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4)
- 2023(7139)
- 2022(5986)
- 2021(4980)
- 2020(4061)
- 2019(9035)
- 2018(8834)
- 2017(17490)
- 2016(9068)
- 2015(10161)
- 2014(10204)
- 2013(10248)
- 2012(9918)
- 2011(8927)
- 2010(9195)
- 2009(8376)
- 2008(7960)
- 2007(7226)
- 2006(6788)
- 2005(6252)
- 学科
- 济(65839)
- 经济(65767)
- 管理(28686)
- 业(24488)
- 企(19590)
- 企业(19590)
- 方法(19407)
- 数学(17223)
- 数学方法(17134)
- 地方(16454)
- 环境(13012)
- 学(12963)
- 地方经济(12364)
- 中国(12263)
- 农(11052)
- 业经(10714)
- 财(10018)
- 经济学(8760)
- 划(8700)
- 农业(7973)
- 融(7937)
- 金融(7937)
- 制(7915)
- 和(7816)
- 贸(7487)
- 贸易(7482)
- 易(7187)
- 发(7030)
- 体(6844)
- 资源(6731)
- 机构
- 大学(141094)
- 学院(139016)
- 济(74566)
- 经济(73442)
- 研究(53839)
- 管理(52759)
- 理学(45186)
- 理学院(44692)
- 管理学(44208)
- 管理学院(43941)
- 中国(39261)
- 财(31481)
- 科学(28974)
- 京(28889)
- 所(26985)
- 财经(24831)
- 经济学(24737)
- 研究所(24304)
- 中心(23271)
- 经(22472)
- 经济学院(22000)
- 江(20590)
- 农(19805)
- 院(19018)
- 北京(18478)
- 财经大学(18238)
- 业大(17622)
- 范(17142)
- 师范(16982)
- 科学院(16011)
- 基金
- 项目(89013)
- 科学(71226)
- 基金(67018)
- 研究(65437)
- 家(59170)
- 国家(58298)
- 科学基金(49436)
- 社会(45854)
- 社会科(43627)
- 社会科学(43616)
- 基金项目(34643)
- 省(33330)
- 自然(29572)
- 自然科(28850)
- 自然科学(28845)
- 自然科学基金(28334)
- 教育(28329)
- 划(27779)
- 资助(27175)
- 编号(23599)
- 发(21245)
- 部(20528)
- 重点(20282)
- 国家社会(20120)
- 成果(19195)
- 创(18354)
- 教育部(18050)
- 发展(17801)
- 人文(17586)
- 展(17545)
共检索到220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国平 朱远
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1990-2011年APEC成员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福利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智利、越南、日本等国的碳排放福利绩效水平较高,新加坡、秘鲁、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的碳排放福利绩效增长较快;2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福利绩效之间为U型曲线关系,即经济增长一开始不利于碳排放福利绩效的提升,但当达到一定阶段后,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福利绩效能起到促进作用;3贸易依存度与碳排放福利绩效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城市化率与碳排放福利绩效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碳排放福利绩效 亚太经合组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小乐 孙慧
对1995~2012年中国30省份的人均CO2排放、人均GDP与人文发展指数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对30省份的平稳面板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福利均为碳排放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和福利之间为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资源型省份在取得与非资源型省份同样的经济增长时,将比非资源型省份产生较多的碳排放,同时资源型省份在取得福利水平提高时碳排放有同向变动趋势,而非资源型省份的福利水平与碳排放呈反向变动趋势。
关键词:
碳排放 福利 资源型省份 非资源型省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进成
世界各个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要对世界经济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则要有一定的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已为人们所公认.1994年亚太经济增长的态势及其将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承担何种角色,仍然是世界经济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在1993年发生的世界经济各种重大事件中,11月中旬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首脑会议无疑预示了跨入新的一年后的发展动向,并将在今后较长时期中产生影响.一、增长中心和吸引中心尽管把日本包括在内的亚太与北美、西欧构成了世界经济的“三足”,但亚太地区被看作世界经济新的中心,并不是就其经济规模而言的.长期以来,亚太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将继续保持这种速度,从而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因此,所谓中心即是作为世界经济中的增长中心而言的.由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舒燕飞 黄婧
发展银发经济不仅市场空间潜力巨大,也是解决养老难这一时代考题的重要途径。亚太发达国家银发经济发展起步早,已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市场体系,在做强老年用品品牌、打造银发旅游新模式、深挖银发康养消费潜力、构建银发经济发展平台等方面,其发展模式及先进经验对中国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雅珍 马啸天 吴凯 黄晨 戴瀚程
