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18)
2023(17209)
2022(14666)
2021(13649)
2020(11608)
2019(26034)
2018(25929)
2017(49929)
2016(26839)
2015(30255)
2014(29497)
2013(29413)
2012(26937)
2011(24130)
2010(24417)
2009(22664)
2008(22401)
2007(20128)
2006(18009)
2005(15964)
作者
(76338)
(63975)
(63412)
(59834)
(40575)
(30513)
(28702)
(24969)
(24082)
(22878)
(21710)
(21541)
(20269)
(20204)
(19466)
(19280)
(18925)
(18883)
(18295)
(18209)
(15782)
(15772)
(15300)
(14735)
(14406)
(14267)
(14160)
(14081)
(12835)
(12781)
学科
(109793)
经济(109651)
(105230)
管理(87972)
(86527)
企业(86527)
(48756)
方法(46455)
数学(36467)
数学方法(36091)
业经(34995)
农业(32515)
(31107)
中国(29249)
技术(24972)
(22819)
(21739)
财务(21671)
财务管理(21643)
地方(20763)
(20683)
(20652)
贸易(20635)
企业财务(20461)
理论(20442)
(20055)
(19319)
(18374)
(17776)
(16613)
机构
学院(381223)
大学(377728)
管理(158044)
(155848)
经济(152559)
理学(135965)
理学院(134607)
管理学(132723)
管理学院(132014)
研究(124125)
中国(95464)
(80403)
科学(74960)
(72007)
(69163)
(61561)
业大(59188)
(58127)
中心(57346)
研究所(55576)
农业(55033)
财经(54853)
北京(50454)
(49985)
(48555)
师范(48146)
(46517)
(44584)
经济学(44558)
经济管理(42259)
基金
项目(256176)
科学(202896)
研究(192663)
基金(185650)
(160589)
国家(158943)
科学基金(137850)
社会(122377)
社会科(115659)
社会科学(115623)
(101582)
基金项目(99018)
自然(87749)
教育(86408)
自然科(85726)
自然科学(85706)
自然科学基金(84257)
(83293)
编号(80217)
资助(74163)
成果(64426)
(57124)
重点(56255)
(56248)
(55348)
课题(53413)
创新(52619)
国家社会(50062)
(49081)
项目编号(48695)
期刊
(181377)
经济(181377)
研究(110779)
中国(78303)
(71477)
管理(60506)
学报(56601)
科学(54339)
(53888)
农业(48522)
大学(44028)
教育(42152)
学学(41273)
技术(36281)
业经(34785)
(34644)
金融(34644)
财经(26317)
经济研究(26130)
(25772)
问题(23581)
(22613)
图书(22255)
技术经济(21376)
科技(20547)
现代(18612)
(18478)
世界(18347)
理论(17797)
商业(17513)
共检索到574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彤  
随着亚太国家农业推广制度向农业技术创新服务制度发展,并进而向乡村永续发展制度嵌入性演进,组织化的有效性让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业技术创新服务领域受到重视。农民合作组织正在成长为农业技术创新服务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文章从亚太国家各具特色的农业技术创新服务中撷取经验做法及其模式,从农户技能培训、官产学合作模式和服务经费支持三方面进行比较、阐述与分析。经验显示:"农民主体"日益成为农业技术创新服务政策制定的核心理念,技术及其创新创意则是乡村营建的重要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帆  王东生  
以农民为技术创新实施的主体,通过文献综述,明确农民实施技术创新的17个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设计和数据分析,进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并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个人因素、组织创新、学习交流、制度创新、家庭因素5个影响农民技术创新的主因子。以因子分析为基础,构建农民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在验证通过的基础上,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解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东宁  张妮  
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不仅是开放系统,而且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都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这是农业技术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根本原因;创造性的农业技术相应成果的产生是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中存在的涨落;农业技术需求是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序参量,它主宰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方向和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国鲁来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社会化 ,源自创新技术本身具有的公共产品性质。将创新技术作为公共产品 ,由政府提供 ,也就使得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成为必要。农民专业协会是整合农民的有效组织形式。促进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 ,为其参与公共决策创造条件 ,是实现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社会化的重要前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文川  赵威威  
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解决区域"三农"问题的关键。区域内(农户与合作社)和区域外(农户、合作社与顾客、竞争对手、加工企业和政府、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络、信任、规范与合作等社会资本能通过农业技术获取、知识与信息共享和农业技术扩散对农产品的开发速度、创新成功率等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农业组织可以利用区域内外社会资本来改善农产品的创新绩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东宁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指从农业技术创新链的某一基本构成环节出发,顺次经过其他基本环节,最后回复到起始环节的过程,它包括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三个等级。其循环机理是:同一农业技术创新链中每一环节的反应循环,推动同一或不同农业技术创新链中同一或同类环节之间的催化循环,再由催化循环推动同一或不同农业技术创新链中各环节之间的超循环。农业技术发明和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的超循环,使二者耦合成共生的结合体;通过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和农业技术扩散的超循环,完成农业技术创新链的一次循环;通过农业技术扩散和农业技术发明的超循环,使整个农业技术创新链在新的需求起点上开始循环,如此循环往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春香  闫国庆  
本文在界定农业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效和存在问题作系统分析发现,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偏低,具体表现在农业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农业集约化程度和单产水平较低,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比较落后。促进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包括探索农业科技发展道路,正确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技术类型;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做大做强现代种业;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创新合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东宁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剖析了各类主体以价格机制为基本保障机制,通过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信用机制、协同机制、激励机制等相互作用的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设定了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生成的价格支撑条件,并为政府强化各类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动力应该采取的措施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飒  
通过对技术创新理论的梳理,本文探索到了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周期理论;通过对美国农业基本情况的介绍和发展历程的回顾,得出美国农业是资本、能源和技术密集型,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对美国农业发展贡献极大;在分析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美国国情的农业技术创新贡献模型,得出农业技术创新及扩散效用使农业经济总产出实现跨越式增长的结论;最后总结了美国农业技术创新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沈宇丹  张富春  王雅鹏  
通过对发达国家"化肥农业"时期、"生物农业"时期和"生态农业"时期农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作用机制分析,结合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对构建适合中国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食品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激励政策体系提出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柴智慧  赵元凤  
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通过介绍亚太国家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概况、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总结出可供中国政府支持农业保险开展的几点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姜鑫  
历史上不同国家有多种农业增长路径。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认为,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本文结合中国农业增长的实际数据对该理论作了一个实证检验,结合检验结果提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应该以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为侧重点,同时不能忽视机械技术进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东宁  刘星  王晨阳  
本文认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虽然相关研究很多,但现有研究成果却忽视了两个重要问题,即启动农村生产消费市场和发挥农业的联系效应在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中的巨大作用,其关键则是农业技术创新。因此,相关部门应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培育主导产业为重点,狠抓农业技术创新的落实,进而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开华  
一、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在21世纪,一项产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上就看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前景。事实上,技术创新成为现代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20世纪上半期,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农业的增长由主要来自扩大面积转变为主要来自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基础已从自然资源转变为科技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发达的现代农业已从资源为基础转变为以科技为基础。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