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1)
- 2023(5992)
- 2022(5002)
- 2021(4910)
- 2020(4117)
- 2019(9714)
- 2018(9362)
- 2017(17993)
- 2016(9281)
- 2015(10948)
- 2014(10782)
- 2013(11041)
- 2012(10515)
- 2011(9851)
- 2010(9826)
- 2009(9145)
- 2008(9166)
- 2007(7774)
- 2006(6999)
- 2005(6602)
- 学科
- 济(47722)
- 经济(47680)
- 管理(21801)
- 业(20997)
- 贸(20752)
- 贸易(20740)
- 方法(20294)
- 易(20197)
- 数学(17799)
- 数学方法(17692)
- 企(15520)
- 企业(15520)
- 中国(15285)
- 农(10866)
- 关系(10004)
- 出(9085)
- 制(8889)
- 财(8700)
- 融(7878)
- 金融(7878)
- 地方(7643)
- 业经(7602)
- 口(7580)
- 出口(7576)
- 出口贸易(7576)
- 学(7517)
- 银(7467)
- 银行(7449)
- 体(7364)
- 行(7296)
- 机构
- 大学(145303)
- 学院(140563)
- 济(74871)
- 经济(73894)
- 研究(58414)
- 管理(50587)
- 中国(44383)
- 理学(43288)
- 理学院(42761)
- 管理学(42323)
- 管理学院(42048)
- 京(31250)
- 财(30894)
- 科学(30345)
- 所(29270)
- 研究所(26629)
- 经济学(25352)
- 财经(25124)
- 中心(24310)
- 经(23167)
- 经济学院(22906)
- 农(21260)
- 院(20943)
- 北京(20618)
- 财经大学(18892)
- 江(18802)
- 贸(18228)
- 范(17700)
- 科学院(17582)
- 师范(17560)
- 基金
- 项目(90697)
- 科学(72175)
- 基金(69084)
- 研究(68318)
- 家(60988)
- 国家(60592)
- 科学基金(50193)
- 社会(46447)
- 社会科(44243)
- 社会科学(44236)
- 基金项目(34834)
- 教育(30794)
- 省(30010)
- 资助(29731)
- 自然(29682)
- 自然科(29019)
- 自然科学(29012)
- 自然科学基金(28548)
- 划(27120)
- 编号(25342)
- 部(23236)
- 中国(22428)
- 成果(21973)
- 国家社会(21228)
- 重点(21057)
- 发(20410)
- 教育部(20330)
- 创(18644)
- 人文(18542)
- 性(18135)
共检索到221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彦
亚太地区合作框架的多样性使得地区经济合作规则呈现日益复杂化趋势,这一现象又喻为"意大利面条碗效应"。这种效应降低了地区合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提出了TPP,东盟提出了RCEP。TPP和RCEP是亚太地区最新的两种区域合作框架,也代表两种不同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亚太轨道"模式和"东亚轨道"模式。本文就TPP和RCEP的异同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蔡小芳
中美作为亚太最大的加工生产国和消费中心主导着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本文在介绍亚太生产链发展及TPP与RCEP两大亚太合作机制基础上,基于生产链视角,利用拓展的GTAP比较静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比较了TPP和RCEP协议。结果显示,无论是加入TPP或是加入RCEP均有助于提高区内成员国当期贸易进出口总额、当期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总福利水平。然而,单独加入TPP或RCEP对各成员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机会成本;TPP与RCEP协议在推动自贸区内加工产业由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同时,也会促进这些国家与中国中间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品内分工 TPP RCEP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蔡小芳
中美作为亚太最大的加工生产国和消费中心主导着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本文在介绍亚太生产链发展及TPP与RCEP两大亚太合作机制基础上,基于生产链视角,利用拓展的GTAP比较静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比较了TPP和RCEP协议。结果显示,无论是加入TPP或是加入RCEP均有助于提高区内成员国当期贸易进出口总额、当期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总福利水平。然而,单独加入TPP或RCEP对各成员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机会成本;TPP与RCEP协议在推动自贸区内加工产业由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同时,也会促进这些国家与中国中间投入品贸易的增长;我国在持续提升本国比较优势及在全球生产链中位次的同时,不断整合周边国家产业,逐渐从"两极互补"转向"承上启下"。全球产业链向广度与深度的不断延伸符合我国利益。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品内分工 TPP RCEP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钱兵 祝金甫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钟棣 崔巍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EC(欧共体)不但欲把北欧的瑞典、芬兰、挪威与丹麦圈进去,向南还要吸收马耳他、塞浦路斯,向东还要把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甚至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逐步纳入联系国或伙伴国的范围。EC发展成为EU(欧洲联盟)已成定局。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不到半年,先要把智利然后逐步把拉丁美洲其它国家吸收进去。在欧洲和北美两个板块的挤压下,亚太经贸合作受到外界很大的促动。 但是与欧洲和北美相比,亚太经贸合作很不定型。亚太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究竟如何?内在联合的动因究竟强不强?作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上海应该怎样积极参与亚太经贸合作和采取哪...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河清
