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7)
2023(9098)
2022(7908)
2021(7249)
2020(6400)
2019(14609)
2018(14557)
2017(27971)
2016(15820)
2015(17929)
2014(18431)
2013(18052)
2012(17072)
2011(15484)
2010(15724)
2009(14525)
2008(14654)
2007(13583)
2006(11446)
2005(10330)
作者
(49314)
(41645)
(41210)
(39507)
(26376)
(20173)
(19185)
(16331)
(15549)
(14913)
(14060)
(14033)
(13422)
(13266)
(13222)
(13199)
(12881)
(12241)
(12115)
(11842)
(10564)
(10448)
(10220)
(9453)
(9440)
(9379)
(9299)
(9242)
(8566)
(8565)
学科
(62716)
经济(62638)
管理(40992)
(39421)
(30991)
企业(30991)
方法(29947)
数学(26512)
数学方法(26227)
(17497)
(16921)
(16609)
中国(16134)
(13837)
地方(12908)
业经(11624)
(11586)
贸易(11585)
(11203)
农业(11172)
(10883)
银行(10845)
(10695)
金融(10687)
理论(10408)
(10394)
财务(10361)
(10337)
财务管理(10331)
(10217)
机构
大学(231564)
学院(230368)
(89808)
经济(87662)
研究(83152)
管理(81840)
理学(70177)
理学院(69284)
管理学(67811)
管理学院(67400)
中国(60869)
科学(54904)
(49960)
(49665)
(44958)
(42150)
研究所(41199)
业大(40085)
农业(39945)
中心(38001)
(35734)
财经(33390)
北京(30938)
(30618)
(30246)
师范(30187)
(29425)
(28246)
经济学(27694)
技术(26976)
基金
项目(154392)
科学(118595)
基金(109806)
研究(107435)
(98337)
国家(97556)
科学基金(80769)
社会(65481)
社会科(61919)
社会科学(61898)
(61589)
基金项目(58063)
自然(53893)
自然科(52624)
自然科学(52591)
(52400)
自然科学基金(51661)
教育(50536)
资助(45791)
编号(43478)
成果(36372)
重点(35762)
(33996)
(33058)
(31429)
课题(31246)
计划(30570)
科研(30236)
创新(29545)
(28529)
期刊
(97211)
经济(97211)
研究(64190)
学报(46283)
中国(46110)
(45193)
科学(38203)
(34055)
大学(33411)
学学(31776)
农业(30200)
管理(27698)
教育(25867)
(20227)
金融(20227)
技术(19410)
财经(16665)
(16276)
经济研究(15911)
业经(15736)
(14294)
(13607)
问题(13307)
业大(12448)
统计(11238)
科技(10940)
技术经济(10824)
(10658)
农业大学(10654)
理论(10470)
共检索到339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承东  李根  姜尧章  杨超  李德生  何鸣  凌珊珊  古玉  马晓平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只亚成体和老年体的圈养大熊猫口腔唾液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圈养大熊猫口腔细菌的菌群多样性、结构和潜在致病菌及其在2组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大熊猫口腔中的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等为主,相对丰度分别为70.4%、13.4%,在属水平上主要有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劳特罗普氏菌属(Lautrop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莫拉氏菌属(Moraxella)等,相对丰度分别为10.5%、5.4%、3.9%、3.8%;亚成体大熊猫口腔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老年体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组大熊猫口腔菌群结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fSe分析发现2组之间的差异细菌在亚成体组中有Niveispirillum、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与根瘤菌属(Rhizobium),在老年体组中则有气单胞菌属(Arenimonas)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但它们的相对丰度均不高;圈养大熊猫口腔中有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放线菌属(Actinomyces)、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等致病菌,其中与龋齿相关的菌群相对丰度较高,这可能与圈养大熊猫摄入了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有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承东  李根  姜尧章  杨超  李德生  何鸣  凌珊珊  古玉  马晓平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只亚成体和老年体的圈养大熊猫口腔唾液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圈养大熊猫口腔细菌的菌群多样性、结构和潜在致病菌及其在2组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大熊猫口腔中的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等为主,相对丰度分别为70.4%、13.4%,在属水平上主要有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劳特罗普氏菌属(Lautrop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莫拉氏菌属(Moraxella)等,相对丰度分别为10.5%、5.4%、3.9%、3.8%;亚成体大熊猫口腔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老年体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组大熊猫口腔菌群结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fSe分析发现2组之间的差异细菌在亚成体组中有Niveispirillum、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与根瘤菌属(Rhizobium),在老年体组中则有气单胞菌属(Arenimonas)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但它们的相对丰度均不高;圈养大熊猫口腔中有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放线菌属(Actinomyces)、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等致病菌,其中与龋齿相关的菌群相对丰度较高,这可能与圈养大熊猫摄入了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有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金和  刘颖颖  金学林  马清义  赵鹏鹏  
