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58)
- 2023(3427)
- 2022(2842)
- 2021(2494)
- 2020(2302)
- 2019(5236)
- 2018(5153)
- 2017(9830)
- 2016(5712)
- 2015(6344)
- 2014(6334)
- 2013(6259)
- 2012(5772)
- 2011(5380)
- 2010(5327)
- 2009(4464)
- 2008(4228)
- 2007(3592)
- 2006(3111)
- 2005(2665)
- 学科
- 济(27584)
- 经济(27572)
- 方法(16480)
- 管理(16356)
- 数学(15715)
- 数学方法(15387)
- 业(13665)
- 企(10318)
- 企业(10318)
- 环境(7946)
- 学(5999)
- 农(5499)
- 中国(4669)
- 划(4513)
- 业经(4109)
- 资源(4021)
- 和(3900)
- 地方(3835)
- 贸(3789)
- 贸易(3788)
- 农业(3702)
- 易(3699)
- 理论(3504)
- 财(3489)
- 生态(3256)
- 技术(3117)
- 规划(3091)
- 发(3020)
- 环境规划(2964)
- 关系(2860)
- 机构
- 大学(82160)
- 学院(81721)
- 济(33768)
- 经济(33222)
- 管理(30425)
- 研究(29896)
- 理学(27289)
- 理学院(26987)
- 管理学(25994)
- 管理学院(25877)
- 科学(20981)
- 中国(20462)
- 农(19793)
- 京(17146)
- 业大(16908)
- 所(16124)
- 农业(15878)
- 研究所(15104)
- 中心(13288)
- 财(11998)
- 江(11489)
- 农业大学(10715)
- 院(10702)
- 经济学(10496)
- 北京(10427)
- 财经(10197)
- 科学院(9586)
- 经济学院(9481)
- 范(9418)
- 省(9382)
- 基金
- 项目(61840)
- 科学(48056)
- 基金(45441)
- 家(42065)
- 国家(41825)
- 研究(39134)
- 科学基金(34890)
- 省(25136)
- 自然(24983)
- 社会(24742)
- 自然科(24448)
- 自然科学(24444)
- 自然科学基金(23972)
- 社会科(23616)
- 社会科学(23610)
- 基金项目(23336)
- 划(21623)
- 资助(20038)
- 教育(18708)
- 重点(14490)
- 编号(13909)
- 计划(13906)
- 发(13569)
- 部(13341)
- 创(12797)
- 科研(12566)
- 科技(12493)
- 创新(12083)
- 业(11092)
- 教育部(10968)
共检索到112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子扬 沈泰钰 于洪江 高三思 朱奎玲 黄宝银 徐闯 杨威
【目的】探讨亚临床低血钙症奶牛饲料采食量、泌乳量、粪尿排放量及粪污所产生污染气体排放特征的关系。【方法】黑龙江某集约化奶牛养殖场选取产后7—14 d年龄、体况、胎次相近的奶牛12头,根据血钙指标分为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和健康组奶牛各6头,每头奶牛分别单独饲养,连续饲养4 d。每天采血检测血液中Ca、BHBa、NEFa、CLU、P、Mg指标含量;记录每头牛每天泌乳量、采食量、粪、尿排放量;通过简易动态箱法对试验奶牛粪尿进行混合,检测混合物产生的NH_3、CO_2、CH_4气体排放量并进行分析。【结果】亚临床低血钙症组奶牛血清Ca、P、Mg浓度极显著低于健康组奶牛(P<0.01),CLU显著低于健康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恒聚 高艳霞 李秋凤 曹玉凤 李建国
【目的】研究日粮磷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磷排放量的影响,为中国奶牛饲养标准中磷需要量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3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被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干物质基础磷含量分别为0.32%、0.44%和0.56%的日粮,试验期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式期60 d,正式期最后5 d为采样期。【结果】磷的不同摄入量对采食量、生产性能及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以及唾液磷含量均处于正常值。0.32%磷日粮组每天通过粪尿向环境排磷量分别比0.44%和0.56%的磷日粮组少20.40 g(P
关键词:
磷摄入量 泌乳奶牛 生产性能 磷排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玲伟 包凯 李影 李兰 张洪友 夏成 吴凌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的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技术分析临床酮病、亚临床酮病和健康的奶牛血浆代谢谱,观察奶牛体内代谢产物的变化,寻找内源性代谢分子标记物,用于发现奶牛临床和亚临床酮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进展的特征生物标志物,并阐明该病发病机制。【方法】收集临床酮病奶牛血样24例,亚临床酮病奶牛33例,健康对照组奶牛23例,静脉采集试验奶牛血液,分离血浆,检测其β-羟丁酸、血糖等生化指标。将血浆样品预处理后,运用GC/MS联用技术检测各组奶牛血浆代谢产物,利用质谱数据库对其进行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玉兰 杨宾宾 黄静 何宝祥 李恭贺
为了解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瘦素)水平及其动态变化特点,分别对15头荷斯坦奶牛分娩前后血浆Leptin和酮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酮体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头荷斯坦奶牛中检出4头亚临床酮病奶牛,发病率为26.7%;亚临床酮病奶牛平均血浆Leptin水平(0.73±0.75 ng/mL)极显著低于非酮病组(2.06±1.64 ng/mL);与非酮病奶牛比较,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水平在产后8周内的动态变化呈低频率变化,而与产前数据比较,亚临床酮病奶牛的波幅变化明显大于非酮病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和酮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揭示了酮病发生的潜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华威 龚萍 郜道玉 周源 华娟 邵志勇 陈洁 万平民 金尔光 李自力
