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2)
- 2023(12771)
- 2022(10578)
- 2021(9526)
- 2020(7618)
- 2019(17049)
- 2018(16308)
- 2017(31113)
- 2016(16086)
- 2015(17949)
- 2014(17713)
- 2013(17732)
- 2012(16994)
- 2011(15761)
- 2010(16510)
- 2009(15808)
- 2008(14777)
- 2007(13624)
- 2006(12610)
- 2005(12106)
- 学科
- 济(93262)
- 经济(93193)
- 业(47772)
- 管理(46747)
- 企(38151)
- 企业(38151)
- 中国(31182)
- 地方(28884)
- 融(28330)
- 金融(28329)
- 方法(26604)
- 银(26070)
- 银行(26054)
- 行(25436)
- 数学(22910)
- 数学方法(22779)
- 农(21414)
- 业经(20378)
- 制(18270)
- 财(17113)
- 地方经济(16683)
- 技术(16338)
- 学(15053)
- 农业(14994)
- 贸(14586)
- 贸易(14566)
- 易(13956)
- 发(12994)
- 体(12312)
- 环境(12269)
- 机构
- 学院(239627)
- 大学(236909)
- 济(117084)
- 经济(114857)
- 研究(92249)
- 管理(86921)
- 中国(77291)
- 理学(72069)
- 理学院(71229)
- 管理学(70338)
- 管理学院(69876)
- 财(52691)
- 京(50969)
- 科学(49690)
- 所(46731)
- 中心(42490)
- 研究所(41485)
- 财经(40598)
- 经济学(37993)
- 江(37667)
- 经(36648)
- 农(35725)
- 经济学院(33832)
- 北京(33589)
- 院(32686)
- 范(31391)
- 州(31239)
- 师范(31124)
- 财经大学(30011)
- 业大(28577)
- 基金
- 项目(145266)
- 科学(115204)
- 研究(110926)
- 基金(104486)
- 家(89650)
- 国家(88873)
- 科学基金(76156)
- 社会(73743)
- 社会科(70173)
- 社会科学(70156)
- 省(57090)
- 基金项目(54142)
- 教育(48598)
- 划(46851)
- 自然(44536)
- 编号(43582)
- 自然科(43531)
- 自然科学(43523)
- 自然科学基金(42750)
- 资助(42353)
- 发(38757)
- 成果(36160)
- 重点(33220)
- 创(32897)
- 发展(32388)
- 展(31867)
- 部(31723)
- 课题(31676)
- 国家社会(31219)
- 创新(31061)
- 期刊
- 济(144751)
- 经济(144751)
- 研究(85240)
- 中国(56168)
- 融(43280)
- 金融(43280)
- 财(39155)
- 管理(37272)
- 农(34649)
- 科学(30778)
- 学报(29906)
- 教育(24622)
- 经济研究(24486)
- 大学(23665)
- 农业(22747)
- 学学(22300)
- 业经(21978)
- 技术(21848)
- 财经(21810)
- 经(19054)
- 问题(17968)
- 贸(15089)
- 国际(14911)
- 技术经济(14395)
- 世界(14220)
- 业(12483)
- 商业(12376)
- 理论(11831)
- 经济管理(11592)
- 现代(11565)
共检索到405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秋希 章忠诚
八十年代初期以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亚太地区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的中心。七十年代,日本的经济实力超过了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八十年代,"亚洲四小"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已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行列;从1986年开始,东盟诸国积极吸引外资,增加产品出口,以缩小同"亚洲四小"之间的经济差距,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到目前为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已逾十年,通过吸收外国资本,扩大对外出口,不断深化内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祥钦
一、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一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日本达到27065美元;香港14102美元;新加坡13600美元;台湾8686美元;韩国6498美元;马来西亚2465美元。二是贸易地位迅速上升。据1991年的统计,亚洲“四小”加上马来西亚和泰国,出口贸易额占全球总额的10.5%,日本占8,9%,香港已跻身于世界第10大贸易地区之列。台湾当年出口贸易达1390亿美元,名列世界第15位。三是依靠科技加速经济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江祥钦
在当今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亚太地区却成为世界上经济最有活力、增长最快的地区。据预测,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二的亚太地区,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治稳定,亚太地区的政治形势相对平静。面对这些情况,亚太各国都在审时度势,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加强自己和本地区的地位和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保罗·格利森 曹云华
根据亚洲发展银行出版的《1993年亚洲发展报告》,尽管工业世界仍然不景气,亚太地区的经济在1992年却在持续强劲增长。在今年5月份发表的这份报告指出,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已从1991年的6.7%增至1992年的7%,同期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则从8.4%降至6.7%。报告预测,该地区在1993年和1994年期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将超过7%,通胀率则继续降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勤
