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6)
2023(8156)
2022(6475)
2021(5823)
2020(4851)
2019(11143)
2018(11202)
2017(20808)
2016(11599)
2015(12869)
2014(13190)
2013(12510)
2012(11309)
2011(10197)
2010(10375)
2009(9726)
2008(9579)
2007(8786)
2006(7911)
2005(7378)
作者
(34341)
(28523)
(28344)
(27073)
(18028)
(13688)
(13012)
(11233)
(10875)
(10226)
(9718)
(9627)
(9303)
(9100)
(9005)
(8669)
(8414)
(8340)
(8259)
(8119)
(7463)
(7032)
(6974)
(6597)
(6453)
(6403)
(6321)
(6278)
(5938)
(5872)
学科
(46120)
经济(46056)
管理(27346)
(24982)
(18852)
企业(18852)
中国(15190)
(15103)
方法(14040)
地方(12591)
数学(11666)
数学方法(11418)
业经(11352)
(11138)
(10424)
农业(10233)
(9631)
(8872)
(8383)
金融(8375)
理论(8165)
(7918)
银行(7892)
(7684)
(7623)
(6739)
教育(6734)
(6402)
贸易(6397)
环境(6376)
机构
大学(159927)
学院(158418)
研究(62223)
(60538)
经济(59059)
管理(54821)
中国(46361)
理学(45920)
理学院(45279)
管理学(44173)
管理学院(43888)
科学(39136)
(36204)
(32836)
(31691)
研究所(29875)
(28650)
中心(27696)
(25900)
业大(24958)
农业(24848)
(24470)
师范(24178)
北京(23066)
(22970)
财经(21705)
(20644)
(19554)
师范大学(19478)
(19272)
基金
项目(105458)
科学(81294)
研究(78181)
基金(73256)
(65362)
国家(64830)
科学基金(53311)
社会(47525)
社会科(44728)
社会科学(44712)
(41977)
基金项目(37813)
教育(35955)
(35787)
自然(33082)
编号(32580)
自然科(32295)
自然科学(32282)
自然科学基金(31626)
资助(29242)
成果(28368)
重点(24563)
(24061)
课题(23997)
(22408)
(21115)
创新(19799)
国家社会(19773)
科研(19715)
(19605)
期刊
(73073)
经济(73073)
研究(49668)
中国(39504)
(30833)
学报(28660)
教育(25271)
科学(25189)
(21988)
大学(21461)
管理(20992)
农业(20886)
学学(19727)
(15340)
金融(15340)
技术(14658)
(11990)
业经(11752)
经济研究(11374)
财经(10349)
问题(9598)
图书(9575)
(9020)
(8686)
(8180)
论坛(8180)
世界(8143)
科技(7861)
(7715)
资源(7672)
共检索到255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文洋  王维薇  
深度一体化成为亚太地区FTAs的发展趋势。作者对自由贸易协定的文本进行分析,建立统一的FTA深度衡量指标,对亚太地区FTAs深度进行量化。同时,测算亚太地区各经济体通过建立FTAs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平均深度和有效深度。认为中国在亚太经济一体化中的参与程度较低,应加快进行战略调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展宾  
在经济领域中,人们最初是用一体化来表示企业间通过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结合而成的经济联合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开始用“国际经济一体化”来表示将各个分立的国民经济结合起来形成的更大范围的经济区。至于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至今尚无一般公认的、明确的定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燕冰  
1.将促进亚太地区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东盟的扩大和崛起,可在各大国中间起到协调牵制作用,特别是在反对西方大国插手亚洲事务方面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东盟认为,冷战结束、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的局势,是东盟争当地区主导力量的大好时机,要抓住这个机会,加速实现东南亚一体化,并借“无核区”问题向世界发出强烈的政治信息,使《东南亚无核区条约》和已成立的“东盟地区论坛”对促进地区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在国际上做出独立自主的姿态,加强东盟成为亚太一极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浩然  
从目前来看,APEC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的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发展缓慢。通过亚太地区与欧盟一体化成功因素的对比,文章认为东亚地区有首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之上,东亚联合亚太区域内其它次区域政府合作,并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的APEC机制逐步实现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文章还分析了美、俄、日、中四个亚太地区大国在实现东亚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坚  
战后以来国际经济关系最重要 的一个变化是集团经济和集团性质的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一样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可分割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重要趋势。在区域化经济进行最早的欧洲,各成员国经济的联系和融合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一体化成为开发本国人力、资金和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美洲,一体化也初具规模,象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不得不借助于集团或合作来加强本国的地位和力量。亚洲的区域性经济合作正在兴起,成为人们广泛注意的经济现象。它的发展势必对我国的对外政策和经济贸易合作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田青  
纵观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以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分析对象的理论非常少。这当然与目前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化和制度化的程度不高有关。不过从目前亚太地区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尤其是从经历了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国家更普遍地认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清军  朱之生  
关键要素 目前,东南亚和东亚国家经过快速实施金融和公司结构改革,已经走上经济复苏之路,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否能够融入全球市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冬冬  
2000年,亚太地区以无纸化贸易规则开启了数字贸易自由化进程。随后十余年间亚太各国主要采取浅度自由化路径,致力于削减阻碍数字贸易整合的边境壁垒。由于亚太各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自2015年至今,亚太地区数字贸易自由化表现为以发展中国家主导的浅度自由化路径和以美国等数字贸易强国主导的、旨在削减边境内壁垒的深度自由化路径。中国目前采取浅度自由化路径不利于保护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数字贸易利益,也不利于中国参与或主导亚太地区数字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国应当根据国内法律制度的发展和数字企业的实际需求,逐渐转向深度自由化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珊  
与发达的欧美各国社会保障体系相比,亚太地区社会保障体制起步较晚,水平较低,而且十分松散,显得没有明显特色。但从保障的总体水平上讲,与过去相比,接受社会保障制度保护的人数正在显著增加,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额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切实改善了社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怡颖  
试析亚太地区的金融改革及其启示怡颖80年代以来,为适应经济高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亚太各国和地区纷纷开始了一场以推行金融自由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为目标的金融改革。90年代后渐进高潮,推动了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机制的运行,通过金融资源带动整个自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何叶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教育的全球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宏观背景下 ,发展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对各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亚太地区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很快 ,发达国家在亚洲国家留学生教育服务市场的占有率居高不下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采取更多切实可行的措施 ,大力发展留学教育服务贸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晓静  
本文通过区域贸易协定中涉及的WTO+和WTO-X条款数量测算了亚太地区主要区域合作协定的深度,并运用扩张引力模型检验了亚太区域合作深度一体化与生产网络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亚太生产网络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经贸往来,事实上的一体化推动了制度上的一体化;亚太区域合作深度一体化通过降低贸易壁垒等机制上的保证,使区域经济不再割裂,进一步推动了亚太地区生产网络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佟家栋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随后出现的经济衰退打断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第二波经济全球化的高潮,出现了逆全球化,甚至在某些区域出现了逆区域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大大提高了全球经济恢复和增长的不确定性。在亚太地区,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迅速退出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协议(TPP),给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带来冲击,逆全球化在亚太地区有蔓延的趋向。幸运的是,亚太地区"抱团取暖"的愿望非常迫切,激励了该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的进一步加强。在模式上,表现为由非机制化向机制化一体化升级。它将成为各国建立一个没有美国参加的国际贸易投资新秩序的新探索、新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