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4)
2023(6638)
2022(6029)
2021(5609)
2020(4961)
2019(11853)
2018(11724)
2017(23371)
2016(12915)
2015(14874)
2014(15158)
2013(15103)
2012(14421)
2011(13239)
2010(13448)
2009(12609)
2008(12835)
2007(12048)
2006(10421)
2005(9419)
作者
(38778)
(33016)
(32479)
(31113)
(20787)
(15858)
(15133)
(12811)
(12170)
(11829)
(11028)
(10809)
(10444)
(10416)
(10358)
(10273)
(10158)
(9736)
(9410)
(9406)
(8170)
(8164)
(8086)
(7417)
(7399)
(7338)
(7324)
(7274)
(6669)
(6595)
学科
(59059)
经济(59011)
(37811)
管理(35882)
(30415)
企业(30415)
方法(27072)
数学(23910)
数学方法(23692)
(16778)
地方(14224)
中国(13815)
(13714)
(11712)
(11624)
贸易(11618)
业经(11418)
(11265)
农业(11215)
(10423)
(8892)
(8504)
财务(8481)
财务管理(8457)
(8299)
银行(8277)
(8048)
金融(8045)
理论(7972)
地方经济(7931)
机构
大学(194687)
学院(194444)
(81553)
经济(79833)
管理(73733)
研究(67160)
理学(63482)
理学院(62717)
管理学(61654)
管理学院(61268)
中国(49648)
科学(41436)
(41109)
(35914)
(35175)
(34720)
研究所(32019)
中心(30720)
(29719)
业大(29107)
财经(28944)
农业(27532)
(26238)
师范(26006)
(26005)
北京(25867)
经济学(24953)
(23980)
(23532)
经济学院(22579)
基金
项目(124765)
科学(96854)
研究(90849)
基金(89170)
(77610)
国家(76962)
科学基金(64608)
社会(56453)
社会科(53403)
社会科学(53382)
(48781)
基金项目(47425)
教育(42767)
自然(41691)
(41554)
自然科(40670)
自然科学(40656)
自然科学基金(39942)
编号(38192)
资助(37305)
成果(31859)
重点(28417)
(28353)
(27784)
课题(26289)
(25327)
教育部(24134)
科研(23975)
创新(23638)
(23456)
期刊
(90635)
经济(90635)
研究(55603)
中国(34876)
(31877)
学报(30435)
科学(28400)
(28382)
管理(25536)
大学(22505)
学学(21192)
农业(21179)
教育(20293)
技术(16705)
(16695)
金融(16695)
业经(14809)
财经(14498)
经济研究(14074)
问题(12586)
(12469)
(11759)
(10779)
技术经济(10368)
(9565)
商业(9499)
统计(9290)
国际(9243)
理论(9117)
图书(9039)
共检索到286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旭  董秀成  董立  
文章通过分析亚太地区油权均势特征和油气地缘格局,权衡大国之间的抗衡与制约态势,全方位分析了博弈矛盾基内的中、日、美核心博弈以及与之相关的多极博弈态势。根据均势原则认为亚太地区地缘格局会在较长时期出现大国互相制约,小国在平衡中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平静时期。而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多层次地缘政治封锁,中国应该"避风就势,联合抗衡",保障油气安全及供应多元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90年代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选择至今仍然是一个模糊概念。这是因为目前在这个地区,美国难以确定基本的假想敌和战略威胁。美国的亚太安全主要盟国日本不仅在亚太市场上超越美国而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在北美市场上也对美国经济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威胁。同时,美国仍无法确定俄国的未来战略走向,俄国内部政治经济结构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雪莲  郭鸿炜  
"印太"概念下的地理范围指向及其区域建构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成熟和塑造。但是,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印太战略"选择已然对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印太"概念下,更凸显了美国的主导性,以及中美竞争下的多国博弈态势,原有的东亚地缘政治结构的独立性减弱,而突出了大国竞争中的海洋元素。在这种转变下,中国面临着新的地缘政治挑战,中国周边的战略压力将增大,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将给地区带来新的安全对抗格局并影响中国的战略选择,同时将增加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难度。在这些挑战面前,中国仍然要致力于中美关系的对话与缓和,致力于建设稳定的周边关系,致力于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在新的"印太"区域,中国仍然要发挥出大国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塑造和平与发展的地区新格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金强  
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地区政策的一次重要调整,与此相对,东盟牵头推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则是出于制衡美国主导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战略考量。从地缘政治与经济角度出发,中国利用一个多边的平台反对美国力推的TPP符合中国的利益需求。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围绕TPP与RCEP两种合作机制,中、美和东盟等在亚太地区合作主导权问题上的争夺将会越来越激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全林远  
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东西方对抗基本消除,从而使南北矛盾更为明显。近十多年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技术及贫富等方面的差距日益拉大,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而且成为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宝仁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是个区域性广、成员国间差别大、合作潜力深的非排他性的经济合作体,韩国是其贸易、投资议长国。韩国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基本战略是重振经济提高国际地位、坚持中间立场、积极谋求多边经济合作、调整同美日的关系、实现朝鲜半岛统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士云  杨伟  
试论亚太地区货币合作及中国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宋士云,杨伟APEC在1994年茂物会议上达成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协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的升级,1995年11月将在日本大贩举行APEC第七届部长级会议和第三届非正式首脑会议。1995年上半年,日元对美元比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旭  董秀成  
文章通过分析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格局及主要竞争因素,权衡大国之间的抗衡与制约态势,全方位评估博弈矛盾基内的地缘政治风险。指出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多层次地缘政治封锁,中国应该制定机动灵活的石油地缘政治策略,利用国际合作、经济援助等手段,发挥优势,实现中国在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政治"突围",有利于中国油气安全保障及供应多元化的实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立平  
近年来,亚太地区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迅速发展,虽然1997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经过调整仍有希望重新恢复其经济活力。同时,亚太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金融联系正在不断增加。这种经济上相互依存性的增长使各国之间安全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萍  孙明春  
早在60年代《欧洲煤钢联盟》成立后不久,日本就曾表示希望在亚太地区进行环太平洋经济合作。此后,东亚的其它国家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又做出了许多尝试。但是美国对此采取不合作的冷淡态度。由于东亚各国在政治、军事、资金以及市场等方面需要依赖美国,也由于亚太国家之间在经济实力、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难以脱离美国形成大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振林  
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特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统计资料,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全球范围的国际直接投资急剧增长,从1985年的470亿美元增至1989年的1320亿美元。1985~1989年间,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绝对量有所增加,但,其增长幅度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的有利格局是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美国、日本和西欧之间对向流动,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十分有限,许多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资金匮乏的严峻局面。进入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更加扩大。此外,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出现了地区高度集中的特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联友  
一、亚太经合会议与亚太经合组织1992年9月10日—11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了第四届部长级会议。这一富有积极成果的会议充分表明了亚太经济合作会议这一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迎泽  
一、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在亚太地区,由于各国产业结构日益成熟和趋于多样化而形成多个产业轴心,在这些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轴心产业的作用下,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国家预计到2000年将结束低速发展状态,其经济发展速度将为全球瞩目。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如下特征。1.国民经济从低速向高速发展迈进。80年代初,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看,香港和新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