亚太经贸合作与关贸总协定关系刍议湘潭大学国际经贸管理学院财税系黄河清世界经济学界对区域集团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大致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将对以关贸总协定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构成威胁。其理由是:区域集团化不能与自由贸易相...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郑美青 高军行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已取得长足发展,双边贸易投资规模屡创新高、经济合作模式推陈出新、互联互通建设成效显著,但双边合作仍面临贸易依存度高且存在非对称性、投资依赖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互联互通建设波折不断、人文交流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RCEP生效将促进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等经济关系的一体化,进一步释放地区经济增长潜力,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但当前亚太地区大国之间的博弈更趋激烈,拜登政府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必然对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产生冲击。亚太新格局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既面临RCEP生效带来的机遇,也面临大国博弈加剧、CPTPP与IPEF双重压力,以及东盟对过度依赖中国经济的担忧等挑战。要根植现有合作机制,深挖合作潜力,做好RCEP实施工作,推动关税降低与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的落实,“软”“硬”兼施,加强双边互联互通建设,注重包容发展,增进政治互信,夯实民意基础,推动社会文化交流迈上新台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二震 马野青
亚太地区经贸合作模式:分析及探讨张二震,马野青,(南京大学国际贸易系)AnAnalysisofAsia-PacificRegionalCooperationModel¥ZhangErZhen;MaYeqingAsia-Pacificregionalo...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RCEP签署和生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标志性事件,对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此重要背景下,"RCEP框架下亚太经济合作与两岸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0月23日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福建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平潭综合实验区台湾工作部、《亚太经济》杂志社、《现代台湾研究》杂志社、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中心承办,闽台融合发展研究基地协办。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裴长洪
中国与亚太经贸发展对中澳合作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物资经济研究所裴长洪近年来,澳大利亚工党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明显向亚洲倾斜。1993年2月基廷总理甚至提出建立"亚洲共同市场"的计划,澳大利亚学术界也宣称"没有别的地方比亚洲可以给澳大利亚更好的未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娜 王亚琪
在内部治理危机加深、中美全球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强化战略自主能力、稳固和提升全球战略地位是欧盟决定介入印太事务、出台“印太战略”的关键动因。为此,欧盟依托其“规范性力量”的身份定位,将基于共同规范价值的多边合作视为发挥自身战略优势、增强地区战略存在,进而推进区域可持续和包容性繁荣、有效因应全球挑战的基本路径。欧盟“印太战略”具有经贸优先导向、价值规范追求和战略自主取向等特点。欧盟“印太战略”的实施将推进其与“印太伙伴”的自由贸易谈判作为重点和优先措施,以域内代表性多边行为体东盟及其成员国作为重点合作对象,将欧盟对“民主、人权、法治”的规范价值强调嵌入贸易谈判全程。然而,欧盟规范导向的自由贸易谈判策略并不符合区域内国家的务实经贸合作诉求。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复杂的法律架构和严格的人权标准、环境保护、投资争端解决规则进一步分化了域内国家的贸易谈判立场,其以双边带多边的“堆积木”谈判策略则阻碍了区域经济利益融合、经贸机制协调和区域价值链整合。在可预见的未来,欧盟在印太地区着力推动的自由贸易谈判恐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能远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福建社会科学院吴能远MAINABSTRACTSECONOMIC&TRADERELATIONSBETWEENMAINLANDANDTAIWANANDECONOMICCOOPERATIONINTHEASIA-PACIFI...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晓艳
自1991年中越外交恢复正常以来,两国的经贸合作领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越南最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的内涵及合作原则入手,研究了中越经贸合作的现状及其在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越经贸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庄芮 邓寅 林佳欣
近年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虽然面临一些困境,但总体仍呈加速态势。在此期间,曾经紧密的两岸经贸合作却背离国际趋势,令人遗憾地出现不断减速迹象,由此形成"双轨路径"。本文分析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两岸经贸合作之间这种"双轨路径"的各自特点,并探讨其原因,以期为两岸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一、当前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路径及特点:加速、高标准WTO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