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3)
- 2023(9579)
- 2022(8159)
- 2021(7311)
- 2020(5787)
- 2019(13419)
- 2018(13185)
- 2017(25228)
- 2016(13400)
- 2015(15022)
- 2014(15284)
- 2013(15310)
- 2012(14873)
- 2011(14164)
- 2010(14755)
- 2009(13660)
- 2008(13333)
- 2007(12161)
- 2006(11288)
- 2005(10715)
- 学科
- 济(82810)
- 经济(82738)
- 管理(36117)
- 业(34976)
- 企(27189)
- 企业(27189)
- 地方(26324)
- 中国(22514)
- 方法(20857)
- 农(19089)
- 业经(17896)
- 数学(17143)
- 数学方法(17002)
- 地方经济(16413)
- 学(14433)
- 农业(13548)
- 制(12616)
- 融(12533)
- 金融(12532)
- 发(12334)
- 贸(11921)
- 贸易(11905)
- 银(11643)
- 银行(11624)
- 行(11443)
- 易(11327)
- 环境(10698)
- 和(10254)
- 财(10196)
- 策(10185)
- 机构
- 学院(204413)
- 大学(203051)
- 济(95381)
- 经济(93459)
- 研究(81628)
- 管理(73327)
- 中国(61272)
- 理学(60919)
- 理学院(60097)
- 管理学(59341)
- 管理学院(58914)
- 科学(46164)
- 京(44881)
- 所(42295)
- 财(40268)
- 研究所(37800)
- 中心(34849)
- 江(32844)
- 农(32516)
- 财经(30951)
- 范(30578)
- 师范(30320)
- 北京(29704)
- 经济学(29406)
- 院(28830)
- 经(27791)
- 州(26718)
- 经济学院(25922)
- 业大(25397)
- 农业(24773)
- 基金
- 项目(122973)
- 科学(96877)
- 研究(94068)
- 基金(87055)
- 家(74956)
- 国家(74303)
- 科学基金(62459)
- 社会(60843)
- 社会科(57669)
- 社会科学(57656)
- 省(48102)
- 基金项目(44923)
- 教育(42744)
- 划(40672)
- 编号(38407)
- 自然(36815)
- 自然科(35898)
- 自然科学(35890)
- 资助(35455)
- 自然科学基金(35239)
- 发(33843)
- 成果(32989)
- 课题(28380)
- 重点(28354)
- 发展(28112)
- 展(27650)
- 部(27188)
- 创(25315)
- 国家社会(25029)
- 性(23861)
- 期刊
- 济(125414)
- 经济(125414)
- 研究(72129)
- 中国(48737)
- 农(32525)
- 管理(32004)
- 财(28576)
- 科学(27659)
- 教育(26952)
- 学报(26761)
- 融(23499)
- 金融(23499)
- 农业(22127)
- 大学(20875)
- 经济研究(20143)
- 业经(19687)
- 技术(19247)
- 学学(19185)
- 财经(16088)
- 问题(15810)
- 经(14149)
- 国际(13543)
- 贸(13399)
- 世界(13379)
- 业(11887)
- 技术经济(11729)
- 坛(10990)
- 论坛(10990)
- 商业(10635)
- 现代(10406)
共检索到344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萍 孙明春
早在60年代《欧洲煤钢联盟》成立后不久,日本就曾表示希望在亚太地区进行环太平洋经济合作。此后,东亚的其它国家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又做出了许多尝试。但是美国对此采取不合作的冷淡态度。由于东亚各国在政治、军事、资金以及市场等方面需要依赖美国,也由于亚太国家之间在经济实力、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难以脱离美国形成大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联友
一、亚太经合会议与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9月10日—11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了第四届部长级会议。这一富有积极成果的会议充分表明了亚太经济合作会议这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宝仁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是个区域性广、成员国间差别大、合作潜力深的非排他性的经济合作体,韩国是其贸易、投资议长国。韩国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基本战略是重振经济提高国际地位、坚持中间立场、积极谋求多边经济合作、调整同美日的关系、实现朝鲜半岛统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美国的亚太经济政策项卫星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作为亚太地区经济区域化合作的产物,已经渡过了4个春秋。进入90年代以后,亚太地区继续以其惊人的增长速度,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这不仅使该地区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宫占奎 乐平
日本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的重要成员,其在APEC中的活动对APEC进程和APEC成员,尤其是亚洲成员影响颇深。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日本在APEC发展中的作用:APEC的产生、发展与日本的推动作用;“APEC方式”的产生和日本的灵活态度;APEC大阪会议与日本的积极灵活保证了会议的成功;APEC菲律宾会议与日本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APEC加拿大会议与日本等提出的关于人口、经济膨胀对食品、能源和环境影响的议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万仪 杨娟
自1993年西雅图会议以来,APEC的发展颇受世人瞩目。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在探讨APEC的发展前景,尽管结论并不一致,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为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扼要概述,以期推动研究进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行诚
亚太地区因不具备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因此,要在该地区出现欧共体或北美式的全区域的紧密型经济一体化合作形态是不可能的。而推行次区域、小区域的经济合作模式则是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最现实选择。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上述观点作了简要说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廷纲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几年来通过会员国的共同努力,它的规模正在扩大,功能有所加强,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最有代表性的经济组织.中国在1991年参加了该组织,成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国,它将积极参与亚太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为推动它们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而努力. 一、 当前世界经济存在着两种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可能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可能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障碍.关键取决于区域经济集团是否实行排他性的贸易保护主义.但是,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经济上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经济发展水平又比较接近,它们之间采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勤
近年来,亚太地区区域内贸易增长迅速,日本和“四小”的贸易比重不断提高,区域内贸易占“四小”、东盟和中国大陆的贸易总额约3成,日本与区域内的各国和地区贸易更加密切,“四小”对美国的出口依存度有所下降,而对中国大陆和东盟国家有所增加。区域内的国际直接投资迅速扩大,区域内各国和地区间吸引外资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成长三角”计划的实施,“东北亚经济圈”的逐渐形成,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之间经贸关系的不断扩大,表明90年代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迎泽
一、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在亚太地区,由于各国产业结构日益成熟和趋于多样化而形成多个产业轴心,在这些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轴心产业的作用下,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国家预计到2000年将结束低速发展状态,其经济发展速度将为全球瞩目。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如下特征。1.国民经济从低速向高速发展迈进。80年代初,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看,香港和新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乐育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和参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那么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是什么?本文从下述五个方面论述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 一、从东亚与北美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看亚太地区经济合作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它的地域范围包括太平洋沿岸的亚洲、大洋洲和美洲国家和地区(广义的亚太地区),合作的中心区域是亚洲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狭义的亚太地区),合作的双方主要是东亚和北美的国家和地区。虽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文敬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进一步表明,随着冷战结束和东西方关系缓和,经济竞争取代政治和军事对抗成为主流,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特别是在西方大多数国家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却生机勃勃,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加紧研拟对策,制定和调整亚太战略,竞相抢占目标市场;组建集团或联盟,加强协调与合作,增强自身实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前景及中国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陈耀庭,雷达随着雅尔塔体制的解体,生产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美日欧经济实力的相对改变,世界经济多极化、集团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的背后是三个地区总体政治经济实力的竞争与较量。外部竞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士新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演进历程至少出现四个独立但相互重叠的态势:跨太平洋地区整合,东亚地区整合,东盟为核心的地区整合以及双边合作。前三个态势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当前正处于如何进一步发展的十字路口,双边合作对前三大态势给予了较为有益的补充,它们的未来发展方向将对地区经济整合进程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