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5)
- 2023(11550)
- 2022(9747)
- 2021(8745)
- 2020(7000)
- 2019(16044)
- 2018(15709)
- 2017(29541)
- 2016(15715)
- 2015(17681)
- 2014(17697)
- 2013(17824)
- 2012(17327)
- 2011(16296)
- 2010(16696)
- 2009(15370)
- 2008(14979)
- 2007(13414)
- 2006(12449)
- 2005(11848)
- 学科
- 济(90359)
- 经济(90283)
- 管理(35228)
- 业(32965)
- 地方(27307)
- 方法(27272)
- 中国(24587)
- 贸(23538)
- 贸易(23522)
- 数学(23483)
- 企(23395)
- 企业(23395)
- 数学方法(23291)
- 易(22725)
- 农(20647)
- 学(18160)
- 业经(17872)
- 地方经济(16345)
- 融(15335)
- 金融(15334)
- 农业(14054)
- 银(13196)
- 银行(13159)
- 行(12951)
- 制(12923)
- 财(12800)
- 发(12799)
- 环境(12407)
- 关系(10917)
- 和(10656)
- 机构
- 学院(237699)
- 大学(236646)
- 济(111770)
- 经济(109614)
- 研究(98563)
- 管理(77906)
- 中国(74947)
- 理学(64510)
- 理学院(63613)
- 管理学(62503)
- 管理学院(62094)
- 科学(58400)
- 京(52776)
- 所(52413)
- 财(47618)
- 研究所(47159)
- 农(43987)
- 中心(42213)
- 江(37580)
- 财经(36590)
- 经济学(36152)
- 院(35647)
- 北京(34762)
- 农业(34378)
- 业大(34223)
- 经(33076)
- 范(32535)
- 经济学院(32252)
- 师范(32137)
- 科学院(30495)
- 基金
- 项目(147523)
- 科学(113312)
- 研究(106257)
- 基金(104329)
- 家(92959)
- 国家(92234)
- 科学基金(75462)
- 社会(67513)
- 社会科(64093)
- 社会科学(64080)
- 省(57035)
- 基金项目(53464)
- 划(48738)
- 教育(47236)
- 自然(46921)
- 自然科(45732)
- 自然科学(45717)
- 自然科学基金(44867)
- 资助(44310)
- 编号(41135)
- 发(39279)
- 重点(34839)
- 成果(34510)
- 部(32090)
- 发展(31573)
- 课题(31111)
- 展(31085)
- 创(29585)
- 国家社会(28497)
- 创新(27927)
- 期刊
- 济(138821)
- 经济(138821)
- 研究(82145)
- 中国(53062)
- 农(42012)
- 学报(39872)
- 科学(35887)
- 财(33423)
- 管理(32080)
- 大学(30080)
- 融(29571)
- 金融(29571)
- 农业(29059)
- 学学(28552)
- 教育(24567)
- 经济研究(24414)
- 业经(20752)
- 国际(20742)
- 技术(20564)
- 贸(20531)
- 财经(18963)
- 问题(18765)
- 经(16650)
- 世界(16001)
- 业(15795)
- 技术经济(12488)
- 商业(11888)
- 经济问题(10917)
- 统计(10744)
- 现代(10657)
共检索到397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波尔佳柯夫 周启元
一、亚太地区国家经济贸易发展的特点在今后10——20年中,远东地区的海运和陆运的需求总额、结构和地理分布将取决于下列一些因素;如整个世界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变化及结构特点,尤其是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特点,俄罗斯经济稳定和增长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保罗·格利森 曹云华
根据亚洲发展银行出版的《1993年亚洲发展报告》,尽管工业世界仍然不景气,亚太地区的经济在1992年却在持续强劲增长。在今年5月份发表的这份报告指出,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已从1991年的6.7%增至1992年的7%,同期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则从8.4%降至6.7%。报告预测,该地区在1993年和1994年期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将超过7%,通胀率则继续降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燕
在当今世界,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被公认是经济最有活力、增长最快、潜力巨大的地区。同时,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也蓬勃发展,区域性、次区域性和“增长三角”等不同层次的经济合作日益扩大。经济增长和经济合作,两者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使亚太地区令世人瞩目。亚太地区经济所呈现出来的增长活力及其所具有的令人乐观的增长潜力,使世界主要国家和集团比过去更加重视同这一地区发展经贸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全根
本文剖析了亚太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多极化构架以及亚太经合组织发展的前景和特点 ,并由此推导出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合作领域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的客观趋势。与此同时也强调指出 ,由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在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历史背景、宗教信仰以及社会政治制度上的差别 ,导致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必然是开放中的竞争与竞争中的合作。由此也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只有坚持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以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
关键词:
21世纪 亚太经济 展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惠芬