为了探讨翻堆次数对异位发酵床连续堆肥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和可移动基因元件(MGEs)的影响,设置1 d翻堆1次(F1组)和2 d翻堆1次(F2组)2种条件,采用PCR技术检测堆肥过程中15种基因,包括2种四环素类(tetG、tetW)、3种磺胺类(sul1、sul2、dfrA1)、2种β-内酰胺类(bla TEM-1、fexA)、2种MLSB类(ermX、ermQ)、2种FCA类(optrA、IsaE)、1种氨基糖苷类(aac(6')-Ib-cr)、1种整合子(intI1)及2种转座子(Tn916/1545、ISCRI)基因。PCR结果显示,2组样品中均检出11种ARGs(tetG、tetW、sul1、sul2、bla TEM-1、fexA、ermX、ermQ、optrA、IsaE、aac(6')-Ib-cr)和3种MGEs(intI1、Tn916/1545、ISCR1),其中7种基因(tetG、tetW、sul1、sul2、blaTEM-1、ermQ、intI1)的检出率较高;F1和F2组0~5 d均检出12种,33 d和40 d分别检出1种,40 d后明显增加,表明ARGs和MGEs种类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采用qPCR技术对检出率较高的7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F1和F2组7种目标基因的总相对丰度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试验结束时较0 d分别降低82.33%和78.89%,其中tetG、tetW、sul1、bla TEM-1、ermQ、intI1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16.51%、87.89%、54.58%、99.99%、97.80%、59.29%和64.32%、99.46%、50.91%、99.29%、82.22%、99.92%。结果表明,异位发酵床降解粪污高温期可减少ARGs种类和丰度,且2 d翻堆1次对大部分ARGs的去除效果更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孔昌 颜成 王电站 崔春红 周立祥
[目的]生物聚沉氧化法是一种利用产絮凝剂的微生物对粪污进行处理,然后固液分离去除粪污中的悬浮固体(SS),继而采用常规的生化方法处理固液分离后清澈废水的方法。[方法]针对奶牛场固液分离所产生的"浓浆水"高含固率、高化学需氧量(COD)和高氨氮的特点,通过摇瓶培养试验、中试试验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试验,研究不同处理下生物聚沉氧化法对奶牛场粪污除渣和生物净化的效果。[结果]奶牛场粪污经生物聚沉处理后脱水效果得到了提高,比阻大幅度降低:粪污比阻从初始9.8×1013m·kg(-1)下降到24 h时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孟娇 董晓霞 郭江鹏
近年来,随着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规模奶牛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美国是世界奶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防治奶业环境污染问题,各级政府纷纷颁布了一系列奶业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和政策。在奶业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和政策的限定下,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不断探索粪污清理及处理工艺。文章在介绍美国奶牛养殖业概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其针对规模化养殖制定的环境污染防治政策,总结了其牛场粪污处理所采用的三种主要模式,旨在为我国规模化奶牛场环境控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永新 赵兴绪 张勇 陶金忠
【目的】检测和分析临床型乳房炎与正常奶牛血浆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血浆蛋白,凝胶用硝酸银染色和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7.4软件自动检测分析差异表达蛋白斑点并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鉴定。【结果】凝胶图谱分析后得到3个差异蛋白斑点,鉴定为2种蛋白质(结合珠蛋白前体和乳腺球蛋白)。结合珠蛋白前体在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血浆中表达量增加,可作为乳房炎诊断标记分子;而乳腺球蛋白的表达量下调。【结论】临床型乳房炎与正常奶牛的血浆中蛋白质的表达存在差异,对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研究有利于探索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全面的信息。
关键词:
奶牛 临床型乳房炎 血浆 差异表达蛋白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苏苏 李涛 丁宁 王莹 陈冰玉 张威 陈芷希 徐俊杰 时晓丽 向小娥 仲伟臣 蔡亚非
[目的]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高发疾病,本研究旨在对声波脉冲技术(acoustic pulse therapy, APT)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进行初步探究。[方法]根据致病菌和牛奶体细胞检测结果,选择江苏省某牧场临床乳房炎和亚临床乳房炎奶牛100头,其中临床乳腺炎奶牛共60头,包括APT治疗组20头,抗生素治疗组20头,APT和抗生素联合治疗组20头;亚临床乳腺炎(隐性乳房炎)奶牛20头采用APT治疗;20头的正常奶牛作为阴性对照组,根据对比试验,探究APT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结果]试验证明,当奶牛罹患乳房炎后,生产性能指标体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日产奶量显著下降(P<0.05);血液中白细胞数目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极显著升高(P<0.01);炎症因子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炎症因子IL-6和IL-8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糖皮质激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使用APT治疗之后,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日产奶量显著升高(P<0.05),乳脂、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总固形物和尿素氮无显著变化(P>0.05);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显著下降(P<0.05),其它正常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亚临床组炎症因子IL-1β显著下降(P<0.05),炎症因子IL-6、IL-8显著降低(P<0.05),亚临床组糖皮质激素显著下降(P<0.05)。[结论]APT作为一种新的奶牛乳房炎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治愈奶牛乳房炎,同时治疗期间没有产生奶量损失,可以缓解牧场的压力。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APT 产奶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成海建 万发春 刘晓牧 游伟 宋恩亮 王庆庆 王中华
本试验旨在研究烟酰胺对高产奶牛泌乳中期产奶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40头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每头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6、10、14 g/d烟酰胺,检测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组奶牛干物质和粗蛋白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烟酰胺的添加对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NAM后,显著降低了血清NEFA含量(P0.05);添加10、14 g/d烟酰胺可比对照...