为考察21世纪以来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碳排放与空气污染物排放的驱动因素,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引起的经济体量和结构变化对各国排放的影响,论文使用两类分解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印度、日本等9个亚洲国家和地区2004—2014年碳排放与空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定量识别了各因素对排放量变化的绝对与相对贡献。在经济结构因素方面,首先基于KAYA和LMDI分解法初步分析了经济结构可能的贡献大小,并进一步基于SDA分解法具体考察了GDP部门产出结构比例的影响,以及GDP中投资、消费、出口占比及其结构对排放的分别影响。研究发现,经济规模增长是亚洲各个发展中国家排放量上升最重要的驱动力;同时,排放系数的下降对绝大部分亚洲地区排放量影响也很大。与此二者相比,经济结构变化对于各国排放量变化的影响较小,约小一个数量级,这也意味着各国在经济结构方面可能尚有较大的减排潜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雅珍 马啸天 吴凯 黄晨 戴瀚程
为考察21世纪以来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碳排放与空气污染物排放的驱动因素,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引起的经济体量和结构变化对各国排放的影响,论文使用两类分解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印度、日本等9个亚洲国家和地区2004—2014年碳排放与空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定量识别了各因素对排放量变化的绝对与相对贡献。在经济结构因素方面,首先基于KAYA和LMDI分解法初步分析了经济结构可能的贡献大小,并进一步基于SDA分解法具体考察了GDP部门产出结构比例的影响,以及GDP中投资、消费、出口占比及其结构对排放的分别影响。研究发现,经济规模增长是亚洲各个发展中国家排放量上升最重要的驱动力;同时,排放系数的下降对绝大部分亚洲地区排放量影响也很大。与此二者相比,经济结构变化对于各国排放量变化的影响较小,约小一个数量级,这也意味着各国在经济结构方面可能尚有较大的减排潜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康
亚太信息经济:测度与比较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谢康一、导论随着亚太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亚太经济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亚太信息经济研究在80年代初逐渐发展起来,这种发展应首先归咎于美国、澳大利业、日本,以及新加坡等国家部分学者的共同努力。本文试图在上述学者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康
亚太信息经济比较谢康通过对亚太部分国家和地区信息经济的平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亚太发达国家信息经济规模比新兴工业国家平均高出15-20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高出20-30个百分点;新兴工业国家信息经济规模比发展中国家平均高约15个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鑫昕 尚娟
数字经济作为低碳发展的新引擎,能够通过驱动经济增长有效促进碳减排。文章基于经济增长中介视角,以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为样本,考察了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与内在机制,并深入探讨了此影响效应的区域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碳排放绩效,经济增长是数字经济作用于我国碳排放绩效提升的重要路径;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异质性,表现出中部地区赋能作用最高、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的非均衡性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伯平
江苏省世界经济研究会于1992年12月24日在南京召开了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会。于会40余名专家学者,对"199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和江苏"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口头或书面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倩 赵普生
本文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为依据,通过科学检验和合理统计推断,对全球主要碳排放国家在同一时间跨度(1960-2007)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拟合,并检验了各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主要碳排放国家中,减排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会直接影响到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人文进程产生冲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牛叔文 丁永霞 李怡欣 罗光华 牛云翥
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现实意义重大。本文以亚太八国为对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71-2005年间能耗、GDP和CO2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此建立的面板回归模型显示,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基数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单位能耗和单位GDP排放的CO2低,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我国的能耗和碳排放指标优于其它3个发展中国家,但次于发达国家。为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寻求主动,我国应积极转换能源结构,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用能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军 巩芳
脱钩理论是有关环境压力与经济绩效之间的联系的理论,文章通过对西部11个地区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在此基础上运用脱钩模型计算出西部地区碳排放与GDP的脱钩弹性指数,得到西部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的排序,并提出政府要根据不同的脱钩状态制定不同的脱钩政策这一新的低碳发展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脱钩关系 区域比较 碳排放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和亚洲开发银行(ADB)分别发表的报告显示,亚太国家过去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可望延续到世21纪。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和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