大熊猫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高度特化的以竹类为主要食物的采食习性,高山竹类成为大熊猫一年四季的主要食物。笔者在查阅秦岭地区竹类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了圈养大熊猫投食竹选择研究,发现大熊猫对竹种的选择范围较宽。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大熊猫对不同投喂竹种具有选择性,文中进一步运用Forage ratio选择指数分析了大熊猫对不同竹种的取食倾向,即大熊猫对投喂的不同竹种是喜好、回避还是随机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蓓  李旭林  郭丽娟  龙梅  郭放  何雪梅  罗燕  邹立扣  
本实验分离大熊猫粪便样品中大肠杆菌,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进行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从抗生素大类来比较,耐药率依次为:四环素类(55.6%)>青霉素类(26.7%)>磺胺类(18.9%)>喹诺酮类(10%)>头孢类(7.8%)>氨基糖苷类(1.1%)>单环内酰胺类(0)、碳青霉烯类(0)。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达到55.6%;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配能及美罗配能等敏感,耐药率为0。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依次是:阿莫西林(26.7%)>磺胺复合物(18.9%)>氨苄西林/舒巴坦(17.8%)>复方新诺明(11...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培君  赵桦  李会宁  张宏杰  
长青自然保护区以大熊锚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 ,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之一。种子植物 1 4 6科 ,1 792种 ,其中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 30属 ,国家保护植物 2 9种 ;脊椎动物 2 4 8种 ,其中国家珍贵保护动物 30种。动、植物区系分析表明该区的原始性 ,南北过渡性以及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复杂性。对该区存在的问题及多种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春花  邹兴淮  张贵权  
采用双因子交叉分组(2×2)试验设计方案,考察精料的蛋白质水平与能量浓度对成体大熊猫日粮消化率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精料的蛋白质水平对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均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正相关),精料的能量浓度对粗蛋白的消化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此外,对粗蛋白消化率而言,二因素互作效应显著(P<0·05);各试验期之间消化率多重比较结果显示,精料配方4(CP20·61%×GE18·08MJ·kg-1)为优选配方。本研究说明:精料的蛋白质水平及能量浓度对成体大熊猫日粮消化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体大熊猫倾向于高蛋白、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晓强  李芳娥  杨鹏超  李引乾  蒿彩菊  
【目的】探究大熊猫源大肠埃希菌对新型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普多沙星的耐药机制。【方法】以从大熊猫体液分离的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的大肠埃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环丙沙星、麻保沙星和普多沙星通过体外逐渐递增药物浓度的方法诱导其成为耐药菌株。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分析诱导耐药菌株的靶位基因gyrA和parC耐药决定区(QRDR)的基因突变情况。采用外排泵抑制剂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酰胺(PAβ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讨外排泵在体外耐药中的作用。【结果】采用体外浓度递增法可诱导大熊猫大肠埃希菌对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巩文  任继文  赵长青  李晓鸿  
根据2000—2001年甘肃省第3次大熊猫调查资料,利用SPSS和SAS软件,对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生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在以缺苞箭竹为优势的下木种群森林群落中,其垂直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海拔1600~2800m处,水平分布在文县和迭部一带;竹类种群的特性、地理环境和森林群落的完整性是大熊猫栖息生存的3个主要综合要素;甘肃省大熊猫的生境特征基本稳定,但该区竹类种群的正态性分布和人为干扰强度是构成其生境不稳定的重要潜在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莫晓燕  冯怡  冯宁  雷艳霞  金超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人工圈养秦岭大熊猫的2种主食竹种——淡竹(Phyllostachysglauca)和箬竹(Indocalamuslongiauritris)中Fe,Cu,Zn,Mn,Ca,K,Mg等7种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淡竹不同部位各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别,2年生淡竹的元素含量较1年生有所增加;无论是淡竹还是箬竹,叶和笋中除Cu元素外,其余元素含量均高于枝和秆中,箬竹中Mn含量较淡竹明显增高,为淡竹的31.2倍,其余6种元素含量在两竹种中差别不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晓平  叶娇  王承东  古玉  
