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3)
2023(12211)
2022(10677)
2021(9967)
2020(8427)
2019(19635)
2018(19598)
2017(37551)
2016(20707)
2015(23462)
2014(23417)
2013(23172)
2012(21334)
2011(19514)
2010(19392)
2009(18007)
2008(17775)
2007(15742)
2006(13828)
2005(12237)
作者
(62771)
(51670)
(51628)
(49008)
(33211)
(25033)
(23324)
(20440)
(19877)
(18665)
(17864)
(17601)
(16633)
(16528)
(16246)
(15986)
(15450)
(15404)
(14956)
(14878)
(13065)
(12819)
(12587)
(12070)
(11714)
(11612)
(11441)
(11412)
(10487)
(10328)
学科
(82927)
经济(82825)
管理(59488)
(55522)
(48300)
企业(48300)
方法(39345)
数学(32473)
数学方法(31956)
(22956)
中国(20769)
(20375)
(19878)
业经(18753)
理论(17710)
地方(15288)
(14869)
(14119)
(13968)
贸易(13961)
教育(13547)
(13507)
农业(13419)
(13209)
财务(13140)
财务管理(13114)
技术(12630)
企业财务(12454)
环境(12321)
(11686)
机构
大学(308395)
学院(301860)
管理(116486)
(113021)
经济(110366)
研究(103122)
理学(100978)
理学院(99787)
管理学(97719)
管理学院(97208)
中国(73833)
科学(67434)
(67200)
(53399)
(52196)
(50313)
研究所(48964)
业大(47105)
中心(44685)
(43906)
北京(42820)
(42713)
师范(42276)
财经(42243)
农业(39882)
(38235)
(37379)
(36232)
师范大学(34292)
经济学(33559)
基金
项目(205489)
科学(159788)
研究(147989)
基金(147883)
(130420)
国家(129340)
科学基金(109335)
社会(90268)
社会科(85207)
社会科学(85179)
(79834)
基金项目(77897)
自然(73115)
自然科(71365)
自然科学(71345)
自然科学基金(70061)
(68603)
教育(68430)
资助(62036)
编号(60397)
成果(50567)
重点(46477)
(44887)
(43113)
课题(42292)
(42071)
科研(39569)
创新(39120)
教育部(38032)
大学(38006)
期刊
(125927)
经济(125927)
研究(91357)
中国(55429)
学报(54609)
科学(47964)
(44985)
管理(43164)
大学(40420)
(39789)
教育(39108)
学学(37719)
农业(31547)
技术(25444)
(21565)
金融(21565)
财经(21547)
经济研究(19406)
业经(19170)
图书(18958)
(18343)
问题(16343)
(16260)
(15072)
理论(15023)
科技(14922)
技术经济(14515)
实践(13882)
(13882)
业大(13651)
共检索到440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传贵  
斯密的价值理论具有五个重要的方法论特点和理论特色 :价值理论体系上的抽象—演绎分析法、抽象分析法、意义重大的稀缺价值论、独具特色的自然秩序论和承前启后的价值理论 ;研究斯密价值理论的方法论特点和理论特色 ,对于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 ,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任保平  
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以自然哲学为其方法论基础 ,以符合自然秩序的“利己心”为出发点建立了其经济学理论体系 ,使经济学成为了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科学。在其方法论的基础之上 ,形成了方法论内容上抽象法与现象描述法 ,方法论思维范式上的历史维度与社会维度 ,思考因素的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二重性特征 ,这种方法论特征对其后世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思想的演变起到了很大作用。总结其方法论基础和方法论特征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开太  
亚当·斯密为了建立一个关于市场经济的经济学体系 ,在他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考察了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国家 ,中国是他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对他的经济思想有着重要影响。斯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 ?这一研究对他的思想有什么影响 ?对这一研究应如何评价 ?作者以为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更准确地把握斯密及其经济思想是有意义的 ,因此根据《国富论》 ,结合十八世纪中国的实际对这一研究进行了分析。然而作者的主要结论却是斯密对中国的研究符合其整体理论需要 ,但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莉  
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理论陈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将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归为分工和资本积累,并指出它们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是自由的经济制度。这种自由的经济制度,在我们今天看来,本质上就是市场经济制度。但我国历来对斯密的研究均很少涉及这方面,本文试图对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刘婷   张越  
亚当·斯密作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其思想历久弥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多次提及中国,构建了传统中国“富裕”且“停滞”的形象,并论述了发展经济的独特看法。从《国富论》中与中国相关的论述入手,比较其呈现的中国形象与实际情况的异同,探讨这些论述的认知来源、社会背景和经济观点对于亚当·斯密构建中国形象所造成的重要影响。研读亚当·斯密的相关论述与见解,对于当代中国深化改革和开放也有诸多启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昊  