近年来,亚太地区区域内贸易增长迅速,日本和“四小”的贸易比重不断提高,区域内贸易占“四小”、东盟和中国大陆的贸易总额约3成,日本与区域内的各国和地区贸易更加密切,“四小”对美国的出口依存度有所下降,而对中国大陆和东盟国家有所增加。区域内的国际直接投资迅速扩大,区域内各国和地区间吸引外资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成长三角”计划的实施,“东北亚经济圈”的逐渐形成,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之间经贸关系的不断扩大,表明90年代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迎泽
一、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在亚太地区,由于各国产业结构日益成熟和趋于多样化而形成多个产业轴心,在这些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轴心产业的作用下,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国家预计到2000年将结束低速发展状态,其经济发展速度将为全球瞩目。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如下特征。1.国民经济从低速向高速发展迈进。80年代初,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看,香港和新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萍 孙明春
早在60年代《欧洲煤钢联盟》成立后不久,日本就曾表示希望在亚太地区进行环太平洋经济合作。此后,东亚的其它国家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又做出了许多尝试。但是美国对此采取不合作的冷淡态度。由于东亚各国在政治、军事、资金以及市场等方面需要依赖美国,也由于亚太国家之间在经济实力、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难以脱离美国形成大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联友
一、亚太经合会议与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9月10日—11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了第四届部长级会议。这一富有积极成果的会议充分表明了亚太经济合作会议这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方
1、90年代,亚太(主要指西太平洋地区)经济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由于本地区经济具有出色的活力和应变能力,将继续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并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二是区域内的经济活动迅速增长,贸易、投资、技术转让和劳务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合作蓬勃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合作正步入一个新阶段。亚太地区在国际上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不断提高。面对这一前景,世界有关国家都在调整各自的亚太政策。见事迟,不善于适应新形势,就一定会吃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圣强
本文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21个成员为研究对象,从资本、消费和税收视角构建其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测度各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各成员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采用耦合协调度发展模型进一步分析APEC的21个成员之间的经济发展协调状态。研究表明,高等级经济增长成员的数量比重较小,多集中于亚洲与北美洲,低级别经济增长成员的数量比重较大,多集中在亚洲与南美洲,低级别与高级别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两极化趋势显著,整体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银行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外商直接投资、人均国民总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出口总额和上市公司数量对APEC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而二、三产业就业构成、资本形成率、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和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对APEC经济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吉文秀
自1985年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在西方国家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证券化潮流的冲击下,亚太地区的金融市场也发生了跳跃性的增长,形成了东京、香港、台北、汉城、新加坡以及曼谷、吉隆坡等多金融中心并存的一个生机勃勃且极具潜力的新兴的亚太金融市场。本文拟对亚太金融市场发展的动因、特征及趋势作一简要的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吉文秀
由于经济的迅速崛起和金融政策的改革开放,80年代中期以后,亚太地区金融市场先后发生了跳跃性的增长。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形成东京、香港、台北、汉城、新加坡以及曼谷、吉隆坡等多金融中心并存且极具潜力的新兴亚太金融市场。与欧美国家相比,亚太金融市场又具有与之不同的两个特点:1.由于亚太各国(地区)经济实力相距悬殊,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因而金融市场呈现了多层次阶梯型发展的态势。2.股票市场发展尤为迅速,而日本股票市场法人持股多,其它如台湾、南朝鲜等新兴股票市场的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极不平衡。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由意识形态的两极对峙向以综合国力竞争的多极格...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熊性美 李秉勤
论亚太地区经济聚合的新趋势熊性美,李秉勤随着世界政治经济联系与合作的不断加强,应该看到,现在亚太地区的概念有所扩展:整个东亚地区包括日本、四小、中国大陆、泰马印尼及菲律宾等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无可置辩地属于亚太范围。过去也曾有过把东亚和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