机构需要密切加强合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家骝  
一直以来,关于我国金融体系效率缺陷问题的讨论大都局限在我国银行体系的运作效率方面。本文以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引题,通过关于民营银行问题的争论,引出我国的银行体系承担资本市场功能的“功能错位”问题,从而得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结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天翔  
本文从分析小企业融资的一般特性入手,在剖析小企业自身缺陷与现行金融体系和体制机制冲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重构金融体系、再造银行体制、重组征信体系、重建评级体系、壮大担保体系的政策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纪敏  王新华  
目前民营经济融资在法规和政策上的限制已基本消除,五年来民营经济融资比重稳步上升,融资环境显著改善。与此同时,受体制和认识上的惯性影响,民营经济融资受金融体系不完善的影响更大。未来改善民营经济融资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完善金融体系,特别是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入手,强化金融体系的竞争,满足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多种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德旭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金融体系还会发生新的变化。在这样一个金融体系形成、变迁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激烈的观点争论和严重的意见分歧。对人们密切关注的有关银监会的设立和商业银行的前景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可以从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金柯  
加拿大金融体系的变革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进行金融体系改革。这些国家都面对一个共同的挑战:既要从开放向高效率的金融市场中争取经济利益,又得尽量减轻因此而产生的金融动荡。一个国家要成功地克服这个挑战,必须巧妙地将金融管理与变化不定的实际市场情况协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崎  
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革催生了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隐患。本文从金融体系变革的角度来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途径。次贷危机的爆发充分说明了现代金融体系下,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内生于金融体系的,在较长时期内处于潜伏期,最终以灾难性的金融危机方式释放出来。监管当局应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认识和防范,协调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加强货币政策的金融稳定职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应展宇  
本文以银行与金融市场地位对比的金融结构变动为主线,对1980~2000年间欧洲金融体系所经历的结构性变革及其成因与经济效应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与分析。本文的分析表明,在过去20年间,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欧洲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对欧洲大陆传统的银行主导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流行于欧洲大陆的关系型融资模式有被美英的保持距离型融资模式取代的趋势。对于欧洲而言,虽然整体上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革与效率取向相吻合,但南北欧之间福利变化的国别差异分配效应却不容忽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国庆  
长期以来意大利金融相对落后,既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又不符合当今世界金融的发展潮流。90年代以来,意大利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金融改革,力求尽快实现金融现代化,它们是:金融立法的现代化;银行系统的彻底改组;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发展;证券市场的迅速改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翟伟丽  
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是大数据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本文从金融功能的视角系统分析大数据时代给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发现,大数据时代本质上是整个社会的真正大联网,生产力将得到巨大提升,金融因与实体经济更密不可分而向大金融模式转变。资本市场也将发生变革,但变革效果受金融体系重构进程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金融体系内部其他市场和互联网企业的双重挑战。当前应该站在整个社会大联网的角度进行金融监管和服务的顶层设计,打破部门本位主义,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尽早纳入"大数据时代"因素,证券行业尽快考虑大数据战略以迎接大变革的挑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汉平  
有效的金融体系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目前存在两类典型的金融体系: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金融体系。金融体系“市场化”是20世纪后期全球金融体系变革的重要趋势之一,而以养老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是全球金融体系市场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传统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社会经济变革存在明显不适应,因此,进一步壮大机构投资者规模,加快金融体系市场化进程,建立以机构投资者为基础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章美锦  万解秋  
本文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在现行金融体系与融资中的弱势地位与困境,以及银行信贷政策所面临的矛盾,提出了调整金融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路、观点与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奇渊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与现有多边发展融资机构有何不同?这个区别,最根本地体现在理念、定位这些方面的差异。一种观点认为,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致力于减贫不同,亚投行专注于投资基础设施,为亚洲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多边发展融资机构,尤其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机构,基础设施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业务内容。比如,亚洲开发银行,就有60%的贷款集中于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世界银行这一比例也接近50%。如果考虑到这些机构更为雄厚的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