为探明大熊猫源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最佳培养条件,在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等条件下培养石膏样小孢子菌,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每天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石膏样小孢子菌在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改良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高盐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但在皮肤癣菌鉴定培养基和子囊孢子培养基上生长缓慢;5种碳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不大,其中葡萄糖使该菌生长较好;在5种氮源培养基中,除了在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该菌株不能生长外,在以蛋白胨、硝酸钠、草酸铵、硫酸铵为碳源的培养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涵文  潘双子  吴珑韬  甘乾福  石神炳  梁学武  
从大熊猫粪便中分离到4株纤维素降解菌,分别命名为NC016612、NC012914、NC021171和NC020990.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鉴定,分离的菌株分别为克雷伯菌、类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和白色链霉菌.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法对菌株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克雷伯菌、类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和白色链霉菌的酶活性分别为18.642、9.234、23.125和24.732 U·μg-1,类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和白色链霉菌对纤维素的降解具有协同作用.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效赤  
本文介绍了《大熊猫多媒体信息管理与咨询系统》的研究方法与步骤,详述了该系统的性能与特点,阐述了该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应用前景与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寅开   贺超  
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既是一项拯救濒危物种的科学活动,又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共活动。国内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研究活动的高度关切频繁形成热点舆情,对国际合作事项的落实与推进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运用多维度文本分析技术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活动及事项相关的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报道与舆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传统媒体全面报道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30年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外交及中外民间交流效益,自媒体平台着重实时更新旅居大熊猫的日常生活;(2)自媒体平台在舆情放大和传播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少部分负面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带来的正面效益。建议传统媒体更关注大熊猫本身,塑造大熊猫生态保护的新型文化形象。官方部门应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开展整体和分项目的成效评估,利用多媒体平台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舆论焦点,进一步提高对网络舆情主动应对、引导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同时淡化大熊猫的商业色彩,避免公众误解,营造良好、正确的大熊猫保护氛围,更好地发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综合效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寅开   贺超  
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既是一项拯救濒危物种的科学活动,又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共活动。国内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研究活动的高度关切频繁形成热点舆情,对国际合作事项的落实与推进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运用多维度文本分析技术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活动及事项相关的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报道与舆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传统媒体全面报道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30年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外交及中外民间交流效益,自媒体平台着重实时更新旅居大熊猫的日常生活;(2)自媒体平台在舆情放大和传播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少部分负面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带来的正面效益。建议传统媒体更关注大熊猫本身,塑造大熊猫生态保护的新型文化形象。官方部门应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开展整体和分项目的成效评估,利用多媒体平台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舆论焦点,进一步提高对网络舆情主动应对、引导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同时淡化大熊猫的商业色彩,避免公众误解,营造良好、正确的大熊猫保护氛围,更好地发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综合效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宏伟  康东伟  康文  李洁  李俊清  赵联军  王小荣  
通过对王朗自然保护区人工林的植被调查,分析人工林、次生林、原始林的群落结构特征及主食竹特征,研究人工林是否恢复成为大熊猫适宜栖息地。结果表明:人工林中均未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优势度、栖息地盖度、植株数(H>5m)等均高于原始林。群落高度、最大胸径、平均胸径、栖息地成熟度等均低于原始林。从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来看,人工林对上层林木结构恢复快,但密度大,胸径变异小,栖息地盖度偏高,限制了林下植物物种的生长。人工林林下自然更新竹类密度小、生物量低,更新能力差。而人工种植竹类高度、盖度均达不到大熊猫取食要求,且干扰严重。说明人工林未能恢复成为大熊猫适宜栖息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