在学术思想史上,亚当·斯密既是经济学之父,更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几乎辐射整个社会科学体系,但世人却因观点、立场和方法不同而存在各种误读,滋生出各种各样的"斯密问题"。本文基于一种社会几何学视角,发现斯密学术研究所要建构的"理想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可能三角"理论思想,即由他穷尽毕生精力主要研究的经济、道德和法制组成的社会几何平面,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基石。三者中任何一方出现问题或被弱化,都会影响社会文明的可持续演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晏智杰  
亚当·斯密是英国18世纪中叶工场手工业鼎盛时期成长起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也是苏格兰古典伦理学的伟大代表。他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创立了经济自由主义学说体系,他对人类文明的又一贡献则是在回应时代呼声时所阐述的“合宜美德论”,他所阐述的合理利己和高尚利他相结合的人性论也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漆光瑛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与市场经济的拜物教漆光瑛所谓“经济人”,是指以追求私人经济利益为唯一目的,并按经济原则进行活动的主体,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明确提出“经济人”概念的,是19世纪中期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然而,最早系统地运用“经济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建树  
亚当·斯密不仅是西方现代经济学之父,还是思想深邃的伟大战略理论家。他认为,在享有商品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实行自由放任的贸易政策是英国实现富国的最佳途径。不过,尽管斯密主张自由放任,但他仍然认为"国防比国富重要得多",须对涉及国防的产业进行保护和干预。此外,斯密还认为,已进入商业时代的英国,传统的民兵制度已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和建立世界霸权的需要,必须建立强大的常备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绍文  
《道德感情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是亚当.斯密所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是斯密时代的"道德哲学"的一部分,从其全部内容来说也就是近代市民社会的社会科学。"Sentiments"一词不是汉语中的"情操",而是指"感情"或"情感"。"亚当.斯密问题"是一个莫须有的伪命题。亚当.斯密在《道德感情论》中为刚从封建专政黑暗的中世纪枷锁中解放出来的中下层市民社会倡导的道德规律,公平、公正和正义,必将像太阳那样照亮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超  曹志冬  
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之一亚当.斯密关于城乡关系的系统理论阐释及其意义,却被经济地理学者忽视了。自然顺序揭示了城乡关系的本质和初始状态,认为城乡之间是一种基于产业分工而形成的互为市场的互利关系,并强调城镇的增设应该与农村和农业发展成比例。发展经济学家忽视了这种初始状态的意义,经济地理学家侧重于空间分布的解释。城乡关系主要受政策—文化和地理—贸易两组变量的制约与影响。特定的产业保护政策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及地理条件(主要是临海的区位)的先天差异改变了自然顺序,导致反自然的演变结果和趋势。亚当.斯密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贯穿于他对影响城乡关系的地理、经济、文化等诸要素的综合集成研究中,非常值得当代经济地理学家借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崇正  
中国经济学应该是伦理的经济学,经济学家们历来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研究、评价、探讨社会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经济运行以及资源如何配置。因此将中国经济学定位于伦理的经济学,这既是对斯密经济思想的继承,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学应该是社会科学和历史的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王子”的政治经济学,其社会性、历史性、理论性、时间性、方法论和思想性都浑然一体,在这里,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经济政策甚至行政学都有其内在的关联,它正是这些特征的统一。因此,将中国经济学定位于社会科学和历史的科学,对中国经济学的现在和历史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学家和学者树立正确的学风和正确的方法论,无疑意义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慰庭  
亚当·斯密是英国资本主义成长时期的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曾总结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在批判吸收了当时有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就整个国民经济运动过程作了较系统的论述。他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后,大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生广泛影响。目前我们要发展的是社会主义经济,与当年斯密要极力发展的社会经济有着本质区别。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琦  
公平正义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斯密看来,商业社会之所以比过去更“好”,就在于它大幅提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准。斯密并不主张“自由放任”,从不认为人“只追求自己的私利”就能为全社会带来“最大的好处”。亚当·斯密时代,认为穷人本质上品行不端、好逸恶劳,应使其“保持贫穷”是普遍共识,而斯密不仅对穷人抱有深切的同情,并且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理念:穷人因“贫穷”本身就有权得到政府救助,这一观念是革命性的。亚当·斯密还主张通过财政税收制度减少不平等,并提出了税收公平原则;他总体上主张比例税,有时还赞成累进税。财政支出方面,亚当·斯密支持主要面向普通民众的公共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