关键词:
烟酰胺 奶牛 产奶量 乳成分 血液指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苏苏 李涛 丁宁 王莹 邓子晗 张威 陈芷希 徐俊杰 时晓丽 向小娥 仲伟臣 蔡亚非
[目的]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高发疾病,本研究旨在对声波脉冲技术(acoustic pulse therapy, APT)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进行初步探究。[方法]根据致病菌和牛奶体细胞检测结果,选择江苏省某牧场临床乳房炎和亚临床乳房炎奶牛100头,其中临床乳房炎奶牛60头,分为APT治疗组20头、抗生素治疗组20头、APT和抗生素联合治疗组20头;亚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奶牛20头,采用APT治疗;20头健康奶牛作为阴性对照组。对比探究APT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结果]当奶牛罹患乳房炎后,生产性能指标牛奶中体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日产奶量显著下降(P<0.05);血液中白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极显著升高(P<0.01),炎症因子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IL-6和IL-8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糖皮质激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使用APT治疗后,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日产奶量显著升高(P<0.05),乳脂、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总固形物和尿素氮无显著变化(P>0.05);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其他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亚临床组炎症因子IL-1β含量显著下降(P<0.05),IL-6和IL-8含量显著降低(P<0.05),糖皮质激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APT作为一种新的奶牛乳房炎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治愈奶牛乳房炎,且没有引起产奶量损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俞军 廖党金 凌建忠 胡勇 谢晶 李江凌 曹冶 李红 叶健强
选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20头,无菌采集奶样,分别接种于伊红-美兰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却浦曼琼脂、叠氮钠血琼脂、马铃薯培养基、牛奶琼脂培养基上,进行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卡那霉素药物的混合菌药物敏感筛选试验,培养24~72h,根据抑菌圈的直径,判别为不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分析出每个奶样的优选敏感药物;再用每一头奶牛奶样的优选敏感药物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该20头奶牛中有19头的临床性乳房炎痊愈,这表明该混合菌药物敏感试验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吻合性达95%。
关键词:
临床型乳房炎 药敏性 治疗 奶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勇 杨永新 赵兴绪
【目的】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检测了临床健康与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以寻找药物治疗目标,探讨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临床健康与乳房炎奶牛的乳腺组织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7.4软件自动匹配检测差异表达蛋白斑点,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分析鉴定。【结果】凝胶图谱中检测出15个差异蛋白斑点,串联质谱分析后有12个蛋白斑点可搜索到相应的结果,对应于10种蛋白质,主要涉及结合、运输和催化活性等分子功能,参与细胞、代谢及生物调节等生理过程。【结论】临床健康与乳房炎奶牛的乳腺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表达差异蛋白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相关,对其分...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乳腺组织 蛋白质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晔晖 孟庆玲 乔军 蔡扩军 王登峰 孟丹 马帅 李重阳 才学鹏
【目的】为了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其生物膜特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新疆地区奶牛源临床分离的164株SA的耐药特性进行检测,并对MRSA进行判定;用BHI培养24 h形成生物膜,结晶紫染色后测其吸光度(OD570 nm)值,比较分析MRSA和MSSA菌株间生物膜形成能力;对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分布进行检测。【结果】164株SA临床分离株中共检出22株MRSA,检出率为13.41%;SA对青霉素、头孢西丁、红霉素、甲氧苄啶、四环素耐药株较多;MRSA对头孢类、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SA(MSSA);24 h时,MRSA和MSSA生物膜生成能力差异显著(P<0.05)。【结论】呋喃妥因、替考拉宁、磷霉素可作为优选药用于治疗MRSA和β-内酰胺类耐药株引起的严重感染。MRSA菌株较于MSSA菌株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这与MRSA的较强抗性具有相关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孟娇 董晓霞 李宇华
随着全球奶业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饲养方式的改变,规模化奶牛场的污染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话题,引起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欧洲各国纷纷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对规模化奶牛场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宏观调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以欧盟3大奶业国家(德国、法国、荷兰)为例,基于其奶业概况及规模化养殖情况,研究阐述了3国环境保护及奶业补贴政策下规模化奶牛场环境控制的主要经验,旨在为中国规模化奶牛场建设及环境控制提供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