亚太地区运输产业的发展动向与贸易南开大学交通所曹惠芬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的经济以高于世界平均数和西方发达国家的速度增长,在国际贸易中呈强劲上升的趋势,并已占居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除了与该地区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全面规划与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伯平
江苏省世界经济研究会于1992年12月24日在南京召开了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会。于会40余名专家学者,对"199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和江苏"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口头或书面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勤昌
《国际货物运输》(第四版)李勤昌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7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和国际商务等专业本科生所编写的教材,属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在介绍国际货物运输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解释国际标准合同条款的方式,重点讲授各种运输合同条款的基本含义、法律规则和运用技能,包括海上班轮运输、航次租船、定期租船、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国际航空运输、国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前景及中国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陈耀庭,雷达随着雅尔塔体制的解体,生产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美日欧经济实力的相对改变,世界经济多极化、集团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的背后是三个地区总体政治经济实力的竞争与较量。外部竞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勤
近年来,亚太地区区域内贸易增长迅速,日本和“四小”的贸易比重不断提高,区域内贸易占“四小”、东盟和中国大陆的贸易总额约3成,日本与区域内的各国和地区贸易更加密切,“四小”对美国的出口依存度有所下降,而对中国大陆和东盟国家有所增加。区域内的国际直接投资迅速扩大,区域内各国和地区间吸引外资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成长三角”计划的实施,“东北亚经济圈”的逐渐形成,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之间经贸关系的不断扩大,表明90年代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萍 孙明春
早在60年代《欧洲煤钢联盟》成立后不久,日本就曾表示希望在亚太地区进行环太平洋经济合作。此后,东亚的其它国家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又做出了许多尝试。但是美国对此采取不合作的冷淡态度。由于东亚各国在政治、军事、资金以及市场等方面需要依赖美国,也由于亚太国家之间在经济实力、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难以脱离美国形成大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联友
一、亚太经合会议与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9月10日—11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了第四届部长级会议。这一富有积极成果的会议充分表明了亚太经济合作会议这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祥钦
一、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一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日本达到27065美元;香港14102美元;新加坡13600美元;台湾8686美元;韩国6498美元;马来西亚2465美元。二是贸易地位迅速上升。据1991年的统计,亚洲“四小”加上马来西亚和泰国,出口贸易额占全球总额的10.5%,日本占8,9%,香港已跻身于世界第10大贸易地区之列。台湾当年出口贸易达1390亿美元,名列世界第15位。三是依靠科技加速经济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迎泽
一、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在亚太地区,由于各国产业结构日益成熟和趋于多样化而形成多个产业轴心,在这些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轴心产业的作用下,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国家预计到2000年将结束低速发展状态,其经济发展速度将为全球瞩目。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如下特征。1.国民经济从低速向高速发展迈进。80年代初,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看,香港和新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方
1、90年代,亚太(主要指西太平洋地区)经济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由于本地区经济具有出色的活力和应变能力,将继续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并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二是区域内的经济活动迅速增长,贸易、投资、技术转让和劳务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合作蓬勃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合作正步入一个新阶段。亚太地区在国际上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不断提高。面对这一前景,世界有关国家都在调整各自的亚太政策。见事迟,不善于适应新形势,就一定会吃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